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鳾

更新时间:2024-05-30 20:51

黑头鳾(学名:Sitta villosa):是小型鸣禽,体长10-12厘米,头顶黑色、头颈短,上体石板灰蓝色具白色或皮黄色眉纹和污黑色贯眼纹。下体灰棕色或棕黄色。体侧无栗色。尾短。鸣管结构及鸣肌复杂,善于鸣啭,叫声多变悦耳;离趾型足,趾三前一后,后趾与中趾等长;腿细弱,跗跖后缘鳞片常愈合为整块鳞板;雀腭型头骨。

形态特征

黑头鳾雄鸟额基白色,眉纹亦为白色或白沾棕黄色长而显著,从额基沿眼上向后一直延伸到后枕侧面,头顶、枕至后颈亮黑色,眼先、眼后和耳羽污黑色,具白色眉纹和细细的黑色过眼纹。耳羽常杂有白色细纹。背、肩、腰至尾上覆羽等上体达蓝色。中央尾羽亦为灰蓝色,但较上体浅淡。飞羽黑褐色,外羽缘灰蓝色。脸颊、头侧、颏、喉污白色或近白色,其余下体灰棕色或浅棕黄色,尾下覆羽暗棕灰色,端缘较浅淡。

雌鸟顶冠黑褐色或暗灰褐色,眉毛污白色,上体余部较雄鸟稍淡,呈淡紫灰色,下体亦较雄鸟较淡,为灰黄或黄褐色。甘肃亚种较指名亚种下体橙褐色重。

虹膜褐色或暗实褐色;嘴角铅黑色,下颚基部色较浅;脚铅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6-11克,♀8-10.4g克;体长♂100-116毫米,♀96-114毫米;嘴峰♂12-16毫米,♀12-15.5毫米;翅♂62.5-68毫米,♀62.5-66毫米;尾♂35.5-43毫米,♀35-40毫米;跗蹠♂14-18毫米,♀15-18毫米。

(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黑头鳾多生活于寒温带低山至亚高山的针叶林或混交林带。

生活习性

常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有时亦见单独或与其他小鸟混群。性活泼,行动敏捷,能沿树干垂直向上向下攀爬,并像啄木鸟一样边攀行边啄木,能沿树干上下跳跃,啄食树干和树皮缝隙中的昆虫,习性和其他鳾相同。

食物为鞘翅目、金花虫、步行虫、胡蜂、鳞翅目幼虫、膜翅目和双翅目幼虫等。所食昆虫占总食量的50-90%以上,以食害虫为主,故亦同样保护着森林。

鸣声似“维-儿,维-儿”或“仔-仔,滴-滴”,似责骂的沙哑schraa声,圆润的成串管笛声wip wip wip;短促鼻音quir quir。鸣声为一连串上升的纯哨音。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北方及东北(东北中部和南部、青海东部、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边缘性分布于朝鲜、乌苏里流域及俄罗斯萨哈林岛。甘肃亚种罕见于甘肃中部及邻近的青海及四川。指名亚种从甘肃南部至吉林及河北的山区松树林。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营巢于树洞中,能自己啄洞,也能利用啄木鸟的洞穴,巢材亦为多种树皮,并敷以兽毛及鸟羽等,每年产卵一窝,每窝产4-9枚,多为5-6枚,卵呈白色、被有朱红色,紫红色斑点,多集于钝端,亦具有修巢能力,能衔泥土修整洞内壁使其平整。孵卵期15-17天,育雏期17-18天。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