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拜九叩

更新时间:2024-09-15 15:07

三拜九叩指封建社会进见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礼。传统的礼德文化里面,其中有三拜九叩的庄严礼仪。实际上,古代的三拜九叩各有其修真含义。 拜是自祭其身,把自己的身体祭献出来,这是古代的解释。现代,可以作其它的解释,就是把这个身向天地祭献,愿舍其身。叩是顶礼恭敬。

解释

拜:会意字。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

本义“拜”,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拜”,就是站起身来,然后慢慢地双腿膝关节触地,上身匍匐在地,这个动作就称之为“拜”。

“叩”:《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pū),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叩”:其动作就是身体不起来,而头在地面,用头叩触地面三次。

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

《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三拜稽首。北周宣帝时,始改三拜为常礼。”“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周书·宣帝纪》:(宣政元年九月)诏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赵翼《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

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

《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

佛教

佛教以三拜表示身、口、意三业归敬。

宋道诚《释氏要览·礼数》:今释氏以三拜首,盖表三业归敬也。

《智论》云:内式礼拜,大约身口业也。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故三拜为礼数也。

道教

一、走进庙观后,进入大殿,面对神像,首先两手放于两腿侧,两脚并拢,离跪垫三尺远,身心安静,肢体放松,妄念不要存,嘴里舌搅华池甘液自生。静下心神。

二、头脑清静后,下颏内收,舌顶龈交,含胸顶背,虚心下气,手掐子午诀通阴阳。子午诀就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拇指掐右手无名指根(子),右手拇指掐右手中指尖(午)。接通手肺阴经气和手少阳三焦经气,达到阴阳相合。男女左右手相反,又称太极诀。然后呼气三口将诀合于脐下一寸三分处。

三、迈出左脚,跨出右脚。举步轻灵,沉住气,三步走到跪垫前,两脚站定,弯腰鞠躬同时拱手,此时手型是左右相合的太极诀,高不过眉,低不过胸,在嘴前上下位置,然后两手徐徐下降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左手中分出,向右下划半圆。

四、在右手划分半圆的同时身体下蹲,右手五指分开,掌心向下,按在跪垫前沿上,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拇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位,左手其余四指盖在右手背上。此时脑子里要观想你叩拜的神佛化成一道光进入你的体内。手在做时,意念要到,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轻轻叩三下,引导腰背督脉之气,上升于头顶,百会穴,此为返老还童式,是为还精补脑。意念观想自己身上放出万道金光。此是于你叩拜的神佛金合二为一。

五、起身,左手护心,引导督脉之气下降十二重楼,落入丹田。右手再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到脚跟七,脚尖三角形涌泉穴成涵空状态。此有利于真气上升和下降,两脚前后虚实分明,双手合住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坠肘,到嘴前上下处,两手降于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中分出来,向右下划半圆时身体下蹲,左手揸入右手,腰部命门向外突出,尾骨长强穴内收,两脚跟顶住长强穴,防体内真气过泄,此是二拜六叩。

六、再起身,左手护心,右手再起,合成太极手于腹部气海或丹田前,脚踏实地,力量分配到脚跟七,脚尖三角形底涌泉穴成涵空状态。此有利于真气上升和下降,两脚前后虚实分明,双手合住向前向上拱起,沉肩坠肘,到嘴前上下处,两手降于胸前,左手护胸,右手从中分出来,向右下划半圆时身体下蹲,左手揸入右手,左手拇指接于右手劳宫穴位,左手其余四指盖在右手背上。膝盖跪上垫子,脑门印堂穴,向两手合谷处靠近,头轻轻叩三下。此是三拜九叩。

七、接着起身打拱鞠躬,左脚先退一步到位,两脚靠拢立正,弯腰打鞠躬退出大殿。

三拜象征人三宝精气神,道三宝道经师,天三宝日月星,象征三才。九叩象征纯阳之数。三拜九叩能使阴阳平衡,调七情,去六欲。心态保持平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