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2 21:28
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上清镇、龙虎山镇境内,距市中心18千米,面积达200平方千米。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此得名。
夏商西周时期,龙虎山地属扬州之域。
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秦将王翦灭楚,朝廷以干越之地置九江郡,其下有番县,龙虎山地属之。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分番县地置余汗县,下有葛兴、葛阳、晋兴等乡,龙虎山地属晋兴乡。秦末,义军蜂起,天下大乱,龙虎山地归属番县令吴芮所辖。
晋元康元年(291年),析余汗晋兴乡置晋兴县,龙虎山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又改鄱阳郡为饶州,龙虎山的县乡归属仍旧。唐武德八年(625),于余干县晋兴乡置雄石镇,镇在今上清镇城门、沙湾之间。驻兵防守江闽要冲。镇主将称军民镇遏使,龙虎山地区实属其辖区,直至宋开宝八年撤镇隶县。唐乾元元年(758年),割饶、衢、建、抚四州地设信州。龙虎山仍属饶州余干县晋兴乡。唐永泰元年(765年),据洪州观察使李勉奏,割弋阳之西乡及余干之东南乡设贵溪县,隶属于信州。从此,龙虎山地属贵溪县。
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将曹彬灭南唐、平江南,得19州,贵溪县龙虎山归宋,属江东路信州。撤雄石镇归贵溪县。龙虎山地属贵溪县仙源乡,直至清末。
民国十年(1921年),龙虎山地区属贵溪县鹰潭区上清乡(今上清镇)、渐浦乡(今龙虎山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溪。同年5月7日,贵溪督察专员公署在鹰潭镇成立,贵溪县属之。
1950年6月,贵溪县设八区一镇(鹰潭),上清为第五区,今龙虎山景区分属上清区的上清、桂洲、城门、渐浦、龙虎、西源和月湖区的鱼塘、天禄等乡。
1958年10月,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化,贵溪全县成立12个公社(上清为其一)和3个镇(上清为其一)。豪岭为余江县马荃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1961年改属洪湖公社)。上清公社、上清镇及豪岭大队即今龙虎山景区地域。
1960年,调整社队规模,龙虎山景区分属上清垦殖场和鱼塘公社。
1984年6月17日,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鹰潭市龙虎山旅游开发公司(副县级)正式成立。
1993年5月,鹰潭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出《关于理顺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决定》,将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市旅游局合并成立市风景旅游区管理局。
1998年4月,鹰潭市风景旅游区管理局更名为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
1999年11月,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更名为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是地方行政、风景名胜管理和旅游行业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机构。
2000年4月,原属余江县洪湖乡的豪岭行政村划入龙虎山镇。
2001年4月,贵溪市上清林场划归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管辖。
2004年底,鹰潭市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驻龙虎山镇北部206国道与龚(店)资(溪)公路相接处,下辖上清镇(驻上清)、龙虎山镇(驻张家)及上清林场。
2005年的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的版图,就是两镇(上清、龙虎山)一场(上清林场),上清国家森林公园(2000年12月18日国家林业局同意建立)和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3月16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并授匾),分布于其中。
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郊贵溪县,地处武夷山脉西北支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的赣东丘陵西翼、发源于武夷山麓的信江支流上清河流域,其范围以仙水岩风景区为中心,约200平方千米左右。
