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场镇

更新时间:2024-03-05 17:44

龙场镇位于贵州省贞丰县区西部十七公里处,关兴公路贯穿全境,素有贞丰“西大门”之称。东临旗上,南拥龙山山脉,西接兴仁县卡子,北连小屯、木桑,总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3.4万。

地理位置

龙场镇位于贵州省贞丰市区西部十七公里处,关兴公路贯穿全境,素有贞丰“西大门”之称。东临旗上,南拥龙山山脉,西接兴仁市卡子,北连小屯、木桑,总面积115平方公里,人口3.4万。

龙场古镇具有悠久历史,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督师三十万出征云南,以扫清元蒙残余势力——梁王。大军途经龙场时,按明洪武二年定制“每克一郡,则度地要害,驻兵戍守”。时龙场并非集镇,乃蛮荒之地,但其地势险要,是贵阳、安顺、关岭至南笼(安龙)的必经之道,也是珠江沿江而上北盘江渡口西进云南之要塞。傅友德遂命部属武功将军龚著莲屯兵戍守此地。随着明朝政权的不断巩固,遂从湖广、四川、陕西等地移民屯田,把中原先进的生产力及文化不断引入该地。龙场逐渐形成集镇。

历史变迁

龙场驻地的变迁:

第一阶段

(明初至清初),历时三百余年,龙场原址位于今龙场西两公里处的簸箩冲(倮倮冲)。因此地地势低凹,常遭洪涝,遂于明末清初逐渐迁至东南面1公里处的下水桥处。至今在该处仍有龚家屋基、永兴寺、滥营盘、湖广大坡等地名称谓。在上水桥龙井的石壁上,于明万历二年,刻有“小兰亭”,是直隶永宁州知州。

第二阶段

(清初至嘉庆年间),历时一百七十余年。随着外省移民的不断涌入,人口的增加,常遭水患的簸箩冲已不宜居住,遂迁至下水桥。下水桥依山傍水,背靠栗山头,要势开阔。寨中有常年不枯的龙井河水,能满足人畜饮水和灌溉的需要,是宜居宜耕的理想之处。古关索岭至南笼(安龙)之驿道途经于此,军队、差役、商贾等过往频繁,为这里的经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里曾有贵州屯田时期较早的屯堡,修筑有坚固的石城墙,东西南北城门昼启夜闭,街道巷陌纵横,商号、作坊尽有。尤其是草鞋业还形成了专门的集市,至今仍有“草鞋街”的称谓。下水桥成了清初龙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人口繁衍,移民迁入,人口剧增,在其四周逐渐形成许多自然村落。特别是在其东面的黑杨大菁,居住人口陡增,形成最大最集中的新居民点。清嘉庆二年(公元1798年)正月,南笼布依族起义,相继攻克其首府南笼等府县。处于交通要道的下水桥几经蹂躏,破败不堪。经过清政府九个月的血腥镇压,平息了这场给当时生产力造成严重影响的南笼起义,清政府并将南笼府易名为兴义府。如今在许多前清的墓碑上,仍见关于“丁巳之乱”、“苗反”之记载。经过上述事变,龙场的中心逐渐从下水桥迁至黑杨大菁(今龙场老街上)。

第三阶段

从清嘉庆年间到20世纪90年代前的两百年间,龙场的发展并没有较大的变化。老百姓称龙场驻地为龙场街上,人口仅有三百余户。街道很少,以场坝为中心,东有狗市边,南有老菜园,西面是前街与后街汇合后的田坝街,北面是槟当坡脚的青杠林与竹子堡,居民住房多数是低矮的瓦房或茅草房,街道是尘土飞扬的砂石路或土路。进入90年代后,随着国家加快小城镇建设政策的落实,政府投入很大的资金,将原贯镇而过的贞卡公路改往南边的田畴中,形成了新的街道,即老百姓所称的“新马路”。2002年,高等级的关兴公路通车后,龙场镇有了便捷高效的对外通道,本地的煤炭资源得以源源不断输往外地,同时也给本地的居民带来很多的实惠,为龙场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近几年来,龙场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很快,随着附近移民和龙滩电站库区移民的迁入,在庙山坡脚已建成新的商贸区,在校场坝至里田龚氏祠堂门口的田畴中,已建成了长500余米的移民新区。如今龙场街上已和周围的新菜园、地市泊、下水桥、上水桥等村寨连成一体,已是街道纵横、商铺林立、高楼豪宅尽有,到处一派繁荣景象。

