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2 07:33
龙泉茶又称龙潭包种茶,轻度半发酵乌龙茶,是台湾龙潭乡的特产,“龙泉飘香”就是她的金字招牌。1983年当时的省主席李登辉先生将龙潭包种茶命名为“龙泉茶”。龙泉茶外观青绿色,条索紧凑,无梗,干茶具有浓烈的兰花清香。冲泡后,茶香芬芳扑鼻,汤色黄绿清澈。茶汤滋味有过喉圆滑甘润之感,回甘力强。具有“香、浓、醇、韵、美”五大特色。为台湾十大名茶之一。
龙潭乡是台湾最早推广茶叶栽培的地方,所产的龙潭包种茶是全台之冠,也是日据时期台湾主要产茶区,虽然光复后茶市场一度衰竭,但在政府大力推动复兴政策后,龙潭茶恢复活络的状态。1983年当时的省主席李登辉先生将龙潭包种茶命名为“龙泉茶”。 台湾龙潭乡地势高亢平坦,海拔在300~400公尺之间,龙潭乡境内多平缓丘陵地,全年气候温暖多雨,每日清晨和黄昏都有一层薄雾笼罩,茶叶生长经此湿气滋润,所制成的茶叶品质醇厚,香气怡人,大部份土质为强酸性的台地砖红土,最适合栽种茶树,逐渐发展成台湾主要产茶区之一。龙潭
台湾龙潭乡位于思茅区西南部,因地下暗河从山脚涌出,形成天然湖泊(龙潭湖)而得名。东南与六顺乡相连,西与思茅港镇接壤,北与景谷县、云仙乡隔江相望。龙潭乡位居桃园丘陵台地最南端,地势较高,地形也较复杂,大体可分为丘陵区(铜锣圈台地及店子湖台地),及平原地区(龙潭台地)两 大部分。 丘陵地形的龙潭,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属石灰岩地带,最高海拔2143米,最低海拔665米,平均海拔1403.5米,气候温度适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最低温度3℃,年平均降雨量为1524毫米。地质由下部砺石与上层的红土组成,独特的红土酸性土壤因排水良好、有丰富的铁质,加上龙潭地区气候多雾多雨,构成种植茶树最佳的地方。因为四季皆产、茶园区密集,龙潭茶园因此出众。
龙潭乡出产的包种茶享誉全省,茶区分布广阔。共规划四处观光茶园,开放参观、品茗及采购,除了享受享受的优美风光外,并了解龙潭的茶乡风情。
龙泉茶采制分为春夏秋冬四季,3月中旬—5月上旬为春茶;5月下旬-8月中旬为夏茶;8月中旬—10月下旬为秋茶;10月下旬—11月中旬为冬茶;其中以春茶、秋茶及早期冬茶品质较佳。鲜叶采摘标准为与新梢顶芽开面采二、三叶。不同品种、不同时间采的鲜叶,应分开制作。
龙泉茶为轻度半发酵乌龙茶,龙泉茶的初制工艺依次为分日光(或室内加温)萎凋、室内萎凋(静置与搅拌)、炒青、揉捻、初干、焙干等工序。
龙泉茶干茶青绿,条索紧凑,无梗,透兰花香,此茶干茶香气甚浓。冲泡后,茶香芬芳扑鼻,汤色黄绿清澈。茶汤滋味有过喉圆滑甘润之感,回甘力强。具有“香、浓、醇、韵、美”五大特色。为台湾十大名茶之一。
茶具:朱泥小壶,白瓷瓯,电随手泡;
水源:自煎自来水;
一水:淡黄透绿,入口爽滑,盏底有香,似幽兰;
二水:黄亮,有花香与茶香相间,入喉甘甜;
三水:金黄,入口后齿间,唇舌,两颊,喉均有茶意,香气徐徐绕齿,回甘。壶盖香已被茶叶湿润膨胀后的青草气息代替;
四水:色犹浓,茶汤香淡,入喉重。但不涩。较前水苦,盏有香;
五水:色渐淡,味亦渐弱。无涩,细闻盏底,隐隐有香。介于兰、桂间。比兰香浓郁,比桂香清幽。难以描述;
六水:已是曲众人散,瀹茶时间约为1分钟。汤色黄,有浊感。入口两颊有涩。茶仍有韵。仿佛是相识多年的朋友,少了初识的新鲜,却始终隽永有味,更属难得;
七水:电随手泡水尽,重以娃哈哈纯净水瀹茶,七水韵似胜于五,六水。
龙泉茶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可强心、利尿、消除疲劳,有解除尼古丁及酒精中毒的功能,更有消除血脂肪、防止血管硬化的妙效。
关于龙泉茶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很早以前,在深山中有一个深千尺的幽潭。那里薄雾笼罩,人际罕至,由于吸收了天地之灵气,那里的水就有了一种神奇的功效。一次有一条小龙负伤,准备回去疗伤。当他路过深潭时就感觉到潭里所散出的灵气,于是就决定在这里面疗伤便纵身跃入潭底。不知过了多久,他的伤好,在他养伤的这段期间吸收了潭水的灵气使他的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索性就在那里修身养性。 一年,山下的村庄发生旱灾,村民无奈就只好到深山寻找水源。小龙知道了村民的困境就化身一棵茶树,利用茶树的芳香和潭的灵气引导村民找到了水。当村民找到水源时已经又饿又渴,顾不了那么多舀起水就喝,看到潭边长着一株有异香的茶树,就摘几片放在嘴里嚼了起来,顿时感觉身上的疲劳减了一大半。于是村民就把水引到山下,也把那棵茶树移植到家里。第二年春天,茶树经过细心照料长得更加茂盛,有个制茶能人便把它摘下来制成茶。他制成后就有一股幽香飘出,村民闻香赶来,他就把茶拿出来和村人一起品尝,当大家看到茶入杯时就惊呆:茶所冒出的热气犹如一条龙在杯底绕一圈,然后缓缓上升就向东飘散了,犹如蛟龙在空中起舞然后突然间隐身不见了。于是大家就把引水的潭叫做龙潭,把这茶称做“龙泉茶”。由于这茶有异香,因此很快就被其他地方的村民知道,据说方圆千里没有人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