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落差大,变化多端,形成了山地、丘陵、河湖平原三种地形。南部属山地,最高海拔1124.6米;中部是丘陵地带,大多海拔在240~280米之间;北部则为河湖平原以及海拔在90米以下的低缓丘地。东南部的地质背景以火山岩、变质岩和花岗岩为主;中北部以丹霞地貌为特色;北部边缘为五湖平原。
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9℃)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四季划分大致以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之日至5月下旬为春季,约67天;自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之日至9月下旬为夏季,约122天;自9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22℃之日至11月下旬为秋季,约62天;自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之日到第二年3月中下旬为冬季,约114天。四季起止日期及长短变化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本区南部山区与北部丘陵平原气温有一定差异,向南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春、夏两季始日相对推迟2~4天,秋、冬两季始日则提前2天,其中夏季天数减少64天,冬季天数增加42天,春季天数增加22天,秋季天数变化不大,山区有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0.6℃,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的地方,夏季气候十分凉爽。降雨量也是山区略高于平原丘陵地区,年最高降雨量达27362毫米。
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流域内水量丰富。流经这里的河流主要是信江,信江是江西省五大水系之一,河道宽阔(250~350米),流量丰富。信江的一级支流泸溪河贯穿龙虎山,多年平均径流深1140毫米,流量20.7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6.63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源丰富,这里的水质清澈,无异味,PH值呈中性,达到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100%达到标准。
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地处中低纬度地带,加上部分山地地形,土壤主要是红壤,山区的土壤呈垂直地带分布,主要有山地黄壤、山地草甸土等,在平地耕作区还分布着水稻土。
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属于古北界中国亚热带森林省东南沿海亚单元,具有岗地、丘陵和山地等多类型植被特征。龙虎山景区的低海拔处生长着中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有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和暖性针叶林等,还有竹林、灌木丛等,森林覆盖率达57%左右。龙虎山景区还保留大量的原始种群,保存大量百年以上的古树,如罗汉松、樟树、黄连木、桂花、枫杨等近300棵,还有11种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内动物种类也非常丰富,脊椎动物300多种,其中哺乳类69种,鸟类200多种,爬行类近50种。昆虫种类900多种。
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灾害性异常天气主要有倒春寒、小满寒、汛期暴雨及严重干旱。倒春寒主要出现在3月11日至4月11日期间,日平均气温小于10℃,无日照,阴雨连绵,山区甚至出现冰冻,造成早稻大面积烂秧,出现倒春寒年份的概率约76%;小满寒出现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期间,连续三天日均气温小于20℃,影响早稻生长,降低结实率,严重减少产量;汛期主要发生在4月至6月期间,雨量集中,暴雨造成洪水与地质灾害;干旱天气发生在7月至9月间,平原丘陵地带可造成农田严重缺水,甚至引发虫灾和山林火灾。
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以独特典型、类型齐全的丹霞地貌景观以及与之融为一体的丰厚道教文化、崖墓文化景观为主要特色,兼有火山岩地质地貌遗迹。是以科学考察、科普教育、观光揽胜、文化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国家地质公园。
象鼻山是龙虎山地质公园最为典型的景观之一,是长期受雨水冲刷溶蚀风化而脱落,造成崩塌残余型的石梁穿洞类景观。高约100米的山峰有一石梁凌空垂下,整个山体就像一只巨型石象在汲水,以象鼻山景点为主的游览区还有仙丹盒峰、龙胆赤壁、观象台、正一仙峰、百岁洞府、金龙汲水、倒挂藤萝、虚靖堂、畲寨、斧劈神山、面具岩、雄狮回头、金龟翘首等。“仙象雨霁”是龙虎山陆路八大景观之一。
