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纸扇

更新时间:2023-12-15 08:00

黑纸扇的制作工艺比白纸扇更加复杂,一把黑纸扇的整套工艺多达八十六道流程,其采用的原材料几乎全部为天然物,在环保意识强烈的现代社会里,在纸扇的行列里,恐怕只有黑纸扇才能称得上是全天然产物。黑纸扇的牢固性、实用性、美观性、传统性是其他白纸扇无法比拟的。

产品介绍

黑纸扇有“等级”之分,级高者多为制作档次较高的如金面扇、铲画扇,而级低者则作为一般的用途,如戏剧里面经常出现的泥金扇等等。

工艺概述

黑纸扇是传统产品,以毛全本”、“全棕本”为上品。产品经,历时才能完工。“毛全本”用6年以上冬竹,经劈削后精制而成,色泽文雅,不易虫蛀。“全棕”用高山棕竹作扇骨,质地坚韧,纹细色美。

黑纸扇面画法多样,有金银色画,有彩绘,有融雕刻和绘画于一体的铲贴画,有用金箔、银箔刻成图案人物的全铲贴,还在扇背写上金色微书,工精艺巧,匠心独运。

扇骨制作

由于黑纸扇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难度大、制作成本高、扇面不能印刷、难以适应高节奏的现代社会等多种原因,现今已极少生产。而制作黑纸扇的艺人也随着时光的流逝年迈体衰,制作工艺面临失传。虽说绍兴市政府已将“绍兴王星记纸扇”制作工艺列入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何保护,有谁传承均没有具体的措施。

鉴于黑纸扇的生产工艺,其86道工序,究竟是哪些具体内容,现今已经很少有人能讲得清楚。

黑纸扇的制作首先是扇骨。现以一尺二寸六十裥“全棕本”黑纸扇的制作为例述说。

该扇骨外形尺寸为长395毫米、肩部宽40毫米、边板高13毫米,上稍宽度32毫米、底部宽度30毫米。底部扇头起鼓,呈中间高两边低类似腰鼓故俗称起鼓。平放俯视中间宽两头小,形状亦类似腰鼓。上稍开肩为230毫米。棕竹小骨的长度为195毫米,上宽度为5毫米,下部宽度为15毫米,厚度为0.5毫米的棕竹为小骨的毛料,小骨裱糊在扇面内部部分采用头青竹篾,料宽5毫米,厚度0.38毫米,长度240毫米。扇骨大边的棕竹长405毫米,宽15毫米,厚度为3.5毫米。在离扇子底部30毫米出的正中部位打孔,孔眼直径2.8毫米

全棕扇骨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选料、劈竹、锯料、削篾、耪生料、煮掏、落料、耪二稿料、选篾、缠把、钻眼、串钉、铲芯、出芯、耪节、接稍、部高节、扎稍、蘸油头、上边、剪稍、平身、锉头、断边料、劈边料、牵边、挖项、烧掏、直边、削二稿边、座边、划数、钻孔、屉里场、修孔、接篾、削篾、撕篾、缠把、扎稍、铲稍儿、搭稍儿、修整等四十六道工序。

选料

全棕扇骨的棕竹采自云南、贵州等地的深山野林之中,是一种野生的多年生全天然植物棕竹性喜温暖、阴湿及通风良好的环境,它秀丽青翠,四季常青,叶形优美,株丛紧凑富有热带风韵。棕竹虽不是竹但却具竹的潇洒。由于棕竹生长在阴湿的环境里,阳光直射的时间短,因此要挑选一支上好的材竹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竹龄短,棕竹去掉表皮以后,其颜色为浅白色,而全棕扇骨的颜色必须呈棕黑色,只有光照度好、竹龄长的棕竹才能用作扇骨。这样劈出来的篾片乌黑溜亮,看上去竹纹象公鸡项毛那样靓丽美观。

棕竹扇骨小骨用料只取表皮内的头层竹肉。先将棕竹截成需要的长度,用扇刀将其居中一劈为二,然后将棕竹片圆背朝上用弓锯依竹片的对角锯成三角形。将锯好的竹片浸泡在石灰水中。时间大约半月左右。

削篾

将扇刀固定在刀架上,左高右底呈斜状。刀口朝外,刀架以下用棉布缠绕以免伤手。削篾时手拿棕竹片,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手握住棕竹上部,下头对准刀口稳稳用力,将棕竹外皮以及内层的肉竹削掉,只剩棕黑色部分。厚度大约毫米左右。

