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27 19:41

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终身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基础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多年来,国家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予以保障。

简单介绍

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讲来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讲来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简称家教,英文是tutor)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有人也把高中阶段的教育归入基础教育范畴,但是中国还没有普及这种类型的教育,所以,在事实上高中阶段的教育还不是基础教育。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预计到2020年,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高级教育计划官员讨论会上,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正如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样,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不可能优秀的高等教育。

发展概况

中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初中、高中)。 1949年以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十分薄弱,教育发展最高年的1946年,全国只有幼儿园1300所,小学28.9万所,中学4266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普及教育。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了“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198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中国的基础教育走上了法制的轨道。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了到本世纪末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方针。199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计划是教育战线落实“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举措,是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基础上提出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施工蓝图。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构建21世纪充满生机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中国的基础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截止到1998年底,全国已有幼儿园18.14万所,在园幼儿2403.03万人;有小学60.96万所,在校学生13953.80万人;普通初级中学63940所,在校生5363.03万人;普通高级中学1.39万所,在校生938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1535所,在校生35.84万人(其中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及随班就读学生22.55万人)。

价值评价

所谓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指的是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内部,具有它自己独立的、不依附于其他类型和层次教育的价值。确立关于基础教育的这样一种价值观,是促进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非常重要的观念基础。“应试教育”的现象之所以如此顽强地存在于学校之中,重点学校之所以愈炒愈热,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而只是将基础教育的价值依附于更高一级的教育,以能否为高一级教育或学校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源作为衡量其价值的标准。这实际上也就是放弃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因而也就是否定了基础教育最根本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基础教育的独立价值呢?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这样规定的:“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则是更明确地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基础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基础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它的对象和着眼点是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更不是少数人;第二,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它强调的是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不是专业或某些专门人才的培养。因此,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方法以及评估等,都必须服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价值目标。

这里,有两点是必须说明的。首先,强调基础教育的这种独立价值,并不否定基础教育也担负着为高一级教育和学校提供和输送合格生源的任务。这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它并不能替代基础教育的最根本的价值,或者说,它是以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根本价值为基础和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础教育主要应该是育人,而不是选拔。其次,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价值也是有区别的。根据《纲要》的规定,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它与面向整个民族,并注重基本素质培养的基础教育显然是不一样的。而单纯以为高等教育服务来衡量基础教育的发展,实际上也就是以高等教育的价值取代基础教育的价值。

基础教育的这种独立的价值观,与基础教育的效益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由于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全体人民,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因而,我们可以在基础教育的实施上形成两个基本认识。第一、能够平等的接受基础教育,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权利;第二、这种权利不能是依靠个人的行为或其他资源,通过“交换”而获得的,它必须是通过政府的行为来实现的。这也正是基础教育中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特点。这种权利的实现是保证每一个人在社会中发挥其积极性的重要前提。相反,如果人们得不到这种应有的权利,或者说得不到这种应有的同等的权利,必然影响其积极性。这是基础教育的效益观的基本特点。从这个角度说,强调基础教育的机会均等,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不是矛盾的。它们是一致的,并且是不可分离。

可以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以及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这种对基础教育的价值认识的误区有关。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基础教育的这种独立价值,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先导。

农村义务教育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从2006年至2010年,国家将根据“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按照“两年实现、三年巩固”的目标,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财政部透露,不包括教师调资的因素,预计全面推进这一改革,2006年到2010年,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将分别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258亿元和924亿元左右,合计约2182亿元。2006年启动这一改革,中央财政预计新增投入约102亿元,地方财政新增投入约38亿元。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这一改革从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分年度、分地区逐步实施。2006年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首先全面推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央财政同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并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和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到2007年,全国农村将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管理体制

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国家教育部负责制定有关基础教育的法规、方针、政策及总体发展规划和基本学制;设立用于补助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师范教育的专项基金;对地方教育部门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等。 省级政府负责本地区基础教育的实施工作,包括制定本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和中小学教学计划,组织对本地区义务教育的评估和验收;建立用于补助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专项基金,对县级财政教育事业费有困难的地区给予补助等。

