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10 19:41
1505年是16世纪的一个年份,在中国为明弘治十八年。该年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所学院成立。
埃尔科莱·德斯特一世(意大利语:Ercole d'Este I,1431年10月26日费拉拉 - 1505年6月15日),费拉拉公爵,埃斯特家族成员。
埃尔科莱出生于费拉拉,其父是费拉拉侯爵尼科洛·德斯特三世,其外祖父是萨卢佐伯爵托马斯三世。
1445年至1460年,埃尔科莱在阿拉贡国王阿方索五世的那不勒斯宫廷中接受教育,学习军事艺术、骑士品质、建筑和美术鉴赏等,使得其日后成为文艺复兴的重要资助人之一。
1471年,费拉拉公爵博尔索·德斯特去世,埃尔科莱继位。1473年,埃尔科莱迎娶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之女莱奥诺拉。
1482年至1484年,埃尔科莱因食盐专卖权与威尼斯共和国及罗马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开战,称为费拉拉战役。战争以《巴尼奥洛条约》的签署而告终,埃尔科莱被迫割让波河平原,以换取费拉拉的独立。埃尔科莱将此视为耻辱。
菊池义武(きくち よしたけ、1505年—1554年12月14日)本名大友重治,日本战国时代武将,大友义长之子,大友义鉴之弟。菊池义武在肥后夺取了守护一职,天文十九年(1550年)菊池义武和师傅入田亲诚起兵反叛,大友义鉴一家皆被惨杀,史称“二阶崩之变”。大友义镇派大将户次鉴连率军讨之,义武等兵败逃往相良氏处。入田亲诚在兵逃往阿苏家中被迫自杀,菊池义武则被流放到对马岛。
米哈伊尔·鲍里索维奇(俄语:Михаил Борисович,1453年-1505年),特维尔大公,1461年至1485年在位。他是特维尔的最后一个独立统治者。
米哈伊尔·鲍里索维奇为特维尔大公鲍里斯·亚历山德罗维奇之子。他企图依靠波兰国王卡齐米日四世的援助来摆脱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的控制,但毫无成效。1485年,伊凡三世在军事行动中消灭了特维尔公国,将特维尔兼并为莫斯科公国的一个附属领地。米哈伊尔·鲍里索维奇逃往立陶宛,并在那里度过余生。
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日,因偶染风寒,误服药物,鼻血不止而死,享年36岁。谥号“建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朱见泽(1454年-1505年),明英宗第六子,天顺元年(1457年)受封崇王,成化十年(1474年)就藩汝宁。弘治十八年(1505)薨。在位四十九年,享年五十二岁。谥号简王。
戴珊逝世
戴珊(1437-1505),字廷珍,号松厓,江西浮梁(今景德镇北)人。珊幼嗜学,天顺八年(1464)进士,,与刘大夏同年。历任御史,陕西副使,浙江按察使,福建左、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刑部左、右侍郎、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赠太子太保,谥恭简。
章格(1426-1505),字韶凤,号戒庵,常熟人。章格居官近五十年,所到之处以清慎著称。
刘岌(?-1505),字凌云,四川涪州(今涪陵)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吏部主事,迁郎中。历任太常卿、礼部尚书兼掌太常寺事。深受宪宗皇帝信赖,加太子少保。弘治二年(1489)致仕,弘治十八年八月初六日去世。
强珍(1430-1505),字廷贵,沧州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泾县知县,颇有政绩。后擢升为御史,正气凛然,敢言无畏,时人多以青天尊称之。
明孝宗驾崩
公元1505年,明弘治十八年。天朝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孝宗皇帝大行归西了。这一年,他才三十六岁。大明江山在洒过正午的灿烂之后,开始日垂西山。
