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近红鲌

更新时间:2024-04-10 11:56

黑尾近红鲌(学名: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是鲤科、近红鲌属的鱼类。体长139~246毫米。体长形,侧扁,背部在头后隆起,腹部在腹鳍至肛门具腹棱。头尖形,侧扁,头背较平直。吻钝,吻长大于眼径。鳃孔伸至眼后缘的下方;鳃盖膜联于峡部;峡部窄。鳞中大,背部鳞片较体侧为小。背鳍位于腹鳍基的后上方,外缘斜直;背鳍起点至吻端的距离较至尾鳍基为近或相等。臀鳍位于背鳍的后下方,外缘凹入,起点近腹鳍基。胸鳍尖形,末端到达或超过腹鳍基。鳃耙中长,排列较密。下咽骨中长,较窄。咽齿近锥形,末端尖而微弯。鳔2室,后室大于前室,末端圆钝。肠短,呈前后弯曲,肠长一般短于体长。腹膜浅灰色。鲜活时体背侧灰黑色,腹侧银白色;鳍呈灰色,尾鳍灰黑色,边缘色更深。

形态特征

背鳍Ⅲ-7;臀鳍Ⅲ-22~27;胸鳍Ⅰ-14~15;腹鳍Ⅱ-8。侧线鳞64~69;围尾柄鳞22~24。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8~20。下咽齿3行,2·4·4(5)~5(4)·4·2。脊椎骨4+39~40。

体长为体高的3.3~3.7倍,为头长的3.6~4.3倍,为尾柄长的7.1~8.8倍,为尾柄高的8.5~9.9倍。头长为吻长的3.9~4.4倍,为眼径的4.9~5.7倍,为眼间距的3.3~3.9倍,为尾柄长的1.8~2.3倍,为尾柄高的2.1~2.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2倍。

体长139~246毫米。体长形,侧扁,背部在头后隆起,腹部在腹鳍至肛门具腹棱。头尖形,侧扁,头背较平直;头长小于体高。吻钝,吻长大于眼径。口亚上位,口裂斜,下颌长于上颌,上颌骨末端未伸达眼前缘。眼中大,位于头侧;眼后缘至吻端的距离小于眼后头长;前眶骨长大于眼径1/2。眼间微突,眼间距大于眼径。鼻孔位近眼的前缘,其下缘与眼的上缘在同一水平线。鳃孔伸至眼后缘的下方;鳃盖膜联于峡部;峡部窄。鳞中大,背部鳞片较体侧为小。侧线约位于体侧中轴,前部略呈弧形,后部平直,伸达尾柄正中。

背鳍位于腹鳍基的后上方,外缘斜直,第三根不分枝鳍条为光滑的硬刺,刺长大于眼后头长;背鳍起点至吻端的距离较至尾鳍基为近或相等。臀鳍位于背鳍的后下方,外缘凹入,起点近腹鳍基,至腹鳍基的距离小于臀鳍基部长。胸鳍尖形,末端到达或超过腹鳍基;胸鳍长大于吻后头长。腹鳍位于背鳍之前,末端距臀鳍起点较近,其间距一般稍大于眼径。尾鳍深分叉,下叶长于上叶,末端尖形。

鳃耙中长,排列较密。下咽骨中长,较窄,略呈钩状,前臂长,无显著角突。咽齿近锥形,末端尖而微弯。鳔2室,后室大于前室,末端圆钝。肠短,呈前后弯曲,肠长一般短于体长。腹膜浅灰色。

鲜活时体背侧灰黑色,腹侧银白色;鳍呈灰色,尾鳍灰黑色,边缘色更深。

栖息环境

黑尾近红鲌生存适温范围为0~38℃,最适生长温度为23~33℃,摄食水温为10~37℃,因此,在长江以南地区最佳生长期为4~10月,可自然越冬。黑尾近红鲌为中、上层鱼类。喜生活在水质清新、溶氧较高、浮游生物较丰富的水域。

生活习性

黑尾近红鲌具有较强的耐低氧能力,性情较翘嘴鲌温和。自然条件下,黑尾近红鲌为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小鱼虾、水生昆虫、浮游动物等。人工养殖条件下,以摄食配合饲料为主,兼食水生昆虫、浮游动物等。浮性料或沉性料均可,幼鱼饲料粗蛋白含量需36%以上,成鱼饲料粗蛋白含量需32%以上。黑尾近红鲌较胆小怕惊,池塘或网箱养殖条件下投饵时须保持安静的环境,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以免影响摄食和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长江上游四川、重庆境内,也见于宜昌;湖北、江西等省有养殖。

繁殖方式

性成熟年龄: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黑尾近红鲌雌鱼的性成熟年龄为2龄。少数个体雌、雄鱼1龄可达性成熟。

雌雄鉴别:在生殖季节,雄性亲鱼的吻部和鳃盖有珠星,摸之有粗糙感,体型较细长,腹部较小,手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鱼体表光滑,腹部膨大,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轻压柔软而有弹性。生殖孔扩张,呈淡红色。

怀卵量:黑尾近红鲌为分批产卵类型。4~8月为产卵期,其中以5~6月为高峰期。黑尾近红鲌相对怀卵量一般为166~336粒/克,其中,3龄鱼绝对怀卵量一般为28000~40000粒,4龄鱼绝对怀卵量一般为45000~60000粒,5龄鱼绝对怀卵量一般为90000~110000粒。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15年5月20日)——无危(LC)。

主要价值

黑尾近红鲌是中国长江特有的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过骨刺较硬。食用方法一般为清蒸、红烧,经简易腌制加工后可制作成各式菜肴。

养殖技术

鱼种培育

要求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池深1.5~2.0米,淤泥10~20厘米。鱼种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75~150千克生石灰消毒。

每亩放养2~3厘米黑尾近红鲐夏花2~3万尾,当年育成冬片鱼种规格可达7~11厘米。每亩放养2~3厘米黑尾近红鲐夏花1.0~1.5万尾,当年可育成15厘米左右的大规格冬片鱼种。放养夏花以同批生产为宜,早放养为好,放养时水温差不超过20℃。可搭配鲢鳙200~300尾,忌套养抢食能力强的鲤、鲫、草鱼等。培育二龄大规格黑尾近红铂鱼种,放养时间为冬季或初春时节,每亩可放养7~8厘米(200~300尾/千克)的~龄黑尾近红鲴鱼种0.5万尾~0.7万尾,年底育成规格可达100~150克/尾。

黑尾近红鲐与翘嘴红铂的生物学特性差异之一在于其食性为兼具杂食性。夏花鱼种进池前3~7天,每亩施放100~150千克经发酵的有机肥作基肥,使池水保持中等肥度(透明度30~35厘米),培育的生物饵料有利于黑尾近红铂鱼种的生长。

对养殖水体定期灭虫、消毒。常见鱼种感染指环虫、车轮虫等。据项目组养殖试验结果,用0.23×10-6的甲苯咪唑可有效防治黑尾近红鲐鱼种感染的指环虫。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可有效防治黑尾近红铂鱼种感染的车轮虫。定期消毒可用(10~20)×10-6生石灰全池泼洒。

苗种培育产量~般300~400千克/亩。成活率75%以上。

成鱼养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