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3 09:43
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是东北林业大学直属的教学实践基地。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境内,地处小兴安岭山脉的东南段——达里带岭支脉的东坡,总面积1213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保护区是东北林业大学直属的教学实践基地之一,目前拥有教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综合展室、真菌展室、植物与环境展室、动物展室等一系列教学实习及科普宣传基础设施,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招待所、学生宿舍楼、食堂等生活基础设施,设有数条教学实习线路。保护区具备针对教学实习、科研及旅游会议同时接待400人的能力,每年接待本科教学实习约3000人次。
凉水林区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开发。
1958年经林业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划归东北林业大学(原东北林学院)建立凉水实验林场。
1980年7月,凉水实验林场所在范围经原林业部(国家林业局)批准改建为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1997年9月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络,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理科人才培养野外实习基地,同年经科技部批准建立国家重点野外生态定位研究站。
2006年被确定为全国林业示范自然保护区。
2017年经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该区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欧亚大陆的东缘,深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冬季在变性大陆气团控制下,气候严寒、干燥而多风雪。夏季多受副热带变性海洋气团的影响,降水集中(其中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气温较高。春秋两季气候多变,春季多大风,降水量小,易发生干旱。秋季降温急剧,多出现早霜。
该区因纬度较高,太阳辐射量较少。年平均气温只有-0.3℃,年平均最高气温7.5℃,年平均最低气温-6.6℃;≥10℃的积温在1700℃左右,≥5℃的积温在2000℃左右,>0℃的的积温在2200—2400℃之间。年平均降水量676mm,全年平均降水日数120—150天;积雪期130—15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蒸发量805mm。年日照数1850h左右,日照率43.5%。年平均地温1.2℃,冻土深度2.0m左右,沟谷冷云杉林下的局部地段可出现岛状永冻层。河流结冰期长达5个月(11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无霜期100—120天(5月中、下旬至9月中、下旬)。全年的主风向为西南风,一般春、夏多西南风,秋、冬多西北风。气候总的特点是冬长夏短,夏季湿凉多雨,冬季严寒干燥。
保护区境内峰峦起伏,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形成了较复杂的山区地形。主山脉为南北走向,次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地形总趋势是北、东、西三面较高、中央和西南部较低,其中部分核心区及部分实验区位于盆地上。保护区的最高山峰是位于北部的岭来东山,海拔为707.3m,向南逐渐降至本区的西南端永翠河北岸,海拔仅为280m,全区海拔平均为400m左右,相对高度在80-300m之间。本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山顶较浑圆,山体两侧多不对称,一般南坡短而陡,北坡缓而长,平均坡度在10—15°之间,局部地段为20—40°以上的陡坡。
该区出露的岩石种类有海西期的花岗岩、斑晶花岗岩,少部分为太古代的花岗片麻岩。
全区的土壤共划分为4个土纲(淋溶土纲、半水成土纲、水成土纲、有机土纲)、4个土类(暗棕壤、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和14个亚类。因本区海拔不高,无明显高山,土壤的垂直分布不明显,只有地域性分布规律。地带性土壤为暗棕壤分布于山坡地,占保护区面积的84.91%;非地带性土壤为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占保护区面积的15.09%;其中草甸土占1.20%,分布于林中空地、河岸台地上;沼泽土占13.07%、泥炭土占0.82%,均分布于河流两岸的低洼地和山间谷地排水不良的地段。土层厚度在30—60cm。山坡地的暗棕壤是生长着原始阔叶红松林的具有较高肥力的土类,其表层具有较厚的腐殖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以壤土为主、向下层石砾含量渐多,土壤剖面通体呈酸性,土色以暗色为主、向下逐渐变浅,土壤肥力较高。
