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书

更新时间:2024-07-26 19:14

《与友人书》是明代顾炎武创作的散文,文中提倡的是一种注重“广博、渊深、实用”三位一体的治学观,辨证而深刻,实在而灵活。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与友人书

创作年代:明代

顾炎武(1613年—1682年)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之学,都有研究。

作者简介: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学者尊称为亭林先生。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康熙间被举鸿博,坚拒不就。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著作繁多,以毕生心力所著为《日知录》,另有《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其诗多为伤时感事之作。

作品体裁:散文

顾炎武代表作:《精卫》《廉耻》《与友人书》《古北口》《白下》、《又酬傅处士次韵》

《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酬朱监纪四辅》《赋得秋柳》《过苏禄东王墓》

译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1)。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2)。不幸而在穷僻之域(3),无车马之资(4),犹当博学审问(5),古人与稽(6),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7)。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8),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9),必有忠信如丘者焉(10),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11),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12)?

(节选)

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会染上某些习气而自己没有察觉。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盘缠,也仍要广泛地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要(将自己的思想)与古人的思想相合,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才)差不多能掌握学问的十分之五六。如果又不出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如面壁(不问世事)一般,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也仍须努力地学习,人们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注释

(1)孤陋:片面、浅陋。

(2)觉:自觉。

(3)域:地方。

(4)资:盘缠。

(5)审:详细。审问:详细考究。

(6)稽:探究,考察。

(7)庶几:差不多。

(8)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9)邑:地方,

(10)丘:孔丘,即孔子。

(11)以:动词,和“如”“若”相同。

(12)勉:勤勉,努力。

(13)为学;做学问

(14 )方:地方

(15)穷僻之域:贫困偏僻的地方

(16)犹当:还应当

(17)济:有利

(18)丘:孔子。

启示

学习的态度及好的学习方法对人生很重要。

赏析

顾炎武是我国十七世纪的一位杰出的爱国活动家和具有进步思想的启蒙学者,博学强记,耿介绝俗,以著作《日知录》驰名于世。

文章的结构呈放射状。作者从为学者与自我、现实的学友、书本(实际上仍是人——古代作者或书中古人)、历史的“学友”(文中提到了孔子,实际上是指对提升学者的学养有帮助的一切古人)的关系切入,精到地阐述了这四组关系中的心灵互动的重要性。他要求为学者做到博学审问(广泛涉猎,详细考究)、稽(与别人心灵契合)、求其是非之所在(实际上指学会辨析,学会批判),使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拓展自己的知识疆域。作者强调为学不是始于学习,终于学习,而应该联系实际,学有所用,即“有济于天下”。为学应该贯穿人生的始终,不进则退。这是为学者必须谨记的一条法则,圣人也不例外。

这不仅对当时的学人具有警策的作用,对现代的人们如何打造书香人生,创建学习型社会,也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