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2 13:02
《茶经》是唐代陆羽创作的茶学专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全书共计三卷,分十类: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一之源,主要介绍中国的主要产茶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介绍制作和加工茶叶的工具。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四之器,介绍煮茶、饮茶器皿。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和茶品鉴赏。七之事,讲中国饮茶的历史。八之出,详记当时产茶胜地,记载了全国四十余州的产茶情况,并品评其高下位次。九之略,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应省略何种。十之图,则主张把上述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挂在店旁墙壁上,使茶人对茶的本源、制茶工具、茶的采制、烹饮器具、煮茶方法、茶的饮用、历代茶事、茶叶产地、茶具省用等看在眼里,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
陆羽生性好茶,自小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在竟陵寺时因智积禅师有茶癖,陆羽常为他煮茶,并从禅师那儿学会了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各种技艺。隐居浙江时他实际上便开始了钻研茶事的活动,他常常远游各地,到过产茶的32个州、郡,详细考察茶的生产情况。“采茶非采菉,远远上层压。”“旧知山寺路,耐宿野人家。”这些诗句生动地描写了他在考察中的艰辛。陆羽就这样凭着毅力和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和危险,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他撰写《茶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陆羽来到信州广教寺寓居以后,他研习茶事的活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他在此山种茶(后山称茶山,寺改名茶山寺,位于今上饶市区北三里),在山上建山舍,山舍四周植茶数亩,不辞辛劳地精心培育和制作。为能准确地品出茶味,他又在宅旁开凿了一眼山泉,“其水似井而傍山,色白味甘,是为乳泉,土色赤,又名胭脂井”,时人品为“天下第四泉”。他又在井上建观泉亭以备暇时汲泉煮茶,品茗著书。
由于上饶的种茶实践,陆羽对茶叶的种植、制作及烹饮等方面有了充分的体验,他的《茶经》创作至此已初具规模。为了进一步体验天下名泉与茶叶烹煮的关系,此后,他又到余千县城的东河西坡,在此凿井为灶,取越溪水煮茶。又到江西星子观音桥东,取招隐泉之水烹茶。不久他找到了庐山康王谷,见一飞瀑破空而下,纷纷扬扬,散落成数十百缕,恰似珠帘,高挂山巅,名之谷帘泉。他高兴极了,即取此泉煮茶细品,香气格外清高,味亦格外淳厚,皆在别泉之上,欣然定为“第一泉”。经数年察访名泉和辨味品茶,他的品茶体验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茶经》的撰写终于完成。
关于《茶经》的成书时间,学界素有争论,大致有四种说法。第一说公元761年,这一年陆羽上元辛丑作《陆文学自传》,其中提到“茶经三卷”。第二说是公元764年,因为《茶经》中提到陆羽自制风炉,其足铭文有“圣唐灭胡明年铸”,因此有人认为《茶经》最早成书于同年。第三说是公元775年。年代推断依据源自唐代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遇陆羽著《茶经》一事之记载。第四说是公元780年,认为《茶经》最终刊刻付梓成书应是在公元780年前后。
精行俭德
陆羽说茶最适宜“精行俭德”的人饮用,就是说喝茶的人必须是精神专一的人,至少喝茶的时候要静心,做事也应该有这样态度,是一个认真的人。第二个,喝茶的人是比较自律的,不会给别人增加麻烦,践行自律。第三个方面,喝茶人的品德应该是简朴的,而不是追求奢华的,非常低调,内敛谦逊,这样的人最配喝茶,最适合喝茶。第四个方面是淡泊名利,能够守住自己的操行。所以《茶经》出现了第一次关于茶道精神的四个关键字:精行俭德,可以理解为:精为精诚专一,行为践行自律,俭为品性俭朴,德为淡泊守德。
陆羽认为:要喝到好茶,就要花足够的心思,茶的时令、造法一旦有所误差,喝起来不仅不能提升人的精神,反而会喝出病来,受其累其害,最终失茶。对茶的追求不能南辕北辙,因为茶需要人赋予它新的生命与价值,为此,人也要有足够虔诚的态度。
修身养性
陆羽所主张的茶道是功效性、修养性的茶道,就是饮茶有利于强身健体,有利于陶冶情操,其目的是追求正身,这可从《茶经》中知之。《茶经》开宗明义讲的就是茶的功效:“茶之为用,味至寒,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与醒胡、甘露抗衡也。”在《七之事》一章所列举的四十七个事例中,记载茶可以强身健体的例子有十六个之多。这就说明,陆羽强调茶的功效性是倡导饮茶的根本、是承载茶道的基础。因此,陆羽茶道的核心是注重修养性,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自然思想
