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景

更新时间:2024-08-17 09:49

龙船景(Fisheries administration ship)是广州地区端午期间举办的一种岁时民间娱乐活动。

简介

端午前后,广州市郊各乡都将择定一日,进行

广州龙船景

广州市的近郊不少村落依然保留这个乡土味十足的龙舟节目——“龙船景”(龙舟表演或别村龙船来串门的情景)。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五是”龙船景”最为集中的时候,各村的龙舟会不停地串门和探亲访友,具体时间则由各“老表”、“兄弟”(各村龙船会之间的称呼)商定,这是庆祝丰收的一种形式。

首先是“招景”,就是主办村在端午节向兄弟村、友好村发出邀请。受邀村每年在固定日子划龙舟来应景,并由主办村提供食宿。招景主要分为迎龙、敬神、吃龙船饭和回龙 4步。

“迎龙”首先是本村的“老龙王”(本村老资格的龙舟)出动迎宾。“老龙王”出动迎宾是对外村龙舟的最高礼遇,准备工作也要忙一番。在前一天夜里涌水涨时,村民顺着船架把龙船推入水中。早上天一亮,村民到田里取两束禾苗放在龙船头和龙船尾,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然后村民敲锣打鼓从北帝庙请出龙头、龙尾、罗伞和神斗插上龙船,圣水兜里要装满“圣水”,待长者用龙眼树叶蘸水洒在龙船划手身上,划手才能上船。上船也很有讲究,划手必须赤脚,不能穿拖鞋(穿拖鞋犯了拖泥带水的忌讳)会被老人家赶下船。有些村落会出动7~8条龙船迎亲朋。“迎龙”当日万人空巷,岸上人头涌动。龙船未到,鼓声先闻。人们见到龙船进村,岸上便放鞭炮迎客。龙船上的人和岸上的村民相互挥手和作揖致意,犹如家人团聚。这时主办方把一匹布、一封利市和一包龙船饼绑在青竹上,竹尾用红绳扎上一束龙眼树叶。老表的龙船到了,岸上主持人大声招呼表兄,并把青竹的一端递向河中。表兄也大声答谢表弟,船上的人把鞭炮点燃,老表们争着侧身上前捞竹竿,并把竹竿上的礼物绑到龙船支架上,这个仪式叫做“送标”,船上老表接受礼物叫“捞标”。经过 “送标”和“捞标”后,来访龙船来回游弋3个来回后,主办方便盛情邀请老表上岸吃龙船饼,喝凉茶,然后一起吃龙船饭。在村民眼中,龙船更像他们的长辈,亲切而值得尊敬,所以上船必定赤脚。船与船之间则讲究辈分长幼,这点在 “迎龙”时特别明显。村里会根据与兄弟村的关系采取隆重程度不同的礼节。对于辈分高的龙船,村里会派出“龙标” (小龙船,村民们称它为“龙船之子”)到闸口迎接。“龙标” 除了迎接任务,有时还负责承载赠予对方的礼物。

有些村一次“招景”龙舟多达60~70条,摆设400多围宴席的龙舟饭,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等到兄弟村的龙船到齐了,吃过龙船饭后本村的龙船就出动,和兄弟村的龙船一起在河面上嬉戏,其间鼓声锣声不断,几十条龙船在来回游弋。但他们并非在瞎热闹,每条龙船都谨守“3个来回” 的传统规则。所谓嬉戏,是考验村民划船技术——边蹬边划,令这条60~80人的龙船在平静的河道上无风也能起浪,以营造游龙出海的动态。按村民的说法,游弋3个来回以及无风起浪的传统都有“风生水起”的美好寓意。会不会有人站不稳掉下水?哪个村的龙船蹬得好划得好看?都是岸上观众的兴奋看点。

龙船游弋完毕,等到下午时分潮水也开始退潮了,兄弟村的龙船才开始离开,叫“回龙”。来访龙船作别主办村,也至少要划3个来回才会离去。“回龙”这礼节既表达了有来有往的意头,也表达了对东道主盛情款待的谢意。

一些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还有一些今天已鲜为人知的龙舟习俗,如参加“龙船景”互访的龙舟,要在出访前一连几天进行“投船面。”所谓“投船面”就是把龙舟上旗手的位子拍卖出去。龙舟上共有桨手、舵手、鼓手、神斗和旗手5类,只有旗手需要村民投标,因为旗手是龙舟上很风光的“岗位”,一条龙舟上有5个罗架,架子上插上5个罗伞,代表的意头是“九五至尊”。在罗架下摇旗的人最为显贵,竞价很高,而其他的“岗位”如划船的桨手和击鼓的鼓手是体力活,神斗是敬神烧香的,必须是长者才能出任。船头船尾掌舵的艄公由驾船经验丰富的村民担任,通过竞争上岗——“投船面”募来的钱则用于来买鞭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