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1 16:11
世界农业分布范围十分辽阔。地球表面除两极和沙漠外,几乎都可用于农业生产。在近1.31亿平方公里的实际陆地面积中,约11%是可耕地和多年生作物地,24%是草原和牧场,31%是森林和林地。海洋和内陆水域则是水产业生产的场所。农业自然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
1985年世界人口48.37亿,其中农业人口23.28亿,占48.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人口分别为1.28亿和22.01亿,分别占这些国家人口总数的10.5%和60.7%(表1)。 1985年世界总劳动力21.63亿,其中农业劳动力10.59亿,占49.0%。1965~1985年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从 1.07亿下降到0.62亿,在这些国家人口中的比重从10.52%下降到0.5%。而同期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却从7.34亿增加到9.98亿;比重从 31.78%下降到27.5%,下降幅度小,速度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农业生产有很大增长。 1934~1938年世界谷物年平均产量为5.43亿吨,1957年增至7.46亿吨。这一期间棉花(皮棉)总产量从 600万吨增至780万吨,原糖总产量从2260万吨增至3986万吨(以上均不包括苏联)。以1959~1960的年平均产量与1985年产量相比,世界谷物总产量从9.78亿吨增加到18.4亿吨,棉花(皮棉)从1090万吨增加到1703万吨,原糖从5202万吨增加到9787万吨,肉类从6060万吨增加到1.48亿吨,牛奶从3.06亿吨增加到5.07亿吨,水果从1969~1971的年平均2.28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3.12亿吨。其中稻谷、棉花和部分水果主要产自发展中国家,而小麦、玉米和肉类、牛奶则主要产自发达国家(表 2)。如按人均产量计算,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很大。1985年世界谷物的人均产量为0.38吨,发达国家为0.76吨,发展中国家为0.25吨。
战后世界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与生产资料投入的增加有关。1969~1971年世界农用拖拉机总数为1550万台,其中发达国家1417万台,发展中国家133万台;1984年拖拉机总数增至2395万台,其中发达国家1958万台,发展中国家 437万台。世界联合收割机1969~1971年平均总数为258万台,其中发达国家245万台,发展中国家13万台;1984年总数增至383.7万台,其中发达国家361.5万台,发展中国家22.2万台。世界化肥1965~1966年消费量4391万吨,1984~1985年已增至14000万吨。
战后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的速度大于农产品生产的增长。以1985年与1969~1971年的平均数比较,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值扩大4倍,其中发达国家扩大4.2倍,发展中国家扩大3.8倍;畜产品贸易的增长更快于种植业产品。,贸易的地区流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前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地区是西欧,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特产品和粮食以及北美、大洋洲的农产品都流向这个地区,以交换其工业品。战后,特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以后,西欧农业有了很大发展,农产品的进口相对减少而出口增加。除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外,法国和阿根廷也已进入世界粮食的最大出口国之列。苏联则成了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日本的农产品进口也大增。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农产品出口贸易中的绝对值虽有所增长,但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相对比重不断下降,粮食出口大减,反而成为进口地区。只有部分热带特产品的出口还有所增加(见农产品国际贸易)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已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农业生产技术的新进步表现:个别作业环节的机械化已发展为整个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形成机械化、自动化的综合系列;化肥、农药的施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且更趋高效化,生长剂、塑料薄膜等化工产品的应用也更加广泛;除传统育种技术外,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也开始在农业中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工控制生物遗传特性的能力,为获得更加高产、优质和抗逆的生物品种提供了可能。所有这些,加上核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的应用,已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产量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获得了突破性的提高。如1950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小麦产量为9000万吨,1985年达18956万吨,增加了1.1倍。小麦每公顷产量为2.64吨,比发展中国家的1.68吨(不包括亚洲社会主义国家)高57%,其中法国和荷兰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高达每公顷6吨和6.6吨。1950~1985年美国农民每一人工时的农场产品增加了 5.7倍。不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有了大量谷物剩余,农业结构中畜牧业的比重一般已超过种植业;居民食品中面包和薯类的比重下降,奶、蛋、肉类、水果、蔬菜的比重提高。同时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出口额。
