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1 21:45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简称“上海应物所”,是国立综合性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以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高效能源存储与转换等先进能源科学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兼顾核技术在环境、健康、材料领域的若干前沿应用研究,致力于熔盐堆、钍铀燃料循环、核能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
1958年10月27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之下,新建原子核研究所(以下简称“核所”),由复旦大学主办。
1959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正式批准筹建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能研究所,对外名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理化研究所”,属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领导,定址为上海市嘉定县东门外新木桥。
1959年9月,经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第二机械工业部共同研究批准,同意建立上海理化研究所。
1960年10月,经国家计委、国家建委批准,同意上海理化研究所列入国家限额以上施工单位。
1961年初,上海市委和市政府方向任务:以低能核物理和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应用研究为主,并相应地开展原子能化学、加速器、核探测器和核仪器的研究。
196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上海理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核所”),原理化所筹建委员会同时撤销。
1963年2月,上海理化所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由中科院和二机部双重领导,以二机部为主。所名定为华东230所,对外名称为“中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
1973年4月,将原子核所划归上海市领导,同时将上海市物理研究所和原子核所合并,定名为“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1978年1月,上海原子核研究所重新划归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科研方向逐步确定为:以核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研究为主,并积极开展核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1984年9月,成立了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第一个技术开发企业——中国科学院上海核技术开发公司。
1992年,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明确了发展方向,即:以核技术应用为主,加快步伐投入国民经济主战场,同时保持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开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基础研究,并争取有所突破。
1998年10月,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主要学科方向确立为:同步辐射光源、束线技术及相关应用研究,极端条件下的核物理和同步辐射核物理,核技术及交叉学科,同位素和辐射化学。
1999年1月,经中科院基础局组织的定位试点评审,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被中国科学院认定为第二批科研基地型研究所试点单位之一(基础研究基地型研究所)。
2003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核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学科方向从传统的核技术科学研究为主,转向以第三代同步光源、新型自由电子激光和先进离子束装置的研制及其相关的学科研究为主要学科方向。
根据2023年4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共有在职职工717人。其中科技人员461人、科技支撑人员194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18人。在站博士后2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973首席科学家6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
973首席科学家:沈文庆、胡钧、徐洪杰、赵振堂、樊春海、马余刚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光源(SSRF)工程的承建单位和运行单位,研究所有国家科学中心1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心或研究院)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光源国家科学中心(筹)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心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核辐射与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观界面物理与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大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低温超导高频腔技术重点实验室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与英国、瑞士、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巴西等国家的60多个同步辐射及核科学研究机构建立了所级合作关系,研究所于2001年作为STAR的正式成员单位,加入了美国RHIC的合作组。
1997年,研究所加入中美高能物理合作计划,2000年加入中日据点大学合作计划,2001年加入RHIC-STAR国际合作组,2007年加入探索中微子质量起源的重要国际项目——CUORE。
1986年,研究所首次举办了“国际原子能机构亚太地区辐射应用学术研讨会”,1994年举办了第四届国际核子微探针学术会议,2006年举办了第十九届极端相对论性核-核碰撞国际会议等。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有两大园区,分别坐落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和上海市科技卫星城嘉定区,占地面积共约730亩。张江园区是“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建设用地,占地面积约300亩。嘉定园区是上海地区唯一的核科学综合研究基地,始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约430亩。
