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25 16:09
黎锦光(1907年12月30日—1993年1月15日),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家。湖南湘潭人。1927年到上海,脱离部队,加入黎锦晖任团长的中华歌舞团,成为“黎派”歌曲最重要的传人。黎锦光与陈歌辛被认为是中国流行乐坛成熟期最杰出的代表,分别有“歌王”与“歌仙”之誉。1939年,任百代唱片公司音乐编辑,为上海各电影公司作曲。黎锦光写曲,速度快、质量高,《满场飞》《夜来香》《香格里拉》(1946年电影《莺飞人间》插曲)、《拷红》、《采槟榔》《五月的风》、《叮咛》、《慈母心》、《疯狂世界》《星心相印》、《相见不恨晚》等数百首流行歌曲皆为其作品。其中由李香兰原唱的《夜来香》一曲深受日本作曲家服部良一的激赏,将歌词翻译成日语后,流行于日本。代表作品有《哪个不多情》(1945年)、《香格里拉》(电影《莺飞人间》插曲,1946年)、《少年的我》(1946年)、《心灵的窗》(电影《苦恋》插曲,1946年)《黄叶舞秋风》(电影《长相思》插曲,1947年)《人人都说西湖好》(电影《忆江南》插曲,1947年)等。其中《香格里拉》(陈蝶衣词)影响最广。
黎锦光1907年12月30日出生于湖南湘潭的一个书香门第,小时候他喜欢乡间的花鼓戏,跟家里帮工的农民学会了吹笛子、拉二胡。9岁时随大哥黎锦熙到北京上小学,15岁随黎锦晖到上海,在黎锦晖任校长的国语专修学校附属小学上学。16岁回长沙,1923年先入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办的暑期补习班,后来考取湖南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入湖南大学土木系。
1926 年曾考入黄埔军校,在广州、武汉等地参加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作宣传工作。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黎锦光到上海,参加黎锦晖办的“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和“联华歌舞班”,到南洋和国内的许多地方巡演。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聪敏的黎锦光学会了演奏小号、单簧管、萨克斯风和钢琴等乐器,又随黎锦晖学习一些作曲、配乐的初步知识,并开始创作、改编了一些歌曲。最早改编的作品有湖南民歌《闹五更》,粤曲《昭君怨》等,创作歌曲有《叮咛》、《探情》等。这些歌曲经白虹、周璇、严华等歌星演唱后获得流传。
1939 年初黎锦光进百代唱片公司做音乐编辑,从此,创作、编配的机会更多了。这年年底黎锦光采用湖南花鼓戏的“双川调”改编了歌曲《采槟榔》,由周璇灌制唱片后极受欢迎。接着又创作了带有湖南民歌音调风格的《五月的风》。这一时期黎锦光谱写了一批较流传的电影插曲,如《拷红》(电影《西厢记》插曲,1940年)、《襟上一朵花》(电影《天涯歌女》插曲)、《钟山春》(电影《恼人春色》主题歌,1942年)、《疯狂世界》(电影《渔家女》插曲,1943年)、《讨厌的早晨》(电影《鸾凤和鸣》插曲,1944年)《葬花》(电影《红楼梦》插曲,1944年)等。1944 年夏创作的独唱曲《夜来香》(自己作词)经歌星李香兰录音灌制唱片后,曾经广泛流传过。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黎锦光仍然在上海从事电影音乐和流行音乐创作,此后他的比较重要的流行歌曲有:《哪个不多情》(1945 年)、《香格里拉》(电影《莺飞人间》插曲,1946年)、《少年的我》(1946年)、《心灵的窗》(电影《苦恋》插曲,1946 年)《黄叶舞秋风》(电影《长相思》插曲,1947年)、《人人都说西湖好》(电影《忆江南》插曲,1947年)等。其中《香格里拉》(陈蝶飞词)影响最广。
新中国成立以后,黎锦光长期在上海中国唱片厂工作,默默无闻地担着“音响导演”的担子,直到 1970 年退休。解放后他的创作基本上已经停止,1958 年他根据新疆民歌编配的轻音乐《送我一支玫瑰花》,采用了探戈--波列那的节奏,成为50年代广泛流行的轻音乐舞曲。
