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2 22:57
龙门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洛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的南部,以阙南湿地为依托,规划范围北至龙门漫水桥,南至草店伊河大桥,总面积306.9公顷。
两条主线,自然生态与历史景观交相辉映
龙门国家湿地公园以“林泽芳洲”为设计脉络,突出湿地的自然生态格局与历史人文风貌。
“嘉祥福甸,瑞草灵原”出自龙门东山《安菩夫妇合葬墓志铭》,是对龙门地区山水风光的高度概括与描述。
其中,“瑞草”系指香山,“灵原”是指山下湿地,伊河滨水湿地草肥水美,芳洲嘉树,鸥鹭成群,纤鳞自跃的壮阔美景,是这里亘古以来自然风光与生态特色的写照。
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将以伊河以及伊阙自然景观风貌作为自然生态线索,对龙门山水进行恢复与再现。
历史上,因龙门山水形胜和佛教文化的影响,这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的心之所好,使这里闪耀着大唐人文精神的夺目光辉。
该湿地公园的另一大亮点,就是以唐代歌咏龙门及南部湿地的诗歌、园林文献历史资料、山水绘画为主的历史人文线索,从意境与场景两个层面,挖掘了大量当时的人文景观要素并加以展示。
湿地公园中,共有87处诗词景观,其中以桥梁为载体的有68处,以码头为载体的有10处。
在未来的湿地公园里,数量最多的莫过于各种各样的湿地植物。
为了体现湿地公园的人文景观、驿道景观、农耕景观、禅院景观和湿地景观,该湿地公园将尽量保持原有的低洼地形,保护原有植被,保留原有池塘;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宽水面,增加植物品种,逐步替换单一的经济林,形成极具特色的植被景观。
十景回溯,实现四季同赏朝暮各异
湿地公园将着力打造经典十景,再现大唐山水神韵,着重体现伊河滨水湿地的壮阔美景与生态特色。
北起龙门石窟南门以南56米处,南至滚水坝,全长1953米。设置不同类型的驿亭与茶舍,形成路堤合一的风景林道,同时配置凸显唐代驿道特色的古驿道片段、堠子、拴马桩等景点。
此处的北驿亭,将是从龙门石窟核心景观区进入湿地公园的第一处景点,是纪念古代驿道里程的景观标志,兼具入口集散游客的旅游服务功能。
利用原有通往伊河的灌渠进行水系梳理,沟通西南服务区与北侧临伊堂、魏湾村的水上交通游线,恢复白居易昔日的游踪线路,主要有西涧和码头两大景观。
取自唐代洛阳八小景之一。伊河入伊阙,自古两岸多沼泽,唐宋以来,人们多于此栽种藕莲,每至盛夏,伊河两岸荷花盛开,令人流连忘返。此处主要有红荷塘、白莲泾、乐天台三处景点。
届时,游客可见鹭鸟闲庭信步,纤鳞在水中畅游,这两种意象都是常见诸于唐代诗人笔下,保存至今的伊河湿地印记。
望阙台是在距伊阙783米的伊河西岸设置的欣赏伊阙景观的平台,这里将成为眺望伊阙最佳的观景点。
以伊河“东渡归洛”及白居易与如满话别为主题,形成别伊亭、留僧道及东渡三节点,追忆师徒龙门情深,并作为香山古寺文化线索的延伸。
主要有濯缨阁、对月亭、门架、木拱桥、石板桥、观景平台、竹心岛、恋月潭等景观,以白居易香山生活诗文特别是月夜诗文为线索,营造竹月相伴,月影随行的静谧人文景观,景观意向整体以现代唐风、传统唐风呈现。
是十景中以冬季雪景为特色的景观,景名取自唐代诗人李白在龙门留下的记载龙门壮阔雪景的诗句。“晓雪冰河”是丰富冬季北方湿地特色与看点;景名题石配以李白雕塑,也是对李白的致敬。
此外,还有东篱白荻、魏湾朝晖两处亮点。
十组景观,单听一个个动听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就对将来的胜景充满期待。
十大景观虽然散落在整个湿地公园的多个角落,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跨越春夏秋冬各个季节,再现大唐山水美景。
一年之后,通过现代手法再造,游客在这里就能看到“四季同赏、朝暮各异、晴雨不同”的各异风情。
四种方式,湿地公园连通各处
按照公园的道路规划方案,湿地公园项目将设置5处停车场,临伊堂服务区、西南旅游服务区、东南旅游服务区等3个服务区,结合水上游线设置9处码头,湿地公园内部游线设置桥梁50余座。
该公园将通过四种方式与外界连在一起,无论游客从哪个方向前往,都非常便利。
一是通过西南旅游服务区与王城大道和草店伊河大桥连接;
二是通过东南旅游服务区、自驾车营地与洛临公路连接,
三是通过临伊堂、魏湾水口园与243省道连接,
四是湿地两侧北部通过电瓶车道与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连接。
湿地公园内的交通也非常便利。整个园区内主要设计有四种道路,分别为电瓶车道、自行车道、游览步道和木栈道。此外,公园内还结合项目和景点布局设置了多处水上旅游线路及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