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6 15:13
丁林,1965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萧县,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4年,从安徽省萧县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
1988年,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构造与地质力学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91年,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至2005年。
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9年,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0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2006年,中国科学院启动大规模可可西里考察,丁林担任队长。2005年9月20日至10月30日,丁林带着50多人的科考队伍,由南向北经拉萨—双湖—普若岗日—多格错仁—岗扎日—向阳湖—鲸鱼湖—茫崖,到达格尔木。
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7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9月,受聘为兰州大学双聘院士和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学术院长。
2019年7月,被聘任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学术副所长。
丁林提出了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时间和方式的新认识,发现了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大型碰撞周缘前陆盆地。揭示了碰撞后高原深部由大洋岩石圈俯冲向大陆岩石圈俯冲的转换。定量恢复了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的隆升历史,揭示了冈底斯山于5600万年已隆升到海拔4500m以上;喜马拉雅山地区当时的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其在2400-1500万年快速抬升并超过5000m。
2022年,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丁林院士带领的碰撞隆升及影响团队,在《科学通报》发表最新成果,揭秘香格里拉的前世今生。
截至2019年11月,丁林发表相关论文200余篇,SCI总引用13800多次,H指数59,是2018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代表论文如下:
Ding, L., Zhong, D., Yin, A., Kapp, P., & Harrison, T. M. (2001). Cenozoic structural and metamorphic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Namche Barwa) [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2(3), 423-438.
Ding, L., Kapp, P., Zhong, D., & Deng, W. (2003). Cenozoic volcanism in Tibet: evidence for a transition from oceanic to continental subduction [J]. Journal of Petrology, 44(10), 1833-1865.
Ding, L., Kapp, P., & Wan, X. (2005). Paleocene–Eocene record of ophiolite obduction and initial India-Asia collision, south central Tibet [J].Tectonics, 24(3).
Ding, L., Yue, Y., Cai, F., Xu, X., Zhang, Q., & Lai, Q. (2006). 40Ar/39Ar geochronology, geochemical and Sr–Nd–O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Mg ultrapotassic rocks in Lhasa block of Tibet: implications in the onset time and depth of NS-striking rift system [J]. Acta Geologica Sinica, 80(9), 1252-1261.
Ding, L., Kapp, P., Yue, Y., & Lai, Q. (2007). Postcollisional calc-alkaline lavas and xenoliths from the southern Qiangtang terrane, central Tibet [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254(1-2), 28-38.
Ding, L., Xu, Q., Yue, Y., Wang, H., Cai, F., & Li, S. (2014). The Andean-type Gangdese Mountains: Paleoelevation record from the Paleocene - Eocene Linzhou Basin [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92, 250-264.
根据2020年5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网站显示,丁林先后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5年)及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等多项科研项目。
丁林于2010年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8年9月3日,丁林应兰州大学邀请,到兰州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并在观云楼1221会议室,向100多名师生作了题为《喜马拉雅造山带隆升过程及其环境影响》的学术报告。
2019年4月2日,丁林参加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在天山堂C201教室举办第三期“师生共话”系列主题报告,做《学术之道与成才》主题报告。
2019年11月27日,丁林应邀在合肥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报告厅为师生作题为《喜马拉雅山的崛起及其资源环境影响》的学术报告。
2019年7月3日,丁林作为北京大学地质系1984级本科生,被选为校友代表,在北京大学2019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发言,他以学长的身份叮嘱毕业生们:唯自律者出众——坚守自律,坚持独立思考,踏踏实实做对社会有用的事情;唯自信者自强——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中国科技一定会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唯自强者恒胜——北大人肩负着个人、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重任,要保持纯粹,不断质疑、不断思索、不断充电。丁林希望同学们传承北大精神,做经世致用的北大人,在吸收中外优势科学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作出创新贡献。
丁林在青藏高原大陆碰撞-大陆俯冲-高原隆升及其对资源环境影响等研究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新成果。(中国科学院评)
丁林在2005年、2006年两次担任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科学考察队队长,足迹遍布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三大地区。他带领的考察队被描述为“完成了1990年以来对可可西里地区最大规模的科考壮举”。(《科技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