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5 10:14
龟山岩绿茶产于黄冈麻城市龟山峰一带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上。山里人通过进行采摘,将采摘来的毛尖经过人工精巧制作,就是龟山岩绿茶。这种茶具有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汤色碧绿,叶底嫩匀等特色,每年一到市上,就被人们抢购一空。
龟山岩绿茶,产于麻城市龟山峰一带海拔800米以上的罗百川村、龟尾村和柿饼山
村的高山上。这里常年雾锁烟横,气候湿润,温度一般低于山下5—8度。每当谷雨前夕,大雾特多,有时只有午饭前后的2—3小时才能见到阳光。这时,生长在峰巅岩缝里的茶树渐渐泛绿,冒出如针似的嫩叶。山里人在这种情况下开始采摘,采摘来的毛尖,经过人工精巧制作,就是龟山岩绿茶。这种茶具有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汤色碧绿,叶底嫩匀等特色,每年一到市上,就被人们抢购一空。 被列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的龟山绿茶,1980年10月被评为全国五大名茶之一,1988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奖,1989年亚运期间,送往北京,受到国际友人赞赏。一位新加坡朋友品赏了这种茶以后,翘着大拇指说,他到过不少茶园,唯有这种茶最佳。
龟山岩绿茶整个手工制作工艺流程为:采摘、摊青、杀青、揉捻、初干、整形六道工序。特级龟山岩绿采摘时间为清明前至谷雨前后约20天,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保证嫩度,匀度、净度,做到雨水叶不采,紫色叶不采,对夹叶不采,虫吃叶不采。鲜叶采回后及时上入竹匾中摊放3-4小时,视天气情况而定,阴天适当多摊,使鲜叶散发部分水份和青草气,待有幽幽花香气散出即可付制。
杀青:锅温升至200℃,每锅投叶量为0.5公斤左右,鲜叶下锅后用手迅速翻炒,抖闷结合,以抖为主。当炒至叶软略有粘性,将锅温降至约120℃,炒至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减重40-50%,迅速出锅,薄摊散热。
揉捻:将摊凉的杀青叶放在竹匾内初揉,采用双手向前推动倒转分开的揉法,用力先轻后重,当茶条紧卷时适当轻揉,时间约10—15分钟。
初开:采用焙笼及时初干,温度为90-100℃,做到薄摊勤翻,当初干叶含水量约为35%左右,出笼摊放适当复揉。
整形:快、匀、巧的整形,是决定岩绿茶外形圆直紧细的关键工序。锅温先高后低,开始为90—100℃左右,待炒至七成干时,锅温保持60-70℃,投叶量0.5公斤,以两手搓带,连扭带搓,使茶条均匀松散,如此反复搓条,待茶条进一步卷紧,并失去粘性,含水量约为20%时及时整形。将茶条收拢理直,两掌合抱,虎口张开,右手向前,左手向后,茶条在手中转动,以去重回轻的手法,使茶条在手掌中均匀地散落于锅内,然后再收拢理直,拉条,往复循环,待茶条紧细圆直,白毫显露即可出锅摊凉回潮。
干燥:小火长炒,旺火提香,是提高龟山岩绿香气的必要干燥过程,将整形摊放后的茶叶适时放入锅中,锅温60℃左右,将茶叶在锅中轻匀翻炒,当茶叶由墨绿色转为翠绿色,含水量约7%时,锅温升至120℃,迅速翻炒约2分钟,以提高香气,形成龟山岩绿的品质特征。
龟山岩绿茶产于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麻城市龟峰山。这里风景秀丽,岩石嶙峋,群峰耸立,林木葱翠,溪水潺潺,鸟语花香,茶树多分布在海拔600—1000米的龟尾、大块地、柿饼山等半高山地带,山间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幻莫测,尤其是在春夏之交,山间多为云雾笼罩。该地土层深厚肥沃,富含丰富的有机质及矿物质,pH值5.5左右,年平均气温16℃,夏季极端最高温不超过32℃,无霜期230—240天,降水量为1200~1300mm,相对湿度80%,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宜茶之所。如今这里不仅是茶园满地,而且还是个旅游胜地。龟峰山海拔1200余米,山中烟云变幻莫测,时而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时而云海无际,雾锁烟横。山间公路,蜿蜒曲折,时而登高,时而下行,游人赞道:“人在车中坐,车在雾中行;时而望高山,时而观山底。”在这里旅游,别有一番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