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17 22:25
龙舟说唱,又称“龙舟”、“龙舟歌”、“龙洲歌”或“顺德龙舟”,是流行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和其他粤语流行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龙舟说唱的起源时间,准确的年份已无从考证,约兴起于清代乾隆年间。关于其渊源背景,历来存在纷争。岭南民俗学者叶春生在其所著的《广府民俗》中提到两种说法:“龙舟,或称龙舟说唱,也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是粤剧、粤曲常用的曲牌。它比木鱼稍晚问世,其产生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清乾隆年间,由一个顺德县的破落大户子弟首创;二说是清康熙年间,‘天地会’等组织为开展宣传而编创,它属水驿江间之歌谣体裁,原盛行于珠江三角洲。”
龙舟说唱最早出现在佛山顺德的龙江及广州方言地区,而以顾德腔为正宗,演唱者非顺德人也要先学顺德口音。艺人多在茶楼、乡渡及乡村格树头等公共场所卖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不久,佛山顺德曾组建40人的“顺德龙舟粤剧团”,到各地表演谋生。该剧团于1954年解散,之后艺人各自活动。到了1960年代,除了粤剧家文觉非的作品《倒卷珠帘》,再也没有新作品出现。文化大革命时龙舟说唱被彻底禁止。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龙舟说唱做了一些改革探索,如原只由男艺人演唱改为有女演员演唱,原只有单人演唱改为双人对唱及群口齐唱,并尝试添加小乐队伴奏等。
龙舟说唱表演时,艺人常持一只上端架着木雕小龙舟的长棍做标志,胸前挂一副小锣小鼓,敲击节拍做间歇伴奏吟唱。龙舟说唱以“一锣一鼓”为主要乐器,而老艺人一般都能一个人击打全台戏的乐器,即所谓“一龙两锣三条棍”。“一龙”指木雕龙舟,“两锣”指一锣一鼓,“三条棍”指支撑木雕龙舟的龙舟棍、竹管及敲鼓小棒。其中打鼓和锣讲究技巧:打的是一长三短鼓,五大一小点锣,演唱中还可伴有单打、双打、长点、小点,演唱时要收放自如。
龙舟说唱的唱腔结构分为起式、正文、收式三部分。节拍自由,字多腔少,属只用锣鼓断句的清唱。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龙舟说唱逐渐形成文唱和武唱两大流派。文唱的行腔平稳、抒情,有的还突出羽调式的色彩,赋予悲凉的情绪;文唱更善于表现男女之情、妇女心声和辛酸故事。
龙舟说唱的唱词由起式、正文、收式三部分组成。唱词基本以七字为一句,有时突破七字句的局限,扩展为八九字句;四句为一组,且句内和句间讲究平仄相间,使其产生跌宕起伏、高低缓重的音乐感。唱词具有口语化、通俗粗犷的特点,用通俗的粤语方言以及俚语编、唱。
龙舟说唱分为三种表演形式。一种是说唱龙舟,有说唱短篇或长篇故事和龙舟短歌等。艺人逢年过节穿街过户唱些吉利颂词,向住户讨些食物或零钱。一种是龙舟说唱表演,保留了传统的手提木雕龙、胸前挂小锣鼓的形式;有的备有红布袋斜挂在左腰,用来装赏钱或食物。还有一种是鲤鱼歌表演和喃银树表演。鲤鱼歌表演为手提木雕鲤鱼,一边打小锣鼓,一边说唱。喃银树表演为手提绿树枝(一般用榕树枝),用红布围着,或树枝上挂满红包,有的则是拿着一盆枝叶间缀满金黄果实的四季橘、柑橘进行表演。
木雕龙
木雕龙一般长约60厘米。船身上有一个龙庭,龙庭分上下两层,龙盖顶制作成元宝模样,下层有十三个手执船案的带帽艄公,十三个艄公以每排两个排成六排,最后一排的单个艄公负责掌艄,龙舟上面一般竖有两支小红旗,正反两面一般都写有“风调雨顺、国秦民安”等字,船尾插着一支七星旗,意为避邪、挡落。在船身下方悬挂三到四长的龙裙,用以遮住支撑龙舟的半条木棒,每个艄公的船案部位都用铁线闻串,拉动铁线会受牵引摆动,艄公会划浆。
龙舟锣和鼓
小锣和小鼓一般长约20厘米,一般情况下,说唱艺人左手持小锣和小鼓,右手持鼓棍,一长三短鼓,五大一小点锣,用于敲击节拍和曲词押韵,不用其他乐器伴奏。只有苏州锣才能用在龙舟说唱上。
锦旗
锦旗是用红色绸缎制成的旗子。申遗成功后,锦旗上面标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龙舟说唱部分来自艺人自编自唱,部分直接把木鱼歌书改用龙舟说唱演唱。题材内容多样,有神话传说寓言类、历史故事类、爱情故事类,社会问题类等,篇幅以中、长篇为主。
龙舟说唱流行于佛山、东莞、广州等珠江三角洲粤语方言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民生活的改善,群众文娱生活多姿多彩,只有一种基本腔调的龙舟说唱便日渐少人演唱了,职业艺人也不复多见。龙舟说唱技艺的传承面临着挑战。
首先,环境的改变。由于村落环境的改变,家家户户都是装有铁门铁栅栏的高楼,龙舟说唱原生形态的单人“沿门说唱”趋于消失,而具有“文化展演”性质的表演成为龙舟说唱的存活方式。具体包括两种:一是在神社祭仪场域说唱龙舟说唱。龙舟艺人会受邀或主动到这些在特定时间举办的以祭神为旨归的神社祭仪活动说唱龙舟。二是在娱乐舞台上进行纯粹的说唱表演。这类由官方、商家或者个人设立的表演舞台以娱人造乐为目的。