孝宗是大明朝难得的几个好皇帝之一,口碑犹在仁宣之上。除了在中后期稍有懈怠之外,孝宗革除宪宗朝弊政,清除奸佞,任用贤臣,勤于朝政,恭俭爱民,励精图治,使大明帝国重新焕发了生机,赢得了“弘治中兴”的兴盛局面。
在弘治中兴之后,大明帝国仿佛回光返照过后的病人,江河日下,一去不返了。
明武宗即位
孝宗驾崩之后,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年号正德。在传统史学家看来,“正德”皇帝既不“正”也不“德”。只是到了今天,在一小部分史学家和史学爱好者费尽心思,用现代甚至后现代的语言对武宗进行重新包装之后,才使他显出了那么一点可爱。但即使如此,都无法改变一个基本的史实,那就是武宗一朝,把孝宗兢兢业业恢复的国力再次掏空。
伊凡三世去世
1505年,欧洲也丧失了一位伟大的君主,他就是俄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伊凡三世。
在伊凡三世统治时期,莫斯科大公国兼并了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击败维尔公国,将其他的王公贬黜为单纯的地方长官,基本统一了俄罗斯公国,结束了300多年的分裂状况。
瓦西里三世继位
伊凡三世去世之后,瓦西里三世通过政变夺取了大公之位。和放纵任性的明武宗不同,瓦西里算是一位有为的君主。他继承父亲的政策,致力于统一俄罗斯的大业,继续奉行扩张政策。瓦西里三世在位期间,吞并了普斯科夫公国,从立陶宛手里收复斯摩棱斯克,吞并梁赞公国,基本完成了东北俄罗斯各公国的统一。
英格兰的亨利七世去世
这一年,亨利七世授权组建了“贸易商行”,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一百年之后的英国成为了海上霸主,一百五十年之后的英国就开创了全新的时代。
八达岭长城关城建成
1505年,大明帝国北部边防更加巩固了一些。京城锁钥八达岭长城的关城在这一年建成。
在与外界隔绝、主要是一种文明自我演进的时代,这种做法是理性的,也是最佳的选择。然则,等到了另一种文明发起挑战之时,这种做法就显示出了局限性,它无法接受到刺激的讯号,也无法提前适应新的挑战。随之而来的,便是落后挨打,于是早先最佳的政策便被后人归之为“闭关锁国”了。而1505年,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的前夜。
葡萄牙人航海成就
1505年,正处于葡萄牙历史上著名的大航海时代。之前的几年,他们往西抵达了巴西,并把那里宣布为自己的殖民地,往东绕过了好望角,找到了开往东方的通道。
到1505年,葡萄牙人在非洲开始入侵莫桑比克和斯里兰卡等地,开始在这些地区建立殖民地。在亚洲,葡萄牙人也加大了动作,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任命阿尔梅达为第一任印度总督。3月,阿尔梅达从里斯本率20艘船出发,开始了具有时代意义的航程。他们的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征服印度、垄断香料贸易,另一个就是传播基督教。由此,有人把他们称作“右手拿剑,左手拿十字架”的征服者。阿尔梅达的征服之旅是基本成功的,虽然他自己在几年之后返航时死于南非土人之手。他控制了整个东非海岸的与阿拉伯和印度的贸易,在印度柯钦建立了殖民政权,在东方立稳了继续扩张的脚跟。在随后的几年里,葡萄牙人击败了竞争对手威尼斯人和阿拉伯人,掌握了印度洋的制海权,开始称霸印度洋。
麦哲伦开始远洋航行
1505年3月25日,20艘巨舰停在里斯本的港湾里,准备远航。
等17年之后,他的舰队完成了首次环球远航时
哥伦布黯淡的一年
1505年是哥伦布人生极为黯淡的一年。他刚刚结束了第四次也是他人生最后一次远航,抱着病弱的身体回到了故土。
梅毒传入中国
1505年,广东首先发现并记载了这一中国从未出现过的病种,所以被称为“广疮”。
小王子兵犯边疆
五月二十四日,小王子闻明孝宗逝世,不禁大喜,如此良机怎能错过。于是尽起蒙古勇士,侵犯宣府,连营达二十余里。
平思恩州之战
1505年7月,潘蕃率两广及湖广官军、土军十万八千余人,与总兵官毛锐、太监韦经分六路征讨思恩州。
1505年大明帝国的窘况