根据保护区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状况和主要保护对象的空间分布情况,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有关自然保护区的区划原则与方法,将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133hm2的林地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集中成片的阔叶红松林处于整个保护区的中部,其中一部分于上世纪50年代进行过少量采伐,现在形成了人工林,其谷地还有少部分云冷杉林和兴安落叶松。因核心区的划定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和管理好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所以将这部分森林、林地划为核心区,包括16个林班,面积为3740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8%。核心区内全部为典型的处于原始状态的阔叶红松林、冷云杉林和兴安落叶松林以及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杨桦林。核心保护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实行绝对的保护措施。如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保护区,需经上级主管部门和保护区管理机构的批准后,方可入内,从事观测、调查等项研究工作。
具体区划范围是:从保护区北部最高山峰707.3m山顶,逆时针方向沿山脊线—647.0m—546.2m—552.0m—454.0m—412.0m—525.0m—416.0m—430.2m—410.0m—386.3m山峰,再由此往东偏南30°到保护区公路314.5m海拔处,再由此434.7m—443.7m—577.4m—549.6m—575.8m(巴颜西山)向北至548.2m—523.0m—558.4m向西至凉水林场场部(已搬迁)南部325.0m,再由此沿6、9林班分界线至620.6m—654.0m—614.2m一707.3m(起点)。
可见,保护区的核心区部份是由山脊围成的半封闭区域。该区域东侧6、10、14、16四个林班,由于上世纪50年代红松林采伐量大,现多以各类人工林为主、人为干扰大、科研实验地多,因此不将其划入核心区。
缓冲区位于核心保护区的外围(西、北、东三面),该缓冲区为凉水保护区与带岭林业实验局联合保护,林权为带岭林业实验局。主要森林植被类型为过伐的针阔叶混交林、皆伐或火烧后天然发生的次生林和红松、落叶松、云杉人工林。缓冲区包括28个林班,面积为5739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7.3%;缓冲区作为核心保护区的缓冲地带,可从事各种科学研究的观测、调查等项工作,但绝对禁止任何形式的森林采伐作业和森林旅游等活动。
缓冲区外界界线走向是由明月林场场址一碧水一北列一寒月393.0m—530.6m的环区公路,由此山峰638.0m—582.0—486.0m公路上—红光林场—明月林场场址(起始点)组成顺时针公路闭合圈。外界线距核心区距离1200m左右,在向核心区方向绝大多数地段为上山坡方向。这样的地形特点和公路的走向要以为保护核心区提供条件。核心区内的红松林的种群扩散作用还可以为缓冲区内各种林分的红松的恢复提供种源。
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以外的区域划为实验区。实验区面积为2654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1.9%。
实验区人为活动较频繁,干扰大。可在相关的规定范围内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宣传教育、生态旅游、野生动物驯化繁殖及经济植物栽培等多种经营活动。
保护区地带性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属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地带北部亚地带,典型阔叶红松林分部亚区,为世界红松林分布的中心地带,具有较大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全区植被可划分为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沼泽等6大植被类型11个群系19个群丛。原始红松林树种组成以红松为主,伴生着多种温性阔叶树种,如椴树、桦树、蒙古柞、裂叶榆、色木、大青杨等,多达20余种,其中有一些第三纪孑遗种——水曲柳、黄波萝、核桃楸,同时还伴生一些欧亚针叶林中的寒温性树种,如红皮云杉、鱼鳞云杉、臭冷杉等,构成密集成片的针阔叶混交林,谷地植被为冷、云杉林、毛赤杨林及河岸柳丛。境内既有从未采伐过的原始林,也有经火烧或皆伐后发生的次生林,有森林发生演替的各个阶段,同时还有人工营造的红松、云杉、落叶松、樟子松人工林及不同混交方式的人工混交林,是小兴安岭林区开发前的真实缩影,能为人类提供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原始“本底”资料。[1]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经调查植物种类有枝叶状地衣12科90种,苔类植物11科17种,藓类植物28科95种,蕨类植物12科36种,裸子植物1科9种,被子植物70科445种;动物种类有两栖类2目4科共5种,爬行类2目3科共7种,鸟类16目46科252种,兽类6目16科44种,昆虫类14目207科1586种;真菌物种有7纲21目59科578种。