其次,复杂技艺的失传。由于龙舟说唱的活态传承特性,艺人的表演从未产生所谓权威、物定的文字文本,其精华并不以“正确”、“优美”等为评判标准,而是呈现出“在表演中创作”的口头特质。但在当下的龙舟说唱传承中,不仅出现了指导性的唱词歌本,而且老艺人的表演也多以背通底稿的方式出现。从即兴编创的口头表演衰减为对文本唱词的复述背通,是龙舟说唱丧失口头魅力的根本原因。
最后,龙舟说唱艺人老龄化现象十分突出,经济回报太少导致年轻传人难招。经过艺人指导的中小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是传承龙舟说唱的好载体,但是他们除了参加有限的晚会和比赛,一旦学业转换,就会脱离杏坛水乡,不再参与说唱表演。
龙舟说唱自2006年入选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政府想方设法去换救频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利用宣传、推广、培训等形式进行了一系列传承工作。2006年,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政府拨出专款,开设首届龙舟说唱培训班,聘请非遗专家及龙舟说唱艺人进行授课,吸引了一批爱好者的参与。随着培训班的结束,这群爱好者组织起来,成立了杏坛镇龙舟说唱协会。佛山学者陈勇新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 出版了书籍《龙舟说唱》。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文化站获得“龙舟说唱”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龙舟说唱”项目保护单位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文化站评估合格。
尤学尧(1939—2010年),男,广东省佛山市人。龙舟说唱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尤学尧自小在聆听老艺人说唱中揣摩掌握了说唱腔调和锣鼓技艺,能跟唱本学唱龙舟,对传统龙舟唱本能一字不漏地背唱。20世纪80年代初,尤学尧得尤镇发赏识,被收为徒,随师四处演唱。其嗓音高亢、明亮,在声腔中常出现许多低音旋律,显得丰富多彩,与众不同。尤学尧在20多年说唱龙舟的丰富经验中形成了吐字清晰、行腔简朴、鼓点利索自然、方言唱词多变有趣与铿锵有力的个人说唱风格,尤擅长即兴发挥,是顺德龙舟说唱为数甚少的几个老一辈传承人之一。其代表曲目有《丁山射雁》、《西游记》、《方世玉打擂》、《柴家庄祝寿》等。2006年,尤学尧被聘为杏坛镇文化站龙舟说唱培训班顾问,积极传授自己的说唱技艺。
伍于筹(1930—2008年),男,广东省佛山市人。龙舟说唱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伍于筹自幼喜爱演唱龙舟说唱,有多年的说唱经历。他音色甜润、吐字清楚、行腔婉转,能把粤曲的优点巧妙地融入龙舟说唱中。逢年过节,伍于筹便挨家挨户唱龙舟。他能根据主人身份地位、节日喜庆、神诞庆典等不同的场合即景生情、即兴发挥。其说唱吐词准确,条理清晰。他还自编自演了《夫妻和顺》、《老师教学生》等龙舟曲目。2006年,伍于筹协助杏坛镇文化站开办首届龙舟说唱培训班,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协助龙舟说唱专家培训出一批优秀学员。
陈振球(1941—年),原名陈庆辉,男,广东省佛山市人。龙舟说唱项目广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振球自1953年向龙舟宁学习龙舟说唱的唱法,后拜龙舟方、龙舟会、尤庆崧以及尤振发等人为师。他逢年过节和喜庆节日便到勒流、杏坛、大良、伦教等城乡唱吉利龙舟说唱。其说唱吐字清晰,行腔简朴,锣鼓点铿锵有力。2006年以来,陈振球积极配合抢救龙舟说唱艺术工作,被评为“杏坛镇优秀民俗民间艺人”。2010年起,陈振球在麦村小学、杏坛中学传授龙舟说唱技艺。
2006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申报的“龙舟说唱”入选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价值
龙舟说唱是地道的“草根文化”,因为其曲目,部分来自艺人自编自唱,部分直接把木鱼书改用龙舟说唱演唱。题材内容多样,语言通俗、生动,对民间文学保护和发掘具有积极的意义。
民俗学价值
在重大节日或各种喜庆场合中最容易见到见龙舟艺人的身影,唱词往往侧重于喜庆吉祥。因此,龙舟说唱蕴含着大量的民俗学信息。
音乐价值
龙舟说唱融进了剧、曲,演唱时既不用锣鼓,也不用其它乐器伴奏,只由演员清唱,它在组织语唱词、“问字求腔”等方面的经验,对剧、曲唱腔改革有参考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形式为宣传员所广泛使用,以此作为宣传、鼓动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