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6 13:15
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是为机电行业培养中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受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双重领导。2004年3月,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并入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现上海电机学院)。
一 初创阶段
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校址在军工路1100号。前身为上海第二机械艺徒学校。1951年9 月,由华东工业部和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联合筹建,以失业工人转业训练为主,同年9月开始招生,上海市劳动局局长马纯古参加了开学典礼。1952年7月,学校更名为华东工业部第二机械艺徒学校。第二期除招失业工人外,尚有部分军干校学生。年底有329名学生毕业。
二 技工学校阶段
1953年4月,学校规模定位1000名的正规化技工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改名为上海第二机器技工学校。1953年7月,部委托虬江机器厂代管,改名为虬江机器技工学校;1953年9月,虬江机器厂更名为上海机床厂,将学校改名为上海机床厂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二年,以培养四级工为目标。1956年起,先后改名为上海第二工人学校、上海机器技工学校。
1958年3月,劳动部马文瑞部长在全国技工学校工作会议作了《勤俭办学,为培养思想好、技术好、身体好的新工人而努力》的报告,号召全国技工学校响应西安第一航空技工学校执行勤俭办学方针,实行半工半读,达到自给自足的倡议。学校以实际行动响应倡议,自力更生、勤俭办学,坚持教学生产紧密结合,狠抓教学质量,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1958年共生产6种机床352台,平口钳1660只,产值131万元,实现了学校经费自给自足,并完成了上海机床厂移交学校生产的M5M万能工具磨床的试制任务。
1959年,劳动部在北京举办全国技工学校培训展览会,学校生产的M5M万能工具磨床获得好评。
1962年起,M5M万能工具磨床列为出口产品,先后有37台出口到朝鲜、越南、古巴、阿尔巴尼亚等国家。
1964年M5M万能磨床参加全国磨床质量厂际抽查,被评为合格品。
1962年3月一机部教育局决定:将光学仪器厂技工学校特殊工种(光学、装配并入上海机床厂技工学校)。
在此七年中,共培养初中生1810名、艺徒758名,生产18种机床1627台,年平均232台、平均年产值184万元,学校经费自给自足并有结余。
三 半工半读阶段
1964年学校规模900名,教职员工247名,在校学生715名,其中一年级281名,二年级256名,三年级17名。9月18日,《文汇报》刊登了《既是教育基地、又是生产基地;既出人才,又出产品――上海机器技工学校坚持半共半读》的报导,介绍建校以来,培养出毕业生3980多名,1955年毕业生分配在南京机床厂的车工学生陆景春,已做了工段长,还写过一本《高速切削技术研究》,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学校由于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1958年以来,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迅速做到全部经费自给自足,并向国家上缴了169万9千元利润。七年来,学校通过学生生产实习生产出的各种机床产品有1400多台,其中主要产品M5M万能工具磨床,达到第一机械工业部规定的质量标准,销售全国各地。9月 ,一机部批复,学校更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机器技术学校,实行半工半读的中专学校,学制四年。学校自1951年年建校至1968年止,共培养学生5340名,他们根据国家需要,奔赴全国各地,为国家建设起了一定作用。“文革”浩劫,校址被上海机床厂七二一大学占用,教育、实习设备移作他用,实习场地成了仓库,学校停办,教职工到厂各车间劳动。
四 复办中专阶段
1978年恢复为中等专业学校,定名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招收初、高中毕业生兼技工班,学制分别为二年、四年,设机、电、财三个专业,每年招生300名,代培技工班100名。1984年3月,机电工业学校与机电一局职工大学领导体制合并,实现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专业设置发展为:机器制造、金属热加工、工业企业电气化、工业企业管理、工业企业财务管理等五个专业,招收中专生623名,在校学生数达1310人。1986年,两校分开,1987年5月划归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所属四分校。1988年11月,四分校建制撤销,并入机电工业学校。1989年在校学生数1400多名,教职工560余名,其中教师210名,至1989年,共毕业中专学生3700余名,技工学生6400余名,中专自学考试毕业和专业证书15600余名,培训师资200余名。有教学大楼、专业实验室、附属实习工厂、图书馆 。1982年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87年通过上海市教育局办学水平评估验收,被评为“B等”级。
五 发展提高阶段
复办中专以来,在上级的领导下,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得到了发展壮大,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学校的教育体制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等到了扩充,教育设施不断完备,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中等专业学校。1993年被上海市教育局评为上海市重点中专。2002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重点中专。
1978年复办中专,在上级的领导下,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学校规模得到了发展壮大,随着国名经济的迅速发展,实现的经验体制不断完善,建议质量不提高,师资队伍得到了扩充,教育设施不断完备,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中等专业学校。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及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企业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来适应企业经营发展。针对市场动态,迫使学校转变办学思路,1986年,机械工业部批准我校为教育改革试点单位,学校对管理专业的教学作了探索性的改革。
1、增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中专的培养目标是中级管理人才,毕业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学校对管理专业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性环节。在校期间,安排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下厂专业实习等,学生的机械加工技能一般要达到三级水平,使之成为既能动手操作,又具有专业理论的管理人才。此外,还采用模拟工厂实验室的方式,使之成为学生从课堂到岗位的桥梁。88级学生石风发明的“同心轴往复运动机构及应用”改变了旋转变为直线运动的传统方法,获得了全国第五届发明展金奖。