按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保护区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东北地区,长白植物亚区小兴安岭南部区。植物区系组成比较丰富,种属分布广泛。据多年的调查研究统计,有枝叶状地衣12科90种,苔类植物11科17种,藓类植物28科95种,蕨类植物12科36种,裸子植物l科9种,被子植物70科445种。在602种高等植物中有维管植物490种,种子植物454种。
本区的植物区系组成尽管不如热带、亚热带那样丰富,但仍具有古老、原始的成分。区内除广布第三纪孑遗种红松外,尚有黄波罗、水曲柳、核桃楸等阔叶树和古热带起源的刺五加、刺老芽、山槐等,另外还有大冰期残遗植物钻天柳及毛莨科、透骨草科等古老的孑遗科、属的发育,保护区植物种类虽然不多,但区系成分比较复杂。在植物区系组成上深受东西伯利亚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和蒙古植物区系的影响,起源上具有多样性、分布上相互渗透,组成上南北种类混合。区内除分布有长白植物区系的绝大部分种类以外,还有东西伯利亚分布的兴安落叶松、铃兰等;有南鄂霍次克分布的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和臭冷杉等;有南方起源的山葡萄、五味子、刺南蛇藤、狗枣猕猴桃和团扇蕨等;有蒙古成分的蒙古栎、万年蒿;有欧洲分布的电灯花、鹿蹄草等;以及阿尔泰成分的菟葵和世界广布种芦苇等。
我国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种中,黑龙江省有16种,而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有6种,即水曲柳、黄菠萝、钻天柳、紫椴、野大豆、红松。本区经济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经济植物有480余种,以药用植物种类最多,已被收入中国药典的有贯众、乌头、三棵针、升麻、五味子、党参、龙胆等70余种。山野菜中的蕨菜、猴腿菜、黄瓜香、刺嫩芽等均为对日本出口的名菜。野果资源中除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松籽、榛子和著名的维C之王—刺玫果以外,尚有近年来倍受重视的兰靛果和狗枣猕猴桃等,已成为优异的酿酒原料。
本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东北亚界——东北区——长白山地亚区。动物区系介于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之间,其东部为三江平原,西部为松嫩平原。因此,野生动物区系组成比较丰富。
区内计有两栖类动物2目4科共5种,爬行类动物2目3科共7种。从动物地理区系看,绝大多数都属于古北界的种类,个别种则在古北界、东洋界均有分布。
5种两栖动物中,大蟾蜍、东北雨蛙、黑龙江林蛙、中国林蛙等4种为广布种,均广泛分布古北界的东北区、华北区和蒙新区。其中大蟾蜍、东北雨蛙、中国林蛙也见于东洋界,极北鲵、黑龙江林蛙分布于东北区和蒙新区。
黑龙江林蛙在小兴安岭地区为优势种。东北雨蛙、中国林蛙、大蟾蜍虽然分布较广泛,但数量不多。凉水自然保护区7种爬行动物,均属古北界成分,在数量上,丽斑麻蜥、枕纹锦蛇、乌苏里蝮为优势种。也可能有胎生蜥蜴分布。
区内有鸟类16目46科252种。其中大部分为古北界种类、东洋界只有2种,显示凉水鸟类在古北界占绝对优势的特征。保护区鸟类各科种数不多。种类最多的科是鸭科和鹬科,且多为夏候鸟。林间溪流纵横是这些水鸟良好的繁殖和栖息场所。
兽类有6目16科44种。从分类系统上看以啮齿目、食肉目种类最多,其次是食虫目、偶蹄目和翼手目。
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东北区、长白山亚区,从种类组成上以古北界种类为主,兔形目和偶蹄目全为古北界成分,而其他几目有东洋界种类。本区兽类主要为北方型和东北型,狗獾和狍是典型北方型动物,遍及欧亚大陆。两种动物在黑龙江林区分布很广,狍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及西北地区。狍在黑龙江各林区均能见到。数量也较多。本区兽类多属于东北型,花鼠、大林姬鼠等是典型东北型兽类。
区内共有昆虫类动物11目72科491种。在昆虫类动物中以鳞翅目和鞘翅目的种类最为丰富,其中鳞翅目25科221种,鞘翅目14科144种,分别占保护区昆虫种数的45%和29%。此外保护区还有土壤动物4门8纲21目39科51种。
目前,本区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54种。其中有紫貂、黄喉貂、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头鹤、丹顶鹤、金雕8种一级保护动物和棕熊、黑熊、水獭、原麝、马鹿、鸳鸯、苍鹰、花尾榛鸡、红角鸮、雕鸮、猛鸮、鹰鸮、长耳鸮等46种二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在保护区南段永翠河流域有少量集中分布,亟待重点保护。
