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3 20:37
《万物简史》是2003年5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比尔·布莱森。
惊奇和感叹组成了这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这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本书2003年5月在美国出版后,连续数十周高居《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排行榜最前列,荣登亚马逊网站2003年度十大畅销书之列,在年度科学图书排行榜中,本书更是勇夺桂冠!
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书中回溯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与奇妙的时刻,引用了近年来发现的最新科学史料,几乎每一个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惊人: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奇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坦博士拉火山喷发,喷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来的海啸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是千奇百怪:达尔文居然为蚯蚓弹起了钢琴;牛顿将一根大针眼缝针插进眼窝,为的只是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大雷雨里放风筝;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强度实验,竟然到了失去知觉的地步……
本书在讲述科学的奇迹与成就的同时,还浸润着浓郁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全书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千古命题作了极为精当的阐释,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一位美国小读者的父亲说,读过《万物简史》之后,他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作者认为,这是一本书所能获得的最高评价。
作者不但才华横溢,兴趣亦十分广泛,在语言学方面著有《麻烦词汇词典》、《母语》、《美式英语》等书,皆为拥有广大拥趸的幽默之作。
第一部(第一~三章)寥廓的空宇
第一章:如何营造一个宇宙
第二章:欢迎光临太阳系
第三章:埃文斯牧师的宇宙
介绍了宇宙的形成、太阳系以及超新星等天体。
第二部(第四~七章)地球的大小
第四章:事物的测定
第五章:敲石头的人们
第六章:势不两立的科学
第七章:基本物质
从测量地球的大小开始,介绍了地球大小、重量、年龄、形成过程的探索历程,同时也提及了一些古生物界的事,以及基本物质(元素、粒子等)的探索。
第三部(第八~十二章)一个新时代的黎明
第八章:爱因斯坦的宇宙
第九章:威力巨大的原子
第十章:把铅撵出去
第十一章:马斯特·马克的夸克
第十二章:大地在移动
从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开始,介绍了宇宙的碰撞、量子学说、放射现象、基本粒子、大陆漂移与地质学(顺便提到了含铅汽油和氟氯烃)。
第四部(第十三~十五章)处境危险的行星
第十三章:砰!
第十四章:地下的烈火
第十五章:美丽而危险
生动地描述了地球曾经遭到、即将遭到以及可能遭到的各种危险。
第五部(第十六~二十六章)生命本身
第十六章:孤独的行星
第十七章:进入对流层
第十八章:浩瀚的海洋
第十九章:生命的起源
第二十章:小生物的世界
第二十一章:生命在前进
第二十二章:多灾多难的生命进程
第二十三章:丰富多彩的生命
第二十四章:令人惊叹的细胞
第二十五章:达尔文的非凡见解
第二十六章:生命的物质
从地球的环境入手,描述了生命的起源、进化、灭绝直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而后深入到细胞层次,介绍了进化论以及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
第六部(第二十七~三十章)通向我们的路
第二十七章:冰河时代
第二十八章:神秘的两足动物
第二十九章:永不安分的类人猿
第三十章:一个星球,一次实验
介绍了从冰河时代起,类人猿向人类的进化过程,以及科学家们的探索历程。
书 名: 万物简史(少儿彩绘版)
出版社: 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开本: 16开
定价: 68.00元
《万物简史》是一部有关人类科学发展史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普名著,作者以超常的智慧、幽默风趣的笔法,结合有关现代科学的发现,勾勒了自然的演化史和人们认识宇宙、探索万物的科学历程。
为了让广大少年儿童读者也能够读懂《万物简史》,作者满怀对少年儿童的爱心和对科学的敬畏,对原著进行了精心的改写,保留原著的精华,用简洁、流畅、准确的语言进行叙述,同时增加了400多幅与内容珠联璧合的图画,成就了这部《万物简史》 (少儿彩绘版)。
人是从地球上第一批动物演化而来的吗?一个人的DNA有多少个亿的密码字母?一个普通身材的成年人,躯体怎么可能包含着30颗氢弹爆炸的能量?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规律,是从北美洲的单人纸牌游戏中获得了灵感;达尔文为蚯蚓弹起了钢琴,是为了研究声音和震动对它们的影响;发现第一批陆地动物鱼甲龙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学家贾维克居然数错了手指、脚趾的数量,还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让别人看……
娓娓动听的故事、精美绝伦的图画、谐趣横生的卡通造型、独具创意的“分镜头”式页面展示,极具视觉冲击力,让少年儿童读者在轻松与愉悦之中,与科学巨匠进行心灵对话,遨游科学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奥秘,思索人类的未来。
《万物简史》似乎注定要成为一部现代科普著作的经典。
——《纽约时报》
科学从未如此引人入胜,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也从未如此充满惊奇和美妙。