2、大胆提出并实施“大专业小专门化方向”的构想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呈多变性,即使对同一专业,不同时期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学校实施了“大专业小专门化方向”的改革方案,即大专业不变,小专门化方向根据企业需求状况而随时相应变动,简称“3+1”方案,即指用三年左右时间打好专业基础,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主攻专业方向。专业基础是稳定的,专门化方向是变动的。
3、设计并推行“模块式”教学结构
“模块式”教学结构是学校在推出“3+1”教学构想之后设计并实施的与之配套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所谓模块,就是指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或技能按一定原则分成若干个独立单元,即教学单元。它具有下列特征:
一是系统性,模块都是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学完一个模块,就能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意的的能力。
二是层次性,每门课程都可按一定的标准分为若干层次,这若干层次就构成不同的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是相互衔接,低层次的是中间层次的基础,中间层次的又是高层次的基础。
三是通用状,这是模块的关键。每一个模块不只适用于某一专业,而尽可能在不同专业适用;不只适用某一学制,而尽可能在不同学制适用;不只适用某一地区某一学校,而尽可能适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
“模块式”教学结构,旨在改善课程设置,较好地处理知识增长的无限性与课程门数,教学时数和内容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以建立起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自我适用机制。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学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行“以‘销’定‘产’,适需对路”和“三多四强”的办学方针,“三多”就是多层次(在立足办好中专教育的同时,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多元化(在坚持抓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开展社会职业培训,发展校办产业,产教结合,走多种经营、多元化发展之路),多条腿(调动全校各方面的积极性,完善两级管理,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推荐工作);“四强”就是强素质。强质量、强管理、强两个文明建设,使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具有机械制造、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机电技术应用、企业财务会计、电算会计、现代娱乐管理、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计算机维护与应用、工业电气自动化等16个专业,1998年在校学生数达3851名。1994年开始,利用办学资源的优势,在上海市郊设办学点,先后在浦东、金山、松江、奉贤、青浦、崇明等地进行联合办学,为郊县培养急需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了培养目标――培养中等智能技术型第一线操作人员和中等智能型管理人员,制定了“知识+技能+为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操作等方向培养,以实用、顶用、够用为基准,培养学生毕业后“早上岗、上手快、顶好岗”。提高学生技能素质的社会认同程度和上岗适应能力。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更为实际和全面,使学生的素质更为高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992年,上海市中专评估组对我校在全市率先提出的“双证书”、“3+1”的教学模式、模块教学等教改给予充分肯定,学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年制“3+1”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制。即:三年的基础教育和专业知识;加上一年的社会急需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多掌握一些有效的知识,在毕业择业时,能面对更多的选择就业的机遇。
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急需的人才素质和能力在不断提高,专业的需求不断变化。学校一方面将传统专业办成特色专业,另一方面开设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新专业。根据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变化,开设数控专业;并将它作为重点、特色专加以建设,进行投资。学校数控机床设备重点装备投资达350万,建立设备较先进的实验室及CAD/CAM实验室。
自1978年复校以来,学校已培养了大专毕业生448名、高职毕业生306名、中专毕业生17148名。
多年来,学校在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开拓进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1982年 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1986年 通过上海市教育局体育卫生验收
1987年 通过上海市教育局办学水平评估验收,被评为“B等”级
1989年 获上海市中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集体
1990年 获全国自学考试先进先进单位
1993年 通过上海市中等专业学校办学评估达到优秀标准
1993年 被上海市教育确定为上海市重点中专学
1998年 被评为1997――1998年上海市文明单位
2000年 被评为1999――2000年上海市文明单位
2000年 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1年 获上海市A类财务会计单位
2002年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
2003年 获上海市会计基础工作合格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源自上世纪30年代,其前身是1933年诞生于黄浦江畔的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1933~1951),1952年改为公立并更名为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1953年以原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为主体组建上海船舶工业学校——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1970年奉命迁至镇江,历经了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1~1978)、镇江船舶学院(1978~1993,本科院校)、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3~2003),2004年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