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竹木器乐

更新时间:2023-11-02 08:18

黎族竹木器乐,海南省地区的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约3000年前,黎族人民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过着原始社会的生活。最早出现的乐器是独木鼓,据黎族祖先歌传述,远古时候因雷公击倒大树起火,烧树成洞,黎族祖先就击木派呼众围猎,后来人们用牛皮或鹿皮蒙住大洞口,敲起来咚咚响,以作招众、祭祀和乐器使用。中国民族学家曾昭璇在《谈哮黎“独木皮鼓”兼论铜鼓的起源》一文中写道:“独木皮鼓起源早于铜鼓,即在原始社会已存在,而铜鼓则在百越族群进入奴隶社会才会铸造”。叮咚木也是早期出现的打击乐器。古时,黎族砍山种山兰,山猪常常在夜间出来糟蹋山兰稻,为了保护山兰稻,看守山兰的人,就在山寮吊起两根木杆、打击响起叮咚声,以驱赶山猪。后来发展成跳舞娱乐用的打击乐器。鼻箫、口弓、唎咧、拜、洞勺(灼吧)、哔哒等传统乐器也是黎族早期的乐器。

史书记载黎族自汉代起有器乐活动。清《感恩县志》记:“汉代县属分三星美孚大鬃复黎四种,以木为弓,以牛角为号,以击鼓为乐,以射猎为生”。

宋绍圣四年(1097)四月,苏东坡被贬至儋州时,就看到“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他在《和拟古》诗中还写道:“铜鼓壶芦笙,歌此送迎诗”。句末注云:“交趾取无柄之瓠,剖而为笙。”宋《太平寰宇记》记载:琼州“打鼓吹笙以为乐”。《桂海虞衡志》载:黎人“聚会亦椎鼓歌舞”。明代的大文豪汤显祖记述黎族击鼓讴歌的情景:“文臂郎君绣面女,并上秋千两摇曳,分头携手簇邀游,殷山踏地蛮声气,歌中击鼓会金钗,为度那复知年岁”。

清代张庆长《黎岐见闻》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野间,男弹嘴琴(即口弓),女弄鼻箫,交唱黎歌。”清《古今图书集成》有更详细的记述:“黎人聚会,即使歌郎,每唱一句,经两指上下击鼓,听者齐鸣,小锣和之。其鼓,如两节小竹而腰小,涂五色漆,描金作杂花,以带系肩上。歌郎歌罢,歌姬仍徐徐唱,击鼓亦如歌郎,其歌大意言男女之情。”

基本特征

乐器种类

檠族竹木乐器主要有鼻箫、口弓、唎咧、耳、洞勺、哔哒、树叶、竹笛、独木鼓、叮咚等十大类。

鼻箫:是用鼻气鸣管乐器。用长约600毫米,直径约16毫米的黎族竹木器乐无节石竹细管制成。箫身头、尾各开一音孔。吹奏完全依靠鼻孔吐、吸气来控制音调,音域可达三个八度左右。音色清幽婉转,悦耳甜美。鼻箫在全国实属罕见,但黎寨却十分流行。青年男女几乎人人会自制自用,因为它常被作为爱情的媒介,吹奏鼻箫约会情人,倾诉爱情的心声。

口弓:黎语叫改,是弹拨与吹气相结合的体鸣乐器。用两片簧片平行安装在一根长约20毫米的木柄上。簧片有竹制和铜制两种,各长约60毫米,宽10毫米,相距约5毫米。弹奏时,把口弓放在唇口边,用手指弹拨弓片,同时用口腔送气,通过唇、舌动作变化和吐气、吸气的气流变化使簧片振动,能发出八、九度音域。晋色细长柔和,娓娓动听。在黎族地区,口弓常用作青年人约会情人的工具,每当夜幕降临时,男女青年便穿戴整齐,三三两两来到姑娘居住的“隆闺”前,吹奏口弓,以求得“隆闺”内的姑娘开门。寂静的夜里,口弓的声音悠扬婉转,缠绵动听,一个吹奏技巧高超的青年往往能首先得到姑娘的青睐。

