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3 19:09
作为安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龙腔”起源于望江县,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由望江县黄梅戏剧团老艺人龙昆玉、龙甲丙父子长期在流动班社巡演于望江农村后山一带,凸显望江方言,低沉委婉,自成腔体,被老百姓普遍接受并广为流传,成为黄梅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龙腔”和“ 怀腔”是黄梅戏在发展过程中的两大唱腔流派,望江与怀宁是黄梅戏起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在安庆视察工作时观看了“龙腔“《描药方》后与青年演员亲切交谈,他称赞“这才是地道的黄梅戏。“
望江作为黄梅戏的发祥地之一,“龙腔”最早起源于清同治年间,形成于“昆玉佬戏班”时期,代表人物是龙昆玉、龙甲炳父子俩,其韵白使用的是安庆官话、小白则使用的是望江本地的方言土语,亲切易懂,音乐不光是汲取了安庆地区的青阳腔、徽调,还揉进了望江本地的哭丧调和民歌,唱腔优美动人,少高亢艰涩之音,板式节奏灵活,行腔婉转舒缓,朴实无华。
望江龙腔被黄梅戏圈内人士所广泛认同,源于1979年的一场比赛。当年,在皖江大剧院,扮演祝英台的演员胡秀娟以一曲《描药方》,让龙腔闻名遐迩。30多年来,地道的龙腔仍然在望江县大大小小的舞台上演。而颇受观众喜爱的“望江龙腔”代表作《描药方》曾两度出席安庆稀有剧种、百年声腔专题晚会,名噪宜城,荣膺榜首。
“龙腔的存在显示了黄梅戏艺术在基层的活力。”望江县黄梅戏剧团团长陈立表示,龙腔发展至今,正是吸取了民众的智慧,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反映出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老百姓能听得懂、学得会,能参与其中,龙腔因而流传至今。如今,无论是专业院团的正式演出,还是民营剧团的乡村舞台;无论是精心排演的大戏,还是广场上热闹的折子戏,都能听见龙腔。
《描药方》、《相知吟》等。
据相关资料分析,黄梅戏应萌发于皖、鄂、赣交接地区,成形于以望江、怀宁为核心的武昌湖流域。望江史上属移民大县。黄梅戏艺人,不忘戏曲初心 牢记传承使命。传承戏曲文化、发扬黄梅戏品牌和“龙腔”和“怀腔”特色,以丰富多彩黄梅戏文化的形式呈现在群众眼前,让经典与生活零距离,让群众与黄梅戏共呼吸。积极广泛宣传黄梅戏的历史渊源、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这样的双向传递和接收,促进了“龙腔”和“怀腔”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激励黄梅戏人创作出让群众更加满意的文化艺术作品,让人民群众在轻松愉快中聆听黄梅调。
近年来,为了让黄梅戏“唱起来、沉下去、走出去”,望江县民营黄梅戏剧团异军突起,走出了一条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强劲发展之路,成为文化下乡的主力军和安徽民营文化产业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统计显示,目前经望江县文化委批准成立的民营黄梅戏剧团有21家,20多家民间班社、1000多名从业人员活跃在全国各地,每年演出场次超过4000场,年创收近1000万元。为了小戏的传承发展,他们还积极主动开拓县外和省外演出市场,长期活跃在浙江、福建、江西以及湖北等地,所到之处深受百姓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