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0 16:31
东北抗联军的主力部队之一。1936年9月,由1934年依兰县土龙山区农民暴动时组建的东北民众救国军改编而成。军长谢文东,参谋长于光世,政治部主任刘曙华。下辖3个师:第一师(师长秦秀权)、第二师(师长关文吉)、第三师(师长王自孚)。后发展到7个师。全军共2000余人。1938年初,隶属于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活动于依兰、桦川、勃利、方正等地区。1939年3月,因谢文东叛变,全军瓦解。该军在依兰、勃利10余县坚持抗日斗争,作战数百次,歼灭日伪军数千人。
1934年3月9日,吉林省依兰县(今属黑龙江省)土龙山万余农民举行抗日暴动。12月,暴动群众成立东北民众救国军,编成6个大队,约2000人。不久在日军不断“讨伐”下,救国军陆续溃散。1935年春,救国军余部数十人在方正与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会合,随即在第3军的影响和帮助下,队伍不断发展。1936年9月18日,救国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谢文东任军长,刘曙华任政治部主任,于世光任参谋长,下辖2个师,共300余人。1937年9月,发展到2000人,游击区扩展到依兰、方正、延寿、勃利、富锦等县境。1938年初,第8军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这时日军“讨伐”不断加剧,东北抗联斗争进入最艰苦时期,第8军在日伪军的政治诱降下,内部发生动摇,政治部主任刘曙华等被叛徒杀害,至1939年3月,军长谢文东、参谋长于世光等相继叛变,部队溃散。
东北抗日联军第8军是以依兰农民反日暴动组织起来的民众救国军发展起来的,后因谢文东等第8军领导人投靠日伪军而解散。1934年3月8日,依兰土龙山区爆发了由谢文东、景振卿领导的农民反日大暴动,参加暴动的农民组织了2000多人参加的民众救国军。谢文东任总司令,景振卿任总指挥。民众救国军成立后多次遭到日伪军的围剿和伏击,人员死伤严重,谢文东带领少量部队退入依兰深山老林中。1935年1月,谢文东与李华堂领导的中国自卫军吉林混成旅第2支队在宾县三道河子会和,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赵尚志的帮助下,以三方队伍为基础组建了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谢文东任军事委员长,赵尚志任总指挥,李华堂为副总指挥。1936年2月,谢文东率部回到依兰,在抗联第4军的帮助下,收编了山羊山林队,队伍扩至300多人,编为4个团,在牡丹江西岸的老爷岭建立了密营,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9月在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的帮助下,民众救国军改编为抗联第8军。军长谢文东,副军长滕松柏,参谋长于光世。吉东省委派担任过中共县委书记的5军2师政治部主任刘曙华到8军任军政治部主任,在部队建立党的组织。并派一些党员干部担任8军师团两级的政治部主任,谢文东在193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部队还成立了教导队,培训军事骨干,使8军的军事政治素质有很大的提高。部队发展到1000多人,编制6个师。1938年9月伪军28团团长赫奎武率部反正,600多官兵编入8军第7师,赫奎武任副军长兼7师师长。这是8军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军7个师2000多人。1938年1月,8军编入抗联第2路军。8军是由起义农民、山林队和反正伪军和编起来的队伍,战斗力和纪律性都差。从1937年10月开始,8军不断有师团级干部率部投敌,中共派去的党员干部大部分在战斗中牺牲或被叛军杀害,8军部队开始瓦解。1939年3月19日,在日军的包围下军长谢文东,副军长滕松柏率8军残部投靠日军,8军正式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