经过《茶经》的描述,从茶的实物到器皿,再到水的选择,以及各地风俗的呈现,茶的华夏版图也变得清晰可见,到最后形成的是茶的图腾与仪式,《茶经》所要表达的意图也十分明了:人要把自己的精神融合在格物运化之中,只有与自然浑为一体,才能再回到自然。
《茶经》语言具有浓郁的色彩美。作者除了直接采用准确的颜色词来描述茶色之外,还采用了一系列暗含色彩意义的语词,将茶的各种色泽通过隐喻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茶经·五之煮》中有一段关于茶汤精华“沫饽”的描写:“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
《茶经》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将茶叶品鉴行为上升到更高的审美境界。恰当生动的具象引领读者进入想象空间,形成无限美的意象。《茶经·五之煮》:“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作者用“鱼目”“涌泉”“腾波鼓浪”三个具体的物象描绘了煮茶时沸腾的不同状态:开始沸腾时是如同鱼眼般小小的气泡,开合之间发出微微的声响;接着煮,锅边冒出像涌泉一样的水泡,有咕噜之声;再煮,沸腾的水像翻腾的波浪,声音又大又急。文本虽然不是写声音,但形象生动的具体物象描写仿佛使人感受到煮茶之时水沸腾的样子,声音由微弱变得强烈,煮茶状态呈现出由静到动的美感。
《茶经》语言的形式美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用词简洁干净,言简意赅。二是大量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方式。这些修辞方式的使用不仅将茶叶品评的标准、技艺生动地描述出来,更使文章具有一种行文结构上整齐划一的美感,呈现出内在和谐的行文气韵。
《茶经》的问世对促进唐代及后世茶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茶叶的开山之作,后世文人“大都以《茶经》为经”著书立说。
《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茶叶采制和饮用经验,全面论述了有关茶叶起源、生产、饮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传播了茶业科学知识,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开中国茶艺的先河。且《茶经》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茶书,除茶法外,凡与茶有关的各种内容,都有叙述。以后茶书皆本于此。
自陆羽著《茶经》之后,茶叶专著陆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茶事的发展。代表作品有宋代蔡襄的《茶录》、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明代钱椿年撰、顾元庆校《茶谱》、张源的《茶录》,清代刘源长《茶史》等。
陆羽的《茶经》是一部开创之书,《茶经》因此成为中国第一部系统总结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学著作,而且是最早、最全和最完整的。
截止2021年4月,《茶经》的译本,除英语、法语之外,还有意大利语、捷克语、匈牙利语、乌克兰语、日语、韩国语、越南语等译本。据相关新闻报道,《茶经》应该还有俄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译本,累计译本应该至少在13种以上。不少国外读者以茶或者《茶经》作为切入点逐步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明代朱权《茶谱》:“惟陆羽得品茶之妙,著《茶经》三篇。”
唐代皮日休《茶中杂咏序》:“季疵之始为《经》三卷,繇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俾饮之者,除痟而去疠,虽疾医之,不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宋代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陆羽传》中说“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郝遐龄《茶说》认为“茶见于《食经》《食志》《尔雅》诸书,至陆羽始专以经名之。……嗣是而茶之品益贵,功益大,用益广焉!”
宋代陈师道《茶经序》:“书之所载,犹其粗也。夫茶之为艺下矣,至其精微,书有不尽,况天下之至理欲求之文字纸墨之间,其有得乎?”意指《茶经》所写只是表面东西,隐藏在内的细微、精微的道理未能全部表达出来。
明代鲁彭《刻茶经叙》:“今观《茶经》三篇,其大都曰源、曰具、曰造、曰饮之类,则固具体用之学者。”
