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3 15:51
黑喉歌鸲(学名:Luscinia obscura)是鹟科、歌鸲属的鸟类。全长约127毫米。雄鸟:上体暗石板灰色,尾上覆羽亮黑色。眼先、头和颈的两侧,喉和胸深黑色,体的两侧灰色,腹部中央乳白色,具黄色沾染,翼和中央尾羽黑色,其余尾羽基部2/3白色,端部1/3黑色。雌鸟:上体暗橄榄褐色,尾上覆羽和飞羽边缘淡黄褐色,下体淡橄榄褐色,腹部中央沾染皮黄,其余下体纯白。
关于黑喉歌鸲的分类地位,以往学者如古德温(Goodwin)和瓦里(Vaurie)(1956)、郑作新(1958)、瓦里(Vaurie,1959)等均认为黑喉歌鸲只不外是金胸歌鸲的不同色型而已。里普利(Ripley)(in Mayrand Paynter,1964)却把黑喉和金胸歌鸲分为两个独立的种。这两种歌鸲分布范围很不相同,因而同意这种做法。可是由于标本有限,幼鸟、亚成鸟以及生活史的资料也很欠缺,所以对于黑喉歌鸲与金胸歌鸲究竟是两个独立的种,或只是单一个种的两个不同色型,这个问题还待有更多标本时,才能进行全面研究而加以确定。
自贝雷佐夫斯基(Berezowsky)和比安奇(Bianchi)于1891年依据在中国甘肃采得的1只标本定名以来(Dresser et al.1899),仅于1922年和1966年于中国云南蒙自和泰国北部,分别有一次采集报道(Ripley et al.1966),且确切的观察记录也不超过7次(Ripley et al.1966, Cheng etal. 1995, Collar et al. 2001, Wei et al. 2011)。
2011年5月,黑喉歌鸲的首张野外照片发表,使得这一受胁物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关注(Wei et al.2011)。2011年6月,在中国陕西佛坪、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其繁殖地,并记录到7只雄性个体(Song et al.2013)。随后的研究中,对黑喉歌鸲的分类、分布、栖息地选择、羽色、鸣声等都做了一定的探讨(Alstrom2011,张永文等2012,Alstrom et al.2013,Song et al.2013),但是有关其繁殖资料仅有简单的介绍(张永文2012),而关于其巢址特征、窝卵数、亲鸟育雏和雏鸟生长规律等研究至今仍为空白。
2013年4月至7月,韩宁等在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凉风垭,对黑喉歌鸲的巢址特征和繁殖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全长约127毫米。
雄鸟:上体暗石板灰色,尾上覆羽亮黑色。眼先、头和颈的两侧,喉和胸深黑色,体的两侧灰色,腹部中央乳白色,具黄色沾染,胁处最浓尾下覆羽边缘灰色,翼和中央尾羽黑色,其余尾羽基部2/3白色,端部1/3黑色。
雌鸟:上体暗橄榄褐色,尾上覆羽和飞羽边缘淡黄褐色,下体淡橄榄褐色,腹部中央沾染皮黄,其余下体纯白。
黑喉歌鸲在中国甘肃,栖息地海拔高度为3050-3350米;在四川,栖息环境为2400-2500米海拔高度的大型密集竹林。在泰国,该种在非繁殖期的活动海拔为400米。黑喉歌鸲栖于阔叶林灌丛中或针叶林、竹丛间。在泰国北部越冬时,见在竹丛和草丛间,植被上还散布有少许灌木及乔木等。
食物:黑喉歌鸲食物主要为鳞翅目及双翅目幼虫。
叫声:黑喉歌鸲在春季或育雏期间或迁徙途中,偶尔也会鸣唱。能在晚上歌唱,俗称夜莺,但是,它们主要在白天太阳升起以后歌唱。鸣声相对简单,短暂间隔后重复,drreee-drreee drreee-drreee drreeedreee huti-huti huti-huti huti-huti。也有较含混而音高的,duriiii'hutu,drrii'hitu,drrrii'huti-huti-huti及一些短促颤音及简单颤鸣声。鸣声常常杂有低弱单音或双音tuc 声。