农业生产经营上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也有新的发展。地区、农场经营项目的专业化,已发展为某一生产过程或生产环节的专业化,如种植业中种子生产、施肥或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专业化,畜牧业中种畜、种禽生产,肉牛、肉鸡饲养的专业化等。农工商一体化则是农业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的产物。它使农业企业和农业产前、产后部门,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加工、运销部门,甚至有关的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通过合同等方式形成各种经济上的联合,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简化了商品流转环节,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农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以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为主的农业合作在60~70年代也有很大发展。北欧国家和日本则几达百分之百。80年代这些国家的农产品经合作社销售的比例从30%至80%不等。许多农业合作组织投资开办农产品加工厂、化肥厂、农药厂等,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并也有向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业中的上述变化,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在国内,大生产排挤小生产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如从1950年到1985年,美国农场从565万个减少到233万个,减少的主要是面积在20公顷以下的小农场。法国农户中农场面积在10公顷以下的小农户所占的比例也从1955年的56%下降到1983年的32%,而农场面积在50公顷以上的大农户则从1960年的 6%上升到1983年的14.6%。只是由于政府通过税收、信贷等措施的干预、调节,部分中小农场努力采用生物技术和土壤改良等以改善经营状况,同时由于大农场为了获得雇佣劳动力的来源,也并不要求完全消灭小生产,才使大生产排挤小生产的过程发展较为缓慢。日本农业合作和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虽对中小农场主不无助益,但由于这些经营形式实际上有利于垄断资本和大农场主加强对农业的控制,其结果也是增加了中小农场对大资本的依附性。从国际范围看,由于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产品长期生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实际价格呈下降趋势,资本主义农业的潜在危机正日益深化。有的国家近又转而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并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等,这些措施只能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市场争夺更加激烈。
苏联农业在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以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国营农场实行专业化的或综合性的生产经营,商品生产率较高,是国家取得商品农产品的重要来源。集体农庄经过50年代以后的集中合并,有的转为国营农场,其数目已由1950年的12.1万个减少到1985年的2.67万个;而每个农庄的农业用地面积则由 122公顷扩大到6400公顷。同期国营农场由4988个增加到2.27万个,其播种面积占各类经济作物播种总面积的53.5%,超过了集体农庄。东欧国家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的合作化,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和分配方式不同的农业合作社。同时建设国营农场(南斯拉夫为社会所有制农场)。有些国家的农业合作社也曾经历集中合并的过程。但个体经济在东欧国家农业中占有一定地位,而在波兰和南斯拉夫则占主要地位。1980年南斯拉夫私人农场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4%,1983年波兰个体农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6%。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农业合作社的职工、庄员、社员都有一定数量的宅旁园地或自留地,并饲养少量牲畜,作为家庭副业,其产品在蔬菜、水果和家禽、蜂蜜等的生产供应上有重要作用。
60~70年代以后,苏联的农工商一体化有较大发展。横向一体化的主要形式是跨单位合作,如由几个农庄集股合办工厂、企业等。纵向一体化是由农庄、农场与工业部门合作举办各种农工综合体、农工联合公司等。东欧国家也有类似情况。
苏联和东欧国家在50年代中期以前,政府对国营农场和合作经济组织的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和牲畜头数等都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苏联自1965年以后改为国家只下达农产品收购量一项指标,并几次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对超计划交售部分实行加价收购,1981年起又改为对超过前 5年实际平均交售量的部分实行加价收购,同时扩大了农业生产单位可以自主向国营、合作社商业或在集体农庄市场上议价出售的农产品的范围。在东欧国家,除南斯拉夫早在50年代初已废除中央集中的计划制度外,其他国家也对原来的农业计划制度和农产品收购制度进行了改革。
苏联和东欧国家原来国营农场实行的劳动报酬工资加奖励制,合作社或集体农庄实行的按劳动日分配制,也有了发展变化。苏联于1956年将集体农庄的劳动报酬制度改为按月预支制(仍以劳动日为基础);1966年又改为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即按照国营农场职工相应工种的工资标准,按月发给庄员工资,另按产量和最终成果补发各种报酬或奖金,这样集体农庄的劳动报酬和国营农场已趋接近。80年代以后,过去曾经试行而未能推广的集体(作业队)承包制又受重视,在部分地区推广较快,并开始试行个人、家庭承包制。东欧国家农业合作社按劳动日分配的劳动报酬制度也在70年代末前后改为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度,并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和东欧国家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和物质技术水平都有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也取得一定发展。苏联的农业总产值指数,如以1950年为100,则1985年为273,年平均增长率为2.9%。1950~1985年苏联谷物产量从8120万吨增长到1.82亿吨,年平均增长率为2.9%;肉类从490万吨增长到172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3.7%。在东欧国家中,罗马尼亚和波兰以发展种植业为主,匈牙利和保加利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则经常进口相当数量的粮食以发展畜牧业。现苏联和东欧国家畜牧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的比重,除罗马尼亚和波兰外,均已超过50%,民主德国则超过60%。苏联由于发展畜牧业的需要和农业产量的不稳定性,自60年代中期起,已由粮食出口国变为进口国,1972年起变为粮食长期入超国家。
