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0 20:47
龙龛岩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龙龛岩石室内,始刻于唐朝。
唐武德四年(621年),永宁县令陈普光在龙龛岩建道场。唐圣历二年(699年),泷洲(今罗定市)开阳人陈集原为道场撰写《龙龛道场铭并序》。
2013年6~7月,罗定市博物馆对龙龛岩摩崖石刻的主要通道,及包括梳理排水渠、清理杂草、铺砌石粉、平整道路等的周边环境进行了修整,使龙龛岩摩崖石刻的周边环境得到改善。
龙龛岩摩崖石刻位于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龙龛岩石室内,石室内有唐代摩崖石刻《龙龛道场铭并序》1处,有清代冯龙官题刻、仪克中题刻、何仁镜何祈惠父子题刻、湾溪菊主人题刻、金山陈士彬题刻以及民国周学仕题名石刻等6处。岩洞呈南北走向,卷曲百米,无人工斧凿的痕迹,人们称“龙龛脱骨”,是明清罗定八景之一。
《龙龛道场铭并序》
《龙龛道场铭并序》主要内容为:佛教概说,与唐太宗《三藏圣教序》风格略同;描述龙龛岩周边环境和洞内的神奇,是一处建造道场(隋朝统一将佛寺称为道场)之地;讲述唐武德四年(621年)当地永宁县令陈普光建立道场,其家族数代,前后经历近80年扩建修葺的全过程;颂扬女皇武则天政治清明,推行佛教,恩泽黎民百姓;同时简述了佛教思想。《龙龛道场铭并序》镌刻在岩洞右壁靠洞顶处距地面约2.5米,高0.76至0.8米,宽1.13至1.15米,碑文楷书竖排阴刻,共41行(正文40行,标题1行)1238字,每字约为方寸大小,为广东文字最多的古石刻,也是广东唯一一处唐武周年间石刻。石刻字迹清晰可辨。石刻共使用了武则天新造的18个字中的14个,即臣、天、月、国、证、年、初、正、地载、日、星、圣、人。如:“圀”为“国”字,方框内由“八方”两字组成,意为八方土地,统于一宇;“埊”为“地”字,地由山、水、土组成;“臣”由一和忠字组成,在武则天看来,臣对君当忠心如;“人”,则取一生为人之意。
相关传说
龙龛岩摩崖石刻据传有老龙蜕骨岩中,故名龙龛。岩洞南北走向,卷曲百米,如巨龙穿山而过,留下龙身的印模,绝无人工斧凿的痕迹,真是巧夺天工,人们称谓“龙龛脱骨”。唐武德四年(621年),永县令陈普光在洞中辟立道场,“于龛北壁画当阳像,左右两厢飞仙、宝塔、罗汉圣僧”,“洪钟一扣,响彻三十三天;石磬再鸣,还闻十八地狱,虹蟠外飏,彩影乱于云霓;香烟内腾,素通于迥(汉字左“山”右“就”)”,名著岭南。
龙龛道场
龙龛道场处于龙龛岩石室中,由唐高祖时永宁县令陈普光主持开辟,陈普光是梁、陈、隋、唐四朝泷州豪族的代表人物,他的曾祖父陈法念正是泷州豪族的始祖,其家族世居泷州,和辑汉俚,创下了“以孝义训溪垌”的佳话,至唐初达到鼎盛,因而龙龛道场的开辟也是离不开泷州陈氏豪族雄厚的权力和财力的。自龙龛道场开辟后,罗定便成为当时岭南人朝圣、拜佛的去处,当时的交趾郡(今越南国)僧人宝聪尚到龙龛道场礼佛;此后,泷州陈氏豪族一直坚持对龙龛道场的开拓与维修。唐圣历二年(699年),陈普光的孙辈主持了对龙龛道场的重修工程,道场重修完毕时,陈普光的孙辈请陈普光的胞弟、在当朝位列公卿的陈集原为道场作铭序,以纪念这件盛事。
龙龛岩摩崖石刻年代早、刻字多、保存较好,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为研究中国唐代政治和佛教活动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研究岭南佛教、文学、书法艺术源流以及地方特色的重要材料,也是历代文史人士、收藏家金石家与学者寻访的胜地。
2013年3月5日,龙龛岩摩崖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龛岩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龙龛岩石室内。
自驾:自广东省云浮市罗定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龙龛岩摩崖石刻,路程约22.4千米,用时约3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