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镇洲

更新时间:2024-01-30 17:58

龚镇洲(1882—1942),原名振鹏,安徽合肥人。1906年加入同盟会。后于保定军校肄业,回皖任讲武堂教官,与熊成基等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1911年在江苏清江响应武昌起义,兵败。1912年任陆军三十五旅旅长:1913年在皖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6年应浙江督军之约组织讨袁军。后去广东任粤军支队司令、虎门总指挥等。陈炯明叛变后,做了10多年寓公。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日渐同情共产党,多次参加反蒋活动。抗战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2年病逝于桂林。

人物生平

1900年,他与反清志士吴旸谷倪映典、范傅甲、王正藩万福华等秘密聚会,“谋覆清社,拯民救国”。因感觉势单力孤,遂入江南将备学校肄业。1906年,他被指讦为革命党下到大牢内,数月后得张伯纯营救出狱。当时清廷所练新军中青年志士甚多,他便前往安庆,与吴、倪、范、王诸人从事革命运动。1907年7月,参加徐锡麟起义,失败后,逃往河北,冒族兄龚镇洲之名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炮兵科。毕业后回到安庆讲武堂担任教官、第十三协二十五标掌旗官,驻防清江。

1908年11月19日,安徽马营炮营队官熊成基率新军千余人在安庆起义失败,解散部众只身流亡。巡抚朱家宝、协统余大鸿大肆捕人。龚镇洲极力抨击其行径,影响达及清廷。御史石常信、陈善同等联名弹劾朱、余,但均无济于事。时段祺瑞提督江北,龚镇洲以同乡身份登门,力陈朱、余肆虐荼毒全皖。段祺瑞为之动容。其后清帝下旨,将朱家宝申斥,余大鸿革职。党人在皖势力,因以不堕。龚镇洲旋往清江,担任十三协二十五标掌旗官。该部是旧式军队,不易运动,龚最后只联络到辎重营队官赵云龙及士兵数十人。

武汉起义爆发,京沪党人纷纷响应。张勋铁良率师镇压,调十三协往宁协防。1911年11月4日,龚镇洲邀集赵云龙等数十名亲兵举事。从城外兵营乘夜潜入清江城内,发动“清江之役”,响应武昌起义。因众寡悬殊,被捕下狱,几天后被部属冒死救出,负伤潜往安庆。

清江起义震动江北。令张、铁失措。及到安庆,朱家宝虽已宣布独立,因南京清军一度得势,又取消独立,龚镇洲仍联合同志,再树义旗,将朱逐走。同时因负伤甚重,而离安庆赴沪就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龚镇洲受任为陆军三十五旅旅长。1913年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受孙中山任命为安徽第二旅旅长。二次革命中,率部与袁军激战淮上,力孤不支。奉命赴日本、南洋各地,筹措经费以图谋再举。袁世凯复辟后,龚镇洲应唐继尧之请宣慰侨胞,联络同志。又应浙督吕公望之约,组织护国讨袁军,因袁氏不久病逝而止。1917年粤军攻闽,龚镇洲任支队司令及虎门总指挥,陆军部第二司司长。龚镇洲与陈炯明友善,陈背叛孙中山前,其奉命而往,叹息而回,从此退隐,专注于学术思想的钻研,号称“与儒则不泥古,于佛则不入禅”。九一八事变,龚镇洲与章太炎等联络南北各界,鼓吹抗战。1939年,汪精卫以中央委员、军政部长相诱,被龚镇洲坚决拒绝,随即离开上海,前往云南。国民政府授其以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之职。从此辗转昆明、重庆、桂林。1942年7月,在桂林抱病,28日午夜,溘然长辞。

家庭成员

龚澎,龚镇洲之女,1935年在燕京大学读书期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周恩来秘书兼翻译、《新华日报》记者、中共驻重庆代表团秘书、北于军调部中共新闻组长。1946年后先后在上海、香港组织出版和主编英文刊物《新华月刊》、《中国文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部长助理。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