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1 17:00
中南大羚(学名:Pseudoryx nghetinhensis),别称武广牛、亚洲麒麟,为偶蹄目牛科中南大羚属下的单型种。分布于东南亚的老挝和越南。头顶长有两只长达半米的尖角,状似羚羊,而侧脸看时好像只有一只角,因此又被称为“亚洲独角兽”。犄角上表面光滑,向后方倾斜,稍微弯曲。脸上有白色斑纹和特殊腺体,腺体能够散发出刺激气味,可用于做气味标记。
版权声明:本条目的文字允许在CC-BY-SA 3.0协议和GNU自由文档许可证下修改和再使用。
中南大羚是1992年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它独特的外表引起了科学界的轰动和对其进行研究的兴趣。也由于它的独特,与已知的动物差别太大,以至于专门为它划分了一个属。曾经做过将它划分到已知有蹄类动物的科属中的尝试,但是它的特征让它无法用已知的属来描述,如曾经基于形态学特征将它划分到牛亚科的三个分支(蓝牛羚族、牛族和薮羚族)中,也曾将它划分到羊亚科(特别是最相似的包括鬣羚和喜马拉雅斑羚的羊羚族)中。1999年Hassanin和Douzery的遗传学分析(基于线粒体DNA和核糖核酸基因的分析)表明,中南大羚最接近于牛亚科,他们认为中南大羚应该划分到牛族中。当前的共识是将它划分到一个单独的属——中南大羚属中(2005年)。
第一个关于中南大羚的报告来自西欧,作者们提到在越南武光自然保护区发现了该物种,也正如此,中南大羚有了它的一个别名——武广牛。很多关于中南大羚的资料来自于它们骨骼的研究和当地民众的讲述。它的当地居民所称的名字“Saola”意为“纺车锭子”,因为它头上长而直的犄角与锭子有些相似。而中南大羚的属名“Pseudoryx”源自于羚羊属下的剑羚,剑羚也有着长而直的犄角,而剑羚的希腊语为“Pseudes”,意为“假的”。中南大羚的种名“nghetinhensis”则说明了它的主要分布范围——越南靠近老挝的艺安省(Nghe an)和河静省(Ha tinh),再加上拉丁语中意为“归属于”的“-ensis”的后缀便组成了中南大羚的种名。
拉丁学名:Pseudoryx nghetinhensis Dung,Giao,Chinh,Tuoc,Arctander&MacKinnon(1993)。
原产地名称:
法语名称:Saola(Timmins等人记录于2008年);
德语名称:Vu Quang-Wildrindes(Nadler和Phuong记录于1994年)。
几乎没有来自于中南大羚活体的测量数据。它的体重大约为100kg,体长约150cm,肩高在80-90cm之间。雌雄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1995年)。
注:上表中测量的雌性中南大羚的样本数为“1”。
中南大羚的颜色一般为深茶色,其个体颜色从红棕色到近黑色不等。上半身部分的毛发短而细、有光泽,头部和颈部的毛发更短。可能是由于其所分布的一些区域的天气凉爽和潮湿的原因,中南大羚的体毛是特别柔软和纤薄的。腹部的毛棕色,比上半身更黯淡,覆盖着约3.5cm长的蓬松的毛。臀周和胯内(包括雄性阴囊的皮肤)是白色的。下半身黯淡的皮毛从颈部和肩部开始延伸,从侧面看起来像一块显眼的补丁。一条宽0.5cm的细长黑色条纹沿着脊柱从肩膀覆盖到尾部的顶端,最后淡出。一条白色的条纹横穿后臀,一并覆盖了附近的尾部区域。尾巴的颜色被条纹分成3部分:基部为棕色,中间为白色,末端的尾毛为黑色。腿部的颜色比主体更深,两个蹄子上部的白色斑点将蹄脚和深色的腿分隔开来。
