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鸿胪井碑

更新时间:2023-01-06 05:48

鸿胪井碑是唐代石碑刻,该石碑纠正了某些外国学者认为渤海国(我国东北地区)是与唐王朝完全对等的独立国家的错误观点,是一千三百年前大唐盛世时期,我国领土统一和民族融合的重要物证。现藏日本皇宫内。

文物由来

唐代,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靺鞨族的经济与军事发展迅速,主要力量集中在边陲重地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已经对唐政权构成较大的威胁。

公元696年,松漠都督、契丹人李尽忠在营州反叛唐朝。粟末靺鞨首领趁机率部东迁以求自立建国,此事震惊了唐朝廷,武则天为阻止其建国,派兵进行讨伐。

公元698年,唐朝大将李楷固率领唐军与靺鞨首领大祚荣所率部下在天门岭(今吉林省哈达岭诸山)进行了激烈的交战,结果唐军战败而归。大祚荣率部迁往牡丹江上游的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市)修筑城池,自立为震国王。

公元705年唐中宗继位后,采取和平的方式来化解边疆冲突,于当年便派侍御史张行岌招慰大祚荣,大祚荣为了表示诚意和忠心,派儿子到唐朝朝廷任职,唐中央政权与靺鞨的关系得到极大的缓解。

公元713年,唐睿宗派遣朝廷郎将崔忻任鸿胪卿以“勑持节宣劳靺羯使”的名义出使震国旧都(今吉林省敦化市),执行宣谕震国为忽汗州和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的使命;公元

公元713年,崔忻使团由长安(今西安)出发到河南道(辖今山东、江苏北部、河南东部)至登州(今山东蓬莱县),乘船渡海至都里镇(今旅顺)稍作停留后,再乘船沿海东行,经青泥浦(今大连小平岛),石人汪(今长海县石城岛)入鸭绿江,溯江而上再转陆路到达震国都城(今牡丹江上游之敦化);崔忻使团经长途跋涉,历时数月到达震国,宣谕大祚荣为渤海郡王,震国为忽汗州,成功完成了册封的使命。自此震国称为渤海,正式隶属于唐王朝。

崔忻为了记验此次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成功,在返回途中于旅顺黄金山南麓及西北麓各凿井一口,并在西北麓井旁一巨石上自上而下分三行刻下:“勑持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共二十九字,历史上将此两口井和井旁刻石称为鸿胪井

文物下落

明代时还有关于井的记载,后来井的详细位置已成为一个谜。由于刻石巨大一直暴露在野外,因此,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清当局建议对刻石进行保护。前任山东登莱青兵备道、安徽贵池人刘含芳派人依刻石大小而建一石亭,以保护鸿胪井刻石,碑亭于次年8月建成,取名唐碑亭。

1908年,旅顺被日军占领期间,日本海军中将富岗定恭将鸿胪井刻石及碑亭劫掠至日本,被安置在日本皇宫的庭园内。然后在原址上又立一鸿胪井之遗迹碑,但上面的记录却是有错误多处。

1979年6月6日,旅顺口区革命委员会为了保护鸿胪井,在鸿胪井遗迹旁立一文物保护碑,将鸿胪井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8月上旬,民间团体“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认为“鸿胪井碑”被日军掠夺,通过日本驻华大使馆致函天皇和日本政府,要求返还石碑。

2014年8月25日,日本媒体报道向日本索要战争赔偿的中国民间团体又开始要求日本返还日俄战争后从中国移至日本东京皇居内的唐代石碑“鸿胪井碑”。日本质疑之这个团体本身到底有没有资格要求返还石碑。

文物结构

“鸿胪井碑”正面宽3米,高1.8米,重9.5吨,碑文记载了唐朝中央政府册封渤海王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一事。据说日俄战争中占领旅顺的日本军队将石碑运出,作为战利品献给了明治天皇。

社会评论

日本

日本中日关系研究者表示,比起偿还的要求,更多是想抹黑日本的形象。

宫内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石碑是日本的国有财产,尚未公开展示,对于返还目前无法发表评论。

日本中日关系研究者介绍,此次石碑返还行动很可能成为中国对日情绪的新形式,该研究者认为“日本必须慎重应对”。

日方质疑者称,有消息证明索赔石碑人士是在两个月前才知道有石碑存在的,他们此次行动的目的,更多还是希望在国内外宣扬“日本从中国掠夺文物”。

中国

中日两国政府于1972年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已写明中方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此次要求返还的石碑,是以民间赔偿的名义。由于石碑是在日中战争爆发前就已经移送至日本的,所以一些中国学者认为“与放弃赔偿权的日中联合声明并不矛盾”。

北京的一位日本问题专家说:“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超过40年,从未发生过要求返还石碑这样的事情。此次由一个民间团体提出返还要求着实奇怪。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