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更新时间:2024-11-05 19:11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简称MOMA),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城中,位于曼哈顿第53街(在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现当代美术博物馆之一,与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法国蓬皮杜国家文化和艺术中心等齐名。

参观信息

开放时间:周日/周一/周三/周四/周六10:30–17:30;周五10:30–20:00(每周二闭馆)

门票:成人:25美元

65岁以上老人:18美元

学生:14美元

16岁以下:免票

最佳游玩季节:纽约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东西可看。如果喜欢在户外逛,春季和秋季的天气是最惬意的。如果喜欢文化,秋季冬季和早春是来纽约的好时间,是剧院和表演艺术季;百老汇的戏票冬季也是最便宜的。纽约冬天一般从11月到次年3月,冷且风大。但这些室内活动不会受到影响。如果喜欢派对和感受节日气氛,12月到新年的纽约节日气氛很浓;有盛大的节日游行,也是各商家大打折的时候。这一时段,纽约的酒店价格也是最高的。七月和八月是纽约气温最高的时候,但露天文化活动达到顶峰;纽约的众多海滩也非常受欢迎。

馆藏文物

现代艺术博物馆目前已拥有馆藏超过15万件个人作品、2万多部电影以及4百万幅电影剧照。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

梵高:《星月夜

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

达利:《记忆的永恒

莫奈:《睡莲

马谛斯:《舞》

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

塞尚:《沐浴者》

卡萝:《断发的自画像》

该馆亦有不少美国现代艺术家经典作品,如杰克森·波洛克、格鲁吉亚·欧姬芙辛迪·雪曼爱德华·霍普安迪·沃荷尚·米榭·巴斯奇亚、岑克·克罗斯、雷夫·巴格许与贾斯培·琼斯

现代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是将摄影艺术纳入馆藏的重要机构。在第一任摄影部主任爱德华·史泰钦的主持下,收入了不少新闻摄影艺术摄影的杰作,并由约翰·札考斯基扩大规模,将电影、电影剧照等也纳入收藏,使得此馆成为美国电影与影片收藏的重镇。

该馆也针对设计作品开始典藏,包括有野口勇的设计产品、乔治·纳尔逊、保罗·拉兹罗、埃姆斯夫妇等设计的椅子、灯具。收藏品范围相当广,小到第一个能自动调整角度的滚珠轴承,大至一台贝尔47D1型的直升机。

2000年之后,现代艺术博物馆由于馆藏扩充甚多,原馆址亦需整修,遂开始了新建物的计划。该馆在2002年5月21日关闭,将部份馆藏迁往皇后区长岛市的一个旧钉书针工厂继续展览,称做MoMA QNS。2004年11月20日,由日本建筑师谷口吉生设计的新馆开幕,门票从美金12元调涨到20元,引起了不少争议。使它成为纽约市中最昂贵的博物馆之一。幸而该馆经美国Target连锁店赞助后,保持于每周五下午四点后,开放访客免费参观。谷口吉生的作品也在开馆时广受评论,除批评外观不过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现代建筑外,亦有不少人对馆内动线感到不满。

在新馆的花岗岩与玻璃建物外观都完成后,该馆一年的访客数约为250万人次,比往年约150万人数增加了许多,现任馆长葛兰·罗瑞希望保持访客数在210万人次。

2000年,现代艺术博物馆宣布与英国泰德美术馆联盟共同投资设立以现代艺术为主的大型网站。

现任领导

负责人:格伦·劳瑞(Glenn Lowry)

发展历史

坐落在曼哈顿中城繁华地段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是现当代艺术收藏、展示和研究的最著名机构之一。对建筑同行来说,它与“国际式”一词的紧密联系,使它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形象。在20世纪末年,“解构主义“建筑展的举行,让它在颠覆自身历史形象的同时,显示出前瞻及诱导建筑和艺术发展的持续野心。回顾过去70年间它在收藏、运营、策划和馆舍建设与改造方面所经历的变化,在这一规模庞大的混血建筑综合体在保守的外表之下,力求平衡艺术、科技和社会时尚多方面因素。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成长变迁,也是当代艺术之都纽约所特有的商业文化的再现。

当今冠有现代艺术头衔的博物馆家族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屈一指,其闻名程度,可以让它在全称里不加地名以示区别,直呼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纽约范围以内,不少人略称为“现代”或者它的英文简称MoMA。