退休 10多年之后,1984 年又应邀回中国唱片厂,利用 30、40年代百代公司的录音模板,重新编辑、出版流行歌星周璇、白虹等人的音乐专辑多种,受到了众多的怀念老歌的听众的喜爱,在怀旧浪潮中适应了人们怀旧情绪的需要。1989 年获得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为唱片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荣誉证书。
1993年1月15日,黎锦光病逝于上海。
受哥哥影响,走上音乐创作之路,继承与发展“黎派音乐”
9岁时,黎锦光随大哥黎锦熙在北京上小学。初到北京的黎锦光,被老北京的新鲜事物吸引,更让他欣喜的是,每周总有一两次,大哥黎锦熙、二哥黎锦晖带他到前门外的戏园子看京戏。
“二哥锦晖参加了北京大学的音乐研究会,担任中东部通乐类潇湘乐组组长,经常选奏湖南古典《满江红》等,还组织演奏《木兰辞》等音调爽朗的民俗乐曲。锦光常常被二哥带去欣赏这些民乐,同时,也欣赏到了音乐研究会其他各组的中戏音乐。”黎白在《湘潭黎氏》(第二卷)中这样记录。
就这样,10多岁的黎锦光,欢喜地接受了这些音乐熏陶。到了15岁时,他随同黎锦晖到上海,并在黎锦晖担任校长的国语专修学校附属小学上学。黎锦光到上海后,参加了黎锦晖办的“中华歌舞团”“明月歌舞团”和“联华歌舞班”,到南洋和国内的许多地方巡演。当时的具体情境,在黎白《湘潭黎氏》(第二卷)中,有详细记载。“在上海爱多亚路找到了他二哥黎锦晖。他在锦晖的明月歌舞团里充当了一名乐手,由此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用锦光后来自己写的回忆录的原话是:“从此结束了他短暂的戎马生涯。”
在学习过程中,他受到了二哥黎锦晖的影响,直接成为了黎派音乐的代表人。黎锦晖与黎锦光的音乐关联,除了这种帮与带的影响,也有别的形式,如哥哥的歌,弟弟来教唱。据记载,黎锦光当年在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因生性活泼,善于吹拉弹唱,被分配到总政治部担任少尉宣队员,被称作为“我们的小黎老师”。当时他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唱革命歌曲,其中一首,便是二哥黎锦晖为纪念孙中山而创作的《总理纪念歌》。自从黎锦光教唱了这首《总理纪念歌》后,他的名声大噪。
通常而言,关于黎锦晖的介绍,前缀是“音乐家,中国流行音乐之父,儿童歌舞剧的奠基人。”关于他的七弟黎锦光的介绍,为“音乐家”。“黎锦光的名气,没有黎锦晖大,但他的艺术造诣,也很高。”作家赵志超说。
邹樱在《论黎锦光的流行音乐创作成就》中这样论述二人的成就与地位。“如果说黎锦晖是开拓了中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流行音乐,那不能不说,黎锦光的创作,代表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时期流行音乐的高峰时期。”
1939年初,黎锦光进入百代唱片公司做音乐编辑,长达十年之久。这期间,他创作了一批十分流行的电影插曲。
黎锦光的音乐中,既有西方音乐创作的痕迹,也有中国民间音乐的气息。黎锦光乐于融入新鲜元素,他早年学习西洋音乐十曲、配器,率先成功地将爵士音乐融入创作过程中,作品优美通俗、脍炙人口。他采用湖南花鼓戏的“双川调”改编了歌曲《采槟榔》,由周璇灌制唱片后极受欢迎。
如一首经典的《夜来香》, “那南风吹来清凉 / 那夜莺啼声凄怆 / 月下的花儿都入梦 / 唯有那夜来香 / 吐露着芬芳……”先后用英、法、日、泰、捷克等十余种语言录制唱片,一盒带达数十个版本,成为国际著名歌星保留曲目,他也被国际流行音乐界誉为“中国流行音乐创始人之一。”
“李兰香唱《夜来香》出了名,后来当了日本国会议员,请锦光游历日本,以国宾相待。”黎氏八骏中的老八黎锦扬称。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黎锦光编配的轻音乐《送我一支玫瑰花》《青春圆舞曲》等,流行海内外,他也写过电影《西厢记》的插曲《拷红》、《红楼梦》的插曲《葬花吟》等。