县(市、区)级政府在组织义务教育的实施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包括统筹管理教育经费,调配和管理中小学校长、教师,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等。  乡级政府负责本辖区义务教育的落实工作。

国家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及管理,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倡导中小学校(幼儿园)同附近的企事业单位、街道或村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教育组织,吸引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建设。

幼儿教育

中国幼儿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在城市以幼儿园为主,有三年制的,也有一年或两年制的;有全日制的,也有半日制、寄宿制、计时制的。在农村则以学前幼儿班为主要形式,另外还有季节性幼儿园。在老、少、边、穷地区,除正规教育外,还有幼儿活动站、游戏小组、巡回辅导站、“大篷车”服务等灵活多样的非正规教育形式。中国幼儿教育按照国家、集体、公民、个人一起办,多渠道、多形式发展的方针,极大地促进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到1998年底,全国有幼儿园18万多所,在园幼儿2400多万人,学前一年入园(班)率已达到70%,大中城市已基本普及了学前教育。近些年,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1998年西南、西北11个省的2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学前三年平均受教育率达到了39.9%,学前一年平均受教育率达到66.7%。 幼儿园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保证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并作好入学前的准备。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主动发展的多种形式的过程。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内容,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生活和表现的能力的机会与条件。

为加强对幼儿园的领导和管理,国家先后颁发了《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等一系列法规文件,使幼儿园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国家还规定了幼儿教师的任职资格和考核制度。全国的幼儿师范学校、职业高中的幼教专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幼儿师资的培养培训体系

中小学教育

中国的中小学分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三个阶段,共12年。小学有5年制和6年制两种,前者约占小学总数的35%,后者约占65%。初中多数为3年制,极少数为4年制(约有98%的初中生在3年制学校)。小学和初中一共9年,属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学制3年。 1、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各级政府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1998年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8.9%,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阶段(含普通初中和职业初中)的比例已达94.3%,初中阶段入学率达87.3%。全国90%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73%的人口地区普及了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大城市市区和沿海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已开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普及义务教育工作。1987年,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国农村普遍推行“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把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同发展地区经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促进了农村教育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全国有95.2%以上的小学、87.6%以上的初中、71.5%以上的高中设置在县镇和农村。1995年?2000年,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其中中央拨专款39亿元,加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共100亿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2、教学工作 中小学每个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小学全年教学时间为38周,机动时间1周,节假日13周;初中全年教学时间为39周,机动时间1周,节假日12周;高中全年教学时间40周,机动时间1?2周,节假日10?11周。中小学实行一周5天授课制。

1993年秋季开始,初中和小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这个方案包括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这一方案将课程分为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安排课程,地方安排课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课程内容。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两部分组成。学科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活动包括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1999年,教育部开始组织、设计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

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均可就近入小学学习,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推迟到7周岁入学;已基本普及初中义务教育的地方,小学毕业生可免试就近升入初中学习。初中毕业生升高中阶段学习,要经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升入高中阶段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期、学年和毕业生的终结性考试、考查是对学生的合格水平的考核。小学毕业考核,语文、数学为考试科目,其它为考查科目。初中毕业考核,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毕业年级文化学科范围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考试学科,其它科目则实行结业考试或考查。

德育工作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品质教育。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小学德育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和时事、政策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

国家颁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依据。明确规定了小学、中学各阶段的德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德育原则、途径和实施办法等,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品质和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教育形式和途径包括: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及各科课堂教学;学校、班级活动和管理;课外、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和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工作等多种形式。同时,学校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熏陶也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还制定了《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是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个中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此外,通过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的态度和生活自理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校外教育