区域划分

龙场镇区域入归属的变迁:

早在春秋战国时,这里为夜郎国属地,汉武帝时属牂牁郡管辖,唐宋时属土司郡国管辖。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中央政府正式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即贵州行省,共设8府、8州、24卫、8所、在盘江八属区域设1卫(安南卫,即今晴隆)5所,龙场为其中一所,《兴义府志·武备志》“龙场所(后改为龙场汛)位于新丞城(今兴仁)东北120里”。明万历四年(公元1577年),永宁(今关岭县永宁镇)知州移驻安南卫,万历三十年,新城所(即今兴仁市)改隶安顺军民府,龙场亦属安顺。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设普安县于新城,隶属安顺府,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安南县改属南笼府(今安龙县),并割县属会昌里(即龙场镇)之董家旗等五屯隶新置永丰州(即贞丰县)。龙场在民国初年以前,一直属安南县管辖,官方称谓为会昌里。1914年,龙场划归贞丰县管辖,称会昌镇;1941年,曾以民国时期军阀韩文焕之名,改为“文焕镇”。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设立龙场区,辖龙场、定塘、坡柳、三河、小屯、头猫、木桑等七个乡镇;1959年,贞丰县并入兴仁县,属兴二县;1962年贞丰复县后,仍属贞丰县,称龙场区;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撤销龙场区,设龙场镇,辖有龙场、定塘、坡柳、三河等地,将区所辖的小屯、头猫、木桑划出设立小屯乡。

龙场其名称,很早就有之。龙场作为方圆数十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赋予了其特殊使命,古时,每逢十二生肖的辰日,方圆数十里的老百姓便云集于此,进行商口交换等活动,俗称“赶场”,辰即龙,故称龙场。仅管官方曾多次易名,但老百姓习惯上仍称其为龙场。

2019年7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调整龙场镇的行政区划,划出心安处社区、新童村、坪坝村、定塘村、围寨村、五里岗村。

行政区划

龙场镇辖龙场社区、宽舍社区、坡柳村、三河村、龙山村、上水桥村、后海子村、对门山村、龙场村、龙河村,镇人民政府驻龙场社区。

人文景观

在600余年的岁月里,许多文人墨客把那些自然的山水赋予活跃的生命,给人们寄予无限的遐想。随着年代的变迁及人为等因素,许多人文景观已荡然无存,现只能从一些残存遗迹,历史资料以及老人口中得以了解。

一、八大景观

(一)“龙潭三潮”

此景位于里田村右山脚下,从石罅中涌出泉水,每日朝夕三潮,特别是夏季涨水时尤为壮观。泉边曾有一株粗壮的柳树,是人们纳凉歇脚观景的好地方,该处曾是里田村落的饮用水源,亦是玩童夏季游泳戏水天然泳池,其水南环龙场没于东南。后因农田灌溉而筑丈余高石坝,三潮景观消失。

(二)“玉兔望月”

1978年前,在龙场街上东南面的田畴中,有一座修于清嘉庆年间的龚母唐氏坟茔,墓形如中秋明月,民间俗称“月亮坟”。墓东数十米处有一座小山堡(今新园小学处),形同一只翘首静卧的小兔。放眼望去,恰如玉兔奔月,文人骚客遂以此景名曰“玉兔望月”。1915年,贞卡公路修筑后,每到夏季,后海子的洪水倾泄而出,此处便是一片汪洋,“月亮坟”遭到严重浸浊。1978年,龙场龚氏族人遂将该坟茔迁至北面的石灰窑羊角二处。随后,小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这里已是街道纵横,民宅遍布。新修的关兴公路已从玉兔身躯上碾过,“玉兔望月”一景销声匿迹。

(三)“船山夕照”

