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1 00:52
1986年高振家等命名,1990年陆松年等发表。命名剖面位于新疆乌什县以南巧恩布拉克以东的巧恩布拉克东山,参考剖面位于尤而美那克西南。
东巧恩布拉克组原为王务严、高振家等1979(1986)划分的下震旦系巧恩布拉克组的下冰碛岩段,1986—1988年高振家、陆松年(1990)等将巧恩布拉克组升为巧恩布拉克群,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岩性组。本组为下部第二组,因在巧恩布拉克组以东小山出露最典型而得名。
本组以灰绿色块状杂砾岩为主,并夹有含砾不等粒杂砂岩及少量灰绿色岩屑长石砂岩不稳定夹层。在岩层中发育有大量滑塌构造。除底部有一层夹砾岩的砂岩层理较好以外,其余杂砾岩多为块状无层理,由大小不一的砾石及砂、泥质混杂堆积组成,局部地区某些层理良好的层状岩块显示了揉皱、包卷层理等软变形特征,陆松年等(1993)认为属于水下重力流-滑塌沉积,产生于海下扇的供给水道中。本组细碎屑夹层中含微古植物Trachysphaeridium rugosum, T. Incrossatum, T. Simplex, T. Minor, Leiopsophosphaera aperta, L. Densa, L. Solida, Margominuscula aff. Tennela, Pseudozonosphaera sinica, Macroptycha cf. Uniplicata 等。在砾石表面及层面可见遗迹化石,Chondrites (丛藻迹)等。本组厚度不稳定,大体厚61—311m。与下伏西方山组为假整合接触,局部为整合或不整合接触。本组和上覆牧羊滩组为整合连续过渡。
分布范围与巧恩布拉克群大体一致,主要见于阿克苏以北、乌什县以南的巧恩布拉克波斯给玛以东、尤尔美那克南、方山及苏盖特布拉克等地。
编撰者:高振家
作者1:高振家
年份1:1986
作者2:陆松年
年份2:1990
系名:新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