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3 02:13
《信条》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动作惊悚片,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约翰·大卫·华盛顿、罗伯特·帕丁森、伊丽莎白·德比齐、迈克尔·凯恩、肯尼思·布拉纳联袂主演,于2020年9月3日起在美国部分城市上映,2020年9月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一群蒙面匪徒闯入乌克兰一个歌剧院劫持人质,真实目标是要抢夺一个装有神秘物质的手提箱。主角(约翰·大卫·华盛顿饰)和同伴假扮成特警也要抢夺手提箱,但任务离奇失败,主角为保护秘密“被假死”。主角在假死被救后,被赋予新的更大的任务,通过女科学家的帮助,主角从射出的子弹倒着回到枪膛的实验中了解到“逆转时间”的概念,并被告知整个世界可能因为逆时间技术消失。主角从此不再有身份,加入“信条”组织,成为无名氏,他的任务是保护全世界不要被逆时间毁灭。为了阻止萨特企图毁灭人类的行为,以无名氏、尼尔(罗伯特·帕丁森饰)和凯特(伊丽莎白·德比齐饰)为首的队伍们来到萨特(肯尼思·布拉纳饰)的基地,利用逆时间完成了任务,毁掉了萨特手中的时间炸弹,最终阻止了人类世界在逆时间中灭亡。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资料来源
2020年7月29日,电影《信条》发布中文版海报,海报采取“时空倒置”的设计;8月6日,片方在发布IMAX版预告片与中文版定档海报;8月11日,片方公布“逆时危机”版预告;8月13日,公布“全员集结”版人物海报;8月16日,该片公布“特工出击”版预告;8月19日,影片公布“时空法则”版预告片及海报;8月21日,公布“逆时存亡”版预告;8月24日,发布3分30秒终极超长预告;8月27日,影片发布十分钟超长幕后花絮视频,首度揭晓该片“时空逆转”背后的概念;8月31日,发布中国独家预告片;9月3日,发布了“超级巨制”版特辑;9月5日,影片9月5日发布中国首映礼“跨时空连线”视频,全面公布主创采访内容,幕后信息。2024年1月26日,该片重映海报曝光,于2月23日开始在北美院线放映一周。
参考资料
由于新冠疫情的缘故,该片在北美地区先后经历四次档期变更(7月17日、7月31日、8月12日、无限期推迟),被无限期推迟上映之前,原定为8月12日上映。多次改档后,该片改变了发行战略,自8月26日起,首先在美国之外的全球70个市场上映,9月3日起,在美国部分城市上映。
《信条》于2020年9月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用时1天11时29分,票房突破了1亿元。截止9月6日21时,用时2天21时29分,票房突破2亿元;2020年度全球电影票房Top10影片,《信条》获3.626亿。
时间是人类的永恒之谜。影片的片名Tenet本身就是一个游戏时间的回文词,它来自于庞贝古城废墟上的一块石碑。片名Tenet这个词并非诺兰导演原创。根据词典中的定义,Tenet的意思是“原则或是信念,尤其是宗教或是哲学中主要原则之一”,也就是信念的意思,跟电影的主题紧密相连。虽然诺兰导演解释过tenet—词在电影中只是一个组织的名字,但这个片名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隐喻内涵。
影片拍摄辗转三大洲的七个不同国家,从美国到英国、从东欧的爱沙尼亚到意大利阿马尔菲海岸、从印度到北欧国家丹麦和挪威。其中,爱沙尼亚的飞车戏码,阿马尔菲海岸的游艇,英国街头的法拉利F50竞速,印度孟买的高楼历险、斯堪的纳维亚的破冰前行,直至在南加州拍摄的飞机爆炸等场景都需要大规模的场景调度最终完成。
《信条》摄影团队用约160万英尺的胶片完成了绝大部分场景的拍摄,使用IMAX摄影机的方式很随心所欲。而为了实拍影片中不可思议的逆向视觉奇观,摄影团队重建了胶卷盒中的机械部件并重构了电子元件,使得IMAX摄影机能够正向逆向同时拍摄,不单使用IMAX摄影机来拍摄,还令IMAX胶片逆向运转,倒卷拍摄。
《信条》是一部以“时间旅行”为科幻题材的电影,但此类电影早已屡见不鲜,挪用雷同的叙事模式难免沦为陈腔滥调。诺兰别出新意,在《信条》中大胆地运用了“倒帧”的剪辑手段,重构了时间旅行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在电影史上堪称史无前者。
《信条》以“负熵”理论为科幻基底,通过“倒帧”的剪辑形式制造出了相当惊奇的视觉奇观。从叙事时间来看,《信条》通过局部事物的倒序运动,带来了事物时间维度顺逆交错的二维错觉;实际上,主人公的时间线保持着因果线性叙事逻辑,客观时间线则呈现为叙事空间。通过时间旅行中的尼尔之死,电影以责任化的自由观念凸显审美伦理,提升了蒙太奇杂耍的精神高度。
