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杆菌

更新时间:2024-07-17 13:22

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是一种杆菌,属于耶尔森氏菌属,同时是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病媒。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感染腺鼠疫75%会死亡,感染肺鼠疫的近100%会死亡,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严重的伤亡。灭鼠、蚤等,搞好环境卫生,可预防感染鼠疫杆菌。

简介

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属于耶尔森氏菌属(Yersina)。它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鼠疫(Plague)的病原菌,同时也是致死性细菌战剂之一。曾在欧洲引起大规模疾病死亡,还有1910年末的东北鼠疫致死6万人。在二战中也有使用记录。

1894年香港鼠疫期间,任职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亚历山大·耶尔森在香港的鼠疫患者身上分离出引致瘟疫的鼠疫杆菌。

特征

鼠疫杆菌为短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新分离株以美兰或姬姆萨染色,显示两端浓染,有荚膜(或称封套)。在病灶标本中及初代培养时,呈卵圆形。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呈短链排列。需氧及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27-28℃,初次分离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动物血液,亚硫酸钠等以促进生长,在血平板上,28℃培养48小时后,长成不透明的,中央隆起,不溶血,边缘呈花边样菌落,这种菌落形态为本菌的特征。在液体培养基中24小时孵育逐渐形成絮状沉淀,48小时在液表面形成薄菌膜,从菌膜向管底生长出垂状菌丝,呈钟乳石状

鼠疫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寒冷、潮湿的条件下不易死亡,在-30℃仍能存活,于5-10℃条件下尚能生存。可耐日光直射1-4小时,在干燥咯痰和蚤粪中存活数周,在冻尸中能存活4-5个月,但对一般消毒剂、杀菌剂的抵抗力不强。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敏感。

检测

鼠疫杆菌的检验必须严格执行烈性菌管理规则,注意防止气溶胶感染或防蚤叮咬。动物实验应有防护设备,实验用过培养物及器材应及时消毒。取检材涂片,用甲醇或酒精乙醚混合液固定5~10分钟,然后进行革氏或美兰染色,镜检观察鼠疫杆菌的形态特征。将检材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上,龙胆紫血琼脂平板及厚金格尔(hottinger)琼脂平板上。28℃孵育48小时后观察菌落特征,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必要时,接种厚金格尔斜面和肉汤,作噬菌体裂解、凝集或沉淀试验等进一步鉴定。确诊第一例鼠疫报告时,须作豚鼠皮下或擦皮接种试验。

原成份

(一)荚膜FI(Fraction I)抗原 在荚膜中存在两种抗原成份,一种是多糖蛋白质(F~I),另一种为蛋白质。只在37℃培养时产生,有抗御吞噬作用

(二)毒力V/W(Virulence)抗原 在细菌表面,V抗原是蛋白质,有保护作用;W抗原为脂蛋白,不能使豚鼠获得保护力,V/W抗原结合物有促使产生荚膜,抑制吞噬作用,并有在细胞内保护细菌生长繁殖的能力,因此,与侵袭力有关。

(三)鼠毒素(Murine toxin)鼠疫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毒性蛋白质),主要作用是抑制辅酶还原,损害心肌细胞线粒体呼吸,毒害末稍血管系统及淋巴管内皮细胞,造成血压下降及休克,又可使肝、肾及心肌组织变性、出血、坏死。鼠毒素抗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

(四)内毒素 与一般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内毒素性质相同,但毒性较强,耐热,能引起发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中毒性休克

(五)杀菌素(Pesticin I) 有杀死其他菌的作用,侵袭力有关,有助于侵袭扩散。

致病性

该病为多途径传染,靠荚膜,多种毒性抗原,内毒素及毒性酶,透明质酸酶,溶纤维蛋白酶等致病。

按传播方式不同分为:

1.鼠间的鼠疫 一般在人间发生流行之前发生。通过鼠蚤吸血传播。

2.人间的鼠疫 人被感染的鼠蚤叮咬而传染。也可因宰杀感染后的动物,由破损创口侵入,或因吸入含本菌的气溶胶感染。临床常见的病型有:

(1)腺鼠疫主要由野鼠传染家鼠,再由家鼠叮咬人时,将鼠疫杆菌注入人体皮下。再进入淋巴结内繁殖侵害,最常侵犯腹股沟淋巴结或腋窝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胀化脓及全身中毒,毒死率很高。

