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02 19:15
体长23~37 mm;翅展♂70~83mm、♀86~89 mm。头和触角黑褐色。颈板、翅基片和前、中胸背面灰黄褐色,各有2条褐色线,前胸中央有2个黑点,冠形毛簇端部、后胸、腹部背面、臀毛簇和匙形毛簇黑褐色。前翅灰黄褐色,基部有1个黑点,前缘有5~6个暗褐色斑点,从翅顶到后缘近基部的暗褐色略呈1大三角形斑,中央的暗褐色斜带不清晰,亚基线、内线和外线灰白色,亚基线不清晰,内线呈不规则锯齿形,外线清晰,斜伸双曲形,亚端线(双道)和端线均由脉间月牙形灰白色线组成,缘毛暗褐色;后翅暗褐色,前缘基部和臀角灰褐色,亚端线和端线同前翅。
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二岔形,基部不特别膨大;颚形突细长;背兜豆英形;抱器瓣略呈三角形;抱器背基突圆大;抱器端圆具丛毛;抱器腹平滑无突起;阳茎细长,端部耳形弯曲,阳茎刺密生、齿形。
雌性外生殖器:肛瓣圆大;前阴片在开口处略弧形凹;囊导管端部较骨化、喇叭形;无囊突。
幼虫与著蕊舟蛾D.nobilis近似,体色除柠檬黄外尚有赭红、赭黄等变异,但胸部无环形黑带,第1腹节气门后方有1个圆形大白斑。
生活习性:在北京1年1代,成虫7月羽化,8月幼虫开始出现,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最盛,9月中旬以后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幼虫群栖性不强,静止时靠第2~4腹足固着叶柄或枝条,前、后端翘起如龙舟,受惊后前端不断颤动以示警戒。
观察标本:北京三堡5♂1♀,1965.Ⅶ.16~21,八达岭1♂,1963.Ⅶ.25;湖北兴山龙门河1350m,4♂,1993.Ⅵ.23~Ⅶ.17,鹤峰1240m,1♂,1989.Ⅶ.25,利川星斗山860m,1♂,1989.Ⅵ.6;四川西昌泸山1700m,2♂♂,1980.Ⅷ.1~9,峨眉山2♂♂,1957.Ⅵ.24;陕西太白黄柏塬1350m,1♂,1980.Ⅶ.11~17;福建武夷山三港720m,3♂♂,1979.Ⅶ.17;浙江天目山1♂,1926.Ⅶ.22;江西庐山1♂,1975.Ⅶ.6;湖南古丈高望界850m,1♂,1988.Ⅶ.25;广西苗儿山1♂,1985.Ⅶ.8,那坡德孚1350m,6♂♂,2000.Ⅵ.19;云南西盟1960m,1♂,1980.Ⅵ.29;贵州江口梵净山500m,1♂,1988.Ⅶ.11。
在北京,9月中旬以后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寄主植物:奕树、槭属。
北京(三堡,香山,八达岭),河北,浙江(天目山),福建(武夷山,挂墩),江西(庐山),山东,河南,湖北(兴山,鹤峰,利川),湖南(古丈高望界),广西(苗儿山,金秀,那坡),四川(西昌,峨眉山,青城山,武隆),贵州(梵净山),云南(西盟,丽江),陕西
朝鲜,日本,缅甸,锡金,印度,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