博物馆建于1929年夏天,由三位女士Lillie P. Bliss,Mary Quinn Sullivan,Abby Aldrich Rockefeller共同创设,并将此馆开放给公众参观。同年11月8日正式开幕。营建和收藏品管理主要由Rockefeller家族财务支持。1940和50年代的背后赞助者,就是Abby Aldrich Rockefeller的儿子Nelson Rockefeller,他亦曾称此博物馆小名为“妈妈的博物馆”。该馆成立之时,纽约的其它博物馆尚未致力于收藏现代艺术作品,就连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开馆作品,也只有收藏家赠送的8件油画与1件素描。第一位馆长Alfred H. Barr, Jr将开馆作品安置于曼哈顿海克薛大厦的暂时馆址(含办公室在内只有六个房间),首要之事便是寻找永久而够大的馆址。

在1929年到1939年间,现代艺术博物馆迁移了三次,直到1939年5月10日才正式在目前的馆址安居。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主体建物,由建筑师菲利浦·葛文和爱德华·斯顿设计,外观具有典型国际风格的水平与垂直线条。

新貌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在经过两年的休馆改建后,终于在2004年11月20日正式揭开它的面纱,并于开幕当日,与世人一起欢度它的75周年纪念。慕名而来的参观民众,早在清晨六点便在博物馆外排队进场,经过四小时的漫长等待,终于得以一睹它的风采。重新开幕的MoMA比起之前,增加了将近两倍的展览空间。有着整片玻璃落地窗和花岗石墙外观,斥资8.58亿美金打造的艺术殿堂,将继续为大家展出世界知名的艺术收藏。

扩建

早在多年前,MoMA便买下隔壁的老饭店,决定为博物馆进行扩建。已设计过多所博物馆的知名日本东京建筑大师谷口吉生(Yoshio Taniguchi),面对重新设计MoMA的艰巨任务,其表现深获好评。MoMA自1932年迁址坐落于曼哈顿53街后,在1939年,其外观始脱胎换骨成为现代模样,又于1948年,由建筑师Cesar Pelli增修博物馆的外观,其利落的造型已在世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此次,建筑大师谷口吉生不但要修建原有旧馆,更要使旧馆与新建的新馆完全整合。比起其它在建筑外观多加夸饰的新兴博物馆,谷口吉生所设计的MoMA外观可谓简约内敛、沉静稳重,谷口吉生说:“作为博物馆外观而言的建筑物,它不应与艺术品争辉,在这套艺术品面前,建筑本身应该消失。”“建筑物就像是一个容器,如果没有艺术品和欣赏它们的人进来,这建筑就不算完整。”“博物馆就像一只茶杯,它不会炫耀自己,但当你为它注入绿茶时,它就会显现出双方的美好。”虽然在基于现实和成本的考量后,谷口吉生有些许的设计必须更动,不如之前预期,但,当他看着完工后的MoMA,仍然高兴地说:“它已几近完美!”

设计

由于大片落地窗的设计,自然光轻易地流进有着六层展览厅,高约34米的主展馆室内,而大量白墙的运用,更可让MoMA尽情地展示无价收藏。为了秉持MoMA鼓励当代艺术的初衷,之前碍于场地限制所不能展出的六十年代之后的近代艺术品,都一一现身。在挑高的二楼大厅,莫内的知名画作睡莲(Water Lilies)就在白墙上延伸超过50公尺,越往上层你将越被更壮观的艺术品所慑服,例如普普艺术家詹姆士·罗森奎斯特(James Rosenquist)在1965年的画作F-111 战斗机(F-111 Fighter Jet)所占据的六楼白墙长度,又更甚于莫内的睡莲。透过落地窗,便可欣赏在新旧馆之间的艾比·艾德瑞其·洛克斐勒雕塑花园(The Abby AldrichRockefeller Sculpture Garden),谷口吉生将此著名花园保持原来大小,但更着重了建筑和花园在视线上的相互延伸,使民众也可享受在户外欣赏艺术的闲情逸致。当然,艺术不仅止于绘画和雕塑的形式,MoMA在视觉与听觉方面的艺术收藏,也可谓是首屈一指“这次的改建,MoMA不但扩充了视觉和听觉的艺术表现,更积极投入艺术教育,像是扩大的图书馆、档案室、阅览室、大讲堂、剧场、工作室,让艺术爱好者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如痴如醉地流连于如此多功能的空间中。如果在这座巨大的艺术殿堂逛累了,MoMA也新设了两处Cafe和一间雅致的餐厅。临走时,别忘了到MoMA的礼品店和书店挑选一两件纪念品,为这一天的艺术之旅,画下完美的句点

社会影响

75年前,MoMA在曼哈顿中城某办公大楼里的一间小办公室开幕,75年后,MoMA已扩建成有63万平方公尺规模的博物馆。伫立在1万2千多平方米的一楼大厅,你见证了MoMA从过去辉煌的53街跨越到引领未来的54街,如此美妙的历史一刻。MoMA在艺术上的奉献,为所有博物馆开启的新时代意义,想必是当初创办人未曾预料却乐见其成的。MoMA理事长格林·洛瑞(Glenn Lowry)自信地期许:“我们对21世纪艺术的发展与影响,将会表现的如大家肯定我们对20世纪艺术的影响一样深远!”

