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二令三人木

更新时间:2024-10-20 12:19

一从二令三人木是《红楼梦》王熙凤判词中的一句话。

背景介绍

出处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之中,贾宝玉太虚幻境翻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其中,暗示王熙凤命运的“判词”的第三句即是“一从二令三人木”。

由于判词预示书中女子们的最终命运,成为了推测散佚的八十回以后内容的重要依据。但是王熙凤判词中的这句非常难以解读,历代研究者均有不同说法。

原文

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历代解读

引言

戚序本在“一从二令三人木”句下,有小字批注曰:“拆字法”。 <拆字法之讹误见第十三点>

可是,这一有关王熙凤评语和结局的七个字,到底如何理解,“拆字法”到底如何拆法,长期来没有人能作出圆满的答案。现把中外古今的《红楼梦》研究者的种种猜测,罗列于后:

乾隆六十年

周春在《阅红楼梦随笔》一书中,第一个企图解释这句判词。他说:“案诗中‘一从二令三人木’句,盖‘二令’冷也,‘人木’休也,‘一从’月(目)从也,‘三’字借用成句而已。”(1975)

道光三十年

太平闲人张新之的妙复轩评本,在此句下注曰:“王熙凤终局。‘二令三人木’,冷来(來)也。”但“冷来”二字,他没有解释。(1850)

一九一三年

王梦阮、沈瓶庵写《红楼梦索隐》一书时,沿用这一说法,来附会他们的主张的《红楼梦》影射顺治与董鄂妃故事的论点,并且说:“末世”就是“明之末世”,“冷来”,“言北方苦寒之族来居中国也,又由北京来定江南也。”

一九二九年

北京《益世报》发表化蝶《金陵十二钗册》一文,其中谈到“第三句的‘一从’二字是一个‘从’字,‘二令’二字是一个‘冷’字,‘三人木’三个字是‘来’字,合在一处是‘从冷来’三个字”。但“从冷来”三个字从何解释呢?化蝶也没有答案,只说:“这个谜语实在难猜”!

一九四七年

徐高阮在《人间世》第一卷第三期《读〈红楼梦〉杂记二则》中,提出新的看法。他说:“以我看来,‘从’就是三从四德的从,‘一从’是指熙凤闺中和初嫁守其妇道的时代。‘令’就是发号施令的令,‘二令’是指王熙凤执掌家政操纵一切的盛日。‘人木’就是休弃的休,‘三人木’是指凤姐时非事败致遭遣归的末路。”

一九五四年

赵常恂写信给吴恩裕,对此句另有新解:“愚意以为‘一从’,是口,口内加一令字是囹字。‘三人木’是口内加人字木字,为囚字困字,疑凤姐结果或被罪困囚于囹圄,方与‘哭向金陵事更哀’意义相合。”吴恩裕认为“此解虽于事理相近,然于字义却远甚。”于是他在《有关曹雪芹八种》里接受了另一种意见,他说:“或解之曰:(大意)凤姐对贾琏最初是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哀’云云。此说甚是。”

一九六零年

严明发表《凤姐的结局——‘一从二令三人木’》一文,副题是:《试断红楼梦后书百余年之重要疑案》。他以为脂批既说是拆字格,就应该字字都拆,于是‘从’字拆成五个‘人’字加一个‘卜’字,五个人当然可说是:众人,‘卜’字加‘一’字,成为‘上’或‘下’字,‘二令’是‘冷’,‘三人木’是‘夫休’二字,合起来便是“上下众人冷,夫休!”简单点说,就是“众冷夫休”,即众叛亲离和被夫休弃是凤姐的结局。

与此同时,美国威士康辛大学的周策纵认为,把‘一从’猜做‘上下众人’还不妥。他把“从”字猜做“人上之人”,即“人上人”,于是这句话就成为“人上人众冷夫休”。

一九六一年

吴世昌的英文版《红楼梦探源》一书,推翻了上述种种猜测。他认为,“三休”是指第六十八回凤姐因贾琏偷娶尤二姐事跑到宁府大闹时说的三个“休”字。至于“二令”,他以为后来凤姐大约被命令降而为妾,这是第一道令;再被命令真正休弃,这是第二道令。所谓“二令”便是指的这“第二道令”。

同年11月,《海外论坛》第二卷第十一期,发表周策纵《论关于凤姐的‘一从二令三人木’》一文,提出了“一个新解答”。他认为这七个字“是指凤姐害死尤二姐的事,谜底就在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和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沈大限吞生金自逝”这两回内。他举出“一从”二字,便是第六十八回开头,尤二姐受骗时说的:“奴家年轻,一从到了这里之事,皆系家母和家姐商量主张。……”的“一从”,“曹雪芹……为了怕人找不到线索,所以特地在第六十八回里尤二姐的口中用这两个字来作指标。”“二令”是尤二姐进园后,凤姐下的两个命令:一面“命”旺儿暗地里去唆使张华去都察院控告贾琏,另一面又“命”王信用钱去疏通都察院反坐张华以诬告罪。“三人木”是指第六十八、六十九回凤姐口中所说的“要休我”、“给我休书”和“还不休了”这三句话。所以他认为,“‘一从二令三人木’实在包括了第六十八和六十九两回的全部回目,指出了凤姐害死尤二姐的整个故事”。