唎咧:黎语称“曹咧”“追咧”“咧喽”等,是黎族独奏的气鸣管乐器,用水尾竹细管制成,一般长约230毫米,管杆以小管套接大管,共有8节,最粗的一节管径约15毫米,含在嘴里竖吹,管身开有7个音孔。唎咧适合在各种场合吹奏,在民族器乐合奏中必不可少;唎咧的音色清亮悦耳,旋律流畅。

拜:是黎族自制的气鸣管乐器。用一节长约350毫米,内径10至20毫米的山竹剔开两块,各修成上略小,下略大的形状,再合拢结扎成一件,如汉族的唢呐状。吹口处插一根小管,含在口中吹奏。管身开有9个按音孔,(前8后1),音域一般为两个八度。拜的表现力很强,能表现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可使听者心花怒放,也可使听者悲痛欲绝。

洞勺:亦称洞箫伦。竹制管乐器。用山上的藤竹杆制作,长短不一,有的长1200毫米,粗30毫米不等管的头部保留原竹节,尾端挖通,管杆上方开1个吹起孔,管声上方开3音孔,吹奏方法多为竖吹。音阶有7声,低音区的音色深沉,音量比较小,中音区的音色宽厚、圆润、优美。

哔哒:俗称排箫,竹制吹管乐器。将两支长短大小相同的竹管并排捆绑组成。管身各长220毫米,内径3毫米,顶端留节,节下削出管道,嵌竹制簧片,赞片长20毫米、宽2毫米,簧舌朝上,根部与管身相连,每条管身正面开7个音孔,背面开1个音孔口含簧片,吹气鼓簧片发音,音色清脆明亮。

树叶: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乐器。通常用桔、柚、杨、冬青等无毒的树叶,叶片的结构匀称,正、背两面都应平整光滑,以柔韧适度、不老不嫩的叶子为佳。一般使用叶长2.5厘米、中间叶宽2.5厘米者为宜。吹奏时,将叶片正面横贴于嘴唇,用右手或左手食指、中指稍微岔开,轻轻贴住叶片背面,拇指反向托住叶子下缘,使食指、中指按住的叶片上缘稍稍高于下唇,运用适当气流吹动叶边,使叶片振动发音。可吹出高低、强弱不同的声音。音域可达12度。技巧高超的演奏者可一口同时吹响两片树叶,像吹口琴一样可以吹出各种歌曲。

竹笛:是边棱气鸣乐器。用细竹制成,有长短两种,长的约650毫米,直径约20毫米;短的约500毫米,直径约20毫米。正面有音孔6个,左右各有3个。吹奏方法为竖吹,用嘴唇送气,可发出7个音调,竹笛的长短决定音的高低,短的音高,长的音低。它的表现力极为丰满,音调刚健有力、华丽流畅。竹笛曲调旋律变化大,多跳跃,节奏轻快,在黎族地区广泛使用。常见用于欢庆、贺寿、祭祀等场合。尤其受牧童喜爱,放牧时随身携带,在空旷的山野上吹奏以解寂寞。

独木鼓:高50厘米至100厘米,直径30厘米至60厘米,鹿皮鼓的制作多用苦子格木为鼓身,中间挖空木心,周围留2厘米形成圆圈,以牛皮或鹿皮蒙遮盖两端,用白藤绑周围,再用煮过的坚硬木钉,钉在两头上端周围。在黎族村寨里,制作一个鹿皮鼓一般一至二年时间。要购买一个独木鼓来用时,多以耕牛来交换,一个独木鼓交换一头耕牛,有些地区以“山尺”量鼓面宽交换耕牛,即现在英尺的40厘米为一“山尺”,一“山尺”交换一头牛,如果多出1/2“山尺”(20厘米),加换一头猪,独木鼓在黎族地区广为流行。

器乐特点

黎族竹木器乐有独奏和合奏乐。器乐的主要特点是:

1、原生态的黎族传统器乐富有原始音乐的色彩。传统乐曲产生于原始社会生活中,保留有原始生活的音韵,展现黎族原始生活的风情,如独木鼓恢弘厚重的声音和简约的鼓谱,体现原始崇拜祭祀活动的肃穆场景。铿锵悦耳的叮咚声,使人们如置身在原始的种山兰园中。声轻委婉的鼻箫,声细缠绵的口弓,诉说着情人的窃窃私语,音纯嘹亮的唎咧、哔哒,广阔悠扬的耳、洞勺,呈现出黎族人民劳动、节庆、欢乐等丰富多彩的生活场面。