这些经典歌曲后来不断被翻唱,如风靡上海的《夜来香》,经由邓丽君的演绎,在内地瞬间又流行起来。
一曲《香格里拉》,更是带热了云南香格里拉的旅游热。“1946年8月《香格里拉》歌曲还在百代唱片公司灌制了唱片,录音由黄贻钧组织小型管弦乐队,葛朝祉组织合唱小组,黎锦光亲自指挥。唱片一经发行,销量很大,从此,欧阳飞莺一跃成为电影红歌星。香格里拉这个桃源仙境的芳名,随同电影和歌曲唱片也广泛流传开来。”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刘晓明这样说。
黎派音乐,黎锦晖与黎锦光,给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胡逸尘:
上世纪四十年代,老黎进入原英商百代唱片公司从事音乐编辑和作曲。五十年代入中国唱片厂后,一直出任音响导演,默默地为他人作嫁衣,在艺术上认真把关,音响上精益求精。他具有较深的音乐修养,又有敏锐的听力,录制过程中常常给演员以热情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艺术创作。许多作曲家和演员都很熟悉他、尊敬他。
老黎还是擅于运用民歌素材的高手,他创作并改编了如《卖杂货》《五月的风》等民歌,均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创作上他十分注意斟酌字句,以合韵节,讲究词曲结合来定旋律的走向;节奏上追求抑扬顿挫的变化;音乐语言十分口语平民化,歌者易上口。
锦光的音乐履历是与时代和社会变迁交织在一起的。1949年春,上海百代悄然谢幕,三年后在原址建立起华东工业部上海唱片公司。为解决节目来源,设立艺术录音科,老黎参加了新中国唱片出版事业,主要从事音响导演。灌录一张唱片要多方面通力合作,首先是作者的创作,再有表演者的演绎,通过音响导演和录音师创造性的工作把它录制下来,这些都决定着一个作品的质量和生命。中国唱片厂早期组录节目多沿用原英商百代300㎡录音室,老黎可是重返故地。灌片时乐器的摆放位置,话筒的远近角度,演唱与伴奏的平衡等,他总是一丝不苟。
梁茂春:
我和黎锦光先生有过几次面对面的接触。第一次是 1979 年底,采访地点是在上海中国唱片社,即他毕生工作的地方。那时人们对流行歌曲的评价还停在“黄色歌曲”的认识阶段,请他谈的主要都是关于他对聂耳、任光、黎锦晖等人的创作情况的回忆,当谈到流行歌曲时仍使用“黄色歌曲”的概念。这一次他对自己的歌曲创作闭口不谈。再一次见面是在北京,1990年7月我得知他在女儿黎南洋家里休养,于是数次前往拜访。
这时已经是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思想已经有所解放,国内的流行歌曲再次掀起狂潮,因而对 30、40流行歌曲也可以进行比较冷静的学术研究了。这次我主要请他回顾自己的流行歌曲创作。谈话纪录就是这篇文章的写作依据之一。他告诉我:“我的流行歌曲创作总数大约有 200 多首,质量上良莠不齐,可以拿出来的约有 80多首。手稿和照片在'文革’中被抄家抄尽了。”他还对我说:“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上学时曾是我大哥锦熙的学生,我 16 岁时在长沙上第一师范暑期班时,毛主席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并教我们国文,我做了他两个月的学生。”他和他的毛老师是同乡,韶山冲毛家和晓霞镇黎家相距100里。谈到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时,83岁的黎锦光天直地笑着,带着自豪的感觉。
爷爷黎葆堂,是前清举人,曾在曾国藩幕府任军机要员。父亲黎培銮。1870年出生,是晚清贡生,和国画大师齐白石是挚友,二人曾组建“罗山诗社”。1952年黎培銮去世,享年82岁。母亲黄赓,是个大家闺秀。她的父亲黄远积是举人,官至刑部主事,著有《思恒复斋文集》。