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此得名。
“天师”是张道陵创立道教时,自封的领导称号。当时他在巴蜀地区建立了二十四治,实行的是政教合一制度,就相当于教区。各治首领为“都功”,而张道陵本人任首治(中央教区)都功(天师道信物“阳平治都功印”即因此而来),并自领“天师”称号。自此之后,天师世袭,其子孙后嗣,凡继位者均自领“天师”称号,非张氏血脉不得继位。张道陵(祖天师)和其子张衡(嗣天师)、其孙张鲁(系天师)均在巴蜀一带活动,传说都飞升上界,位列仙班。其曾孙张盛(四代天师)在汉末迁至龙虎山并定居。第四代天师从蜀地迁至龙虎山并定居下来后,龙虎山就成了“天师祖庭”,很长一段时间是“道都”或者南方“道都”,其地位不言而喻,所以龙虎山可以说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龙虎山天师府是历代天师所居之处,有正一道祖庭的称呼。正一道即天师道,其前身是五斗米道。汉末,张鲁投降曹操,巴蜀五斗米教出现了分裂,其中一部分流传到江东,叫正一道,自汉中迁居至龙虎山。所以早在东汉时期,正一道兴盛时,龙虎山道教宫观规模宏大,数量众多,有10大道宫,81座道观,50座道院,还有敕书阁、藏经楼、学宫等众多文化教育建筑,至今保留下来的有天师府,上清宫,正一观等。
明初,太祖朱元璋加赐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永掌天下道教事”,把张天师的权力从掌江南道教事扩大到掌全国道教事,龙虎宗成为最显赫的道教宗派,龙虎山成为全国道教的中心,天师成为全国道教的精神领袖。但在清朝龙虎山的宗教地位逐渐下降。清乾隆中期,天师地位由一品一度降为五品,后复三品。尽管如此,慑于民众信仰和传统习俗,清王朝仍赐天师世袭嗣教,加恩视正三品,并“永为例”(道教之音),直到清末,龙虎山道教地位虽然下降(其实是道教整体地位下降),但道教祖庭地位仍然是非常崇高的,仅次于武当山白云观等。
龙虎山峭壁上的202座悬棺,很长时间内都是一个未解的谜团。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现有腐朽的木板从仙水崖飘落到芦溪河上。随后发现,距离水面或高或低的悬崖绝壁的缝隙间,竟然有不少墓穴。1978年,考古人员先后对周围约2.5千米范围进行考察,发现有崖墓100余座。考古发掘工作历时3个月,科学清理崖墓14座,其中11座崖墓位于水岩,另外几座崖墓则位于水岩附近的仙岩等处。发掘共取出棺木39具,保存较完整的人骨架16副,崖墓中出土陶器、原始青瓷器、竹木器、纺织器材、纺织品等220余件。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对棺木进行放射性碳素测定后得知,棺木距今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证实这批崖墓属于春秋战国时期。
陆九渊(1139~1193年),字子静,号存斋,世人称他为象山先生。原籍江西省金溪县青田人,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在宋乾道八年(1172年)中了进士,曾担任过县主簿官职。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他的学生彭世昌到上清镇访友,见上清的应天山“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便和朋友商议,修建草庐延请陆九渊上山讲学,陆九渊慨然答应,靠妻子“捐奁中物助之”,建了一个草房自居,因看见应天山山形如象,取名叫象山精舍,自称为象山翁。他的学生纷纷慕名前来求学,并在精舍周围各自结室而居,形成颇有规模的书院。在前后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先后有近1千人前来求学,连当时已负盛名的理学大师朱熹也很向往,他写信给陆九渊说:“闻象山悬辟架凿之功益有绪,来学者益盛,恨不得一至其间,观奇揽胜。”陆九渊去世后,他的再传弟子将象山精舍迁到贵溪三峰山下,并得诏赐“象山书院”匾额。由于它的显著教学成绩和深远的影响,与岳麓、白鹿、丽泽书院齐名,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南宋四大书院”之一。陆九渊的教学思想自成体系,以“明理、志道、做人”为办学宗旨。他办学的最突出特点是不用学规,提倡言传身教,主张学以致用,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可以说他是当时颇负盛名的教育家。陆九渊提倡心说,提出“心即理”的思想,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他的学说后来由明代的王阳明继承发展,并成为当时思想流派,人称陆王学派。陆九渊因此被后世称为“百世大儒”,是南宋著名哲学家。后人将他生前所著所讲编为《象山全集》共三十六卷。陆九渊后裔一支现居住在龙虎山镇西源陆家村。