船山,俗称庙山坡,位于镇南面,处龙场街上与地市泊何家寨之间。眺眼望去,酷似一艘倒扑在汪洋之中的巨船。每当夕阳西照,矗立在茫茫田畴中的船山,晚风吹拂过,随波逐流,仿佛在向人们诉说自己的遭遇。如今关兴公路自东而西凿山而过,周围的田畴已变成纵横的街道,此景已面目全非。

(四)“瑶城石涧”

瑶城,即明末清初修筑的下水桥古屯堡。屯堡的城墙脚下,从石逢中涌出一股常年不枯的泉水,人称“龙井河”。泉水潺潺涌出,洒落在天然的青石板上。泉边有一座清嘉庆年间由贡生龚兴寅主持修建的三孔石拱桥,为安南(晴隆),永宁(关岭)至南笼(安龙)之古驿道上,桥上所铺的青石板光滑可鉴,可想当年过往的人往络不绝。长途跋涉而劳顿的人们途经此地时,在繁茂的古树下,小桥下流过潺潺清泉,不免会歇脚畅饮,此时此景,定会吟出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0世纪60年代初,龙场至三河煤厂修筑公路,在古桥一旁,另筑一座公路桥,古桥从此完成了近二百年的通行使命。至今,在龙场一带仍流传有一首民谣:“一里五土地,九步三洞桥,谁人识得透,银子几马槽”,意思是,一里路的地方,有哪五座土地庙,有九步能走过的三孔桥,谁人能识破天机,就能得至几个马槽的白银。20世纪90年代,贪婪的盗贼认为古桥中藏有梦想的宝贝,夜幕中将桥墩掏空,使古桥危在旦夕。

(五)“化龙池”

位于关兴公路龙场站匝道处。以前,在下水桥屯堡东面,经过人们数代的开垦,已是一片广阔而肥沃稻田。人们便把一年的生计寄予这片土地。每当遇到洪水泛滥,认为是有孽龙作祟,无奈的人们为使良田免遭水患,遂借以神的力量降之。遂在田畴中一块两丈见方的天然石板上,请人阳刻一个草书体的“龙”字,以作降服孽龙之真龙,人们便称此处为“化龙池”。该字相传为下水桥李氏十二岁“神童”于清道光年间所书。本世纪初,此景因筑关兴公路而毁,仅存照片资料于龙场文管所。

(六)“治平山”

位于今龙场中心小学处,为矗立于田畴中方圆400米的小山丘。远近闻名的蟠龙寺就建于山中,这里曾是古树参天,庙宇高耸,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山门前有两株需二人合抱的巨杉,一株伐于20世纪60年代,用于贞丰民教馆的建筑,另一株伐于80年代,用于龙场电影院的建筑。治平山门楣上镶嵌一片长约四尺,宽两尺,厚五寸石匾,上刻有“治平山”三字,阴刻圆底,字体遒劲,为颜体,无款识,相传为凤凰山(龙头大山支脉)开山鼻祖金祖师爷所书。山中蟠龙寺中殿左侧,扣着一块貌似城门洞的天然巨石。巨石洞开两边门柱上各镌刻有一条浮雕石龙,洞门楣正中刻有一浮雕圆宝图案。只要人们把头伸进石门洞内,就能听到阴河(地下河)的水流声。1950年,蟠龙寺改建为龙场小学,“治平山”石匾和“听音石”均送往贞丰县文物管理所保存。治平山一名,曾是龙场人在外作为对家乡了解程度深浅的标准。如今治平山已是名实无存。

(七)“夜雨洒金街”

位于今下水桥马玉华家处。这里曾有一株径冠很大的古树,树下是整块巨大的天然石板,每当炎热的夏季来临,此处便成了人们纳凉,休闲,谈笑的场所。深夜时,因气温下降,从茂密的树叶中洒落下无数的露水,飞贱在不透水的石板上。次日清晨,在树冠罩着的地方,便是一片潮湿,仿佛刚下过一场大雨。富有诗情画意的人们,遂将此景赐名“夜雨洒金街”。20世纪50年代,古树被伐,此景化为乌有。

(八)“困牛舔鼻”

