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少岑

更新时间:2023-04-24 18:26

黎少岑(1908~1979),原名系业,又名勤宇,湖北天门人,蒙古族。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解放后主要从事文学编辑、创作工作,1979年患癌症病逝。

人物生平

黎少岑,原名系业,又名勤宇,化名李维善;笔名甚多,有山今、石伯、彭石、史通等。湖北天门人。蒙古族。1924年夏,考入武昌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参加学潮,并参加青年读书会、反基督教大同盟、互济会等革命群众团体。1927年3月入武昌中山大学,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1月,中山大学学生支持震寰纱厂工人的罢工斗争,年底学校被当局强令停课。次年1月,黎回天门任县通俗教育馆馆员,并任共青团城关支部书记,同时转为中共党员。9月,中山大学改建为国立武汉大学,再次赴校住读,任共青团方言街支部书记(当时武大校址在武昌方言街)。1929年初,以共产党嫌疑分子被捕。经地下党组织营救,次年1月保释出狱回天门,任县立第五小学教务主任,并历任中共第六区(皂市)区委书记,天门县委委员、宣传部长。1931年8月,因叛徒出卖遭追捕,转移上海澄襄中学任教。旋被选为全国文化界反帝抗日大同盟常务委员、特别委员会主席。因在上海共舞台出席江苏省民众援助东北义勇军、反对上海停战协定联合会代表大会而被捕,判18年徒刑,关押于上海、南京、苏州、高淳等地5年多。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逼近江苏高淳,监狱将犯人交铁肩队当苦力,黎乘机逃脱,但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

抗日战争初期,在天门和武汉参加抗日救亡活动,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员,参加湖北乡村工作促进会及青年救国会的组织工作。1939年初,在恩施国民党湖北省保安团队特别党部任上尉助理干事,为中共鄂西特委搜集情报,并介绍一些人和中共发生联系。1940年2月脱离该部到恩施中学教书,后到湖北省平价物品供应处任职。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恩施任《新湖北日报》主笔。不久,随报社迁回武汉,相继担任湖北省企业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应城石膏公司会计主任,兼任《大刚报》、《武汉时报》、《中华人报》、《正义报》主笔及大江中学、蘅青中学、中华大学教员。

武汉解放后,任《大刚报》编撰。不久,受命筹备中苏友协中南总分会,任该会出版宣传部副主任、《益友》杂志主编。1950年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1955年任武汉市民政局副局长。1957年任武汉市司法局局长。1958年秋起任《长江日报》、《武汉晚报》副总编辑。曾当选武汉市第一至五届人大代表。

黎熟悉武汉历史掌故,有“武汉通”之称。1953年写成《武汉简史》(初稿),随后应《新观察》杂志之约,改写成《武汉今昔谈》陆续发表,1957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还在许多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文章题材广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学艺术、三教九流,无不涉及。解放前他兼任几家报社主笔,主要写评论,同情民众疾苦,支持正义斗争,抨击时弊;解放后主要写杂文、随感、影剧评。为人朴素,平易近人,不修边幅,不拘小节。

“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6年后恢复名誉,并任《长江日报》顾问。1979年患癌症逝世,经中共湖北省委批准,恢复其1927年11月的党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