每年吸引成千上万艺术爱好者从世界各地前来膜拜的大师作品,如梵谷、毕卡索、马谛斯、安迪·沃荷、杰克森·帕洛克,都如两年前一样地悬挂着,不同的是,在新生的MoMA里,它们都闪耀着前所未见的光芒。

评论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充满了向旧艺术建筑的挑战艺术作品,是一个让艺术家充分发挥创意和展示激情的场所。但是,另一些评论家却认为新的博物馆失去了他的设计重点。尽管褒贬不一,博物馆仍然秉承一个最纯粹的目标,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艺术,把艺术带入每个人的生活中。

肯定

悬挂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外墙上色彩鲜艳的彩虹标志是由瑞士艺术家Ugo Rondinone设计的,这栋耗资五千万美元,崭新的七层大厦就是矗立在纽约下东区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这片区域曾经因为这里的救济所,平民窟和摇滚歌手而著名。“这一装置显示出新的当代艺术所表示的一种开放性、无畏和乐观精神,就像它过去曾经根植于社会生活一样。”博物馆总监Lisa Phillips说。虽然标志性的华埠包厘救济所和一些供应饭店的蔬果店和灯箱商店招牌仍然充斥在街道上,但是这个6万平方英尺的白色大型建筑的到来显然揭示了一个新的纽约城时代。一些高档时髦的宾馆像Sean McPherson、Eric Goode’s Bowery和Thompson Group都将取代下东区在曼哈顿旁边最后一个青年旅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建筑房顶上都建成时兴的透明玻璃式样。一些年轻前卫的画廊像Thierry Goldberg、James Fuentes和Eleven Rivington都摒弃了旧的艺术风尚,逐渐开始向如上东区的Salon 94、伦敦的Museum 52等新的画廊靠拢,并纷纷在周边建立了卫星画廊。

批评

这个由现在日本前卫建筑设计师妹岛和世西泽立卫设计的新大厦,在竣工伊始得到了许多肯定评价的同时,也受到了一些负面的批评。博物馆总监Phillips评价说:“这个新的博物馆是一个向旧艺术建筑的挑战,但同时这也是一个给艺术家向大众展示他们不同想法和创意的机会。”但是,另一些评论家却认为,新的博物馆失去了设计重点,包括那些在博物馆开张主题会“21世纪的建筑”上出席的主流画廊艺术家John Bock、Urs Fischer和Rebecca Warren等。无神论者则认为博物馆的建造过多的被理事会所影响和控制,理事会成员包括上文提到的两个设计师,其余都是收藏家。而相邻的一些画廊指责新博物馆没有像当初承诺的一样,向周围的画廊提供包括信息交流和合作支持的帮助。

当然,在一些大型机构如音乐厅、足球场、图书馆等等,在试图彻底全新地改头换面的时候,它们总会受到一些来自各方面的反对意见。但值得称道的是,博物馆仍然秉承一个最纯粹的目标:让更多的人接触到艺术,把艺术带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在开放前期,为了纪念创馆30周年,博物馆方面决定向广大观众免费开放连续30个小时。博物馆的第五层专用于一个与其他艺术机构合作的项目“博物馆网络中心”,总监解释说,“这是与其他艺术机构合作的一个国际项目,目的是为了研究当代艺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我们怎样从艺术的角度来影响和改变受众。”此项目开始与2006年,合作的机构包括韩国首尔的Insa艺术空间,墨西哥的Museo Tamayo Arte Contemporaneo美术馆,开罗的Townhouse Gallery of Contemporary Art当代美术馆等。他们认为生活中不能缺少艺术,所有的合作艺术机构都将一直遵循他们的艺术“宗教”。

最后,Phillips总监承诺它们绝对不会改变博物馆30年来不变的宗旨,“从我们1977年成立至今,我们总是不遗余力的努力推广新生艺术家的作品,包括那些不为人知的艺术家,年轻的实践者,在美国之外极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和还没有被广大观众接受的先锋派艺术家。我们一致会努力帮助他们。”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