1505年,宁夏地震,城墙被震倒。杭、嘉、绍、宁四府地震。接着,南京与苏、松、常、镇、淮、扬、宁七府、通、和二州同日地震。山西蒲、解二州,绛、夏、平陆、荣河、闻喜、芮城、猗氏七县地震。要知道,江浙可是帝国财赋依赖之地,南京又是帝国的首都之一,竟在这一年同时地震,真乃不祥之兆。
吕纪之死
吕纪 (1477一1505年) ,字廷振,号乐愚,一作乐渔,浙江宁波人。擅长花鸟、人物、山水,尤以工笔花鸟画著称于世。其花鸟画初师从明工笔画大家边景昭,后又学林良,并广泛师法唐宋诸家,而自成一体。除工笔重彩外,也擅长水墨写意。其花鸟画常画凤凰、鹤、孔雀、鸳鸯之类,描绘精工,色彩富丽,法度谨严。画花树则古艳夺目,工笔勾勒与水墨写意具佳,笔墨流动,发展了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成为工笔画一代宗师。其山水宗法马远、夏圭,粗笔挥洒,随意点染,简练奔放,苍劲有力,富有气势和动感。传世之作有《桂菊山禽图》、《雪梅斑鸠图》、《残荷鹰鹭图》、《鹰鹊图》等传世。
明中期是工笔画的复兴期,以吕纪为代表宫廷画家弘扬唐宋工笔花鸟画,树立起工笔画的第二座历史高峰。然而,在1505年吕纪的去世之后,后继乏人,加之朝政衰落等因素的影响,工笔花鸟画自此衰落。接着,董其昌推出了著名的“南北宗”论。“南北宗”论褒扬南宗文人画而贬低北宗宫廷院体画,写意画深得推崇意境的文人之心,院体风格的工笔花鸟画更是一蹶不振。这种不振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之后始有复兴的趋向。算算看,竟有440年的时间。
波兰共和国时代
1505年,议会通过宪法,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颁布法律。
秦纮致仕
秦纮(1426-1505),字世缨,山东单县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南京御史,因弹劾宦官被谪湖广驿丞。天顺初迁雄县知县,改知府谷。成化初迁葭州(今陕西佳县)知州,擢巩昌(今甘肃陇西)知府,改西安知府,迁陕西右参议。成化十三年(1477)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改抚宣府。御鞑靼有功,进左佥都御史。未几召还理都察院事,迁户部右侍郎。后为万安所诬,降为广西右参政,进福建左布政使。弘治元年(1488)擢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弘治二年进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奏罢中官武将之贪私者,得罪皇亲、安远候柳景,被罢归。不数月起为南京户部尚书,弘治十一年引疾致仕。弘治十四年,因鞑靼扰边,重新起为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整顿边防,军威大振,并修筑诸边城堡一万四千余所,垣堑六千四百余里,又作“作胜车”以御敌。在边三年,经略有方。弘治十七年加太子少保召还回京,十月二十六日致仕。弘治十八年九月卒,年八十,赠少保,谥襄毅。
孝宗赏金
弘治十八(1505)正月十八日,部院大计天下。孝宗素重兵部尚书刘大夏、左都御史戴珊,召于便殿说:时当述职,诸大臣皆杜门不出,如二卿虽日见客何害!遂拿出白金,亲自授予说:少佐尔廉。且嘱咐道:不人廷谢,以免他人嫉忌。
孝宗诏谕群臣直言弊政
弘治十八年(1505)二月十二日,孝宗御奉天门,谕户、兵、工三部臣:方今生齿日繁,而户口军伍日就耗损,此皆官司抚恤无方,因仍苟且所致。其悉议弊政奏闻。户部尚书韩文等奏陈:耗损之故有二,有因灾伤敛重逼迫逃移的,有因惧充军匠诸役贿里长匿报的。若不加招抚之恩,严稽查之法,则逃逸者永无复业之望,匿报者则别无清理之术。如荆襄流民尤多,宜简命大臣一人往理,其他各行省,巡抚按等官招抚复业。若逃避军匠等役,评首报改正,违者治罪。自后一年一稽考,仍令有司轻徭薄征,予以宽恤。孝宗说谕:我方图新政理,乐闻谠言。除祖宗成宪不可纷更,其余军民利弊,直言无讳。
李梦阳上言斥外戚
