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学院

更新时间:2024-10-12 09:32

龙岩学院(Longyan University)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入选福建省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B类)、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龙岩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附设在龙岩师范学校,学制1年。

1960年学校扩大招生,并办师资短训班。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停止招生,办初中语文、数学教师进修班。

1962年,奉令停办,校舍移交给当时暂迁龙岩的厦门大学使用。

1977年,龙岩师范附设龙岩地区师范大专班。

1983年,复名为龙岩师范专科学校,学制2年、3年并存。

1993年龙岩师范专科学校升格更名为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福建省煤矿技术学校创办,校址在龙岩市东肖镇。

1962年停办。

1974年复办,定为福建省煤炭工业学校。

2000年福建煤炭工业学校更名为福建资源工业学校。

合并建校

2002年,福建资源工业学校、福建省煤矿技工学校、福建煤炭干部学校撤销,并入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4年,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龙岩学院。

2007年,学校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13个二级学院,开设44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多位、教授100多位、博士近三百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人次、省级人才74人次,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5个。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00余人;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和省级高层次人才74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共15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3个省级一流应用型建设高校主干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培育点。截至2024年10月,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6个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8个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5项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

交流合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与龙岩市人民政府签订《龙岩市人民政府 龙岩学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天津大学对口支援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创新等工作。

学校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积极融入新时代“湾区+老区”合作机制,与广州大学开展对口合作,两校对口支援合作已纳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15所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面向全球招收了来自日本、喀麦隆、柬埔寨等国家的留学生。学校积极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与16所台湾高校交流合作,在办7个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已合作培养1827名应用型人才。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30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包括国家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技术转移机构1个、省行业技术开发基地2个、省重点智库1个、特色新型智库1个、省社科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科技经济融合服务平台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省科技进步奖、行业科技类奖 25项,省级社科类奖项12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4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3项(含国家自然基金2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7项);承担横向课题1060项。发表“三类高质量”学术论文1044篇、获国家专利、软著授权127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5件。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电子图书约184万册、纸质图书130多万册、纸质期刊约1500种。

截止到2022年6月,中外文数据库39个,纸质图书约130.36万册,电子图书179.29万种。拥有现代化检索系统和镜像站点,是闽西最大的文献信息中心。订购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网、CNKI中国知网、超星(电子期刊、知识库、移动图书馆、云舟域空间服务系统、名师讲坛)数据库、数图外文数据库、大学生专业数据库、博看有声微书屋、维普智立方知识资源服务平台、外刊资源服务系统、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加入了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FULink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CALIS平台。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标外环标注中、英文校名,中文用红色毛体,寓意为闽西红土地上的第一座本科大学将继承和发扬优秀革命传统。

“1958”指学院前身——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1958年。核心标志之创意源于东肖校区内两棵古榕树,整体寓意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干好似翻开的两本书,苍劲挺拔,象征着龙岩学院人坚忍刚毅,志存高远;树冠枝壮叶茂,四季常青,象征龙岩学院人生机勃勃的青春活力和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基座上镌刻校训“厚于德,敏于学”,寓意为欲达“树人”之目的,应以良好的品德和好学的精神为根基。整个校标大气灵动,充满活力,昭示着学校事业与时俱进,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学校校旗旗面为红色,中英文校名位于旗面中间位置,校徽位于旗面的左上角。

精神文化

“厚于德”,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刚毅;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我们以此为校训首句,意在强调必须将德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

“敏于学”,语出《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可有敏捷、敏锐之含义,即:行动敏捷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目光敏锐地遵循和运用规律、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我们以此为校训第二句,就是要求我们在大学中要刻苦地学习、审慎地思考、精细地辨析、坚定地实践,勤奋聪敏,知行合一。

校训中“厚于德”倡导的是学会做人、品优德高、和谐乐群;“敏于学”倡导的是学会做事、奋发有为、与时俱进。其核心指向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这既反映大学培养人的本质内涵,又体现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根本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价值观和闽西客家民德归厚、崇文重学的优良传统,和谐工整,自成一体,有出处、有底蕴、有特色。

现任领导

校园环境

同心楼

龙院的标志性建筑—同心楼。以“永定土楼”为原型的设计外观集教室、机房、演播厅、龙工图书馆等于一体,设备齐全,功能全面。

图书馆

龙岩学院图书馆是福建省龙岩市最大的文献信息中心。本馆内设综合科、资源建设部、流通阅览部、读者服务部和信息技术部。

桃心湖

因形状像桃心而得名的桃心湖坐落于东区田径场旁。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