更新时间:2024-08-05 17:40
黄鳍棘鲷是鲈形目鲷科棘鲷属鱼类,又名黄翅、黄脚立、黄鳍鲷。体侧扁而高,侧面呈椭圆形;体被较大栉鳞,体侧各鳞片中间均有不明显的斑点,相连形成4—5条纵纹;侧线完全,侧线起点处和胸鳍基部各有1个黑斑;有1个背鳍,鳍棘强大,各鳍棘平卧时可左右交错折叠于背沟中;臀鳍鳍棘发达,第2枚鳍棘特别强大;尾鳍叉形,上、下叶末端稍尖。身体背部青灰色,带金黄色光泽;腹部白色;腹鳍、臀鳍及尾鳍下叶黄色。
背鳍Ⅺ-11,臀鳍Ⅲ-8,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鳞45~48,侧线上鳞4~5,侧线下鳞11~13。体长为体高2.4~2.6倍,为头长3.2~3.4倍。头中等大,前端尖,头长为吻长2.7~3.3倍,为眼径3.8~4.8倍。
一般体长200~300毫米,最大个体可达3.3千克。体呈长椭圆形,侧扁,背面狭窄,从背鳍起点向吻端渐倾斜,腹面圆钝,弯曲度小吻尖。口中等大,几呈水平状,上下颌约等长,上颌后端达瞳孔前缘下方。前鳃盖边缘平滑,鳃盖后缘具一扁平钝棘。鳃粑6~7+8~9,甚短,其长约为眼径的6倍。
体被薄的弱栉鳞,头部除眼间隔、前鳃盖骨及吻端外均被鳞。背鳍及臀鳍鳍棘部有发达的鳞鞘,鳍条基部被鳞,侧线完全,弧形。
背鳍鳍棘强,以第四或第五鳍棘为最长,背鳍起于腹鳍基部稍前方。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第二鳍棘显著强大。
活体青灰而带黄色,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带,沿鳞片而行。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黄色。
黄鳍棘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生活于近岸海域及河口湾,幼鱼生活适温较成鱼狭,生存适应温度为9.5~29℃,致死临界温度为8.8℃和32℃,生长最适温度为17~27℃,在18℃时的临界氧阈为2.3毫克/升。成鱼可抵抗8℃的低温,水温高达35℃时也能生存。黄鳍棘鲷能适应盐度剧变,盐度在4~33的水中都能正常生活。可将其由海水直接投入淡水,在适应一星期左右以后又重返海水,仍然生活正常。而在咸淡水中生长最好。当从极低盐度(4‰)水中投入较高盐度海水(24‰)中时,可以看到由于渗透压的急剧变化,少数个体不能马上适应而失去平衡,呈死鱼的状态浮于水面,十几分钟后便能恢复常态,活跃游动。
黄鳍棘鲷没有远距离的洄游习性,但有明显的生殖迁移行为。在产卵前约两个月,便从近岸或生活的咸淡水水域向高盐的较深诲区移动,这一过程约需两个月,产卵后又重返近岸。南海近岸种群的产卵适温范围为17~24℃,最适温度为19~21℃。每年10~11月为其生殖季节,1~2月鱼苗大量出现于港口及咸淡水交汇处。鱼塭在1~7月均可纳到不同规格及不同数量的种苗,但以1~2月数量最多。
黄鳍棘鲷的饵料生物有长尾类、办鳃类、鱼类、底栖端足类、后鳃类、多毛类、底栖海藻类、蛇尾类、短尾类、毛颚类、头足类、口足类和纽虫等13个类群。依据对出现频率百分比组成、重量百分比和个体数百分比指标的综合分析,显然长尾类和办鳃类最为重要,其次是鱼类、底栖端足类、后鳃类、多毛类和底栖海藻类。由此可见,黄鳍棘鲷属于底栖生物食性类型的底层鱼类。
黄鳍棘鲷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其食性相互适应,幼鱼倾向杂食性(肉食性兼食底栖海藻类),比肠长(即肠长占体长的百分比)较大;成鱼转为肉食性,比肠长变小。
黄鳍棘鲷对食饵要求不甚严格,杂鱼虾、花生饼、豆粉、麦糠、米糠等都是养殖该鱼的良好饵料。有些养殖者以杂鱼、豆粉、羊肝、面粉、麦糠和苜蓿等外加一些必要的维生素和无机物配制成颗粒饵料投喂,效果良好。黄鳍棘鲷生性较凶,仔鱼时期同类间常因饥饿争食而相互残斗造成伤亡。此鱼不成群结队游泳,而是各自在底层或近底层水中觅食。每当初夏,水温回升到17℃以上时,摄食量开始增加,食物充塞指数常在60以上,水温回升到20℃以上日寸,其摄食活动最频繁,一般在宾昏前其摄食活动最强,下半夜很少或暂停摄食,遇恶劣天气如刮风下雨时也停止摄食,喜欢隐栖在海底的石头等物体旁边,较少活动。
黄鳍棘鲷广泛分布于红海、阿拉伯海、印度、印度尼西亚、朝鲜、韩国、日本(本州、四国和九州岛)、菲律宾、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东南沿岸海域。中国广东省沿岸分布甚为普遍。
池塘养殖记录并辅以鳞片年龄鉴定的结果表明,发育成熟,可以挤出精子的雄鱼最低年龄为1龄,最小体长145毫米,体重115克;具有成熟卵子的成熟雌鱼最低年龄为3龄,最小体长为223毫米,体重350克。
池养黄鳍棘鲷雌、雄比例的统计结果表明,随着体长增长,雌性亲鱼的比例明显提高。
黄鳍棘鲷卵巢属被卵巢型。