中南大羚的体型和其他林栖的有蹄类动物如麂羚一样,有着一个小巧的身体和拱起的背部以适应于穿越浓密的丛林植被。驼背的姿势使得它的肩膀比背部相对更低,1998年,一只成年的雌性中南大羚经测量,其肩高为84cm,而背部最高处为96cm。1-2mm厚的皮肤覆盖了身体的绝大部分,但其颈部的皮肤明显更厚,约5mm。研究人员认为那层厚厚的皮肤能作为它的盾牌,当种群内部冲突的时候能够防止自身皮肉被对手的角刺穿。中南大羚的腿上没有腺体。黑灰色的蹄子约6cm长,有圆形的尖,类似于低地水牛,蹄子是退化的角质层。雌性有4个乳头。
中南大羚的头部被认为是精致玲珑的,口鼻狭窄,鼻骨略拱,露出一张鼓鼓囊囊的脸。耳朵相对较小,大约10厘米长,耳背棕色,内部为白色,耳内覆盖着一簇短短的毛。眼睛有深棕色的虹膜和圆圆的瞳孔,在手电筒的照射下会反射出鲜艳的橙色光。鼻梁深棕色,鼻子裸露。舌头特别长,可以伸长至16cm并够到眼睛和脸的上部。嘴唇白色,与下巴下部和喉咙上部的颜色相同。口鼻下部有着一簇长达2cm的胡须。
雄性和雌性的脸部都有着明显的白色或浅黄的斑块,最显眼的在于每个眼睛上部都有一白色的细长条纹,组成它的“眉毛”。一条多变的白色斜纹从眼睛下面延伸到下颌,有的脸颊上会有一个白色斑点。通过仔细地观察发现,中南大羚每边脸颊的白纹下侧都隐藏着1-2mm高的皮肤结节,那在脸部的其他地方是没有的,在结节上长着2.0-2.5cm长并且突出的黑色腮须,在腮须尖端有一个孔隙,可能有着分泌功能。
上颌的腺体位于眼睛前面,极其发达,有学者认为,该腺体是现存哺乳动物中最大的。该学者给中南大羚上颌的腺体及其分泌功能提供了一个详细的描述:腺体的肉质外表部分包含着一个矩形的沿着口鼻上部的浅凹坑,测量约9cm长,3.5cm宽,1.5cm深。腺体分泌出一层厚厚的、灰绿色的糊状物,散发出刺激的气味,让人联想到鼬科动物身上的麝香。凹坑上覆盖着一层强健的厚达0.8cm的扁平物,凸起来就像一个在腺体上的雨篷。那层不寻常的扁状物误导了好多大众媒体,使它有时候被认为是长着“鳃”的羚羊。
中南大羚的犄角有许多描述,它们是最常见的关于此物种的证据。在成年中南大羚中,那两个犄角是细长的,近乎笔直,只有一点点地向后弯曲。犄角从脸部的侧面向后延伸,当头向斜后方倾斜时能够靠到背部。两只犄角的角度从近乎平行到稍微岔开都有,曾有村民报道见过一只中南大羚的犄角是交叉的。
从本物种发现者最初的报道来看,雌雄之间的犄角不会出现显著的差异。犄角的截面是椭圆形的,在犄角的中心和外鞘都没有龙骨,呈空心状。大多数的犄角表面是光滑的,只是在基部7cm之内会有一些槽纹,犄角的外侧和内侧是粗糙而有凹痕的,那被认为是由于经常和树丛摩擦的结果。角芯一直延伸到犄角的末端,其长度超过犄角长度的80%,表明犄角具有搏斗的功能,可能被用于抵御捕食者。
大部分成年中南大羚的犄角长度约35-50cm,报道过的最长的为52cm。1995年,在老挝有8对成年中南大羚的犄角经研究者测量,其长度为36.2-50.4cm,平均44.2cm。而之前1993年有18对犄角经测量,其长度为32-52cm,平均41cm。
由于个体的不同,其犄角尖端之间的距离有着相当大的差异。1993年的数据(样本数为17)显示,其距离为7.5-20cm,平均距离13.3cm。1995年的数据(样本数为7)显示,角尖的距离为3.5-18.4cm,平均9.6cm。1998年发现的活着的雌性中南大羚并没有遵循该趋势——她的角尖的距离为25cm。犄角基部的圆周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则相对更小,从10.8-13cm不等,平均11.7cm(样本数为8)。
中南大羚的粪便是团状或丸状的,每一团经测量约长7.5cm,直径4.5-6.0cm,粪便由一些椭圆形的小丸组成,小丸规格为1 × 2 × 0.75cm,有一团粪便经检查由46个小丸组成(1998年)。