(2)败血性鼠疫 继发于腺鼠疫之后,这时机体抵抗力极度损害,细菌侵入血流,发生败血症,病死率极高。

(3)肺鼠疫或继发性鼠疫 由吸入空气中鼠疫杆菌直接引起,传染性极强,在寒冷季节里很容易造成扩大流行,此型病症最危险。继发性肺鼠疫由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患者体内细菌侵入自身肺内引起的并发性肺炎,由病人呼吸散播,病死率极高。

免疫性

人体对鼠疫杆菌无天然免疫力,容易感染。患过鼠疫病愈者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力,很少再次感染。

引发病症

鼠疫(Pestis)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也叫做黑死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远在2000年前即有记载。世界上曾发生三次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第二次发生在14世纪,波及欧、亚、非;第三次是18世纪,传播32个国家。14世纪大流行时波及中国。1793年云南师道南所著“《死鼠行》”中描述当时“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充分说明那时在中国流行十分猖獗。

鼠疫杆菌侵入皮肤后,靠荚膜、V/W抗原吞噬细胞吞噬,先有局部繁殖,随后又靠透明质酸及溶纤维素等作用,迅速经有淋巴管至局部淋巴结繁殖,引起原发性淋巴结炎(腺鼠疫)。淋巴结里大量繁殖的病菌及毒素入血,引起全身感染败血症和严重中毒症状。脾、肝、肺、中枢神经系统等均可受累。病菌播及肺部,发生继发性肺鼠疫。病菌如直接经呼吸道吸入,则病菌先在局部淋巴组织繁殖。继而播及肺部,引起原发性肺鼠疫。

在原发性肺鼠疫基础上,病菌侵入血流,又形成败血症,称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少数感染极严重者,病菌迅速直接入血,并在其中繁殖,称原发性败血型鼠疫,病死率极高。

鼠疫基本病变是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损害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病变。淋巴结肿常与周围组织融合,形成大小肿块,呈暗红或灰黄色;脾、骨髓有广泛出血;皮肤粘膜出血点浆膜腔发生血性积液;心、肝、肾可见出血性炎症。肺鼠疫呈支气管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及肺泡有出血性浆液性渗出以及散在细菌栓塞引起的坏死性结节。

防治原则

预防鼠疫的基本原则

1.严格控制传染源,隔离可疑病人或病人,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切断传播途径,灭鼠、灭蚤;

3.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接种鼠疫无毒活疫苗)和个人防护

高效价鼠免疫血清在治疗上有效,可与抗生素并用。

检查法

标本

因鼠疫传染性极强,采集标本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根据病型采取淋巴结穿刺液、肿胀部位组织液、脓汁,血液和痰等。人和动物尸体可取肝、脾、肺、病变淋巴结以及心血等。陈旧尸体取骨髓。将采集标本送至有严密防护措施的专门实验室进行检查,禁止在一般实验室进行操作。

直接涂片镜检

除血液标本外,一般均需涂片或印片,干燥后用甲醇固定,革兰染色或吕氏美兰染色,镜检。在不同材料中,菌体大小、形态有很大差异,除典型形态外,往往可见菌体呈多形态性,需加以注意。

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液标本需先置肉汤中进行增菌培养。分离培养一般选用血琼脂平板,28℃24小时后,可见较小的露滴状菌落,继续培养则菌落增大至1mm~2mm,中央厚而致密,周边逐渐变薄。取可疑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噬菌体裂解试验,血清凝集试验,特异荧光抗体染色等作出鉴定。

血清学试验

可用于检查鼠疫耶尔森菌抗原或特异性抗体。敏感而特异的试验方法有ELISA、固相放射免疫分析,SPA协同凝集试验等。

检测核酸

DNA探针杂交方法或PCR技术检测鼠疫耶尔森菌核酸,有助于鼠疫的诊断。PCR敏感性极高,蚤体内有10个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即可用PCR技术检出。

诊断检查

诊断:取决于病人有接触史及肺部受累表现,病因诊断取决于痰、血或淋巴结吸出物革兰染色、培养,有条件的单位可作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可提供快速的病因诊断。

研究过程

黑死病14世纪在欧洲夺去上千万人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将近三分之一。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蛋白质分析方法确认,鼠疫杆菌是这场瘟疫以及之后400年间多场瘟疫的罪魁祸首。

黑死病死者样本中发现鼠疫杆菌特有基团

麻风病等传染病致人死亡后,即使过去多年,研究人员仍可从死者遗骸中提取病原体DNA。然而,黑死病的病原体DNA不易发现,只能偶尔从牙髓或留存在骨骼里的些许蛋白质中提取。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设有黑死病死者的集体埋葬地。研究小组从墓地中取出76具遗骨加以检测,试图从中找出致病原因。