校外教育工作是培养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中小学的校外教育是在教育、文化、体育、工会、共青团、妇联和科协等部门齐抓共管、共同配合下,与有关部委共同进行的。1986年、1991年分别召开了第一、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会议并形成了一系列法规文件,指导中小学校外教育工作。全国已建有校外教育机构10000多个,并配备了一支专(兼)职的校外辅导员队伍。

校外教育始终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原则。努力发挥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的独特教育功能。广大中小学生走出校门后,可以去少年宫、少年之家、青少年科技馆、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进行各种科学、文化娱乐活动。校外教育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如文艺汇演、体育训练、航空、航海和各种车辆模型竞赛,科技小发明、小创作、小制作竞赛以及各种夏令营、冬令营等等,通过活动陶冶情操,培养意志品质

教材建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中小学教材建设。1950年,教育部拟定了小学课程标准。其后,在1956年、1963年、1978年、1986年曾相继制定4套小学、中学各科教学大纲,根据这些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编写出8套小学、中学全国通用教科书。

1992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各科教学大纲,用以指导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街接的普通高中新教材正在山西、江西、天津两省一市试教。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稳,各学校办学条件差异很大,需要有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教材。为此,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6年确定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教材多样化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单位和专家、学者、教师个人按 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小学、初中各学科教材,鼓励各套教材在质量上的竞争。这样改变了过去全国只通用一种教材的状况,促进了教材事业的繁荣发展。到1998年,供全国各地教育部门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用的中小学教科书达2000余册,还有大量的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教学图册、教学挂图、幻灯片及音像教学材料、计算机教学软件等。此外,国家教育委员会还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组织编写了特殊教育教材,各地区根据本地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编写出大量地方乡土教材。

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中国建立了中小学教材审查制度,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教材(劳动、劳技教材除外),都要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从思想性、科学性、教学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才能供各地教育部门选用。地方教材由省级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审查通过后在本省范围内选用。

国际现状

基础教育的作用受到高度重视

进入90年代,基础教育的作用和意义非同以往,基础教育受到广泛和高度的重视。主要原因在于, 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种族冲突等,已经成为制约全球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世界各国长期追求的发展模式受到质疑,认为单纯依靠经济发展所带动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从根本上主产是脆弱的,如果继续这种发展政策,存在于国家、地区乃至个人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加剧。从更长远的需求和利益出发,转变发展观念,将人的发展置于全部发展行动的中心,扩大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已成为解决全球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

新的发展观念使教育的作用更加突出。1990年3月,在泰国宗滴恩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出“全民教育”的新概念。在这一新的概念下,此次会议对90年代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满足全民的基本学习需求,仅靠加强现存的基础教育是不够的,它需要一种“扩大的设想”。这种“扩大的设想”要求世界各国在现行基础教育服务范围,除了加强正规学校教育渠道外,提倡有效利用各种非正规教育渠道,以保障每一个体的基本权利。同时,它也强调世界各国必须注重基础教育的质量,即学习者所获得的实际学习结果和所具有的相关性。90年代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均被提到各国的重要议事日程之上,普及和提高成为各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两大艰巨任务。

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的《统计年鉴》中,对世界基础教育近年来的新进展作了总结,其中包括:学前教育正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明显进步,第一级和第二级教育的毛入学率继续上升,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但是,教育机会在国家、地区及男女之间存在的差异依然明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与最不发达国家在第二级教育上的差异相当大。以1996年为例,三种类型国家第二级教育的平均毛入学率分别是100.3%,50.4%和18.8%。从根本上说,教育上的差异反映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知识和人口整体素质上的差距。

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

义务教育年限逐渐延长已经成为世界基础教育的普遍事实。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年《世界教育报告》,在有数据可查的169个国家中,义务教育中值年限为7至8年,一般是从非洲的6年到北美、欧洲和前苏联的10年,其中义务教育延长至第二级教育第一阶段(初中)的国家比义务教育只包括第一级教育的国家更多。1998年的《世界教育报告》则显示:在有数据可查的171个国家中,义务教育的平均年限为8年,非洲的平均年限已达7.2年,北美、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年限为10至12年。