分布于泰国北部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及四川中部和北部三省相邻的狭小区域内,迁徙时曾见于云南东南部和泰国北部。
黑喉歌鸲在迁来繁殖地后,雄鸟即在密竹林中鸣叫,确立领地。雌鸟活动于竹林深处,很少发出鸣叫。雄鸟主要在巢域附近百米范围内活动,而且雄鸟个体间活动范围几乎不存在交叠。
巢址的林型为针阔混交林,林下生长着茂密的秦岭箭竹,巢均筑于林缘的天然土洞中。巢洞位于与地面有一定高度的小陡坡上,两巢址所处陡坡坡向分别为东偏南45°和东偏南80°,坡度分别为85°和75°,洞口朝向均为东偏南45°,洞口距地面高度分别为55厘米和80厘米。巢距离水源和林缘较近,乔木郁闭度不高,灌木盖度较小,洞口周围生长有草本植物,落叶盖度较高。另外,洞口与地面垂直并略向上倾斜,洞内基本水平。
巢筑于洞内,距洞口距离分别为4.8厘米和5.2厘米。巢口向上呈杯状,由竹叶、枯草、苔藓等编制而成,巢内无铺垫物,巢外底部铺垫有枯叶、干草等。
卵呈钝卵圆形,浅蓝色、光滑无斑。两巢的窝卵数均为5枚,卵长径(18.37±0.08)毫米、卵短径 (13.95±0.15)毫米、卵重(1.91±0.05) 克。
孵卵由雌性亲鸟承担,孵卵期内雄鸟为雌鸟提供食物。同一巢的卵于2天内相继出壳。孵卵期为12-13天。日活动时间内(5:27-19:58时)雌鸟日均在巢率为70.6%,日均离巢次数31.2次,日均离巢时长259分钟,平均单次离巢时长8.5分钟,回巢时巢内最低温度15.2℃。孵卵高峰期于上午7:00-8:00时以及下午16:00-17:00时。
育雏期为11天。育雏行为主要包括暖雏、喂食及清粪。暖雏行为只由雌鸟完成,喂食行为与清粪行为由雌雄亲鸟共同完成,清粪时亲鸟会将幼雏的粪便叼走,有时也会直接吞食。黑喉歌鸲育雏期间,行为警觉,喂雏时并不直接进巢,而是在密竹林中折返观察,确认安全后迅速飞入洞口,有时也在距巢稍远处落至地面,从巢侧面的草丛中横向窜入洞内。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国际鸟盟世界受胁鸟类名录》(Birdlife International)。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EN)。
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2016年4-6月份调查发现,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密度为36-48只/公顷,分布面积5.25公顷,种群数量为189-252只。黑喉歌鸲生境独特,分布零散,属于狭域分布型鸟类。该次调查确定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仅分布在大坪和桦树坪片区海拔2000-2500米的秦岭箭竹竹林内,但其种群数量并不十分稀少,只是它分布范围狭窄,生境隐秘,生性机警通常难以发现。只要继续做好保护管理工作,在它的分布区设立重点保护带,加强管护监测力度,就能保护好黑喉歌鸲这一神秘的鸟种。
历史资料表明黑喉歌鸲为秦岭留鸟,但在20世纪鲜为发现,一度认为在秦岭绝迹。2011年,黑喉歌鸲在秦岭被重新发现,2012-2016年持续监测到稳定的繁殖记录;该次调查种群数量达到两百余只,分布范围已由2015年前的大坪片区扩展到桦树坪片区,并在桦树坪片区发现一个新的繁殖种群。表明黑喉歌鸲的种群数量正在逐渐增长,栖息地分布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黑喉歌鸲正在秦岭逐步恢复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