弘治末年,孝宗宠纵外戚。皇后之弟寿守候张鹤龄、建昌候张延龄骄纵犯法。弘治十八年(1505)三月,户部主事李梦阳上言陈二病:一为元气之病,谓士气日衰;二为腹心之病,谓内官日横。三害:一为兵害,二为民害,三为庄场饥民之害。又陈六渐:一为匮乏之渐,二为盗之渐,三为坏名器之渐,四为驰法令之渐,五为方术蛊惑之渐,六为贵戚骄侈之渐。最后专斥外戚张鹤龄招纳无赖,罔利贼民,势如翼虎。孝宗竟下李梦阳于锦衣卫狱。后以内阁大学士谢迁言其赤心报国,方得释。
核实荆襄流民户口
弘治十八年(1505)四月二十三日,宪宗命刑部侍郎何鉴前往荆襄地区抚辑流民。何鉴遍历河南、湖广、陕西交界处,核实荆襄流民二十三万五千余户、七十三万九千余口。
严禁伪钱
太常寺奏:铺户关领物价中有洪武等钱,市不通行,负累未便。孝宗令户部查究其故。户部奉命查究奏陈:本朝原铸洪武等通宝,民间久未行用,用贮于官库者颇多。宜因公用关友时,尽发内帑所积,使之流布,以便钱法通畅。孝宗说:既官库贮积甚多,须设法行用,其再议处所以禁私铸滥用之宜,并查弘治通宝在十二年(1499)所铸数目奏闻。户部再奏:禁私铸,发官帑,罪阻坏,请申明处置。惟是各处所铸弘治通宝,今所铸的才一至二分之二。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初五日,孝宗说:洪武等钱行用,宜申禁约,敢有阻当及私铸并知情买使者,必严惩不贷。
幼军解补开豁例的制定
弘治十八年(1505)六月初四日,定幼军解补开豁例:府军前卫逃亡幼军,审年末五十无疾者,仍解本役;若五十以上及疾故者,俱勾壮丁补伍;若役久未经逃者,老疾病故之日,即与开豁,仍三年一次验收。著之为令。
宽恤灶
弘治十八年(1505)六月三十日,巡按浙江御史刑昭奏请宽恤灶户:三丁以下,人免七十亩复其身,或丁多递减十亩,或无余田只免徭役。武宗朱厚照允准。
刘大夏上团营数额
弘治十八年(1505)七月初一日,兵部尚书刘大夏上团实际数额:精锐六万零五百七十四人,分三哨,名领以把总。次选二万五千三百四十六人,汰二百八十三人。其三大营原额十五万四千二百八十七人,耗九万四千三百四十人。
章格逝世
章格(1426-1505),字韶凤,号戒庵,常熟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升刑部郎中,用法平恕。进广东副使,琉球使臣贸易他国,被风飘至广州,守臣以海盗执之,格为辨奏,还其资而遣之。进云南按察使,安抚缅甸诸夷。升福建布政使,入为南京光禄寺卿,寻升大理寺卿,弘治九年(1496)致仕,弘治十八年七月初七日卒,年八十。居官近五十年,所至以清慎称。
刘健奏陈时弊
弘治十八年(1505)八月初四日,大学士刘健等奏陈时弊:六月以来,淫雨伤稼。陛下登极诏出。中外欢悦,但各有司视之为泛常。如军器、鞍辔二局,各门各马房仓库,各分守守备等内臣,旧设有数,今添至几倍,岂可不减?内官等监匠、御用等监画士,多至数十百人,岂可不汰?内承运库放支,不立印簿,岂可不查?司钥库贮钱,若洪武等钱不行,则新铸妄为虚费,岂可不用?至如内苑禽兽不计其数,宜尽放出;旧宫人年老,或纵令宁家嫁遣。事干宫禁,则断在不疑,责在有司。则请严加催督。其未尽事宜,令查奏处置,务奏实效。武宗虽温旨诏答,而左右宦竖日恣,增益日益多。内府诸监局,多者至百数十人,光禄日供,骤增数倍。
刘岌逝世
刘岌(?-1505),字凌云,四川涪州(今涪陵)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吏部验封主事,迁郎中。累官至太常卿、礼部尚书仍掌太常寺事。为宪宗所宠,加太子少保。弘治二年(1489)致仕,十八年八月初六日卒。
强珍逝世
强珍(?-1505),字廷贵,沧州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泾县知县,擢御史,巡按辽东,奏巡抚陈钺之罪,汪直乃遣锦衣卫千户萧聚逮强珍至京,严刑拷打,谪戍辽东。汪直败后复官,后致仕。弘治初起为山东副使,擢大理少卿,再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改南京右通政,寻以母老致仕。弘治十八年(1505)八月十五日卒。
裁革武职冗官
弘治十八年(1505)九月初一日,兵部奉诏查武职冗食之应裁革六百八十三人。有皇亲、保母、乳母、女户、恩荫、录用、勋卫、将军、通事、匠艺人等。其中全由传乞者,思劳相参者,自称功劳照例乞升乞恩改调者各若干人。因言其原有军功宜留应得品秩,乞调者宜还之原卫所。其余请全部裁革。
熊翀致仕