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1998年出版的《教育概鉴――经合组织指标》一书指出,在绝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中,所有年轻人实际上已经享有至少11年的基础教育,只是参与的模式不尽相同。多数国家开始义务教育的年龄为5至6岁,完成年龄在14至18岁之间。由于失业危机的增加,以及不具有充分教育准备的青年难以顺利就业,那些16岁完成义务教育的国家越来越倾向于将学生继续留在学校,直到他们完成高中教育,即离校年龄逐步趋于17或18岁。

适应社会需求而调整课程结构

世纪之交,全球处在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技术的变革和发展潮流中,教育为此面临巨大的挑战,而课程结构的调整将直接关系到教育能否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发达国家首先起步,从维护本国和远利益出发,积极进行课程的改革和充实。

强化科学教育首先受到重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1989年美国促进科学协会提出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的扉页上对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做了这样的阐述:“在下一个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将发生迅速的变化。科学、数学和技术是变化的中心,它们引起变化,塑造变化,并对变化作出反应。所以,科学、数学和技术将成为教育今日儿童面对明日世界的基础”。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也是一个主要的趋向。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认识到,在追求技术文明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人类传统美德和优秀价值观念同样极为重要。因此,许多国家在调整课程结构的改革中,再次注重对未来社会公民道德、情操和品行的培养,通过伦理、哲学、文学、历史等学科,强调认识和汲取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以民族的、健康向上的文学、音乐、传统文化丰富和充实现代学校课程,以陶冶情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另一趋向是围绕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开设实用性和知识性课程。随着信息技术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欧美发达国家率先开设以科学、技术和社会为主题的相关课程,不仅将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手段融合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而且,通过计算机网络教会学生了解更新、更广阔的知识世界。同时,许多国家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恶化问题,相继开设环境教育、生态保护等课程。

重视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的中心内容就是“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呼吁在新技术革命不断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社会现实面前,重视教师培训和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先生在《报告》的前言中,高度评价教师的社会作用。他指出:“在即将跨越21世纪的门槛时,青年一代的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迫切地需要我们的承诺和资源;我们的教师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我们共同的未来举足轻重”。事实上,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已经采取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质量。其中包括:要求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更应该具有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掌握发现知识、学会学习的本领;制定基础教育教师资格审定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改善基础教育教师工资待遇。

改革师范教育,在培养体制上有定向、非定向和联合培养等形式;课程结构逐步改变长期以来过分专业化和适应性不强的弊端,由分科教学向综合化教学的方向发展,多专业,多学科交叉授课,以扩大师范院校毕业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

国际发展趋势

1、继续扩大基础教育的手段和范围,进一步普及基础教育

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依靠知识、技术、技能和能力,人力资源将成为国家在全球市场生存中的决定因素。在这种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使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真正得到满足,是世界各国旨在缩小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必要手段。

近两三年来,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首,十分强调触及那些还没有被触及到的处境不处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这些还没有被触及到的人群包括在种族和宗教上占少数的群体、游牧部落、遥远岛屿或山区的人口、移民、难民、流浪儿童及童工,也包括大量的贫困儿童或特殊儿童。已有的经验表明,仅仅扩大现有的教育系统,采用常规的教育方式,并不适合他们的需要、生活模式和理想。扩大教育手段,实现教育多样化,特别是设计新的教学模式,切合被服务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将是基础教育真正实现普及的必由之路。

从广义上说,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也是新世纪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方向。即使是那些基础教育已经接近完全普及的工业化国家,当前青年和成人中功能文盲的存在,仍然说明他们受到的教育是不充分和不完整的。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基础教育是人人有能力掌握自身命运的基础,是人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因此“量体裁衣”般的教育计划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和日后贡献于社会的能力。

