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2 01:06
1949年,解放军某团南下,途经景色秀美的苏北柳堡村,政治部主任宋伟故地重游,忆起了一段往事。
1944年春,宋伟在新四军某部二连当指导员,他们连开到柳堡村一带练兵整训。这里是新区,由于敌人的诽谤宣传,开始时群众还躲避着部队,新四军战士马上展开爱民工作,帮助群众扫院子、担水、修房子、插秧等。四班住在勤劳善良而又胆小怕事的田老头家里。田老头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儿二妹子和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儿子小牛。这个普通的农民和中国广大农民一样在三座大山的压榨下生活着,有一肚子辛酸泪。
四班副李进是个年轻勇敢、热情纯洁的好战士,他在和二妹子的接触中,感情上有了波动,事实上是两人在不知不觉中撒下了爱情的种子。李进在战斗中负了伤,在家里休息,二妹子端水慰问他,并羞涩坚决地要求参军。战士马小宝正撞见他们二人谈话的情景,误认为李进在谈恋爱,老战士何金标也不满他们这种接触方式。四班长把这些情况汇报给指导员,指导员找李进谈话讲明后果。因为当时敌我斗争残酷,谈恋爱将会影响部队的斗志和群众纪律。李进坦率地承认自己不对,并向指导员表示放下这种感情。但李进在内心深处还是有所留恋。为了让李进和二妹子少接触,四班与连部互调了住房。有一天深夜,指导员听见田老头和二妹子悄声啜泣,不知所为何事。
有一天李进在练兵场休息时,二妹子让小牛来约李进谈话,被李进拒绝了,他很高兴自己战胜了个人的感情。但在晚上下哨回家的路上,二妹子追上了李进。他们的谈话又被何金标和四班长看见了。于是,四班召开班务会,准备对这件事进行批评。
李进在会上沉痛地叙述了二妹子昨晚告诉他的事情:这一带有个汉奸伪军中队长刘胡子,他曾霸占过二妹子的姐姐,并把她折磨至死。在新四军到来前不久,刘胡子突然从蒋桥来到柳堡,要强娶二妹子。田老头、二妹子不从,地主汪掌柜则威逼田老头四月十八日用船把二妹子送到蒋桥成亲。幸好新四军开到,他们的阴谋才没有得逞。汪掌柜逃离柳堡时企图挟走二妹子未遂,二妹子找李进是希望部队救她。
事情搞清楚了,何金标在会上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四班战士个个被阶级仇恨所激励,要求指导员请示上级打蒋桥捉刘胡子。部队早已准备打蒋桥了。为了便于熟悉蒋桥一带的地形,二连前进到西马庄待命。刘胡子知道新四军离开了柳堡,一天深夜派汪掌柜带着狗腿子潜入村中,把熟睡中的二妹子抢走。幸亏小牛机智地跑到西马庄报告给二连,指导员亲自带四班追击汪掌柜,李进抓住了汪掌柜,救回了二妹子。李进爱二妹子的心又活了,二妹子也感激并爱着李进。
部队要出征了,李进陷入痛苦的自我斗争中,在指导员的帮助下,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毫不犹豫地放弃个人感情,随部队南征。
五年过去了,李进已提升为连长,二妹子也入了党当了干部,并一直等待着李进。在支援南下的运粮船上,这一对革命的爱人幸福地重逢了。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剧本改编
黄宗江从1950年就开始根据胡石言的小说改编电影剧本,期间黄宗江与胡石言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反复修改,到1956年的年底剧本才正式通过。
1957年,影片确定拍摄,王苹被指定为该片导演。她从女性的角度给剧本提了修改意见,例如,李进在指导员问到他有没有和二妹子讲定时说的台词:“没有,讲了也不作数的,万一我吃颗‘花生米’报销了呢。“编剧本来已将这句话删去,但王苹认为这可以感动女同志,所以又加了回来。此外,在她的建议下,剧本又加入了一些小说没有细节,如二妹子扯断围腰带子给战士当绑腿带、小牛拉李进看二妹子绣的信物等等。
演员选择
在修改剧本的同时,王苹着手寻找“二妹子”的扮演者,但找来找去没有合适的人。黄宗江和胡石言把歌剧演员陶玉铃推荐给她。然而,王苹第一次见陶玉玲时却有些失望。因为陶当时正在巡回演出,由于过度疲劳,眼睛肿起个大包,变成“独眼龙”,脸也有些变形。同行的人也认为陶不合适。不过,王苹认为陶“不美”但气质不错,就拍了些她的照片回去。在对比三个候选人的样片后,王苹倾向于陶玉玲,有人认为陶的外形太一般,建议用另一位更漂亮的演员,可王苹认为那位演员有股娇滴滴的小姐气,不如陶玉玲的气质更接近农村姑娘。
至于男主人公李进,王苹觉得这个人物是江南人,要秀气一点,有知识分子味道,她选择了在南京军区文工团当舞蹈演员的李进,当时他的年纪比陶玉玲还小几岁。
布景制作
二妹子与李进河边月下约会的戏,因为胶片感光度低,只能在摄影棚内搭景拍摄。导演要求一定要有小河,有月光,水要活,河里要有月光的倒影。然而,当时中国电影技术投备几乎是一穷二白,摄影棚里没有背景投放设备,也没有水灯。美工师寇鸿烈想了个土办法,用玻璃管和铁架子制作了一块六米长的板子,灯光透过来就能制造水波的效果,再在板子下放特制的竹帘子,两头用自行车链子和齿轮控制。这样,帘子一转动,“水波”就会动了。他又在后景天片上用聚光灯做了一个月亮的效果,水面聚光灯出现圆形光影,就成了水中的月光倒影。但是,拍出样片后,他们发现,尽管人眼看不出,在摄影机下人造波光还是穿帮了。虽然当时胶片控制严格,而且这水中倒影的场景在片中不过出现几十秒,但王苹还是决定重拍这场戏。美工师、摄影师、灯光师反复试验,用薄绸子绷了个架子立在玻璃管前面,控制了适当的光比,再调整天片上月亮与水中倒影的角度,最后终于达成了导演的构思。
《柳堡的故事》是首开革命抒情诗风格先河的清丽之作,艺术上十分成熟,有质感、有女人味,陶玉玲的纯情气质和质朴的表演契合了整部影片的基调。(《新京报》评)
该片选材角度新颖独特,突破了以往战争题材只表现血与火的常规内容,而在严酷的战争背景上找到一片温馨的爱情绿洲,不仅没有影响战士的英雄本色,而且更加丰富了战士的性格。影片主题提炼别出心裁,表面上表现新四军战士与农村姑娘的爱情故事,但不局限于个人爱情的狭小天地里,而是通过这一爱情故事揭示了具有深远社会意义的主题。该片还富于民族风格和抒情色彩,全片没有一处谈情说爱,却充溢着李进和二妹子纯洁真挚的浓情爱意,这些感情通过细腻的人物神情及细节动作含蓄地表达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表达方式表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封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