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古调

更新时间:2023-12-11 18:16

黑虎古调是黑虎赵氏祖先由蒙古长短调演化而来,起初,其祖先唱长调,后不断融入汉族民歌、小曲、秦腔、眉户唱腔等元素,逐渐转换为短调,形成了具有蒙汉民族融合特色的唱腔,相对于当地汉族的唱腔,其曲调婉转、单纯、朴实、情意真切,听起来铿锵有力,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被称为黑虎古调 。

历史背景

其历史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个蒙古人后裔家族在会宁县黑虎岔这个地方繁衍生息,他们自称为“黑虎赵”,将其世代传唱的独特民歌小曲称为“黑虎古调”。“黑虎古调”作为一种独具蒙汉民族融合特色的唱腔,其间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其实,对于民族身份已经转换为汉族的“黑虎赵”家族来说,这首先要从他们家族族群身份的转换说起。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建立明朝,元朝的残余势力节节败退。1370年,徐达沈儿峪之役中全歼扩廓军,《明鉴易知录》记载“保保与其妻子数人从古城北遁去,至黄河,得流木以度,遂出宁夏奔和林。”扩廓帖木儿兵败,包括“黑虎赵”的始祖昴空在内的七人七马从靖远红罗寺附近“踏浪柴”渡过黄河后四处流落隐居。《平川区志》称,七人徙靖远红罗山河南营门儿,内一人隐居平川张家坪,娶张媪为妻,遂以张姓为姓;一姓吴,隐居平川黄草湾;一姓赵,隐居会宁县黑虎岔。600多年后,隐居于黑虎岔繁衍生息的赵氏家族,其后裔已近2万人,除了学习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外,还在音乐方面不断创新,黑虎古调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和传承下来的。

基本特征

所谓“黑虎古调”,是流传在会宁县黑虎岔村这一历史上蒙汉文化交汇融合地带的特有民间歌谣类型。黑虎古调起源于明朝初年,元亡后流落于黑虎岔村的蒙古族后裔长期定居在这里,始祖昴空一行人把蒙古族能歌善舞这一特征完整的继承了下来。他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里演唱蒙古族民歌长调,后来在与当地汉族百姓的不断融合中,蒙古族音乐形式慢慢与当地汉族的民间小调和戏曲等音乐形式融汇交流,形成了蒙汉民族融合的古调。600多年来,凡在赵氏家族的重大活动中,无一都要演唱这种古调,古调的内容和曲目也在不断丰富。

“黑虎古调”不仅曲目众多,而且音乐类型丰富多彩。这其中包括“黑虎赵”迁徙至黑虎岔 600 年期间自创的民间小调,还有根据其他民间小曲小调改编的民歌,也有仿照眉户剧的所谓“小戏剧”等众多类别。

黑虎古调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类型,它产生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劳作当中,是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特殊途径,是民众感情的自然流露。根据其体裁不同,黑虎古调分为两大类别,即小戏剧和民歌。其中,民歌又可分为小曲、小调、神曲子。

小戏剧

小戏剧通常是由一个或者几个曲调构成,因其唱段简短,而通过音乐、语言、动作、舞蹈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表演艺术。尚存的完整小戏剧有七个,分别是《浪仙拉驴》、《牧童指路》、《美人罐》、《蒙汉缘》、《打柴》等。

其中《浪仙拉驴》独具民族色彩,反映“黑虎赵”的日常生活。讲述的是蒙族男子浪仙牵毛驴送汉族妻子回娘家给父亲拜寿,汉族妻子要骑驴,不得已丈夫从邻居家借来毛驴,怀揣酒瓶手提鸡,牵着毛驴驮着妻子前往岳父家。一路上欢歌笑语,用欢快的唱腔唱出两人的穿着打扮。比如旦角唱:“柳叶的眉毛咿呀哎嗨赛弯弓,杏核眼睛毛斯瓦儿来。”生角接唱:“头戴烂草帽男儿汉,扇子花儿开一朵莲花。”唱词中的“毛斯瓦儿来”,可能是“貌似弯儿来”的转音。全剧由两个曲调构成,它们分别是旦角唱调、生角唱调。旦角唱调为五声 D 徵调式,曲调轻松欢快,表达了主人公在回娘家时欣喜的情绪,生角调同为五声 D 徵调式,但较旦角调而言,生角调音型较为规整 ,旋律平缓稳重。两个曲调贯穿全曲,运用幽默风趣且极富浓郁地方特色的语言,生动的展示了一对恩爱夫妻结伴去看望岳父岳母的故事。