从远处眺望龙场地形,其貌如同一头卧着昏昏欲睡的巨大水牛。今龙场镇广播电视站处,便是被称为“牛屎坡”的山岗上。抗日战争时期,在山顶上修筑了一座高10余米,直径6米的圆形石碉堡,其三层,每层设有八个射击孔,顶层的八个垛口,雕堡四周是1米多深的战壕。20世纪80年代末,因修龙场高位蓄水池而撤除。

二、八大庙宇

明朝初年,贵州都指挥武功将军龚著莲屯兵戍守龙场后,其夫人杨氏率先在龙场上水桥簸箩冲东北角处修建了一座家庙,人称“永兴寺”。因此地地势低洼,频遭水患,最严重的一次洪水淹至房檐,庙内住持和尚只能用挞斗作舟方脱险境。此后,和尚们怯于水患,纷纷离去。从此,香火冷落,庙宇坍塌,今遗址尚存。随后,龙场因移民人口增加,驻地的三次搬迁,以及佛道文化的发扬,在龙场曾出现过八大庙宇的盛举。

(一) 蟠龙寺

原址在今龙场中心小学处,也是治平山中,占地约20亩。始建于清初,相传为本地氏龚氏某祖妣创建。到了清嘉庆年间,龙场经“丁巳之变”后,清政府给予一系列的优惠移民政策,外地移民不断涌入,人口迅速增加。由龙场当时的八大姓姓氏(龚、杨、龙、帅、关、叶、雷、张)出资扩建该寺庙,最后形成一座两进三重的地方性大庙。因中殿有两条泥塑彩龙,故称蟠龙寺。其四周古树苍翠,尤以寺庙后门处两株胸径均约一米,高三十余米参天矗立的巨杉为最。山门门楣上嵌石匾“治平山”左石墙半腰凸嵌高约一米的石狮子,山门内执鞭的韦驮塑像背门而立。天井两侧为斋房,供僧人们念经做法事用;从天井往上拾数级台阶便是中殿。中殿高约十米,宽约十二米,长约十五米,用錾细石墙封山,木柱抬梁,青瓦房顶,屋脊塑二龙抢宝,龙尾分翘两山。中堂照面亦为二龙抢宝浮雕。支撑中堂的两棵直径约为80公分的木柱擎立,泥塑彩龙由上盘绕而下,龙头距地五尺,面相向,金鳞巨爪,长角鼓眼,栩栩如生。二龙头顶上均塑有一对双手合十,翘着二郎腿之神童。中殿中堂塑有三米多高的三尊大佛像;居中为正襟危坐,面慈目善,双手合十的如来佛祖;左右两旁是骑青狮白象的普贤,文殊菩萨。三尊大佛背面是作走姿的苦行僧;两侧倚墙分列着十八罗汉塑像,或站或坐,或行或卧,形态各异;或喜或怒,或忧或戚,神情各别。所有神佛塑像,做工精细,彩绘协调,神情兼并,栩栩如生,是当时龙场地区首屈一指的泥塑精品,传闻为四川工匠所作。中殿往上经一月宫门,即步入后殿,居中为一方形石砌台,石台宽约三米,四周立有石栏。后殿阁顶上一层塑有众神之神的玉皇大帝塑像;中层是日月菩萨塑像;底层中堂为关羽及其随从关平,周仓的塑像和岳飞塑像。关羽红颜美冉,绿甲红袍;关平捧印,周仓持青龙偃月刀。岳飞碧面白袍。右堂供奉娘娘菩萨,左堂供奉地藏王菩萨。后殿的泥塑工艺水平远不及中殿。住持和尚的收入有庙田二十石粮田,还有香客的捐款等。1950年前,蟠龙寺香火极为兴旺,善男信女,观光鉴胜者络绎不绝。1950年,龙场小学迁入寺内,塑像悉被拆毁;随后中殿二龙塑像被毁,后殿阁楼上层亦被拆除,至此寺庙面貌全部改观。