朱丹溪(1281~1358年),名震亨,字彦修,元末名医,浙江义务人,因世代居住在丹溪,被称为“丹溪先生”。早年拜名医为师,博览群书,而有创新。在医学上认为人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创立著名的滋阴学说,成为中医学上养阴派代表人物,行医以寒热虚实辩证施治,对症下药,屡见神效,被尊称为金元四大医家,中国十大医宗之一。他的学说传入日本,形成日本汉医中的丹溪学派,近代有“丹溪学社”。朱丹溪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凡有求医,风雨无阻,救济贫困病患,乐于施赠药品。著有《伤寒伤辩》《外科精要发挥》《本草衍义补遗》《金匮钩玄》等。朱丹溪曾到贵溪上清行医多年,当时上清一带痢疾大流行,朱丹溪昼夜不断施药治疗,救活了许多人命。老百姓为表示感恩,在他去世后,自动集资在上清镇西头“长庆寺”内塑朱丹溪像,并改名为“朱老爷庙”。每年的农历七月廿二日,附近的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到上清漾会,聚集在上清古街,做买做卖,走亲访友,热闹非凡,形成一道民俗风景线。
夏言(1482~1548年),字公瑾,号桂洲,上清镇桂洲村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进士。明嘉靖元年(1522年),16岁的明世宗继位,夏言多次上疏劝其关心政事,深得朝臣和世宗皇帝的一致称赞。夏言奉诏敕饬朝廷人事,淘汰冗官冗员3200名。明嘉靖七年(1528年)夏言调吏部,上疏请皇帝“亲耕南效,后亲蚕北郊,为天下倡”,即建议皇帝皇后带头,倡导天下重视农桑。夏言还协助世宗更定文庙祀典及各种礼仪,博得皇帝的常识和信任。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二月升为武英殿大学士,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加封为少师、太子太保,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居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夏言因昭制疏上有误字,被排挤罢官回到江西,在家乡贵溪象山书院下建“象麓草堂”自居。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被重新起用。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针对河套地区三面凭河,土地肥沃,而不断遭受鞑靼部入侵骚扰的情形,他积极推荐并支持总督三边的兵部侍郎曾铣力主收复河套,被权臣严嵩陷害罢官。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十月,又遭陷害,皇帝命把本已罢官放归的夏言从行至通州的路上逮回处决。嘉靖之子穆宗继位后,予以昭雪,并追溢为“文愍”。夏言著有《桂洲集》十八卷及《南宫奏稿》传世。他的诗作能揭露社会矛盾。如《安乡道中观女人插田》中写道:“南村北村竞栽禾,新妇小姑兼阿婆;青裙束腰白裹首,手掷新秧如掷梭;打鼓不停歌不歇,似比男儿更臂力;自古男耕和女织,恰尔一身勤两役。吁嗟呼!长安多少闺中人,十指不动金满身”。
张宇初(1340~1410年),字子璇,号无为子,别号耆山。明洪武十年(1377年)被袭封为第四十三代天师。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奉敕重建大上清宫。明建文帝时曾一度遭贬,于是在乡里黄箬峰下(龙虎山东南5千米处)建岘泉精舍居住。明永乐四年(1406年),受命编修道教书。张宇初读书过目成诵,博学经史诸子百家并擅长书画,写墨竹、精兰蕙,自成一家,人称为“列仙之儒”。他认为:文以载道,只有“道充,义明,气足,才能发乎词章,而得性情之正。”著有《岘泉集》20卷,编写《龙虎山志》十卷及《道门十规》《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等传世,是道教理论集大成的一位天师。
娄近垣(1689~1778年),字三臣,号郎斋,自号上清外史。松江娄县(今上海市松江县境)人。娄近垣自幼在龙虎山学道,对道教理论,道规道法有很深的造诣。清雍正五年(1727年)随55代张天师例觐入京,奉命留京办事,清雍正八年(1730年)授四品龙虎山提点,封为钦安殿住持,敕修大上清宫。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敕封为妙正真人,赐大光明殿开山正住持。清乾隆皇帝继位,封通议大夫,赐三品俸禄,掌管道录司印务,住持北京东岳庙。娄近垣在清代正一道士中,著作最多,有《南华经注》一卷,《御选妙正真人语录》一卷,重修《龙虎山志》十六卷。增删并刊印《黄箓科仪》十卷,使清代的斋醮仪文备于此书。
捺菜起源于道教圣地龙虎山,被人称之为“龙虎山道菜”,是龙虎山特色小吃之一。因为所用材料为芥菜,形如雄狮,根发九枝,故又被称作“九头狮菜”。据传当年张天师四方云游之时,经常随身携带食用。来自世界各地的正一道信徒品尝捺菜后,均赞不绝口。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龙虎山,品尝后也称之曰:“京省驰名,独此一家。”此后,捺菜成为朝贡天子的贡品,因此也叫“贡菜”。
茄子干是龙虎山的汉族小吃,它集香、辣、甜、咸、糯多种口味于一身,食之有韧劲。茄子干选择原料讲究,制作工艺复杂,味道传统,并包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生津开胃,并且对晕车、晕船及孕吐有显著的作用。根据相关史书记载,茄子干距今已有超过六百多年的生产加工历史。
豆角干是龙虎山特色小吃,以优质大豆、豆角、小麦粉、蒜蓉为原料,并佐以多种纯天然香料,经过多种复合加工手段调制,鲜辣爽口、久嚼不烂。