黄赓生子女十一人。老大黎锦熙,出生于1890年2月2日,是前清秀才,早年加入同盟会。1913年,满腹经纶的他婉拒了云南军政府秘书一职,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当了一名历史教师,他和徐特立、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等人创办了“宏文图书编译社”和《公言报》。新中国成立前,黎锦熙担任北师大文学院院长,潜心研究学问。1978年3月27日,一代国学大师和拼音之父黎锦熙去世,享年88岁。
老二黎锦晖,出生于1891年。1927年2月开办了中华歌舞专修学校,他创作的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曾轰动一时,他创作的《夜深沉》《小小茉莉》《蔷薇处处开》《妹妹我爱你》等流行歌曲,传唱不衰。1967年2月,黎锦晖因病去世,享年77岁。
老三黎锦曜,出生于1895年,采矿专家。抗战期间他回家乡湘潭,花掉大量家产开采盐矿、煤矿,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省工业厅高级工程师。1953年,他接受中央有关部门交给的任务,带人去海南岛探矿,第二年病故在工地上。
老四黎锦纾出生于1898年,是知名教育家及出版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南省教育局局长、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和黎锦曜同年去世。
老五黎锦炯,出生于1901年。1921年入唐山交通大学铁路及造桥工程系就读,1927年毕业后在京奉铁路任见习工程师、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当时,我国要修建京奉铁路滦河大桥,比利时人承担设计和建造,但费用很高。黎锦炯就毛遂自荐,自己主持设计,标准和质量高于比利时人的设计,造价也低得多。最终,他与其他桥梁专家设计并建成了中国北方第一座大型铁路大桥——滦河大桥。新中国成立后,他任铁道部总工程师,被授予“人民工程师”的荣誉称号。1981年,80岁的黎锦炯去世。
老六黎锦明,1926年写成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比较全面反映中共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的中篇小说《尘影》,鲁迅先生为之作序《〈尘影〉题词》,称他为“湘中作家”。黎锦明出生于1905年,早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英语,1924年开始创作。1928年,任郑州《朝报》副刊编辑的他被逮捕入狱,险些被枪毙。他被营救出狱后,先后担任北平中国大学讲师、保定河北大学和杭州浙江大学教授。抗战爆发后,他给茅盾主办的《文艺阵地》和郁达夫主办的《星洲日报》等报刊写过不少抗战题材的作品。1952年,黎锦明被选为湖南省文联委员,第二年当选为省政府委员,1978年任湖南省革委会参事室秘书,1983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99年4月,黎锦明在长沙逝世,享年95岁。
老七即为黎锦光。
老八黎锦扬,是在国际文坛享有盛誉的美籍华裔作家,曾荣获“全球华人终身成就奖”。1915年出生,2018年11月8日,103岁的黎锦扬在美国洛杉矶逝世。他们名震三湘大地,被誉为“黎氏八骏”,湘潭黎氏家族也成为近现代湖南耀眼的家族之一。
除了“黎氏八骏”外,黎锦珈姐妹三人也是巾帼不让须眉。1893出生的黎锦珈是“黎氏八骏”的大姐,长姐如母,毕业于湖南周南女校的她,在老家侍奉父母,抚养子女,1968年去世,享年76岁。
次女黎锦皇,出生于1903年,毕业于天津师大。曾入苏联伏龙芝军校学习,后在北伐军原总政治部工作,20世纪30年代参与二哥创办“明月歌舞社”,后长期从事文教工作。1994年去世,享年91岁。
黎家三女黎锦文,出生于1910年,曾是农工党中央机关工作人员,2007年去世,享年97岁。
黎锦光的前妻白虹,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歌星,和白光、白杨并称为“北平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