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6 03:54
三角镇,隶属于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位于连平县东南部,东邻大湖镇、西依忠信镇、南接东源县船塘镇、顺天镇,北靠和平县青州镇,辖区总面积47.0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三角镇有户籍人口17736人。截至2021年10月31日,三角镇辖9个行政村。
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三角就有人居住。
明清至民国时期,属忠信区(图)。
1952年4月,属大湖区(五区)。
1958年,属大湖公社。
1983年,属大湖区。
1987年,属大湖镇。
1995年,大湖镇分出来的新建三角镇。
2011年末,三角镇辖桐岗、向阳、阳江、石马、塘背、白石、新村、石源、新民9个行政村;下设135个村民小组。
2017年,三角镇辖9个行政村(桐岗、向阳、新民、阳江、石马、塘背、白石、新村、石源)。
截至2021年10月31日,三角镇辖9个行政村。
三角镇,位于连平县东南部,东邻大湖镇、西依忠信镇、南接东源县船塘镇、顺天镇,北靠和平县青州镇,辖区总面积64.25平方千米。
三角镇地处灯塔盆地,地势平坦。
三角镇境内河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三角镇属东江水系。境内有大湖河、河洞河2条主要河流。
三角镇主要有煤炭资源,分布在桐岗、向阳两个村。
2011年末,三角镇辖区总人口17000人,人口出生率13.42‰,人口自然增长率8.56‰。
2017年末,三角镇户籍人口17622人。
截至2019年末,大湖镇有户籍人口17830人。
2020年末,三角镇有户籍人口17736人。
2011年,三角镇有耕地面积1.2万亩。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经济作物主要种植花生、大豆,经济林主要种植柠檬、油茶、板栗。粮食播种面积16180.58亩,总产量6000多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600亩。至2011年,引进外资建设大型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1个,年出栏生猪近5万头。同时,采取公司+农户模式,签订风险共担及购销协议,发展养猪大户11户,每户养猪100头以上。发展柠檬种植基地2个,面积2600亩;油茶种植面积900亩;板栗种植面积600亩。鱼塘养殖面积1500亩。三角鱼苗养殖场是连平县唯一农业部认定的健康养殖基地。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34元。
2011年,三角镇地区生产总值6374万元,地税收入320万元,其中本级(县)库180万元;国税地方入库131万元,比2010年增长191.1%。
三角镇境内粤赣、汕昆高速公路和国道G358纵横交错并设有进出口(互通枢纽),县道X164船洋线贯穿南北,乡村路网发达,已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圈”。
2011年末,三角镇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另有完全小学1所,教学点7个,民办幼儿园2所。
2011年末,三角镇有文化站1个,文化活动室9个,各类图书室9个,集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广场3个。有线电视网点3个,有线电视用户3500户,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70%。
2011年末,三角镇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站9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5272人,参合率100%。
2011年,三角镇有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23户,人数1551人,支出107.2万元,医疗救助25人次,共支出6.3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948人次,共支出58440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1万元。有敬老院1间,床位26张,收养农村五保老人15人。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参保人数5167人,参保率54.1%。
三角镇因辖区形状酷似三角形而得名。
三角镇通行客家话,其音系与和平话、兴宁话相比更接近于梅县话。
“泥鸡”制作源于明朝,泥鸡在当地又称“咯咯仔”,因这种泥鸡玩具前后半身靠一伸缩的牛皮纸连接,经一拉一伸能模仿母鸡发出“咯咯咯”的叫声而成名。泥鸡制作技术十分繁杂,一般一人一天只能捏制30只左右。
2009年10月,传统手工技艺类“捏泥鸡”被列入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何亚春在2012年9月被评为河源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捏泥鸡”传承人。
文天祥二女墓,连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三角镇苏坑北部山麓。墓的主穴碑文曰:“敕封护国仙神烈女定娘、寿娘合墓”,横批是“仙宫”。墓穴前两旁,石雕丹柱成对高耸。遮墙石盖栉比鳞次,火砖石灰围墙延伸抱拢。墓前有一偌大拜坪,碑座林立。《文山二女墓记》和《宋故丞相文信公二女墓铭》,东西分立。其间,有历朝创、修墓地善信捐题芳名录,有府、县官衙保护墓地告示、禁牌。碑、铭、记文皆有楷书镌刻,字迹仍清晰可辨。从追述当年文天祥戎马倥偬,捐输国难,到定娘、寿娘流落三角,憔悴以死,为父尽孝,以及乡绅仁人义举营葬,历数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