2、有浓郁的民歌韵味。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歌十分普及,人人皆能,民间器乐从中吸收养分,产生仿人唱民歌的器乐曲,带有浓郁的民歌韵味。

3.黎族传统器乐有古朴简约的特征。曲牌结构多为单曲体,以一个曲调为基础做多次反复演奏,在反复中仅有速度变化,以反复的演奏方法加深了人们的音乐印像。调试音阶方面,多为五声音阶为主的徵调式和宫调式,曲调大体是以同度音阶反复和二度音阶为主进行,以12356为骨干音,旋律起伏不大,节奏、节拍一般较为规整。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黎族竹木器乐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于:

1、丰富了中国的民族器乐黎族传统竹木器乐和乐曲。如叮咚木、鼻箫、口弓、唎咧、洞勺等乐器在国内并不多见,许多乐曲也是黎族独具的,它丰富了中国器乐的曲库,呈现出中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2、为音乐学的研究提供了“活化石”黎族的竹木器乐和乐曲是在原始社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艺术品种。它的萌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融汇了黎族、海南的文化传统,对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特别是音乐文化研究提供了活的物证。

3.黎族传统乐器在国内外乐坛均十分罕见,由此形成的竹木器乐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大大丰富了中国民族器乐的宝库。黎族竹木器乐中蕴涵了黎族发展历史、生产生活、人情风俗等方面的丰富信息,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音乐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传承状况

受时尚音乐的冲击,黎族竹木器乐渐趋式微,民间乐手青黄不接,传统乐曲多有失传之虞,急需大力抢救。

传承人物

黄照安,男,黎族,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黎族竹木器乐传承人物,申报单位: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保护措施

2016年7月21日,黎族竹木器乐乐团“五指山之声”在五指山市通什镇番茅黎族服饰艺术培训中心排练。“五指山之声”黎族竹木器乐乐团有成员30名,他们是经过五指山文化部门选出的竹木器乐代表性传承人和竹木器乐爱好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12岁。该乐团演奏的乐器包括洞勺、灼吧、鼻箫、口弓、拜、唎咧、叮咚和独木鼓等黎族传统乐器。

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族传统竹木器乐培训班在保亭文化馆黎族竹木器乐传习所正式开班,来自全县各乡镇具备一定黎族竹木器乐基础的文艺骨干共32人参与。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五指山市文化馆获得“黎族竹木器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黎族竹木器乐项目保护单位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黎族器乐《打叮咚》参加1957年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汇演。唎咧,先后应邀到新加坡、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吹奏。

出生于报亭出生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王会基以会吹唎咧出名,被吸收进原广东民族歌舞团。他随团出访新加坡、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许多国家,唎咧在国际舞台上奏响,观众喝彩,专家关注,新闻媒介报道,许多外国音乐界人士请他教授吹奏唎咧。

文化轶事

关于鼻箫来历,有个传说故事:很久以前,一对黎族青年相爱了,临结婚前,这位姑娘到槟榔园采槟榔,被峒主发现。当晚,姑娘被峒主抓去。峒主软硬兼施,要姑娘嫁与他。姑娘不允,被关了起来。小伙子得知后焦急万分,他找了三天三夜,终于发现姑娘被关在密林中的一个小山洞里。两人无法相见,小伙子只好唱歌传情。峒主察知,又把小伙子抓了起来,割掉舌头,发配到一个荒远的山林里。过了一个多月,小伙子又在山洞边出现他吹了一节白竹,用鼻吹出自己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姑娘心领神会,感泣不已。后来,小伙子被峒主抓去处死。死前,托人将鼻箫转交给姑娘。姑娘接过鼻箫,悲痛欲绝。不久,姑娘在看守的帮助下逃出虎口,跪在小伙子坟前,把小伙子生前吹奏过的鼻箫曲吹奏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姑娘怀揣鼻箫,安息在小伙子墓前。此次,鼻箫便一代又一代传了下来。

关于唎咧的来历也有个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五指山有个会吹唎咧的人,有一天,他在山兰园里吹奏时,那美妙动听的乐曲悠然飘到大海,出海查看的海龙王听到了这美妙的音乐之后,就匆匆地寻声来到了这山兰园,请他到龙官教龙太子吹奏唎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