耪生料

削好的棕竹片谓生料。将棕竹生料用耪具耪到厚度为0.45毫米左右,注意务必使竹片两面光洁,稍尖和下口部位要稍薄於中间腰部。

剪料 煮掏 晒料

将耪好的毛料头稍部位用桑剪剪齐。放入掏锅中用生石灰水水煮。生石灰和水的比例为25公斤的水加1公斤块状生石灰,待石灰水烧开以后,放入毛料继续烧煮5个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晾晒。

烙料

小骨片料经过石灰水烧煮以后,由于棕片内部的养分狠石灰水反应遭到破坏而起到一定的防蛀效果,同时棕片外形也会产生变形现象。故此小骨御用烙具烙平,烙头形状类似于梯形,上部宽约30毫米,下部宽约40毫米,厚度约25毫米,材料为原铜,用8毫米直径的钢筋为手把,手把长约350--400毫米。以加热后的烙具将棕竹小骨熨烫,小骨下面以平整的铁板为垫,注意要求必须熨烫至平、直、不矫、不焦为好。

耪二稿料

棕竹小骨毛料经过石灰水煮掏,烫烙以后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碳酸钙附着物以及焦迹,需要用耪具刮除。耪料时注意要将片料耪到厚度为38丝左右,其中从扇头到颈椎部位80毫米距离厚度相同约37丝左右,肚子部位相对厚一点约39丝左右,止末部位约30毫米为刀口状,以方便接稍。

选篾

片料耪好以后,按片料的色泽、老嫩程度分选,以保持扇骨的色差、柔韧度一致。

缠把头

将选好的片料以58片为一组缠把,注意将宽度大的排在中间部位,两边排相对狭小的片料,同时将表面光洁乌黑、羽纹相对明显的排在同一面上。排好以后在片料上稍用棉线缠扎。

钻眼 串钉

将缠好的把头按捺整齐,用手钻在片料32毫米处中间部位打孔,孔径2.8毫米,用长40毫米、直径2.8毫米的竹签将58片片料串联在一起备用。

铲芯 出芯

扇子小骨经过以上工艺以后,其排列基本上是一把扇骨的内芯雏形,对于正反两个平面要给以铲平。具体做法是先用扇刀将片料棱面铲削平,呈一个中间高两边低的平面,俗称马面,然后用左手握住扇芯下部,右手用耪具在扇芯马面上耪刨,使其平、直、阔狭一致。小骨出芯以后的形状从侧面看类似梯形,其规格一般扇头为14毫米,止末口的宽度以月华(圆弧)大小定,60裥的扇骨如果要求达到180圆弧度,止末口的宽度为4毫米。

耪接

为使整把扇子在使用时手感结实,同时也出于棕竹成本要高于毛竹,一般全棕扇骨小骨上部大都采用毛竹接稍。在接稍以前要对连接部位进行耪节处理。胶接部位长度大约在25毫米左右。自止口向下25毫米启用耪具分别将棕片和毛竹片料耪呈刀口形,即其厚度从38丝顺势到刀口状为止备用。

揭篾、削篾、撕篾、缠把、扎稍、铲稍儿、搭稍儿

这七道工序均属于扇子小骨裱糊在扇面内部的头青竹篾的加工成型工艺,每支棕骨片配一支毛竹篾,宽度4毫米,厚度38丝,粘接处耪成刀口状,与棕骨片配套使用。

接稍

接稍工序在整把扇骨里是很关键一步。它的牢固度、平直度直接影响到整把扇子的质量以及实用性和美观度。一旦接稍不平不直,则整把小骨均成了废品,而粘接小骨的垂直度全凭艺人的眼力。

用作接稍的粘接胶水必须采用黄鱼胶。黄鱼胶取自我国东南沿海的黄花鱼腹内,上好的黄鱼胶呈微黄色,为半透明的片状物。炖制黄鱼胶的工艺比较复杂,首先要将干燥的鱼胶用清水发胶,水温要控制在摄氏度左右,过高鱼胶的有机物会遭到细菌的破坏影响胶水的牢固度,反而因水温太低而不能将鱼胶充分发透。待鱼胶发透以后,将鱼胶剪成大小1厘米左右,换清水继续水发24小时后,放在不锈钢器皿或者小石臼里面,用土音叫“柿桑”的工具(柿桑为一支约长250毫米、直径35毫米的黄檀木圆棍),用力把鱼胶充分捣至糯米糊状态,然后加入适量的清水,隔水边搅边炖,直到鱼胶呈柔韧状态后倒入瓷器内在摄氏5度左右环境下冷却备用。

