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带小头蛇

更新时间:2023-10-15 22:30

黑带小头蛇(Oligodorl melanozonatus Wall,1922)是游蛇科小头蛇属的一种物种。

形态特征

背鳞通身17行,上唇鳞6,肛鳞二分。

形态描述 依据Wall (1922)关于本种的原始描述。

“全长513 mm,尾长83 mm.

“鳞被:吻鳞与6枚鳞片相切,吻一鼻沟短于吻一鼻间鳞沟;从背面可见其与额鳞间距的3/5-3/4,相当于额鳞长的1/3-2/5。鼻间鳞1对,鼻间鳞沟与前额鳞沟长相等,约为鼻间鳞一前额鳞沟长之半。额鳞长大于吻长而与顶鳞等长。眶上鳞长约等于其到左右鼻间鳞中点的距离,额鳞长的2/3, 颞鳞长的3/2;眶上鳞宽为额鳞宽的2/5。鼻鳞完整。无颊鳞。眶前鳞1,眶后鳞2;颞鳞1十2;上唇鳞6,第1、2枚与鼻鳞切,第2枚切前额鳞,第3, 4枚入眶,第5枚切颞鳞;后颔片短于前颔片,后者与前4枚下唇鳞切;下唇鳞4,第4枚最大,其长与宽均大于后颔片,且与其后的2枚小鳞相切。背鳞在头后2个头长处17行,中段17行,肛前2个头长处17行;腹鳞171-173;肛鳞2分;尾下鳞42-45对。

“色斑:背面浅棕色渲以黑色,躯干背面有20个轮廓不十分清晰的黑横斑,其两端达体侧,尾背有4个同样横斑。次成体的横斑中央色浅与体色似,其前后镶以黑边如喜山小头蛇斑纹。枕背有一镶黑边的带白色箭形斑,尖端向前;此箭斑的前方另有一镶黑边的浅棕色箭斑,其尖端恰位于额鳞中部。前额鳞与额鳞间有一黑纹达眼下方。腹面白色具不规则排列的黑横斑,多数横斑宽与腹鳞相等;尾下亦有类似黑斑。”

上颔齿8枚(M. Smith, 1943: 199).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