《信条》中并没有明显的叙述者,此时叙述者即为“大影像师”。“大影像师”概念由阿尔贝·拉费提出,表示操作画面的机制,指一个不可见的叙述策源地,不是指一个具体的人或人物。在影片中,“大影像师”作为叙述主体而存在,并通过对画面、台词、音乐等表现材料进行有特定逻辑的组织,以完成故事的叙述,观众则作为整个电影故事的受叙者进行接受与解读。在“大影像师”的故意为之下,《信条》采用的是顺叙与倒叙相结合的叙事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线性叙事方式,形成了具备解构特点的回环重组叙事。
《信条》海报主要选用了蓝色、灰色、黑色等颜色,但在海报的中部,有着与蓝色区分度很大,以桔色和暖黄色构成的战火残骸。鲜亮的暖色调与阴郁的冷色调形成了强烈对比,属于高感官情态。冷色调低沉暗淡,无形中给观众制造出压迫、悲观、了无生气的气氛。海报设计者传达出战争给世界带来末日劫难的客观环境。暖色调一方面说明正反双方展开了最后的战争,激起观看者对战争的过程和结局有着强烈的好奇;另一方面说明在烽火连天的战争中,暖色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憧憬。未来世界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灭绝,人类难以繁衍生存,男主角便像那一抹暖色,是最后一点星光,是胜利的支柱,是引导观众战胜邪恶的信心。
该片以高超的剪辑手法和头脑风暴式的剧情设计吸引了众多影迷的解谜热情,能否看懂导演故设的剧情迷障成为观影的最大乐趣。不得不说,要充分理解《信条》的叙事模式确有其难度,仅仅几个“时间钳形行动”(temporal pincer movement)的场面镜头便令人目不暇接、思忖良久。该片大胆求新的科幻设定、正逆交错的叙事形式和蕴意深刻的审美伦理,均值得我们进行详尽分析与深入反思。(《影剧新作》评)
《信条》中那些堆叠交错的时间和空间,让简单的“元故事”呈现出无法预测情节走向的迷局,从而突破观众的想象力和过往的观影经验,给观影者带来非比寻常的困惑感和新奇感,同时也带给他们解谜的欲望、体验以及快感。(《世界电影》杂志主编曹祎娜评)
《信条》这部电影是众多科幻迷的狂欢巨作,绝对是一部即使了解爛增理论、祖父悖论、单电子宇宙理论等内容,也明白时间是一个和长宽高一样的维度,却仍要在观看几遍之后,坐下来静静思考甚至画图总结才能搞明白的电影。(电影制片人彭传钊评)
《信条》是硬科幻作品,它是以物理学的概念来包装故事,以物理学的学说为根基,对世界的样子进行自洽的假想和推演。“熵”是理解《信条》一个很核心的概念,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对于时间别具一格地操作,构成了《信条》叙事上的多重复杂性:它有正叙,有倒叙,并且正叙与倒叙还可以汇合,从而实现“时间钳形行动”。即,让过去的你和未来的你抵达同一个时间点,完成同一个任务。如此烧脑,也注定了它会将很大一部分观众拒之门外。《信条》还是挺概念化的,电影的主要精力是以故事还原这个概念本身,所以电影虽然辗转三大洲七个国家拍摄,但它们也都沦为背景,部分人物也只是概念的道具,情感动机相对欠缺。(澎湃新闻评)
《信条》剧情上其实并没有那么“烧脑”,只是整部电影跳脱的叙事方式,打乱了整个故事的叙事顺序,它既是线性的,又是非线性的。线性体现在故事是顺着拯救世界,解除危机这个时间脉络的,而时不时地穿越到过去,正、逆剧情相交织,打乱了观众的思绪,才使这部电影如此难懂。(《语言与文化论坛》评)
《信条》让部分观众觉得不满意的原因,不在于他们的智商遭到了挑战,而在于电影的文戏部分实在无聊。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如同一座巨大的沙碉,把支撑它的物理名词抽掉之后,会瞬间垮塌。诺兰对于概念的迷恋与对技术的崇拜使得他对故事处理的态度比较草率。(韩浩月评)
作为一部高概念电影,《信条》和诺兰以往其他表现时间的电影一样,仍然把时间的线性打乱,让人物穿越其中,由此带来的个体及环境的错位,令观众眼花缭乱。但这一次,诺兰似乎有过头之嫌,烧脑的剧情令观众普遍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一遍看不懂已是一种共识。(赵立功评)
该片生硬、缺乏感情,即便在理应让人动容的情节上,也显得干巴巴。如果把情节点都写下来,再用圆圈、箭头、彩色笔一一标注清楚,或许就能清楚发生了什么,但是这部电影真的不值得这么忙活——更何况还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电影院里。(《纽约客》评)(《圣路易斯邮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