南瓜干是龙虎山特产小吃,集香、辣、甜多种味道为一体,口感香辣韧又软黏。南瓜干以南瓜、糯米为原料,经过诸多工艺精制而成。
《寻梦龙虎山》剧情分为《序·入梦》《生之逍遥》《山水之逍遥》《心之逍遥》《尾声·出梦》五个篇章,紧扣“神仙地,逍遥游”这一主题,着重展现“千古名岳,道都仙山”的仙境风光,突出表现龙虎山丹山碧水的风光。其中,道教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古越民族留下的千古之谜,都作为素材及主故事线索进入到剧情中。《寻梦龙虎山》获得“2014年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2015年度全国旅游优选投资项目。
龙虎山每两年会举办一次道教文化节,从10月18日至20日共三天(具体时间可能有调整),是龙虎山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
1988年8月6日,龙虎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8年,龙虎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中心推荐的中国丹霞[龙虎山(包括龟峰)等六处风景名胜区组合申报]项目,是2010年中国唯一申遗项目。
2009年,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
2010年,龙虎山及龟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012年,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7年9月,龙虎山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2021年4月16日,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入选江西省首批“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试点县公示名单。
2022年12月,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入选2022年11月AAAA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100强榜单。
2023年,龙虎山荣获2023年度“中国5A级景区品牌影响力”奖,年度文旅融合示范项目。
景区开放时间:7:00~17:30
主要景区票价
1、仙水岩景区船筏联游价格(含游船票、导游票在内):淡季执行120元/人次,旺季执行139元/人次。
2、龙虎山竹筏景点联票价格(含竹筏票在内):淡季执行120元/人次,旺季执行139元/人次。
3、上清竹筏景点联票价格(含竹筏票在内):淡季执行125元/人次,旺季执行145元/人次。
单景点
优惠政策
1.身高1.2~1.5米之间儿童,24周岁以下全日制学生(18周岁以下学生可提供户口本),60周岁(含)以上的长者。
2.持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或者广电总局颁发的《记者证》的记者及省级以上新闻单位记者、持省级(含)以上摄影家协会《会员证》的会员、持有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导游证和领队证和旅游行业总经理资格证书的人群、持有“江西省高层次人才服务卡”的高层次人才、持有江西省文明委颁发的全国道德模范礼遇卡的公民、优抚对象(残疾退役人员和享受抚恤补助人员)。
3.残疾人,双下肢残疾人和其他重度残疾人的陪护人员(限1人)。
4.现役军人。
5.在职、退休、残疾消防救援人员和消防救援院校学员。
6.江西省各级公安机关在编在岗民警(有效期2021年6月20~2024年6月20日)。
7.三孩家庭的孩子及其父母(有效期2021年7月1日~2024年6月30日)。
8.生肖属虎的游客。
9.江西省内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的教师。
铁路:鹰潭位于浙赣、皖赣、鹰厦三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乘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杭州、福州、厦门、昆明、长沙、南京、南昌、九江等大城市。
公路:鹰潭站西侧的长途汽车站乘往仙水岩方向的班车(5:30~17:30,15分钟一班,票价5元,半小时可达);206国道(烟台~汕头)、320国道(上海~瑞丽)经过鹰潭,到龙虎山的交通也因此而方便。
航空:龙虎山到福建武夷山机场116千米,距南昌机场120千米。
水路:乘船可到达鄱阳湖。
上午:从鹰潭乘汽车至上清古镇,参观长庆坊、留侯家庙、上清宫、天师府、天源德药栈、古街、吊脚楼。
下午:从上清竹筏码头乘竹筏或皮艇漂流至九曲洲、正一观、仙水岩,顺泸溪河游览雷打石、三怪石、龙虎山、仙水岩十大美景、春秋战国崖墓群、无蚊村,象鼻山观看崖墓“升棺”表演。
第一天:上午,参观上清古镇、上清宫,午餐后或游览天门山,或乘上清竹筏到正一观参观。
第二天:上午到仙水岩进行船筏联游;下午游览象鼻山、仙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