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3 07:31
广东省南雄市的香火龙源于百顺镇白竹片村,流传于百顺镇一带。每年的元宵佳节或其他重大庆典活动期间,白竹片村的香火龙都要隆重登场;且扎制和舞龙技艺代代相传,现今该村青壮年都能熟练掌握。因此,该村被乡里誉为“火龙”村。
香火龙最初只在本村舞动,后经乡邻外村邀请,在节日到外村舞动助兴,1986年,白竹村成立了龙舞艺术表演队,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
每年的元宵佳节,是龙“抬头”的喜庆日子,当地人称“闹春”。夜幕降临后,在开阔的打谷场边,18名舞者紧张有序地同时为扎好的草龙燃香、插香,要在约十五分钟内在两条龙身上分别插上1600—1800根香火。插香完毕,草龙浑身香火缭绕,似星光闪烁。此时,锣鼓声、鞭炮声响起,一舞者在场地中央舞动龙珠(火球),逗引双龙入场,两列舞者分别举着公龙、母龙登场舞蹈,表演“双龙戏珠”、“跳跃龙门”、“双龙出海”、“云游四海”等套路。
舞香火龙整套动作约需8分钟。表演结束后,双龙便游村场,直至燃香燃尽。正月十五日,香火燃尽的龙身,由众人举持到村边的沙官庙前用火烧掉。当天晚上,村里杀猪一头,大摆酒席,慰劳舞香火龙的众人。
“香火龙”的龙体用竹篾扎成龙的骨架,再配以稻草扎制而成。公龙、母龙各一条,公龙长9.9米,母龙长9米,龙身直径6至15厘米,由头向尾渐细。每条龙重约29公斤,龙身肚部分段插入长约90厘米的撑杆,为舞龙者手持,公龙插7根,母龙插6根。龙珠以红布扎制而成,一头插举撑杆一根。表演前,在草龙身上遍插点燃的香, 公龙插1800根,母龙插1600根。为保证尽可能长的表演时间,需要有16至18人同时燃香插香,一个插点一般插六根香,呈放射状,单独看似梅花开放。
“香火龙”历史悠久,是粤北民间舞蹈表演艺术缩影,对研究中国南方民间舞蹈艺术的发展及民俗风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由于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受到社会生活的转型和新潮娱乐方式的影响,其生存环境已受到威胁,面临失传困境,亟需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傅敬贵,男,1949年生。自小师从白竹村香火龙第三代传承人傅田养学习香火龙基本技法,经过多年实践,完整掌握香火龙扎制方法和各种舞法套路,如火龙拜门、双龙出海、双龙戏珠、龙尾对舞、跳跃龙门、云游四海等表演套路。数十年来,一直从事香火龙艺术表演活动,并长期担任舞龙队的教头和舞龙头的角色,曾多次带队参加省、市、县的民间艺术庆典活动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香火龙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
曾宪林,男,生于1962年5月。自1978年起拜村中的舞龙老师傅为师学习舞香火龙,从事舞龙活动已有30多年,掌握了一整套舞龙技艺,在舞龙队担任舞龙头角色和教头。他不但能娴熟掌握舞香火龙的各种表演套路,还能娴熟掌握香火龙的扎制技术,他的舞蹈动作干净利落,节奏感强,在完成舞香火龙动作时,他特别注意对四肢的控制,给人以灵巧敏捷的美感,并善于运用各种步伐,变化地舞出各种表演套路,使该舞蹈显得轻快干脆,别具一格,他舞香火龙动作洒脱大方,飘逸流畅,把香火龙舞得上下翻飞,动作流畅,形态逼真,迅捷异常。多次带香火龙队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并获得荣誉。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曾宪林协助傅敬贵在当地积极授徒传艺,弟子百余人。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南雄市文化馆获得“龙舞(香火龙)”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龙舞(香火龙)项目原保护单位存在单位性质、机构等方面重大变化,不具备保护单位基本条件等情况,重新认定保护单位南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
重要演出
1986年,香火龙参加了南雄市元宵民间艺术节表演。
1988年,香火龙参加广东省第三届欢乐艺术节表演、韶关市文化节表演。
2005年,香火龙参加广东省第一届国际旅游文化节表演,获岭南民间艺术表演银奖。
相传,康熙年间,某一年百顺一带大旱,蝗虫肆虐,瘟疫流行,人心惶惶。村中一老人梦见村边响水塘飞起两条金龙,四处游走,金龙所到之处,蝗虫绝迹,疫病消失。第二天,老人将梦中所见告诉村里人,并带村民去响水塘察看,看见塘边堆着两堆干稻草,老人忽然明白梦意,是要用火烧虫。
于是,倡导村民将稻草扎成草龙,在草龙身上插满燃香,夜里,让村里身强力壮的青年举着香火龙在村里和田野各处游走,一连几天,田里的蝗虫真的越来越少了,不久,天又降下大雨,旱情解除,庄稼有了收成。人们于是认为香火龙有驱灾祈福之意,从此,每年都舞香火龙,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