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农业人口除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外,都占总人口半数以上,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高达70%以上,罗马尼亚达60%以上。战后实行工业化,农业人口有所减少,但速度不快。直到1970年后才有较大改变。1985年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阿尔巴尼亚为50%,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为23~25%,苏联、匈牙利为17%左右,保加利亚为12%,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最低,在10%左右。农业劳动力的情况大体相仿。农业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1985)以保加利亚为最高,占19.4%;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为最低,分别占12.1%和7.1%;其余均在15%左右。
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了解决各自农业中面临的问题和加速农业的发展,都在大力推进农工一体化,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改变着原有的经济体制。这方面的变化正在继续发展中。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农业国。除了如中国等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以外,许多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后,对原来的土地制度等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但它们不仅仍受资本主义世界的剥削,而且尚未摆脱国内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束缚,多数国家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有的还保存着原始的游牧农业和刀耕火种式农业。饲料、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主要依靠自给。农产品除一部分特产品供出口外,也以自给消费为主,商品率很低。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单一作物经营的局面长期未能彻底改变,农业人口庞大,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量水平都很低。战后发展中国家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虽呈下降趋势,如1960~1985年间印度的农业产值比重从50%下降到31%,埃及从30%下降到20%,巴西从16%下降到13%等,但农业在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中仍占重要地位,在有的国家仍是首要产业,农产品仍是主要出口产品。
战后初期,发展中国家政府都重视发展农业。到60年代,一些国家曾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移向工业,农业生产一度下降。70年代起又重新肯定农业的重要性,大力予以扶持,在发展计划中给予较多的投资,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增加化肥、农药以及农业机械的投入。特别是发轫于墨西哥的“绿色革命”,通过玉米、小麦和水稻的品种改良,对发展中国家的谷物增产以及粮食问题的缓和起了不小作用。许多国家还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和农产品加工工业,对农产品实行保证价格,并发展农业信贷,改进农村交通,为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和销售提供有利条件。1952~1985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年平均增长率达2.7%,高于发达国家。70年代起,农业增长的途径也由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转变为主要靠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谷物总产量从1969~1971年年平均产量5.89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9.23亿吨, 单位面积产量从每公顷 1.43吨增加到2.17吨,增长的速度均高于发达国家。按人口平均的谷物年产量也因此从1961~1965年的 218.5千克,增加到1979~1985年的243千克。现印度粮食已基本自给;巴西也已成为世界大国中农业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1985年的农产品净出口额居世界第2位;非洲科特迪瓦的农业产值1985年比1970年增长43%,但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而经济、技术条件相对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按人口平均的农业生产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中国家60年代和70年代每人谷物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4%,80年代前期为0.2%,而发达国家60年代为1.3%,70年代为1.1%,80年代前期为0.8%。发展中国家每人平均占有的畜产品、每头牲畜的产品率和人民膳食中的动物蛋白质比重也均远低于发达国家。粮食供应不足仍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战前发展中国家尚有大量粮食可供出口,到40年代末已是进口大于出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正多方采取措施,在振兴国家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发展。由于许多国家不乏优越的自然资源,这种努力正在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