凉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处级公益性事业单位,编制为90人,上级行政主管单位是东北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业务有省林业厅管理,管理局下设局办公室、资源保护科、科教科、旅游科、资产科、财务科六个职能科室,现有在职职工71人。
从1987年开始,保护区在带岭镇修建职工住宅和综合办公楼,到1994年职工住宅和保护区行政办公机构全部搬迁到带岭镇,只保留保护、科研和旅游管理人员在区内工作。这样既净化了保护区的环境、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又改善了职工的生活条件,同时还吸引了大批的科技人员来保护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
保护区于1996年开始,先后完成了保护区一、二期建设、东北林业大学211专项建设、教育部修购专项项目、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国家环保局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等项目建设,共计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
保护区建有科研宣教中心、教师公寓、学生公寓、专家公寓、林政防火中心、餐饮中心、服务中心、游客中心、农家院、野外餐厅、行政楼等12000平米,带岭镇职工住宅楼10000平米,区内硬化路面16公里、沙石巡护路25公里。
人工湖景区
位于保护区管理局局址前,水面开阔,水质优良,无任何污染可游泳、戏水、划船、垂钓,在此景区旁设有鱼馆,为大家品尝活鱼新鲜提供便利条件。
原始林景区
位于保护区管理局局址以东1.5km处,有公路通往景区,可观赏到保存最为完整而典型的小兴安岭原始森林景观。红松是这里的主角,树龄为300—400年,胸径最大可达1.5米,树高30—40米,陪伴它的还有云杉、落叶松、白桦、枫桦、杨树、柞树、榆树、核桃楸、黄菠萝等乔、灌、草700余种植物,林内层层叠叠,种类繁多,相互依存形成了完整的红松林生态系统。
展览中心
位于管理局科研宣教中心二楼,展览中心设有综合展览室、动物、植物、真菌展室和环境教育展室。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以红松为主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及其生态系统。世界上阔叶红松林的天然分布区,主要局限于亚洲东北部的日本海西岸,南从朝鲜半岛经中国东北到俄罗斯沿海边区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分布带,总面积约50万km2,其中我国占60%,俄罗期占30%,朝鲜半岛占10%左右。阔叶红松林的水平分布以中国东北部为中心,在我国境内跨越纬度8°,依据建群层片的伴生种(次优势种)和标志种的明显不同,将阔叶红松林分布区划分为三个亚区:
——北部亚区(云、冷杉红松林):水平分布在伊春的五营和红星林业局 (北纬48°10′左右)以北地区。本亚区的特点是林分建群层片中的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和臭冷杉占有较大比重。
——中部(典型)亚区(紫椴枫桦红松林):本亚区北界是伊春的五营、红星林业局,南至帽儿山——虎峰——牡丹江一线以北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及完达山的广大山地。其代表林分为紫椴枫桦红松林,又称典型红松林,以凉水的红松林为代表。
——南部亚区(千金榆沙松冷杉红松林):本亚区的分布中心在长白山地,属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的南部区。其林分组成中的优势种及混生的阔叶树种与典型红松林基本一致,但在伴生树种中具有其特有的喜温树种紫杉、沙松、千金榆、花山柳、白扭槭等。
在上述阔叶红松林划分的亚区中,凉水自然保护区正处于中部(典型)亚区的中部。因此,本区的原始阔叶红松林,是目前我国保存下来的最为典型而完整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
历史上我国东北东部山地阔叶红松林分布的面积之广,素有“林海”之称,而且木材蓄积量高,材质优良。在经历近一百年的开采利用后,天然红松老龄林的面积日趋缩小,现在长白山区比较完整的天然阔叶红松老龄林只限于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小兴安岭森林开发较晚,本世纪40年代初开始对红松老龄林进行小面积工业性采伐,60—70年代采伐强度和范围剧增,据1988年伊春林管局统计,现该区红松林面积和蓄积相应只占全区有林地比重的4.9%和7.6%(1953年统计相应为53.8%和74.3%)。一些林业局虽然保存有部分天然红松母树林,但一般均经过卫生伐的清理,原始生态系统已发生了变化。真正比较完整的天然红松老龄林目前只限于凉水和丰林自然保护区。历史上广泛分布于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已处于濒危的境地。
保护区内栖息有全球性濒危物种毛腿鱼鸮和中华秋沙鸭。70年代以前,中华秋沙鸭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林区均有分布,据调查,目前在整个小兴安岭,黑龙江省只有凉水自然保护区内有为数不多的中华秋沙鸭栖息和繁殖。除凉水自然保护区外,中国仅有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中华秋沙鸭繁殖。