《蒙汉缘》是表达美好爱情类小戏剧的代表,而表达美好爱情的曲目数量是小戏剧中最多的。也是小戏剧中运用曲牌最多的一个,从前往后依次为【五更鸟】、【老缸调】、【小哭调】、【大哭调】、【越尾调】、【定缸调】、【二姑娘调】【大越尾调】。在这八个曲牌中,基本都是商调式或者徵调式。八个各具特色的曲牌连缀起来,充分表达了主人公当时的心理活动以及情绪感受。

《美人罐》是历史故事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曲目,此类题材小戏剧并不多见。《美人罐》是以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即汉世祖刘邦流落于民间的历史为背景展开叙述的。刘秀逃难途中偶遇殷梨花,殷梨花给予刘秀援助之手 ,两人就此结下不解之缘。其中用到的曲牌有【大连香调】、【一串铃】、【大哭调】、【小哭调】、【越尾调】。其中,刘秀的唱调多次出现【小哭调】,充分表达了他流落民间、被仇家追杀的无奈心情。

民歌

民歌是中国民间传统音乐中最为丰富多彩的音乐类型,一般是由百姓口头传播、口传心授,并且在流传的过程里继续加工创作。所以,民歌是最接近劳动人民心声的音乐类型。黑虎古调中的民歌数量,在已发掘出的曲调中占绝大部分,表达内容丰富。它们陪伴着世世代代的“黑虎赵”繁衍生息,丰富了他们的娱乐生活。根据其体裁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小调、小曲以及神曲子。

1.小调大都是来自小戏剧中的完整曲牌或者优秀片段,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立创作的,每个小调都在简单的记叙或者表达故事或者当下的情感体验。曲调优美动听、乡土气息浓郁寄托着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泛流传于民间。小调之所以数量多、流传广,主要是它的唱词可进行改编创作,唱词的灵活性为小曲增加了趣味,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2.小曲是黑虎古调中最贴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黑虎赵”继承了蒙古族人能歌善舞的特质,在吸收了花儿、陇东民歌以及各地民间小曲的基础上,经过揉和加工,改编、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曲曲目。代表作《赛马会》是小曲中传唱最久的一首,它音型的排列很有规律,旋律简单且容易上口,在老百姓中广受欢迎。

《打沙葱》是一首徵调小曲,其旋律悠长动听,旋律变化丰富,描写了劳动人民在日常劳作中欢欣愉悦的场面。

《我割韭菜送红军》是一首新改编创作的徵调式小曲,音程跨度较大,表现力极为丰富。流传时间虽短,但也广受欢迎,全曲主要表达了黑虎岔村民拥军爱军的良好品质。

3.神曲子是黑虎古调四个类别中留存曲目最少的一个。顾名思义,这些曲子只能在特殊的场合唱,如祭祀、庙会、请神等等活动中演唱。不同的神曲子所演唱的场合也不尽相同,这是黑虎古调神曲子最为有趣的地方。

《十绣》是在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送火把时演唱的曲目,火把在当地被看作驱除瘟神的利器。每家每户都会把火把送到远远的地方,寓意新的一年远离厄运。在送完火把后,老人们就会围着火堆唱起《十绣》,驱赶瘟神,祈求平安。

《四盏灯》是当地庙会仪式上祈福避灾时演唱的曲目。每逢举办庙会,在跑马环节结束后,就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演唱《四盏灯》,寓意在四位神明的保佑下,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平安多福。

《请神咒》是在正月十五送瘟神时演唱的曲目。在送完瘟神前,主持仪式的老人就会唱起这首《请神咒》,寓意震慑瘟神,让神明的光芒庇佑大家。

流行地区

甘肃省会宁县郭城驿镇黑虎岔村及其周边地区。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黑虎古调”广泛流行于1948年左右。后由于秦腔、陇曲等剧目在当地的兴起,严重冲击了黑虎古调的传承,大多数人开始学习这些新式剧种,而黑虎古调被搁置,渐渐流失。到八九十年代,流行歌曲迅速席卷了全国各地,风靡至今。古调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2000年之后,通过赵氏族人赵永胜发现,传承人赵俊武通过回忆和请教另外几位在世的传承人,开始着手抢救这一赵氏家族的文化遗产,并对其发展和传承。

2014年,黑虎古调老一代传承人只有6位,年龄介于73岁到84岁之间,其中对于曲目和唱词掌握最多的是84岁的赵保兰、82岁的赵俊福和76岁的赵俊武三人,而赵俊福、赵保兰由于年老或听力下降等原因,在传承上具有一定困难,所以传承的重担几乎落在赵俊武一人的肩头。