熊翀(?-1510),字腾霄,号止庵,河南光州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授武进知县。历迁监察御史、山西按察副使。弘治六年(1493)迁右佥都史抚山东,进右副都御史改抚陕西。弘治十三年迁工部右侍郎,改兵部。弘治十七年十二月迁南京户部尚书。弘治十八年九月十二日致仕,正德五年(1510)十一月初十日卒。
金泽致仕
金泽(?-1513),字德润,南京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刑部主事,改南京,迁员外郎、郎中。历任四川右参议、右参政、广东左右布政使。弘治八年(1495)设南赣巡抚,以右副都御史充任其事。弘治十二年升南京刑部右侍郎,再改南京兵部。弘治十八年五月升南京右都御史掌院事,同年九月十二日致仕。正德八年(1513)七月十四日卒。
杨守趾致仕
杨守趾(1436-1512),字维立,号碧川,鄞县人。成化十四年弘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侍读、左春坊左谕德、侍读学士署院事,南京吏部右侍郎。弘治十五年(1502)至京,复留参纂《会典》,书成进左侍郎。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进吏部尚书致仕。正德七年八月卒,年七十七。赠太子少保。有《碧川文选》、《浙之三会录》、《困学阗闻录》。
徐源致仕
徐源(?-1515),字仲山,号淑园道人,长州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兵部,迁员外郎、郎中。出任广东参政,升浙江右布政使、湖广左布政使,弘治十三年(1500)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弘治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致仕。正德十年(1515)正月卒。为人修饬。与物无竞。至仕后,两被刘瑾诬陷,以至除名,后瑾伏诛,复官。
立三等薄核诸生
弘治十八年(1505)十月初三日,礼部覆祠祭司主事彭缙请令天下提学官严督各学提调正官考访在学生员,列为三等,以学行兼茂者为上,学不逮行者次之,若行不逮学或有行而无学者居下,记于公薄,每遇岁考,参据以为进退。孝宗准奏。
樊莹致仕
樊莹(1434-1508),字廷璧,浙江常山人,天顺末年进士,有病归里。后授行人,成化八年(1472)擢御史,出知松江府,能体百姓之苦。弘治初擢河南按察使,安抚黄河灾民,清除田赋积弊。迁应天府尹。弘治七年(1494)迁南京工部右侍郎,寻改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未几以病致仕,家居七年,以中外交荐起原官抚治郧阳,寻改南京刑部右侍郎。弘治十六年,出视云贵,罢免文武不职者一千七百余人。进南京刑部尚书。弘治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致仕,犹为刘瑾所诬。正德三年(1508)十一月卒,年七十五。刘瑾败后,赠太子少保,谥清简。
戴珊逝世
戴珊(1437-1505),字廷珍,号松厓,江西浮梁(今景德镇北)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授御史,督南畿学政。成化十四年(1478)迁陕西副使,仍督学政。历浙江按察使,福建左、右布政使,皆谦介有声。弘治二年(1489)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郧阳(今湖北郧县)。升刑部左、右侍郎,进南京刑部尚书。弘治十三年召为左都御史,为孝宗宠爱。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卒,年六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简。
陆昆奏陈奖直言等事宜
弘治十八年(1505)十二月二十五日,南京监察御史陆昆奏陈八事:奖直言以警循默(课科道疏多寡行殿最),复面劾以折奸邪,明淑慝以别人才,严行纠察以励庶官,稽词命以防欺蔽,惩沮坏以养锐气,均差转以消偏重,专委任以精考核。武宗以其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