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30 09:42
龙门浩在南岸,与望龙门街道隔江对峙。水中有二巨石,各大书楷体“龙门”二字。二石横江壁立,狭仅容舟,若千帆竞来,唯勇胜者可入,故有游鱼化龙之龙门神功之叹。龙门右侧有大碛黄鱼岭,江水自西南来,必横扫碛澳徐曲而出,其水脉汹涌江心,回旋圆转,状如满月。 巴人称小港为浩,浩在龙门回水之处,可见养畜之力,亦在这千回百折,盘马弯弓之中。
地理位置:百度地图
正权
重庆很多地名,都是按地貌特征来取的,诸如坪、坝、坡、湾、岩、坎等等。其中一些地貌名称,却又是重庆特有的,外地人往往弄不明白其意思,如碚、沱等,浩也是一个。最著名的是龙门浩,以及由龙门浩引申出来的上浩、下浩。
浩本来是指水广大的意思。但重庆人所说的浩,却是指江边被碛石隔开的水域。如果说沱是江湾,往往宽阔;那么浩就是一条长长的往往又不宽的水域。龙门浩在南岸长江里,一条数公里长的碛石从瓦厂湾延伸到野猫溪,中间不知何故又被拦腰截断,形成一个浩口。浩里水势平缓,波浪不惊,除特枯水位外,水也较深,适合停船。当涂山上升起明月,倒映在浩中,于是便形成龙门浩月的美景,成为古代巴渝八大美景之一。龙门浩正对重庆古城的太安门,太安门本是闭门,上个世纪20年代为打通到南岸的交通,才被拆除。由于太安门正对着龙门浩,人们便叫其为望龙门。于是,正南其北的太安门之名,反而被掩埋到历史的尘埃中去了。
龙门浩得名于那数公里长的碛石。枯水季节,那碛石俯卧在长江的碧波中,犹如长龙戏水。当年,那石上刻有“龙门”二字,乃宋绍兴年间的古迹。江边有龙门浩,岸上也就有了龙门浩的街名。由于龙门浩有上浩、下浩之分,那街道也就有了上浩街、下浩街之别。旧时,因太安门为闭门,出重庆城去南岸,只能走东水门,与东水门相对的是下浩。早在清朝初年,下浩就已经形成街道,从江边蜿蜒到涂山脚下。清水溪从南山奔腾而下,把下浩街分成左右两条半边街,然后注入长江。那时,清水溪的水质特好,有人便在下浩开设粉房,用清水溪的水做粉丝,竟红极一时。后来,闭门打开,到南岸走望龙门方便得多,上浩也才开始红火进来。抗战开始后,重庆人口猛增,上浩得到扩建,于是有了上、下新街的称呼。这两条街后来合在一起,叫做上新街。上新街很快就发展起来,加上当时的南岸区政府也驻在此,上新街就成为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取代了过去相当繁荣的海棠溪和弹子石。
重庆开埠后,外国轮船只能停靠南岸,龙门浩里便飘扬起米字旗、星条旗、三色旗之类,而上浩、下浩一带也最先开始出现洋房子、工厂、仓库之类。如果你有兴趣,至今还可以在上新街的马鞍山上和下浩的老街里找到当年外国人的领事馆、洋行、别墅的旧址。那些建筑很有点文物价值呢。不过,随着南滨路的修建,那龙门浩早已消失。南滨路上,虽然有人在石上刻有“龙门浩月”几个字,但那美景可能只存在于老人们的记忆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