明代徐同气《茶经序》:“奥质奇离”,文字非常好。认为《茶经》确切说应该只是一本专著,不能作为万世之“经”。因为“凡经者,可例百世,而不可绳一时者也。孔子作《春秋》,七十子惟口授传其旨,故《经》曰,茶之臧否,存之口诀,则书之所载,犹其粗者也,抑取其文而已。”;“经者以言乎其常也。水以源之盈竭而变,泉以土脉之甘涩而变,瓷以壤之脆坚、焰之浮烬而变,器以时代之刓削、事工之巧利而变。其骘为经者,亦以其文而已。”
明代吕兆禧《吕锡候笔记》:“陆羽《茶经》七之事所集茶事虽备。如王褒《僮约》:武阳买茶,许慎《说文》:茗,茶芽也。张华《博物志》:饮真茶,令少眠睡。沈怀远《南越志》:苦涩,亦谓之过罗。四事在唐世之前,然皆不载。”
明代徐献忠《吴兴掌故集》:“湖州,生……梁州同。今时茶品已定,与唐时不同,大抵南产优而绝无用团者,紫笋、旗牙、雀牙之品大著矣。羽所谓常州,即阳羡也,与顾渚故同,而湖茶亦必先顾渚,其他亦未必如羽所云。”意思是说现在茶类不再是唐朝的团茶,品饮技术不再适合;并认为湖茶除了顾渚第一外,其它茶叶品质等次也并不像陆羽所说。
明代张谦德《茶经》:“若鸿渐之《茶经》,君谟之《录》,可谓尽善尽美矣。第其时,法用熟碾细罗,为丸为挺。今世不尔,故烹试之法,不能尽与时合。”
清代陆廷灿《续茶经》:“《茶经》著自唐桑苎翁,迄今千有余载,不独制作各殊而烹饮迥异,即出产之处,亦多不同。”
现代农学家吴觉农《茶经述评》:“《七之事》比较全面地收集了从上古至唐代有关茶的历史资料,这在当时的印刷出版条件下,是很不寻常的事。”
《茶经》历来流传极广,到了宋代,陈师道提到有家藏一卷本、毕氏三卷本、王氏三卷本、张氏四卷本等四种,四种版本只是繁简有别。陈师道根据这四种版本,合校成了新钞二篇本。宋代以来,《茶经》就有各种不同的版本,现存的《茶经》版本大致有四种,一是有注本,二是无注本,三是增本,四是删节本。这四种版本里,有注本是《茶经》的主流。
到了明代,从嘉靖起至万历年间,人们开始对《茶经》做增添工作,在原有《茶经》之后附加其他资料,而名之为《茶经外编》,例如吴旦本、孙大绶本、汪士贤本等。此外,也有在《茶器》卷后加入《茶具图赞》者,使之一如正文,如明郑思本、宜和堂本等。更有删节本,即删节原文,如王圻《稗史汇编》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42)就出版了世上最早的《茶经》单行本。这年农历九月九日,鲁彭《刻茶经叙》:“公再往,索羽所著《茶经》三篇,僧真清者,业录而谋梓也,献焉。”披露了在时任湖广按察使司佥事、分巡荆西道柯乔的推动下,龙盖寺(天门西塔寺)主持僧真清献出自己从宋代《百川学海》丛书中抄录的《茶经》手稿的史实。还曰“兹复刻者,便览尔。刻于竟陵者,表羽之为竟陵人也”,清楚地讲明刊刻目的。因为此前,只能在丛书《百川学海》中见到《茶经》,且批注并不翔实。于是,鲁彭总理刊刻事务,组织力量刊刻,这就诞生了世上第一版单行本《茶经》——“竟陵版”鲁彭刊本。从第一个单行本问世,到民国时期,先后有《说郛》《山居杂志》《格致丛书》《学津讨源》《唐人说荟》本及多种单行本,还有日译本和英译本。
到了清代,《茶经》的刊刻和明代大致相同,《茶经》大多保存于丛书里,较少单独翻刻。较特殊者为雍正年间,福建茶官陆廷灿的《续茶经》,冠《茶经》于卷首,以己作续之,全据《茶经》之次第分章,补录《茶经》以后的历代史料。最完备的《茶经》版本,当为清末常乐所刊《陆子茶经》本,书后附刻史料多达二十三种之多,历代无出其右。自古以来,茶界视《茶经》为至宝,不敢作任何更动,唯有《四库全书》本,以犯“胡”讳而略有改动。
民国以来,《茶经》流行状况大致和清代相同,有两点值得特别一说:一是大量以珂罗版影印古茶书,不必重新刻版,即可影印古书,于是左圭《百川学海》本、《华理百川学海》本等高价值的版本都翻印流行。二是张宗祥校《说郛》本校刊精良,作为唯一无注本,颇资研究参考。台湾地区茶史上最早从事《茶经》研究工作的为林荆南,他在1976年根据张宗祥刊本,将《茶经》注译,这是最早的《茶经》译注本。接着是张迅齐在1978年将日本《中国之茶书》里的《茶经》译成中文。1980年朱小明根据日本《中国之茶书》,将《茶经》译入《茶史茶典》里。此后《茶经》的译注就没有进展了。倒是张宏庸对陆羽的著述,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整理工作,包括《陆羽全集》的辑校工作、《陆羽茶经丛刊》的搜录古书工作、《陆羽茶经第三讲译丛》的收录外国图书、《陆羽书录》的总目提要、《陆羽图录》的文物图录,以及《陆羽研究资料汇编》的相关史料整理。可惜后来并未继续刊载研究成果,使整个陆羽的研究悬宕未完。大陆地区对于陆羽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短短几年,《茶经》就有数个译本:邓乃朋《茶经注释》,张芳赐、赵从礼、喻盛甫《茶经浅释》,傅树勤、欧阳勋《陆羽茶经译注》,蔡嘉德、吕维新《茶经语释》,吴觉农《茶经述评》,周靖民《陆羽茶经校释》。
陆羽(约733年?—约804年),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其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上元初年,陆羽隐居江南,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世称茶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