接稍前,先点旺蜂窝炉。因鱼胶只能一次性使用,过多会造成浪费,故按需量将炖好的鱼胶放入不锈钢杯,加适量清水隔水加热炖制,用刮胶板不停搅动鱼胶,直到鱼胶充分熔化备用。注意鱼胶的糅粘程度,太稀影响粘接牢固,过于糅粘很难将鱼胶均匀的涂刮到粘接处。接稍时,将棕竹小骨均匀散开呈扇形状,左手握住棕骨在蜂窝炉上面10厘米处加热,右手以刮胶板蘸鱼胶迅速将胶水均匀的刮涂到粘接处,移开到操作台前,将毛竹小骨按序编插到棕骨间收拢,紧靠在工作台边使其呈90度直角,迅速将毛竹小骨向上扳直,平放再工作台面上捺平呈直线状,再将捺平的小骨轻轻的放到蜂窝炉上加热3-4秒钟,然后马上用麻丝将胶接处紧紧的扎结实。整把小骨的粘接过程须在分钟内完成。

粘接完成5—10分钟后,看粘接牢固度,如果没有异状,解开麻丝将小骨扇形散开,发现有脱胶现象的,马上将脱胶的小骨重新粘接。待鱼胶凝固以后,收拢小骨,将小骨粘接处在扇刀上铲平,务使小骨平、直、不化稍、不褪稍、不开稍。

捕胶渍、扎稍、蘸油头

小骨接稍完工后,片料粘接处两个平面附近有鱼胶迹,还有不平直的地方都需要用耪具耪平。然后收拢重新以棉线扎稍。在扇头处还要蘸上菜子油或芝麻油,以保持扇头的油润度,使其乌黑油亮。

断边料、劈边料

选择竹龄长、竹身挺而直、竹肉乌黑、纹路明显的棕竹为全棕扇骨大边料。截取竹竿靠根部的老头部分,长41厘米,视竹竿直径大小劈成2—4片备用。

将大边料用扇刀将棕竹外表皮削掉,同时削掉竹肉使其成宽16毫米、长405毫米、厚4毫米的圆背状竹条;在大边两侧用扇刀将其顺势削成对称的中间狭,两头宽的“亚”字形状;按“煮掏”工艺将大边在石灰水里烧煮5—6小时;用耪具将大边两侧棱口耪光洁,规格以两个头稍宽15毫米、腰部距扇头160毫米处宽度6毫米、厚度3.5毫米,两侧凹势顺畅对称,里场平滑,圆背光洁流畅为宜。

座边

棕骨大边因其限于只取其纹路明显乌黑部分,形状曲直不等,需要采用定形俗称座边处理。将大边加热放到定做的模具里,采用杠杆原理人坐在杠杆上面压制,待冷却后即成。

划数、钻孔

在扇骨大边上按规定的数据划十字线以确定打孔位;自大边正面按十字线位置用手钻打孔。

贴里场、修孔

由于棕竹大边内平面没有外面那种羽纹,颜色呈浅黄色,打开扇子就会看到,影响整把扇子美观,需要在大边内面粘贴棕片,以遮盖外露的浅黄色竹肉,达到表里一致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取一支宽度同大边,厚度为15丝、长度略长于扇面以下部分的棕片,将黄鱼胶涂在大边粘贴部位,将棕片粘贴上去压紧,再尚未干透前用烙具烙实。待完全干透后,再孔眼位置将棕片打孔,修正毛躁的地方。在大边两侧用耪具将棕叶耪修到与大边一致。

上边、剪稍

全棕扇骨至此已经完成全部备料,只剩下装配修正工序。将两支大边分别圆背朝外装配到扇子小骨两边,在小骨稍尖低于大边3毫米处将多余部分用桑剪剪掉修平。

平身、锉头、光头

用耪具耪平扇骨正反两面,注意马面形状必须起鼓呈中间高两边低状态,扇头部位大边和扇芯必须协调一致。用板锉将扇头锉平。用32片耪具光头,倒角收棱。

修正

扇骨完成以后,必须仔细检查是否存在瑕疵,拔掉扇钉查看每片小骨是否完整,是否有开裂现象,粘接部分是否有脱胶是否平直,有没有毛刺等等均需要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其他描述

杭扇与杭州的龙井茶、丝绸并称“杭城三绝”,有多种形式的制作,其中又以黑纸扇最为著名,它以柿汁涂扇面,色泽乌黑,经久耐用,既可消暑又可遮阳。黑纸扇,不仅要制扇骨,还要经过糊面、折面、上色、整殂、砂磨、整理等八十六道工序。它的扉面要用质地绵韧的纯桑皮纸做原料,两面还要涂刷几层柿漆。涂刷扇面的柿漆要用力搅拌,搅拌后提至二尺高,漆液下垂成丝而不断,颜色乌黑而透亮时,才合用。经过这一系列精湛的工艺创作,使黑纸扇具有雨淋不透、日晒不翘、经久耐用的特点,既可消暑纳凉,又可遮阳避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