中南大羚栖息于几乎每个月都有降水、没有明显干季的安南山脉森林中。大部分记录的生境为中海拔地区湿润的常绿阔叶林,多为龙脑香科的毛叶坡垒林,海拔高度一般为400-800m,有时海拔在200m左右。活动的森林区域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虽然当地有超过2200m的山峰及生长着松柏的高海拔地带,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中南大羚会在超过1200m的地区活动。
中南大羚在不同的季节会活跃于不同级别的森林中,有时会活跃于海拔200m的大河边的次级低地森林中。它的发现者们认为其季节性的迁移取决于水分的变化,在夏季它们会转移到有丰富湿润气流的较高海拔地区,而到了气流干燥的冬季,它们又会转移到较低海拔的地区。而大部分被猎杀的中南大羚的样本都是在冬天获得的,因为中南大羚此时多活动于地势较低的地带。即便如此,大部分当地人观察到中南大羚的地点都是在险峻的丘陵地带,通常是在顶部生长着茂密树冠,下部长满树苗、竹子和棕榈的常绿阔叶林中。据报道中南大羚是胆怯的,它们从来不进入农业用地中。
曾有中南大羚被其分布地的村民驯养的观察记录(1998年)。在它们的生活环境中,中南大羚的捕食者可能有豹和虎,而中南大羚面对它们的防御架势和当地的有蹄类动物抵御野狗的姿势差不多。
依据信息来源自当地居民的报告,学者们认为中南大羚是一种独居的动物。成年中南大羚基本上都如此,只是大部分的雌性中南大羚会和幼崽一起生活。最初发现者们提供的报告讲述到,中南大羚在迁移时会组成2-3只的小队伍,但很少有六七只的队伍。
大部分的关于中南大羚的习性信息都来自于1998年捕获的那只雌性中南大羚。中南大羚是昼行性的,主要在白天和晨昏活动,虽然可能会与人类的活动时间有些偏差。它们在夜晚的时候经常把头贴在地上,闭上眼睛休息,它们睡觉的时候是把脚收拢到身体下面的。而在早上,它们基本上都在反刍食物。而据当地的老挝人讲,它们最活跃的时间是在早上、下午的晚些时候和晚上,而在太阳当头的时候则没有那么活跃,虽然在1999年曾经有相机拍到正午11:50时活跃的中南大羚。
当中南大羚面对人类时会显得相对温和,而面对狗时,它们会有强烈的防守反应:它们会正面对敌,收好脚,拱起背,弯下头,将尖尖的角指向狗,同时上颌的腺体向外鼓起,并伴随着鼻子的哼叫。而如果是在野外被狗追赶时,它们会跑到最近的溪流中,让狗只能在溪边呆呆地站着。
舔动舌头是中南大羚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主要用来驱赶聚集的苍蝇。眼睛和脸部是舔的最多的地方,然后是身体两侧、肩膀和前脚。中南大羚在进食后、喝水后以及反刍时,都会经常舔它们的口鼻。当脸部腺体和上侧的扁状物凸起,并和周围的石头磨蹭时,那是它们在做气味标记。它们的声音是温和而单调的咩咩叫声,持续时间约1秒钟。
中南大羚大小便时的姿势基本上是相似的,都是后腿下蹲并张开,臀部放低的姿势,一次大小便需要0.5-3分钟的时间。和其他牛科动物一样,它们的大小便是分开进行的。
据报告,中南大羚平常吃无花果树和河畔灌木的叶子,也喜欢吃天南星科的药草千年健。它相对较短的门牙说明它是一种草食性动物。中南大羚是一种非常挑食的动物,经观察1998年被捕的那只雌性大羚了解到,它们一开始是快速的将食物装进嘴中,然后咀嚼,但是它们在咀嚼植物的叶子之前会先将叶肉从茎干和叶柄中分离开来。虽然它们有着长而灵活的舌头,但是它们也只是偶尔用舌头将食物卷入嘴中。给被捕获的那只大羚喂食的是千年健、落檐、铁角蕨和一种不明的梧桐科阔叶植物,那些食物据报告也是野外中南大羚食物的一部分。
通过对中南大羚喝水情况的观察,研究者发现它们能够一次消耗大量的水,喝水时间将近4分钟。那只1998年被捕的雌性中南大羚能够一次喝上约60口水,中间只停下5次来舔一舔她的嘴巴和鼻子。
曾经在一次观测中看到中南大羚吃掉它们刚排出的粪便。
中南大羚是在沿着越南、老挝边界一线的安南山脉森林中发现的。最科学的观测记录是在越南红河的南部,虽然之前曾经在红河的北部发现过小种群。