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4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8种,二级保护动物46种;另外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由此可见,保护区保存完整的原始阔叶红松林,不仅是稀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而且是稀有、濒危动物栖息、繁殖的最理想场所。
保护区不但具有丰富的森林类型,而且还有草甸、沼泽植被,同时还有小面积的水域。在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中有寒温性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红皮云杉林、臭冷杉林、臭冷杉红皮云杉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鱼鳞云杉红松林、柞树红松林、椴树红松林、枫桦红松林、红皮云杉红松林、谷地红松林)、落叶阔叶林(山杨林、白桦山杨林、白桦林、山杨白桦林、硬阔叶林、杂木林、毛赤杨林)和灌丛(河岸柳丛等);草甸生态系统中主要为小叶章杂草类草甸;沼泽生态系统中主要为小叶章修氏苔草沼泽和丛桦北极悬钩子修氏苔草沼泽。在保护区的实验区内有红松、落叶松、云杉、樟子松、水曲柳等树种的人工林,在缓冲区内分布着过伐林,在沟谷分布有流动和静止的水域。如上所述,该保护区既具有原始状态的森林、草甸和沼泽生态系统,又有次生的和受过人类严重干扰的及人工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还有小面积的淡水生态系统。因此,凉水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区有真菌578余种、枝叶状地衣90种、苔类植物17种、藓类植物95种、蕨类植物36种、种子植物454种、昆虫491种、鸟类252种、兽类44种、两栖类5种、爬行类7种、冷水鱼类20余种,生物物种非常丰富。上述是多年来调查研究的已知生物种类,只要有效的保护好区内的各类自然生态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不断的研究探索,许多未知的生物种类还将被发现。
本区植物区系组成复杂,除分布有长白植物区系的绝大部分种类外,深受东西伯利亚植物区系、满洲植物区系和蒙古植物区系的影响,起源上具有多样性,分布上相互渗透,组成上南北种类混合。本区复杂的植物区系组成,是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区内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构成了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保护区的阔叶红松林是没有受过人类任何干扰的自然森林生态系统。它们源于第三纪植物区系,最大限度的保存了第三纪植物群落的古老结构特点。第四纪冰川广泛,雪线下降,气候寒冷,喜温性植物大量死亡或南移,以红松为主的较耐寒的树种才取得了建群种地位。作为第三纪的孑遗种红松,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对气候与土壤的适应已达到完美程度,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
保护区的核心区内分布有云冷杉林、兴安落叶松林及自然火灾后发生的次生林,均没有经过人为干扰和经营管理。特别是以杨、桦为主的次生林分别处于向红松林恢复的不同演替阶段,发生着次生林向阔叶红松林的自我恢复过程。
原始阔叶红松林是本区天然植被发展的顶级阶段,但仍有其强烈的自身更新和延续能力,绝不会自行消亡。原始阔叶红松林内有许多枯立木、病腐木以及横卧林地上的腐朽程度和粗细不同的倒木,仍保持其自生自灭的自然状况。这些枯立木和倒木同样是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林内丰富的生物物种,都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序地自由生长着,并相互影响协同进化。
保护区保存的原始红松林是比较脆弱的,红松这一物种的生存对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红松的生存条件是:土壤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繁殖能力差,幼年生长缓慢。红松林遭到破坏后,天然恢复到顶极群落需200多年的历程。红松林一旦遭受破坏后,其伴生植物种类随之变化,动物已随之迁移。另外凉水的红松林在整个带岭林区呈孤岛状分布,生态系统和物种的脆弱性,表现在生态系统极易遭受破坏且难以恢复和物种种群生活力弱且繁殖能力差。
2021年2月5日,被中国林学会命名为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有效期为2021年~2024年。
伊春长途客运站有车开往带岭,发车时间13:00、14:3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