(二) 观音阁

位于下水桥与船山之间的石垅上,即关兴公路龙场站的南匝道处。占地约800平方米,建于清光绪年间,为一阁楼两厢房的石木结构建筑,正门朝向下水桥。阁楼高约15米,楼底层长宽各10米。四面均用錾细石墙砌成,阁楼共有三层,每层四角檐翘处均挂有风铃;阁楼殿中有泥塑观音菩萨等塑像;阁楼两侧各有三间厢房,为观内妮姑住所;中间是用方正石板铺成的天井,四周砌有花台;正门上方石匾阴刻有楷体“观音阁”三个大字。20世纪60年代,政府将阁中设置拆除,改为民办下水桥小学。90年代末,阁楼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大殿正梁由本地龚氏祠堂保存,该梁上左书“皇图巩固 帝道遐昌 宣绕冬月吉旦”,右书“钦州同知运同御特授安南营都开府张锡赐都阃府御署理石营纷防龙场讯;韦总理监修员绅龚象瀛”,大梁正中绘有一太极图案,两端有祥云图案。

(三) 城隍庙

位于船山西北角,即今龙场计生站大楼旁,占地约600平方米,建于清同治年间。该庙宇依山而筑,坐南向北,由一正殿和两厢房构成,为石木结构。20世纪50年代,破除封建迷信运动将庙中塑像捣毁;60年代初将庙宇的木料和瓦拆除用于修建龙场铁器社;70年代将石墙拆除用作修建民办龙场街上小学。本世纪初,随着龙场城镇建设的发展,该庙宇处已是楼房矗立。

(四) 川祖庙

位于龙场老街上的羊叉街农行营业所处,清光绪年间本地川籍人为供奉关羽,祈求平安而建造的庙宇,占地300余平方米。建造该庙宇的立柱,穿枋均用整块巨石錾成,立柱每条长5至7米,呈四楞形,一尺见方,是该地建筑上的一绝。解放后,破除封建迷信运动时,将庙内稍加改造后移作他用。

(五) 万寿宫

位于今龙场老街上供销社处,于清光绪年间,由江西籍人匡二公捐地捐资所建。匡公多年经商,为人厚道,家道殷实。曾在烂木厂(今兴仁县回龙镇)开办水银厂。传闻匡公办厂之初,资金耗尽却未采到半点水银,大年三十晚上,采矿工人分领到一碗猪肉,大家都抱怨老板扣门,心想老板一定在做什么好吃的,大家便悄悄到匡公住所窥探,只见匡公夫妇二人各端着一碗豆腐滓津津有味地吃着,工人们见此深为感动,于是来到矿井中努力工作,不久就采到梦寐以求的水银。从此匡公财源滚滚,在龙场广置良田美宅。匡公家道殷实却膝下无子嗣,产业无人继承。临终前,委托街坊耆老,将田产变卖,将自己的豪宅改建成供奉晋朝时旌阳县令许逊(许真君)的庙宇,称“万寿宫”。匡公夫妇殁后,厝于龙场江西义地(新菜园坟山),今墓碑尚存,铭文清晰。万寿宫门上有一石匾,长约一米,宽60公分,厚15公分,楷书阴刻圆底“万寿宫”三字。上世纪五十年代,政府将万寿宫殿改为龙场区供销合作社;七十年代拆除重建,在挖基础时,黄泥中仍散落着许多熠熠发光的水银,据说是存贮水银的器皿(猪尿脬)不结实而经常遗漏,久而久之,房基下面不知有多少遗失的水银。九十年代初,仍见万寿宫门石匾弃置于龙场粮管所围墙脚。

(六) 寿福寺

位于龙场前街物资供应站旁徐宅处。

(七) 禹王宫

与寿福寿一墙之隔,为本地湖广籍人于清光绪年间筹资所建。宫中供奉有远古时治水大禹的泥塑像。解放初期曾在这里开办小学。

(八) 黑神庙

三、校场坝

位于龙场与三河公路交汇处北面,面积约800平方米,系明初都指挥武功将军龚著莲屯守龙场时练兵习武的场所,故称校坝场。龚著莲与杨氏夫人殁后,同厝于校场中央,校场废弃,历经六百余年的风雨,这里已是坟茔遍布,昔日风彩早已销声匿迹,仅存其名于今。随着龙场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这里除保存将军墓外,已扩建成移民新区。