——《出版商周刊》
科学其实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神秘和高深,它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许智宏(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一次富于智慧、风趣幽默而又大开眼界的科学之旅。
——甘子钊(中科院院士、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第一首席科学家)
这部雄心勃勃的著作,通过一种富于智慧和极易理解的方式,将科学与最广大的潜在读者联系在了一起。
《万物简史》可以跻身于最引人入胜的图书之列。
——彼特·阿金斯(牛津大学著名教授、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会长)
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如果所有学校都将列入科学教育的首选教材,那么它们将变得更加富有吸引力。
——提姆·弗兰纳里(南澳科学委员会主席、《自然的缺环》作者)
再过一二十年,布莱森一定会收到不少年轻科学家的来信。他们告诉他,是他的书引领他们走进了科学的殿堂,使他们明白了应该怎样度过他们的一生。
——《俄勒冈人报》
比尔·布莱森,享誉世界的旅游文学作家。1951年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毕业于美国德雷克大学。从1973年起,在英国居住20年之久,任职于《泰晤士报》与《独立报》,同时也为《纽约时报》、《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撰文。之后搬到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市。2003年,布莱森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孩子重新回到英国,现居住在诺福克郡怀门德姆市。2005年,布莱森被任命为英国久负盛名的杜伦大学校长,并且被众多大学授予荣誉学位。2006年12月,为表彰他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布莱森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大英帝国官佐勋章(OBE)。2007年1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文学及历史协会将该年度的詹姆斯·乔伊斯奖授予布莱森。 布莱森擅长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他所游历的世界,在他的书里,英国式的睿智幽默与美国式的搞笑绝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他的尖刻加上他的博学,让他的文字充满了幽默、机敏和智慧,使他成为“目前活在世上的最有趣的旅游文学作家”(《泰晤士报》)。
代表作有《哈!小不列颠》、《欧洲在发酵》、《一脚踩进小美国》、《别跟山过不去》、《请问这里是美国吗?》等多种,每本均高居美、英、加畅销书排行榜前列。其中《哈!小不列颠》更被英国读者推选为“最能深刻传达出英国灵魂的作品”。
前言
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弄明白这颗行星的事儿】
制造一个宇宙【进行一次爆炸的方法】
大爆炸【接着发生了什么?】
耶!你居然成功了! 【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收听大爆炸【宇宙辐射和你】
飞往宇宙的边缘【到宇宙的边缘有多远?】
太空旅行【我们广阔的太阳系】
寻找冥王星【新的矮行星】
旅程的终点【“旅行者”号探险】
外面还有谁? 【宇宙里别的地方有高级生命吗?】
寻找超新星的人【令人惊叹的罗伯特·埃文斯牧师】
地球的大小
回到地球【牛顿和引力】
测定地球的大小【确定地球的周长】
地球的鼓起部分【我们的行星不是个球体】
周长是多少? 【两次倒霉的测量远征】
跟踪金星【追逐金星凌日】
称一称地球的重量【弓】力和斯希哈林山
在极轻的层面上进行测量【卡文迪许的计算】
搞清地球的年龄【一门新的科学:地质学】
敲石头的人们【伦敦地质学会】
稳扎稳打获得成功【莱尔和构造板块】
发现化石【绘制英国的岩层图】
测定岩石的年代【伟大的地质学时代】
牙齿和脚爪【挖出古怪的骨头】
寻找恐龙的人们【“可怕的蜥蜴”】
这是个骨头时代【骨头和地球的年龄】
威力巨大的原子【道尔顿称出原子的重量】
化学的事儿【增加元素的数量】
元素周期表【门捷列夫理出了一点儿头绪】
会发光的元素【玛丽·居里和致命的辐射】
一个新时代的黎明
天才人物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
时空【时间有形状】
大画面【哈勃太空望远镜】
“糟糕的”发明【铅和氯氟烃】
陨石时代【测定陨石】
危险的行星
会旅行的三叶虫【泛古陆和化石记录】
地壳在轰然移动【发现构造板块】
一切都在漂移【这么多沉积物都上哪儿去了?】
地下的烈火【我们脚底下的地球】
轰隆【圣海伦斯火山爆发】
黄石国家公园【一座待喷的火山】
大地震【测定地震的强度】
来自太空的撞击【陨石和KT灭绝事件】
小行星的撞击【岩质物体在朝我们飞来?】
生命本身
我们小小的立足地【一个可以舒适地生存的地方】
地球的毯子【保护我们的大气层】
猛烈的大风【地球上的天气】
热水瓶【海洋的作用】
到处都是水【一颗多水的行星】
潜向大海深处【生活在海底】
蛋白质汁【海洋——生命起步的地方】
奋争中的细菌【微生物登场】
你的微观世界【以我们为食物的细菌】
让你生病【传染性生物】
细胞国的公民【你和你的细胞】
你能存在多久?【要么适应,要么死亡】
一个大赢家【三叶虫和别的化石】
到了该起步的时候【人类以前漫长的地球史】
离开大海【生物登上陆地的时候】
我们是从哪儿来的? 【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
来的来,去的去【大灭绝事件】
给生命贴上标签【对动植物进行分类】
数也数不清? 【地球上未知的生物】
驶向未来的航程【达尔文和《物种起源》】
沉默寡言的修道士【孟德尔和基因研究】
同一个快活的大家庭【遗传和染色体】
生命链【克里克和沃森与DNA】
通向我们的道路
热和冷【冰盖和气候】
寒冷的时代【生活在一个冰川期】
颅骨和骨头【发现早期人类遗骸】
从那儿到这儿【智人的出现】
会制造工具的人们【第一项技术的发明家们】
人类接管地球【消灭和灭绝】
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呢?【一颗被污染了的行星】
再见【我们的行星和我们】
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