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17 18:22
万俟普,字普拨,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北魏太平郡太平县(今山西宁武县),其人勇猛果敢有武力,万俟普的先祖族群乃是从匈奴原部族中分出后独立发展的一支。
早年间曾随破六韩拔陵(又有作“破落汗拔陵”)于沃野镇起义(史称“六镇之乱”或“六镇起义”)反抗北魏王朝统治。而后因率部降于北魏有功,归降后,朝廷授予其后将军与第二领民酋长一职(领民酋长:官名。北魏地方制度,除在汉族地区实行郡县制度,以护军制度统治汉人以外的异族之外,对于其统治民族鲜卑本族或早期降附的其他少数民族则保留酋长制)。
东魏天平四年(537年),高欢攻下夏州不久,万俟普便率部东归投奔于高欢旗下。高欢授万俟普爵为河西公。后在北齐朝廷中累迁太尉、朔州刺史。
北魏孝明帝末年,政治腐化,权贵奢侈,守宰暴敛,赋役、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亡或依附豪强。而长期戍守北边的沃野等六镇的将卒(多为拓跋部贵族及其成员或中原强宗子弟)因待遇骤降而不满,遂于正光四年(523年)发动起义暴乱。正光五年(524年)三月,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因与“高阙戍主,率下失和”,就杀掉戍主造反,改号真王。起义军旋即攻克沃野镇,然后北进包围了武川、怀朔二镇。起义军攻下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土城)、怀朔(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两镇。败官军于五原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六镇尽为义军占领。孝昌元年(525)春,北魏串通柔然主阿那瓌大军十万,同时进攻武川和沃野,义军频战不利。眼见义军大势已颓,万俟普伺机率领其部归降北魏朝廷,因其归降之功,北魏政权授予其后将军与第二领民酋长一职。六月,起义军二十余万军民渡黄河南移,又遭北魏广阳王元深大军夹击,全军失利,大将孔雀被柔然头兵可汗杀死。破六韩拔陵亦被柔然贵族所杀(一说下落不明)。
普泰元年(531年),万俟普听闻高欢于信都起兵讨伐尔朱氏后,携其子万俟洛不远万里至高欢军帐,表达其诚意,对高欢举兵讨伐朝中奸佞尔朱氏的义举抱以拳拳。这让高欢非常赞赏万俟普父子的深明大义,于是便优容礼待他们,还任命其子为抚军,兼任灵州刺史(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
永熙三年(534年),斛斯椿骗说孝武帝并将其胁迫西出。北魏朝廷亦在此间授万俟普司空一职兼任秦州刺史,携部据守覆靺城。东魏天平三年(536)正月,得知高欢亲自率领一万骑兵发兵西魏夏州(今内蒙乌审旗南),万俟普父子亦亲领大军来援助东魏军队,逼降其刺史斛拔俄弥突。大军平定夏州之后,万俟普率众顺势东归并入东魏朝廷。后累迁太尉、朔州刺史。
归降北魏朝廷后,任后将军、第二领民酋长
东魏天平三年(536),封爵河西公,后不断累迁官至太尉、秦州刺史
《北齐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
万俟普,字普拨,太平人,其先匈奴之别种也。雄果有武力。正光中,破六韩拔陵构逆,授普太尉。率部下降魏,授后将军,第二领民酋长。高祖起义,普远通诚款,高祖甚嘉之。斛斯椿逼帝西出,授司空、秦州刺史,据覆靺城。高祖平夏州,普乃率其部落来奔,高祖躬自迎接,授普河西公。累迁太尉、朔州刺史,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