池养黄鳍棘鲷的卵巢自1~7月均处于Ⅱ期,当水温接近年最高月平均值时,卵巢迅速发育,成熟系数逐渐上升,卵母细胞发育进入Ⅲ期,10月下旬或11月初,卵巢发育进入成熟阶段,卵径在450微米以上。
池养黄鳍棘鲷个体的绝对怀卵量(F)波动在30~237.7万粒之间,平均值和标准差为135.7±7.55万粒;个体相对怀卵量(F/L)按体长计波动范围为1200~9700粒/毫米,平均值和标准差为5093±2940粒/毫米;个体相对怀卵量(F/W)按体重计波动在740~5756粒/克,平均值和标准差为2511±1613粒/克体重。
黄鳍棘鲷与其他鲷科鱼类一样,属于分批产卵类型。经一次激素催产后,一般产卵2~3次,若在繁殖盛期,继续追加1~2次注射,仍可促使亲鱼进一步排卵。从组织切片观察发现,其卵巢中存在着各期卵母细胞。
这里介绍的是浅海浮动式网箱养殖模式。该模式具有以下优点:投饵简便,移动容易,便于管理,投资较少,可集约化养殖,产量高,效益好。但不足之处是:网箱易受风浪影响而损坏、箱小鱼密易感染疾病、网破鱼易逃逸,网箱上易附着一些附着生物,影响水体交换等。
网箱养殖海区的选择,选择周年风浪较小,避风向阳、潮流畅通,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内湾或近海区,还要考虑饵料和苗种来源方便,供电、淡水水源、交通条件较好等多种因素,极大限度地满足黄鳍棘鲷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水深在退潮时要保持网箱底离水底1~2米,以防箱底磨破而造成逃鱼。
放养鱼苗规格要整齐,以避免相互残杀,一般在中间培育阶段,每个网箱可放养2000尾,经过1~2个月后,放养密度减至1000尾,当体长到3~5厘米时,调整密度为200~500尾;在养成阶段,保持在8~10千克/立方米。在海区环境较好,管理技术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最大放养密度可达20千克/立方米。
投喂低价新鲜小杂鱼,此外可搭配植物性饲料混合使用,达到营养互补的作用。
鱼苗投进网箱之后,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
养殖场应选择在靠近海岸、水源充足,不受污染,交通方便,防台风,抗海潮的地方建造池塘。以中潮线以下为宜,盐度变幅为0.2~21.0,pH值为7.0~7.8。尽量利用天然潮汐来进、排水,养殖场要具备良好的进、排系统,进、排分家。无潮汐进水能力的养殖场应安装水泵或水草进行进、排和增氧。
养殖池面积为10~15亩,蓄水量深为2.0~2.8米。中间培育池面积为3~5亩,蓄水量深为1.8~2.5米,具有进、排水口,日换水量最大达1/3。
放养前,池塘需曝晒,翻底、清塘和消毒,杀灭野生鱼虾等敌害生物。装好闸门后进水,并进行施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
黄鳍棘鲷鱼苗目前主要来自捕捞沿海天然鱼苗和人工繁殖的鱼苗。天然采捕的种苗一般规格为1.5~2.5厘米。采捕后需在室内育苗池或室外池塘定置小网箱内进行暂养、盐度淡化、饵料驯养等工作。
暂养后的鱼苗经中问培育成鱼种。培育的方法有池内定置网箱、围网及小土池塘。网箱围网的放养密度为300~350尾/立方米,规格为1.5~2.5厘米,经15~20天养成规格3厘米(2.5~4.0厘米),分级转入小土池塘,放养量改为35~40尾/立方米,经60~90天养成规格5~8厘米。中间培育包括驯养和人工诱食两个过程。驯养主要是使鱼苗从野生开敞式环境,转变为适应人工围隔式环境,淡化过程的盐度降幅不宜超过5‰。
黄鳍棘鲷无论个体大小,不适宜长期生存和养殖在纯淡水中。诱食驯养是使原来以掠食桡足类、枝角类、活鱼虾等饵料生物,改变为摄食人工投喂的鱼、贝肉糜或人工配合饲料。种苗经中间培育,可选择按规格、按池塘的最佳生产量标准,采用不同放养密度,转入成鱼池进行养殖。
一般为池塘单养和池塘混养。
黄鳍棘鲷为周日摄食型鱼类,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驯化为白天群体竞食型,以提高对饵料的利用率。大面积的养殖表明,用冰鲜或速冻小杂鱼作为黄鳍棘鲷的饲料源,饲料系数为8~10,采用鲈、鲷浮性颗粒料、饵料系数为2.5~2.7。投饵一般固定为每天2次,上午、下午各1次,根据天气、水温及鱼类数量、摄食情况而定。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9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黄鳍棘鲷为优质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价值较高,口感极佳,向来被港、澳、穗、深等地市场视为高值的海鲜品种,有“海底鸡项”之称。幼苗经过驯化后可放养于淡水,是海淡水养殖的优质鱼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