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砚

更新时间:2022-06-28 20:08

龟山砚,指的是位于泰安市的宁阳龟山砚,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泰安市有历史记载最早的砚台。南宋大书法、画家梁楷曾赋诗道:“水英正堪喻此石,神品原是雕工奇。不雕不琢怜斯璞,朝夕研来自成池。”2006年被泰安市政府,列入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5月,泰安市政府为曹文代颁发了龟山砚雕刻技艺第四代唯一传承人证书。

产品简介

据《九九砚谱》记载,龟山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泰安市有历史记载最早的砚台,原料就是龟血石。

龟血石,又名鹤山石,是适宜制作砚台的原料,产于《诗经》描述中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宁阳县鹤山乡境内,在龟山与挡龟岭之间的深壑中,呈砖红色,含铁质、泥质的微晶结构体,主要是方解石,含矿地层为早世纪馒头组。其石埋于土中,而非生在山上,零星分布,以红色为主,还有的黄、红相兼,上布黄金斑点,纵横银线,储量极少,十分珍贵。

龟血石以软硬适中、温润、细腻而闻名,做成的砚台易于发墨,研出的墨汁晶莹光亮,书写流畅,不易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龟血石经十余道工序精心挑选后,采用手工雕刻的方式,制作成砚台,造型精美,具有坚而不顽、柔中有刚、滑不拒笔、涩不滞墨等优点。且上布黄金斑点,纵横银线,极为珍贵。又由于产地紧邻曲阜,民间有“圣人府前不卖砚”之说,来夸耀本地龟山砚之好,其他品种砚台在当地大量滞销,说明了龟山砚在当时曾盛极一时。

起源传说

很久以前,汶河水孕育了一只神龟,经常在河中兴风作浪,多次造成汶河岸决口,洪水泛滥成灾,泱及两岸百姓和牲畜,死伤无数,汶河神几次与神龟博斗,都被神龟打败,玉皇大帝闻听后,勃然大怒,立刻派碧霞元君前去降伏神龟。在神龟又一次兴风作浪之时,碧霞元君施仙法挪昆仑山土石,挡住神龟去路,将其制服,神龟吐血而亡,其血化为龟血石,神龟化作海拔300多米的龟山,昆仑山土石化为现长约500多米的挡龟岭。因与鹤山相对,龟血石被视为龟鹤之灵气凝聚而成,有龟鹤延年之寓意。直到现在,当地还延续着一个“走百病”的风俗,每年正月十六,男女老少要走出家门,先登高望远,再携“龟血石”回家,可驱邪扶正,清秽辟毒,保佑家人全年百病皆无,富贵平安一生。

选石方法

好的龟血石要“百里挑一”,剔除软硬不一致,泥质过多,有断纹的杂石。主要有三种方法:敲击法、触摸法、水湿法。

敲击法:用锤轻轻敲磕,发出“咚咚”木声的,易于雕刻。

触摸法:要选择手感温润、细腻光滑的原料。

水试法:喷洒少量水雾到石料表面,要很快被吸附掉,以其明显的吸附作用,用其研出的墨汁浓厚,不易褪色。

制作方法

标准

精品龟山砚要具备四个特质:一、石质润泽、细腻,容易发墨,使用价值高。二、造型自然、美观,外形可随原石而定,也可根据自然纹理而定。三、图案精美、生动,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四、雕刻精巧、细致,有收藏价值。

流程

1、选石:由于龟山、鹤山特殊的地理构造,两山之间西部石质较硬,只适于加工茶具,只有东部石质软硬适中,才适于制作砚台。选石方法主要有三种:敲击、触摸、呵气。

2、切割:龟山砚料石大小、厚薄不一,多带有人工开凿痕迹。为了方便今后选坯加工,需对这些石材进行初步的切割整形。切割时,不能破坏石材原有的自然纹理和天然形态。切割厚度一般以3-5厘米为适宜,去掉石材的多余部分,形状、宽度随形就形。

3、选坯:选坯是加工龟山砚非常重要的环节,先根据构思,从切割好的石片库存中挑选毛坯。选中的坯石,其形状、颜色深浅及表面的自然纹理要尽量与初步构思吻合。

4、设计:龟山砚的设计时要巧妙利用自然纹理, 比如纵横银线 、黄金斑点等,或因势造型,或随形就形。

5、雕刻:雕刻主要有锤法和刀法两种。锤法配合刀法使用。根据力度大小划分,主要有:砸、敲、磕。刀法主要有:立刀、侧刀、平刀。

立刀,刀锋直立,使线条两面齐整,刚劲有力。

侧刀,刀锋要向线条一侧倾斜,确保线条流畅。

平刀,刀锋平直,主要用于铲平石面的凸凹,使其相对平滑无痕。

力求做到刀具轻重、快慢、转折流畅。用力要适当,用刀要准确,防止跑刀,破坏别的部位。

6、打蜡:为了保护砚台的光泽和温润光滑,使成品砚台美观大方,初加工成的龟山砚要做养护处理,即先把砚台烤热,然后均匀涂抹特殊熬制的核桃油,或者特制石蜡,反复多日,直至完全渗入砚台表层为止。

7、抛光:加热后的砚台冷却后,用毛绒布多次擦拭,直到呈现出自然、温润的光泽。

8、砚铭:设计砚铭,要对其全面布局,反复推敲,精心设计,主要雕刻在砚底或砚的四侧,内容可长可短、可诗可文,字体不一。

9、配匣:根据其雕刻的精美程度,由专业木工量身定做砚匣,以便馈赠时携带,以及使用和收藏中防尘。

历史传承

据《九九砚谱》记载,龟山砚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有近千年悠久的历史。

梁楷,今山东东平人,南宋时期大书法家、画家,对龟山砚十分喜爱,曾赋诗赞道:“石英正堪喻此石,神品原是雕工奇,不雕不琢怜斯璞,朝夕研来自成池”。

清朝时期,龟山砚制砚技艺达到鼎盛,大批工匠纷至沓来,每年要出产近万方砚台运往全国各地,二龙戏珠图案在当时最为流行。清朝著名学者高凤翰曾这样夸赞龟山砚:“研笔如锉,化墨如油,隔宿不漏”。

民国末年,原料逐渐匮乏,工匠纷纷改行,掌握龟山砚雕刻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近代有名气的民间艺人有四位,其中张仁璞、杨明德、李茂春三位老人相继去世。2013年5月,泰安市政府为曹文代颁发了龟山砚雕刻技艺第四代唯一传承人证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