嘉定园区建成了以102综合实验楼为中心的南北两大部分建筑,南侧为办公生活区,主要包括行政办公楼、图书馆、青年宫(研究生宿舍)、食堂餐厅、工会俱乐部、锅炉房浴室、车队等建筑;北侧为科研生产区,主要包括101回旋加速器楼、103放化实验楼、112零功率实验楼、113实验楼、114实验楼、115加速器楼、107钴源辐照楼、103加速器楼等实验楼。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构建了多个科研研究平台,通过中科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将100余台通用仪器设备实现了公用共享,主要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馆藏期刊368种,中文期刊72种,外文期刊42种,可访问的电子资源包括:JCR(期刊影响因子)、INSPEC、CCC近期目次、Biosis Preview 数据库、EV(原Ei数据库)、CSA-剑桥科学文摘等,全文类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DIRECT、万方全文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文摘类型数据库:JCR、Web of Knowledge、CA、CSA--剑桥科学文摘等。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建所以来获国家级或院(部)级奖的成果14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合作参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其中2项合作参加);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其中1项合作参加),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合作参加),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其中1项合作)。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1985年以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共申请专利169个,其中发明专利132个、实用新型专利37个;获得授权的专利共81个,其中发明专利44个、实用新型专利37个;共转化4个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个、实用新型专利2个,转让经费共150万元,预计产业规模共约1000万元以上。参与制订国家标准2个、行业标准2个。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研究和发展相关核能科学与技术,打造TMSR全产业链。上海应物所还承担上海光源线站工程(二期)、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工程、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研制项目,以及973项目、科技重大研究专项、基金委重大项目等国家重要科研任务。
《核技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核学会主办,创刊于1978年,旨在展示最新的核科学技术发展动向,及时反映我国核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学术水平,并介绍国内外最新核科技成果。本刊的主要学术方向为:同步辐射技术及应用,低能加速器技术、射线技术及应用,核化学、放射化学、放射性药物和核医学,核电子学与仪器,核物理与交叉学科研究和核能科学与工程等。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日)、英国INSPEC数据库、荷兰Scopus数据库、北大核心、科技统计源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等收录。
《核科学技术(英文版)》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中国核学会共同主办、上海市核学会协办,旨在通过介绍国内外最新核科技成果,反映当前中国核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向和学术水平,主要方向为同步辐射技术及应用、低能加速器技术、射线技术及应用、核化学、放射化学、放射性药物和核医学、核电子学与仪器、核物理与交叉学科研究、核能科学与工程等。期刊被文摘杂志、化学文摘(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及控制信息数据库、食品科技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维普MARC数据、维普DC数据等收录,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馆藏。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为双月刊,创办于1983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主办,中国核学会辐射研究与应用分会协办。《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报道下述研究领域内的新发现、新成果和技术进展:高分子材料辐射改性,生命体的辐射损伤与修复,辐射剂量学,辐射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辐射技术在农业与食品、生物医学、环境保护、新材料中的应用。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国际原子能机构数据中心(INI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扩展、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科技统计源核心等收录。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1989年,研究所设立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设立核科学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所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4个(其中专业学位4个)并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核科学技术
2004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创新三期学科方向调整为四个:
根据2015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于1964年招收物理专业研究生2人,“文革”停止招收研究生。1978年,重新恢复招收研究生,首批招收人数为4人,均为物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历年来共培养硕士毕业生265人,博士毕业生230人;2008年,有在读研究生345人,其中硕士生189人、博士生156人。200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招收物理专业留学生3人。截至2014年底,研究所共有在学研究生402人,其中硕士生195人、博士生207人)。
截至2008年7月底,研究所共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7名,其中2名为与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培养。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共申请到国家、中科院和上海市各类博士后科研工作资助21项,4人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后”和“上海市优秀博士后”称号。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徽如右图所示:
标识整体造型质朴简约、静动相生、线条流畅,富有动感,具有极强烈的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传达出了一个现代化研究所的崭新形象。
线条和环形代表了加速器的两种基本工作模式。三个弧形线条寓意了应用物理所的三个层次的工作和三个学科领域。弧线暗示着物质的流动,事物的延续。向上突破的造型,犹如一种能量的迸发,冲破束缚,攀登科学的新高峰。又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应用物理所人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三条色彩从圆环中冲出、象征着创新、突破和进取。
整体外形好似英文字母“A”和“P”,突出了“应用”(Applied)、“物理”(Physics)所的学科特点——格物致用。
标识以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为主色,一方面体现了应用物理所红墙绿树的研究所(科技蓝)园区风光,另一方面寓意着应用物理所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
奋发自强,求实创新,文明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