培养的新一代传承人8位,由该村原来的秦腔业余剧团演变而来,年龄最大的为50后,最小的80后的,文化水平介于初中高中,由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无曲谱存在,该种传承方式在传承过程中教唱和学唱之间会出现较大的偏差。新一代传承人均为农民,在家庭劳作中都属于强壮劳动力,排练时间只能在农闲时来排练,这也是学唱中最为缺失的一个环节。农民自发募捐资金进行传承开销用度,地方政府未给予支持用以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资金。以及学唱团所用的乐器和道具急需及时更新,这些制约了黑虎古调的生存与发展。

发展方向

针对黑虎古调在传承发展方面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保护发展黑虎古调,应该从以下3点入手:

1.努力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黑虎古调流传已久,但并未在赵氏族人之中广泛流传和熟知。首先要提高赵氏家族内百姓的自豪感,只有家族内部都认识到这个民间艺术瑰宝的可贵性,才会投身到古调的拯救和保护工作中来,黑虎古调才能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2.借助新媒体平台,搭建黑虎古调的传承载体,使其更好的传播和发扬黑虎古调文化遗产。比如录制一些关于黑虎古调的推广节目,通过各种网络媒体发布出去,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其中来的。而这些关注和喜爱,也会促使黑虎古调的传承和发展。

3.发动更多专业人士来研究和探索黑虎古调,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来投入到黑虎古调的挖掘和整理工作,才能让黑虎古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黑虎古调在 2014 年被再次发掘出来,在此之前关于古调的一切文字和乐谱资料几乎为空白。

保护措施

为了传承保护“黑虎古调”,2014年6月,黑虎岔村成立了“黑虎古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小组”,成立了由8名传承演员、10名司乐组成的“黑虎古调”演出团,由赵俊武作为主要传承人挖掘、回忆曲目、唱词,组织排练演出节目。

传承人物

老一代传承人

二十世赵俊武、生于1938年,老一代传承人,在世

二十世赵保兰,生于1930年,老一代传承人,已故

二十世赵俊江,生于1944年,老一代传承人,在世

二十世赵俊福,生于1932年,老一代传承人,已故

黑虎古调演唱团

团长:赵督,农民

主要演员:(8人)

赵怀耀,赵有军,赵有康,赵映娟,周琴,姜红霞,曹建梅,何琳,均为农民,平均年龄介于60多岁至40多岁之间。

赵中旭,生于1986年,语文老师(临夏和政二中),传统文化爱好者

司乐(10名)

赵俊斌(生于1944年)会识谱,主司扬琴;

赵俊德(生于1962年)会识谱,主司二胡,能够根据演唱者的唱腔唱调,谱写乐谱,主要负责传承古调谱曲工作;

其他的司乐均不识谱,但能够熟练地凭借艺人的唱腔来把握音准并配乐。

伴奏乐器及演出服饰

黑虎古调的伴奏乐器分丝竹管弦乐和打击乐两类。丝竹管弦类乐器主要有三弦、马头琴、二胡、板胡、扬琴、短笛等;打击类乐器主要有板鼓、皮鼓、碰铃、小锣等等。

黑虎古调的演出服饰很有特点,演奏人员全部身着蒙古族服饰,演唱或者表演者的服饰根据演出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入选非遗

2014年8月,黑虎古调列入白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价值

黑虎岔赵氏家族对以家族传承为主的地域民间歌谣的自觉保护、传承、创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黑虎岔文化既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又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传承、发展的缩影。其民间歌谣,从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到功能作用,不仅具有文学艺术审美的价值,同时还有民族学、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黑虎岔地域民歌面临的危机,是现代化进程中民间文化共同的现代遭遇,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冲击乃至扫荡是一个不争的现实。可喜的是,黑虎岔赵氏家族以保护、传承家族文化的形式走向了民间文化的自觉,开始了由自发到自觉的搜集、传承、创新之路。

重要活动

黑虎古调规模型演出共七场

第一次:2014年6月25日,红堡子会州博物馆,第一次正式舞台演出,中央电视台、甘肃卫视、人民日报等15家媒体报道;

第二次:2014年7月19日,红堡子文化广场演出,(会宁自驾旅游活动启动会);

第三次:2014年8月25日,会宁县秦剧团演出,白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黑虎古调》会宁专场演出;

第四次:2015年春节,黑虎古调登上甘肃卫视《百姓大拜年》;

第五次:2015年3月2日,白银广电局考察演出;

第六次:2015年3月9日,西北民族大学考察专场演出(黑虎村旧村址);

第七次:中央电视台4台《远方的家》20160406特别节目--长城内外(118期)独家播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