研究小组利用一种专门针对年代久远骨骸的DNA分析方法,从发掘自法国、英国和荷兰的10个样本中发现鼠疫杆菌所特有的基因。

这种分析方法在发掘自意大利和德国的样本上没能奏效。不过,研究人员用原理类似验孕棒的“免疫层析法”,在那些样本中发现鼠疫杆菌特有基因。

研究报告刊登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病原卷》杂志。

黑死病病因最终定论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怀疑鼠疫杆菌是黑死病根源,但因缺乏足够证据而无法下定论。

英国牛津大学古生物分子中心研究人员曾试图从黑死病死者遗骨中寻找鼠疫杆菌存在的“蛛丝马迹”,以失败告终。研究人员当时说,鼠疫杆菌引发黑死病的理论缺乏“分子证据”。

一些学者怀疑黑死病由类似埃博拉病毒或炭疽热病毒的其他病原体引发。

最新报告写道:“我们把分析古代DNA和寻找特定蛋白质两种手段结合在一起,明白无误地显示黑死病由鼠疫杆菌引起。”

“我们的研究成果给黑死病病因学上一场长时间的争论划上句号。”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仍在一些地区存在的细菌有可能被用作生物武器。掌握黑死病根源对应对疫情爆发、防范生物恐怖袭击具有重要意义。

黑死病传播路线

鼠疫杆菌在进化过程中会形成具不同特点的菌株,“东方型”和“中世纪型”是两种现存菌株。

确认黑死病根源后,研究人员着手分析古代鼠疫杆菌包含哪些菌株,结果发现当时的鼠疫杆菌不包含这两种菌株,而包含至少两种先前不为人所知的菌株,其中一种极可能已经绝迹,另一种类似最近在亚洲发现的一种菌株。

《每日科学》网站8日援引报告撰写人之一、德国约翰内斯·古滕贝格大学人类学家芭芭拉·布拉曼蒂的话报道,新发现的两种菌株表明当年瘟疫“从至少两条渠道传入欧洲”。

第一条渠道是,1347年11月进入法国马赛港的亚洲商船。身上长有跳蚤的老鼠从船里跑到岸上,把病菌由马赛扩散至法国西部和北部,又传到英国。

第二条渠道是,从挪威经由荷兰弗里斯兰省进入荷兰。研究人员在荷兰贝亨奥普佐姆发现一种不同菌株,因而认定荷兰南部黑死病应该是从荷兰北部传入,而不是来自英国或法国。

研究人员说,需进一步研究黑死病传播的完整路线。报告作者之一、斯特凡妮·汉施说:“这场瘟疫的历史比我们先前想的复杂得多。

最新进展

黑死病曾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而黑死病的罪魁祸首是鼠疫杆菌。最近,研究者从伦敦公墓四具死于黑死病的中世纪古尸牙齿中,提取出鼠疫杆菌,重建了病菌的DNA,从而对这个历史上可怕的疾病的真实面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014年7月,在伦敦的一处专门埋葬瘟疫病人的公墓里,研究者们找到了四具死于中世纪黑死病的古尸,并从尸体的牙齿中提取了这种致命的病菌,并重建了病菌的基因组信息。研究者们希望从中得以理解为什么当时的黑死病具有如此可怕的威力。

专家们在分析后发现,被提取出来的古代病菌和病菌在基因上竟然十分相似。鼠疫杆菌在14世纪是一种很厉害的病菌,人们对它束手无策。然而它留下的病菌,在穿越了六个世纪之后依然没有明显的遗传变异

根据重建的染色体组信息,科学家推断,这种中世纪病菌差不多是所有现代人类瘟疫病毒的鼻祖。这种古代瘟疫病毒里携带的每一段基因信息,都能在现代病毒中找到。当时恐怖的黑死病病毒,在毒性上并没比瘟疫强多少。

研究者指出,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条件而非病菌本身,是人口锐减的重要原因。当时,贫穷和营养不良随处可见,根本没有“卫生”这个概念。携带了跳蚤虱子的老鼠也是帮凶之一。而气候上所谓的“小冰期”也有可能助长了瘟疫,因为许多病菌在寒冷的气候中传播更快。当时的气候更冷,暴雨侵蚀了农作物,造成频繁的饥荒,连年的战争刚刚开打。当时的人们处于饥饿和疾病的水深火热之中。研究者认为,在公共卫生条件下,爆发当年那样长时间的大规模瘟疫,基本上是不可能以及无法想象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