四、牌坊

位于龙场西面老街与新马路交汇处,校场坝东南面。此处在清道咸时期曾建有一架三重的石牌坊。据传说是龙场下水桥旺族李氏,因安葬老人数年后家道发迹,子孙中出了一位“神童”,年仅十二岁便书化龙池其字。乡里肖人妒忌,遂预谋找一风水先生设计:建议李氏在此处拟建一牌坊,后世子孙更是前途无量。于是李氏遂联合地方绅员,买通官吏,上书朝廷,皇帝一道圣旨,便在此处修建了一架彰显功德孝义的石牌坊。李氏不知是计,却因此牌坊截断了祖坟的龙脉,数年后李氏便衰败了。20世纪50年代,破除封建迷信运动将其拆毁。至今,上点年岁的龙场人,仍称该地段为“牌坊边”。

五、化钱楼

位于龙场镇政府大门前的老场坝东侧,向氏老宅门前处,建于清光绪年间。旧时的龙场,房舍低矮,多为木石结构的瓦房和茅草房,因水源缺乏,火灾事故频繁。为减少火灾隐患,街坊居民遂集资修建了此处石质结构的建筑,专门为祭奠亡故人焚烧冥纸钱。故称“化钱楼”。解放前,这里曾是政府悬挂犯人首级示众之处。20世纪50年代拆毁。

历史古迹

一、武功将军墓

位于龙场校场坝移民新区处,系本镇旺族龚氏始祖龚著莲及夫人杨氏之合葬墓,原修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嘉庆二年时被南笼起义军捣毁,嘉庆十二年由其裔孙龚永年主持重建。其墓为四柱三碑牌楼式墓葬,中碑高160公分,宽75公分;左右碑高135公分,宽60公分;墓碑高260公分,通面宽273公分;墓围23米,封土高265公分;墓前20米处左右两边各立一根石华表,高480公分,为四棱挂斗式。墓中碑书“明世袭都指挥武功将军龚公著莲(母杨氏)之墓”。1987年,贞丰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龚著莲其人,是湖南省邵阳地区武岗市牛栏山黑石头人氏,元朝末年参加陈友谅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陈友谅战死后,龚著莲随上司傅友德归顺朱元璋。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帝国,朱元璋则剪除异己统一全国,遂决定出兵云南。公元1382年9月,明太祖朱元璋任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师步骑30万出征云南。大军由川入黔,经遵义、贵阳、安顺、关岭,越北盘江进驻贞丰龙场。龚著莲奉傅友德之命,屯兵戍守龙场,可扼控盘江八属一隅。傅友德平定云南后,明太祖朱元璋封傅友德为颖国公,龚著莲为武功将军,世袭都指挥,领命戍守屯田龙场,为龙场的最早创建成人。

二、定头城遗址

位于龙场东六公里处的定塘村,建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2年),由普安(今盘县)监军副使朱家民督兵修筑,其目的为“宿兵卫民”。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赐邓嘉名“定边城”,后改为“定头城”。时城内军民杂外,农商并居,颇为繁荣。城垣周长2100米,用青石砌成,分东西南北四门;该城形状为梯形,西面城垣长约650米,东北两面城垣各长550米,城墙厚1500公分,残墙最高处4米,最低处1米以上,现仅存西门门拱,现仍有居民165户。清嘉庆二年(公元1798年),南笼起义军攻破城池而毁。城西门外有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的“万人坟”,墓碑上记述了破城时的腥风血雨;有当时龙场文人龚兴楚书撰的《七言》及《右调黄莺儿》“回忆严君独我忧,恨遭国难竟仙游,生前未尽承欢节,死后徒思燕冀谋,孺慕孤儿悲永诀,兴怀五父泪双流;艰辛备历天应眷,丧乱频临命莫由,失怙何依天罔极,称千无志赋同仇;情深手泽滋磋慨,目击尸堆起怨尤,芹藻幸扳孝五夜,佳城共建窕千秋,阴灵记后螽斯庆,咸仰蓬蒿万古留”。“兴难皆高堂,蛮烟起,贼势狂,定头城破实栽伤;检骨效荒,遗哀未亡,干戈殒命空惆怅;后发祥,清风明月,合墓永留芳”。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