(十一)新解

云南大学杨光汉有《‘一从二令三人木’新解》一文发表于《北方论丛》一九八零第五期,他认为,“一从”即“自从”之意,“二令”即“冷”字,“三人木”就是“人来”二字,合起来就是“自从冷人来”。但是,“冷人”是谁呢?他认为是“冷面冷心”的“冷郎君”柳湘莲,也是就是脂批所说“日后作强梁”的“柳湘莲一干人”,即指“绿林好汉、义军骁将”。于是他探测《红楼梦》后几十回的佚稿中,原有“暴民”造反的内容。“农民造反,震撼朝廷”,“这样,贾府及其政治代表就像唐代的杨玉环及其家族一样,成了众矢之的。皇帝于是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赐贾元妃以死,并籍没贾府,逮捕民愤极大的贾赦、凤姐等人,‘以谢天下’。”简单点说,《红楼梦》的原构思是:不仅要写出四大家族的毁灭,而且要写出一代王朝的覆亡。”

(十二)“凤贪婪”

甲戌本其中“贪婪”二字写法不寻常:“贪”字的中心处被多点了一笔,这样贪字中的“今”就变成了“令”。“目”断开来写成三部分,中间是一个 “二”,斜对的两个“角”可以拆出两个“人”,而“目”下面的两笔是第三个“人”。“婪”字可以拆成“林”和“女”,观察其“女”字的写法:它的笔画很特别,不是通常的三笔,而是四笔;写字人分明可以将“女”字写成了“一从”。甲戌本中王熙凤的判词的“从”字是繁体,而简体的“从”字作为本字收于康熙字典。甲戌本在字谜处有朱批:折字法。而不是通常的“拆字法”。对于甲戌本很多人认为是极劣钞手所钞,以为其中多错别字,其实不然,甲戌本中的异体字对应正文与朱批在书法特征上是统一的,可说是出于同一作者,作者安排这异体字必有其用。“折字法”并非“拆字法”的手误所致,实在“折”字有其隐。

(十三)拆字法不可取

采用拆字法应遵循古体字的写法来拆,而按“一从二令三人木”,可以理解为凤姐害死尤二姐的整个过程。即“一从”理解为“纵容”,即先假同意其夫贾琏娶尤二姐。“二令”即害死二命,指凤姐先用恶毒手段害死尤二姐的胎儿,后又用毒计害死尤二姐,即害死二命,“三入木”即是指死后装入棺木,其意是最后凤姐连自己的命都赔上了。

一段货石光阴,悲喜不了。风露草霜,富贵嗜欲,贪婪不了。

“贪婪”是王熙凤的本性,甲戌本眉批出加点的“贪婪”二字是“一从二令三人木”的精确解。判词中“凡鸟”是“凤”字。再查看甲戌本中的“凤”字,无论在正文还是在朱批中,“凤”字在眉眼处均少了一笔。所以整首判词作为字谜,其解是三个正体字:凤贪婪。“凤”字眉眼处一笔点在了“贪”字的内心处。

(十四)谐音

“从”“令”谐音同“聪”“灵”。 照应后面的: 〖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人木”按照脂批说拆字法就是个“休”字,合起来就是“聪灵休”,不拆就是“聪灵人木”。都是讲凤姐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

(十五)检

近年来,网友依据该名誉创作年代的繁体字形提出新的解释,认为这个字谜的谜底是“检”字的繁体,也就是“检”字。此字左侧为“木”,右下为“双”,右中为“一”,右上为“人”。所谓一从,从是两人,合于“双”。三人,与右侧三部分吻合。较为费解的地方在于二令。因为这个字,右下方还可以写成这样:

这种写法与“命”字除右下部分以外很像,而“命”、“令”二字同源。《说文解字》就说:命,使也。从口,从令。所以整个内容,和“检”字是吻合的。

有观点认为拆字法有问题。须知拆字法是说的字形分拆,或增损离合法。它和会意法一样、是灯谜猜制两大法门之一。利用汉字可以分析拆拼的特点,对谜面或谜底的文字形状、笔划、部首、偏旁进行增损变化或离合归纳,使原来的字形发生变化。这类谜往往虚实结合,须仔细推敲斟酌,才能求出谜底。拆字法的思路,要么是谜底被分拆,要么谜面被分拆。情形显然是谜底分拆,需要将谜面部分合并反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