2、继续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尤其重视教育的相关性

在新的世纪里,世界各国仍将继续关注那些已经证明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的改革,但是,必须树立新的质量观念,即不应仅仅重视正规学校教育的质量,其他教育形式,如各种非正规教育形式的教学质量也必须得到保证。同时,衡量质量的标准不应仅仅局限在学习成绩上,它应扩大到学校或其他教育形式所提供的教育是否切合学习者的需要,是否保证学有所用,是否具有相关性与针对性。

在新的世界里,教育的效益将比效率更为受到重视。这意味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地方需求不相适应的痼疾将有效得到解决,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或在毕业之后无法为本社区服务的教育浪费现象将逐渐减少。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地方或社区及家长的参与,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将普遍受到重视;教育内容将打破传统的学科划分,更趋向开放、综合与针对性兼顾,知识与生活技能并重。在那些已经开始重新审视本国教育体制的国家中,重视基层参与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已被认为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即使那些长期以来实施地方分权的国家,如美国、英国,尽管80年代以来逐步加强中央政府对于教育的管理与控制,也同时注意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和扩大家长参与教育、选择党校的权力。当前在美、英两国正在兴起的“特许学校”和“自治的直接拨款学校”就是在实践中运行良好的例子。

3、继续深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依然是当前和未来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其动力和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快速增长,知识的更新和新知识的传播成为必然;二是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教育有责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教育尤其是责任教会学生探索知识、判断知识的价值,而课程就是媒介。

摆在课程改革方面的中心问题包括:第一,在不增加课程负担的前提下,如何保证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相关性;第二,在不损失课程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长远目标的前提下,如何使课程对当前新的社会问题,如人口、环境、健康,人出积极反应;第三,在保证内容连贯性和重点突出的前提下,如何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的兴趣需要;第四,在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文化的一部分的现实环境里,如何定义核心课程,如何保证所定义的那些基本能力能够切实有效地运用于日后的生活。

这些问题是各级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应注意如下问题。第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尽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基础知识从来都是一个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因此,它在课程结构中应该具有相当重析地位并保持相对稳定性。第二,把握未来课程结构的建构原则。课程结构应依据一个国家的社会、民族、文化与教育的历史传统,从本国实际出发,力求最适合本国需要与发展的最佳选择。因此,概括地说来,面对未来纷繁复杂的知识信息,如何使课程在结构上达到最优化,这样几个原则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恰当处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注意科学课程和人文学科的有机结合;针对新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调整课程内容;重视给予学生多元化化因素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从根本上说,是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服务。

4、继续改进和完善评估与考核办法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本世纪最后二三十年来,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考核评定工作中,大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趋势。一种是欧美主要发达国家逐渐改变淡化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估的传统做法,转而重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学业成绩考核和评价。如英国自1998年《教育改革法》颁布后,不仅在全国实施统一课程,而且同时对7岁、11岁、14岁和16岁这四个所谓义务教育“关键阶段”的学生进行全国统一的考试与评价。美国自《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战略》颁布实施后,也提出险美教育目标及在州一级的范围内统一教育标准和统一考试制度。然而,在俄罗斯、中国及亚太地区一些国家,由于长期以来实行严格的考试制度,分数已经成为衡量学生不业成绩乃至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惟一标准。这种过分强调分数的做法已经日渐显露其弊端,学生、教师全部围绕分数转,从而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执情,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能力。如何确立有效、合理和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使评价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是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探索的一项重要任务。

80年代中期,前苏联创建的合作教育学理论中,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的对学生学习进行实质性评价可以说是对传统考查评价方法的一种挑战。在长期的教育实验中,阿莫纳什维利对小学低年级采取了实质性评价(无分数评价),实质性评价重在激励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增强信心,找到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目标。在俄罗斯大部分小学1至4年级中多采用评语方法考查学生。总的说来,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最大成功,是建立评估和考核制度应该首先关注的问题。

