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4 02:04
明朝嘉靖年间,闽浙沿海一带倭寇流窜,作恶多端,尤以许栋及日本人博多津为首的走私集团最烈。因倭寇与地方官乃至朝廷官宦亦有所通,实难彻底清除。皇上为清剿倭寇,遂命朱纨为浙江巡抚,朱纨又找来机智权谋的俞大猷,委以重任。
俞将军召集民间高手伍继园夫妇、谋士汤克俭等一行七人,乔装商人设计诱敌。七人以笛声传讯,围棋示意攻略等计,成功截击倭寇,后因地方官抢功拦截而前功尽弃。伍氏夫妇设计诱出与倭寇勾结之官宦,又伪装投诚,勇入虎穴,并在贼巢小现身手略逞对方高手,更假意欲杀俞大猷输诚。最后,将士领至倭寇之大本营,在岛上决一死战。
虽然最终剿平了倭寇,但也牺牲了伍继园夫妇﹐俞大献亦被降级,倭寇之患一直到明未都未剿清。
以上演职人员参考来源
以上演职人员参考来源
1970年,美国驻日大使馆对外宣布:将琉球列岛于1972年5月15日“归还”日本,其中包含了历来属于台湾的钓鱼岛。
资讯发达的香港率先知悉这一消息,保卫钓鱼岛运动也率先在香港学生中兴起。
1971年,台大学生发起“保钓大游行”,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抗议日本占领钓鱼岛。
1972年,日美“冲绳归还”的过程中,美国又将钓鱼岛包含在归还的内容中,并继续租用钓鱼岛附属岛屿中的黄尾屿和赤尾屿供美军使用。
《忠烈图》由此开始酝酿。
俞大猷及其部属的行装打扮,既官又商,明商实侠。除他们表演外,只能让观众在外表上看出他们乔装的商人,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他们的与众不同。
伍若诗有比丈夫更凌厉的身手,但服饰却是道地的边匪土著装束,不但不起眼,且动作起来很不方便。伍继园夫妇既然要破釜沉舟,深入匪穴去擒贼擒王,必须要收敛锋芒,一如地方草民,才不至于打草惊蛇,以收事半功倍之效。故胡金铨将伍若诗塑造得少言寡语,以示其为中华民族的沉默大众之一。
片中的倭寇装扮参考了明代的中国卷轴画。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在中国东南沿海地方横行的海盗,主要由借倭寇之名的中国人组成,他们利用倭寇做走私生意。虽然当中也有日本人,但只是少数,主要是扮成日本人的中国人,所以他们的装扮也很马虎。
本片为胡金铨的金铨电影公司与嘉禾电影公司合拍(也是嘉禾电影公司编号的第26号作品,版权为胡金铨所有),与胡金铨另一部作品《迎春阁之风波》同时于1972年6月开镜。
早在1971年,胡金铨已酝酿开《忠烈图》的大纲。为拍摄《忠烈图》外景,胡金铨不辞辛劳、翻山涉水,终于在香江外海,找到一处罕有人迹、绝岩峭壁、草木不生的孤岛,并在山头上勘察地形,研探片中所需的角度,为此在山头上坐了五天。
海盗巢穴大都跟福建、广东的大型家宅一样(香港新界尚保存一间)。
片中宫殿与《迎春阁之风波》开首部分皆拍摄于韩国汉城景福宫与宋庙。
1973年,由于胡金铨参加了巴黎举行的东方会议(1873年于巴黎创设),参与有关“汉字电脑化”的研讨会,故拍摄中断了一段时间。
主角的对打是通过胡金铨导演、剪接制造出来的,而片尾激斗中兼任武术指导的成龙、洪金宝也有演出,多人大战的场面都是真功夫。
成龙当时生活并不好,胡金铨考虑到他的处境,让他尽量出场多赚些钱,派完他演兵士之后,又让他演海盗,因此只能让他在后面演,不让观众看到他的相貌。所以成龙演出了三十六天,出场的画面却很难分辨出。
影片在香港离岛拍摄期间,两位导演老友李翰祥、李行特去探班。在香港嘉禾片厂拍摄时,知名功夫巨星李小龙先生、嘉禾总裁邹文怀先生也前往探视。
胡金铨很晚才看到黑泽明的《七武士》,胡说:如果可以早一点看到的话,就会以它为榜样,可能会把《忠烈图》拍得更好也说不定哩。“
本片最精彩处在于胡导大量以“棋盘”布阵的创意,藉以比喻敌我双方的对峙。除了徐枫、白鹰等班底,片中还能看到洪金宝、元彪、元华这些后来的武打明星的年轻模样。 影片问世之后不仅在香港获得了极大的关注,而且引起了国际影坛对于武侠影片的兴趣。《忠烈图》在当年的芝加哥国际影展上被授予特别艺术贡献奖,当年也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影展得到武术设计大奖。
第11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雨果金牌奖
2005年威尼斯电影节“纪念中国电影诞生百年”特别放映的作品之一。
在胡金铨的年表中,《忠烈图》似乎恰成分水岭,此后他对影片中武打场面的经营渐渐递减,开始强调更多形而上的思维。
该片剧情非常直接,几乎单线直落,一开始建立出俞大猷一行七人的英雄身份,角色忠奸定位分明,跟着便是不断与倭寇接战,剧情没有什么重大转折,全片几乎一直都在大打斗。这样处理的确构成影片的一些弱点。人物造型强而性格单薄,俞的一方也是连战皆捷,太过顺利,剧情缺乏起伏跌宕。但这方面的弱点,胡金铨以他在动作场面的创新能力大为弥补,从形式来看,影片有它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