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2 18:03
忠信镇,隶属于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位于连平县境南部,东连三角镇,南界东源县,西靠油溪镇,北邻高莞镇,全镇总面积151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5月,忠信镇有户籍人口5.9万人。截至2023年5月8日,忠信镇辖5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
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忠信巡司于此,属河源县。
解放后,建忠信镇,镇区以外的其余区域属忠信区。
1968年,属忠信公社。
1976年。恢复镇建制。
1986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撤消忠信区并入忠信镇。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忠信镇辖5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
截至2023年6月30日,忠信镇辖5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
忠信镇,隶属于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位于连平县境南部,东连三角镇,南界东源县,西靠油溪镇,北邻高莞镇,辖区总面积87.68平方千米。
忠信镇地处灯塔盆地,地势平坦,素有“小平原”之称。
忠信镇水资源丰富,忠信河自北而南从镇域中部流过,境内建成小型水库2座,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水质良好。
忠信镇境内矿藏资源丰富,有铁矿、金矿、钨矿、铜矿、煤矿、石灰石等,广东省蕴藏量最大的广东大顶铁矿位于境内西南15公里处。
2017年,忠信镇有常住人口67037人,户籍人口55873人。
截至2019年末,忠信镇有户籍人口53607人。
2017年,忠信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2.6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8743元。改革开放后,忠信镇个体工商业发展较快。至2017年,全镇建有综合市场5个,注册个体工商户3800多家,市场及商品年成交总额超10亿元,解决2万多人劳动就业。至2017年,忠信镇工业园区落户的企业37家,形成矿产、钢铁、纺织、制衣、化工、塑胶、电子、建材等为主的发展格局。
忠信镇是省教育强镇,初中普及率100%。2017年,忠信镇有公办初级中学2所、小学14所、公办幼儿园1所和市级成人文化技术骨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民办幼儿园14所(其中市一级幼儿园3所、县级幼儿园9所,其余2所均为达标幼儿园)。
忠信文化站是广东省特级文化站、广东省百佳文化站。至2017年,全镇建有6个业余文艺团队(忠信民乐团、忠信少儿美术团、忠信夕阳红艺术团、忠信民间龙狮队、忠信民间艺术团、忠信少儿艺术团)和4个协会(忠信花灯传承人协会、篮球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
2017年,忠信镇内有连平县第二人民医院、忠信卫生院、华信泰康医院。
2017年,忠信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6人,占年度任务101%;完成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1人,占年任务的102%;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0人,占年任务的33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协助县人社局在忠信镇文化广场举办1场春季市、县直企业劳务招聘会、1场暑期县直企业招聘会和1场精准扶贫劳务招聘会,促进劳动者与企业达成就业用工意向50人。完成广东省劳动保障业务网劳动力普查登记、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等各项业务数据的录入。加大“双拥”创建和优抚安置工作力度,做好五保、低保、残疾人和高龄老人社会保障工作,加快敬老院建设。低保动态工作规范化,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镇经核查后低保户1015户、2009人,其中重度残保438户438人,五保户287人。做好双拥优抚工作,组织人员到东源县仙塘镇学习,完善各类档案台账,落实优抚对象、新兵优待和退伍兵的安置工作。
忠信镇境内粤赣高速、汕昆高速、省道官灯线、忠定线等公路纵横。
传说,明朝时,忠信人民对朝庭忠义信实,得到朝庭好评,因而取名忠信。
忠信镇通行客家话,其音系与和平话、兴宁话相比更接近于梅县话。
忠信花灯,是忠信地区传统赏灯习俗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造型艺术,是忠信民间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2006年5月,忠信花灯以民间美术类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忠信吊灯习俗以民俗类被列入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源市连平县传统赏灯习俗中的忠信花灯,已有200多年历史,清雍正年间的《连平州志》即有“上元喜簇花灯”之记载,民间尚存有清代的花灯纹样印版,分布于忠信、油溪、高莞等6个乡镇。忠信花灯集多种手工技艺于一身,融神话、传说、诗词、对联、书画于一体,在咫尺方圆之间构建出一个多彩的艺术空间,既具观赏性,又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民间元宵活动的一道绚丽景观,也是当地客家人生日礼吊灯习俗的主要载体。
2011年5月,忠信镇被评为“广东省民间文化(客家花灯)艺术之乡”。
2013年,忠信镇上坐村花灯成功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忠信地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春节文化特色地区。
2016年,忠信镇司前村被列入“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2017年,忠信镇被河源市、连平县定位为打造“花灯文化+旅游”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