5、作为终身学习的起点——基础教育的一些新重点

当前,随着知识和信息日益渗透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终身学习已从理想变为现实,世界各国因发展阶段不同正在以不同的脚步迈向学习化社会,学习已经成为关系未来进步的重要因素。

作为满足终身学习的一个必要手段——基础教育,由此又有了新的蕴意和使命。从整个终身学习过程来说,基础教育又被当前国际教育界称为“初始教育”即终身学习的起点。来自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观点认为:“良好的初始教育是开始终身学习的关键。这种教育应该覆盖儿童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的发展,应该保证所有青少年掌握坚帝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使他们养成学习新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学会学习”。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春中》一书中,更是针对未来信息化社会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并认为这是每一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历来受到各国教育的重视,但是,在知识膨胀的信息社会里,选择知识、利用知识将变得更为重要。长期负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础教育的高级官员奥德内斯总结了基础教育在面向未来学习化社会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他说:“全球范围内的教育系统在传授知识字和计算技能方面已经取得了进步,但是,它们在第三个主要领域即生活技能、社会技能和价值观念的传授方面却没有太多的成绩。虽然20世纪造就了一代在计算机和知识开发领域里的专家,而这些专家在价值观念 、生活技能、对多样化持宽容尊重态度方面却不那么完美。可以说,这个世纪教育的失败不是在科学、语言和数学教学上的失败,而是在倡导人类之间和平共处上的失败,是在为了充分平等的发展而应发掘个人和社会潜能上的失败”。这说明,如何学会学习和道德教育是世界基础教育应该认真重视的问题。

改革历程

从1996年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迄今已有十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1999年,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

第二阶段:1999―2001年7月,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施准备;

第三阶段:2001年7月――2004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和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形成;

第四阶段:2004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新课程实验。

高中课程改革于2004年秋季正式启动,截止到2008年2月份已有10个省市区参与实验。2004年秋季,海南省、广东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5年秋季,江苏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6年秋季,福建省、浙江省、安徽省、天津市、辽宁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2004年率先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四个省市区将在2007年实施的新高考方案,其方案由各省市区制定,并于2006年上半年报教育部审批通过;江苏省2008年新高考方案也于2006年10月上报教育部审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负责人指出,从2007年起,高中课程改革将由过去的省市区申报进入调整为国家规划进入,2010年全国各省市区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酝酿开始以来的十年里,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思想上也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历程。首先是激动、兴奋,新课程给人以刺激;其次是困惑、苦恼,传统与现代理念的碰撞产生的矛盾,使他们焦躁不安;三是论争、反思,寻找理论和事实依据,理清思路;四是理性行动,主动地、创造性实施新课程。

2019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就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基础教育关系到每一个人,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性工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上下功夫,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教育。要优化配置教育资金资源,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支持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解决一些地方“上学难”和困难家庭孩子辍学等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确保起点公平。多渠道办好学前教育,重视解决“入园难”问题。加大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力度。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使更多学生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各项工作,营造阳光安全、家长放心的校园环境,让孩子们健康成长。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基础教育,共同托起未来的希望。

面对挑战

(1)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应同时并重、有机结合。中国基础教育普及的覆盖面大,只有在普及的同时,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努力做到“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才能使教育真正在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学习与生活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不仅能够影响学生个人、家庭、所在社区,还将对其后代,甚至未来一代人的素质产生深远影响。

(2)考虑到中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与需求不平衡而长期以来使用统编教材所日渐显现的弊端,考虑到中国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做法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考虑到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改革直接关系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应该特别理视相关性、灵活性、创新能力培养、学会学习等原则在课程改革中的融合与体现。

(3)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审视中国基础教育,探索如何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个支柱”渗透到学生的培养中。

(4)在切实增加教育资金投入的同时,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5)顺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基础教育领域内教育信息化水平,探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把内地优异的教育资源、优秀教师的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实现优异资源共享,以此作为提高农村地区师资乃至整个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手段。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