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06 16:12
黑尾蜡嘴雀是雀形目燕雀科蜡嘴雀属鸟类,又称小桑嘴、蜡嘴、铁嘴鸟。雄鸟整个头部为辉亮的黑色;后颈和背、肩灰褐色,腰和尾上覆羽淡灰色;尾黑色,外翈缀有金属蓝光;翼黑色泛金属蓝紫色,初级覆羽和飞羽具有明显的白色端斑;下体主要为微沾棕黄色的淡灰色,腹中央至尾下覆羽白色;虹膜淡褐色,喙橙黄色,喙基、喙尖和会合线蓝黑色。雌鸟头部灰褐色,无黑色,其余似雄鸟而略偏灰淡。幼鸟似雌鸟而更淡,下体偏污白色,不具橙黄色。
黑尾蜡嘴雀雄鸟嘴基、眼先、额、头顶、头侧、颏和喉等整个头部灰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后颈、背、肩灰褐色,有的背微沾棕色,腰和尾上覆羽淡灰色或灰白色。尾黑色,外翈具蓝黑色金属光泽。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色具蓝紫色金属光泽,初级覆羽和飞羽具白色端斑,尤以初级飞羽白色端斑较宽阔。下喉、颈侧、胸、腹和两胁灰褐沾棕黄色,有时两胁沾储棕或橙棕色,腹中央至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黑色,羽缘白色。雌鸟整个头和上体灰褐色,背、肩微沾黄褐色,腰和尾上覆羽近银灰色,中央两对尾羽灰褐色,其余尾羽黑褐色,羽缘沾灰。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灰褐色、羽端稍暗,初级覆羽黑色、羽端白色,飞羽黑褐色,外翈灰黑色,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具白色端斑,内侧次级飞羽灰黄褐色,内翈羽缘和端斑黑褐色。下体淡灰褐色,两胁和腹沾橙黄色,尾下覆羽污灰白色。幼鸟和雌鸟相似,但羽色较浅淡,下体近污白色无橙黄色沾染。虹膜淡红褐色,嘴橙黄色,嘴基、嘴尖和会合线蓝黑色。
大小量度: 体重♂41-59.5克,♀40-58.5克;体长♂176-205毫米,♀174-199毫米;嘴峰♂18-21毫米,♀17-21毫米;翅♂95-109毫米,♀93-110毫米;尾♂70-85毫米,♀65.5-80毫米;跗蹠♂20-24毫米,♀20-26毫米(指名亚种)。
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中,也出现于林缘疏林、河谷、果园、城市公园以及农田地边和庭院中的树上。
夏候鸟或留鸟。每年4月初从中国南方迁来东北繁殖,10月中下旬开始迁回。
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也成群,有时集成数十只的大群。树栖性,频繁地在树冠层枝叶间跳跃或来回飞翔,或从一棵树飞至另一棵树,飞行迅速、两翅鼓动有力,在林内常一闪即逝。性活泼而大胆,不甚怕人。平时较少鸣叫,叫声是一种单调的‘tek、tek’声,繁殖期间鸣叫频繁。鸣声高亢,悠扬而婉转,很远即能听到。
主要以种子、果实、草子、嫩叶、嫩芽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部分昆虫,所吃食物有甲虫、膜翅目、鞘翅目等昆虫和小螺狮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有蔷薇种子、高粱、槐树种子、豆类、红花子和嫩芽。
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泰国和越南。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内蒙古东北部和东南部、河南、山东,往南至陕西、安徽、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香港、福建和台湾等省。中国为东北至华北地区夏候鸟,在西南、华南沿海及台湾岛越冬。数量较多。
繁殖期5-7月。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雄鸟即开始求偶鸣叫和配对,雄鸟常站在树枝上高声鸣唱,鸣声清脆悦耳。5月初至5月中旬即开始在柞树、杨树、山丁子树或其他乔木树侧枝枝权上营巢,距地高2-7米。巢呈杯状或碗状,由枯草叶、草茎、须根、细枝等材料构成。巢外径9-14厘米,内径6-8.5厘米,高8-13厘米,深5-8厘米。每窝产卵3-7枚,多为4-5枚。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的呈米黄色被有淡红色斑点,有为灰色或灰白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和斑纹,也有呈鸭蛋青色或深灰色被黑褐色斑纹。卵为椭圆形和长卵圆形,大小为16-19毫米×20-27毫米,常见为17毫米×25毫米,重3-3.8克,多为3.5克。最早产卵时间在中国吉林省为5月中旬,大量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1天产1枚卵,卵产齐后才开始孵卵。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具观察的一窝于6月16日孵出,6月26日出飞,留巢期11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676项)。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在中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较丰富。黑尾蜡嘴雀在中国东北地区常被驯养作笼养观赏鸟。
2022年6月9日,常州市溧阳市此前在瓦屋山进行野生动物调查时,记录到一种罕见的白化的黑尾蜡嘴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