在老挝,中南大羚分布于博利坎赛省、甘蒙省、沙湾拿吉省、色贡省,也可能分布在川圹省南部。
在越南,分布在艺安省、河静省、广平省、广治省、承天顺化省和广南省。
中南大羚分布区域的面积总计约4000平方公里,历史上的分布范围可能达到15000平方公里。
模式标本产地:越南武光自然保护区(北纬18°15′,东经105°25′)。
虽然中南大羚的发现时间并不久,分布区处于偏僻之地,科学观察的数量也不多,但还是获得了一些关于它们的生长繁殖的信息。大部分的观察数据来自于老挝中部一只怀孕的雌性中南大羚,一开始那只母羚是活着的,但是在1996年1月她和她怀着的雄性胎儿一起死去了。根据胎儿的大小(从鼻子沿脊柱到臀部为38cm)和体重(800-1000g),学者估计该母羚的孕期处于第二阶段。通过相同大小的长着螺旋形犄角的林羚(它们的妊娠期为33周)来推测,学者估计那个胎儿在8月下旬-11月中旬开始在母体内生长,那时正处于老挝的雨季中期和干季早期。同样,胎儿估计会在4月中旬-6月下旬出生,那时处于干季晚期和湿季中期。而在越南,由于干湿季节的不同,中南大羚繁殖期干湿季节的选择也不相同。
基于种群内犄角长度的不同,学者认为幼羚的出生季节会有2-3个月的差异。所有现有的资料显示,中南大羚是一种季节性繁殖的物种,它们的分娩时期恰好与季风登陆的时期相吻合。没有具体的关于中南大羚的寿命记录,1998年的那只雌性中南大羚估计当时有8-9岁,所以它们的寿命应该不会低于此数字。
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极危物种(CR)。
1995年,估计约有几百只中南大羚生活在老挝和越南的边境,但是具体的种群数字并不清楚,因为它们处于偏僻又险峻之地。截至200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工作组估计只残存有一两百只中南大羚,甚至可能只有几十只。现有的数据表明,中南大羚的种群数量正在显著地下降,在三代之内下降比例超过80%,超过了濒危的临界值标准。
狩猎是中南大羚种群生存最大的威胁,那来自于人类狩猎的压力可以用“山大”来形容,其中包括猎狗的追捕、陷阱的捕捉等。人们担心,中南大羚最终会步入灭绝的绝境。当地的村民除了会捕杀食用中南大羚,还会将其脸部的腺体用来入药。另外中南大羚栖息地的减少也严重威胁到它们种群的生存,分布区的森林被砍伐来制取木材和小规模的农业使用。供伐木用卡车行驶的道路不仅进一步加速了森林的破坏,使中南大羚的栖息地更加碎片化,还使中南大羚面对猎人的机会增加,死亡威胁进一步上升。
截至1998年,13只被捕获并圈养的中南大羚,没有一只存活超过5个月。截至2008年,至少有20只被圈养,但它们的命运和前者一样,除了其中两只被放生到野外的活了下来。考虑到此因素,越南的林业部提出了一项禁止捕猎、贸易、畜养中南大羚的禁令,并取消对拥有中南大羚的人的经济补偿。另外,世界自然基金会设立了专门的项目,从当地招募护林员进行巡视。2011-2013年,护林员们移除了3万多处专门猎杀中南大羚的陷阱,捣毁了600多个非法猎杀窝点。
但是保护区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有效地对偷猎行动做好控制,那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冲突,水电工程、道路建设、矿区开采以及人口的增长蚕食了保护区的范围。虽然针对此物种的贸易需求不高,但是其需求有随着物种减少而增加的趋势,2000年,在越南河内,中南大羚的角曾卖到600美元。总之,种群生存压力的增大使中南大羚在可预见的未来有着灭绝的危险。
1、2013年11月13日,英国《镜报》报道,在9月7日晚,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越南政府森林保护部门共同组成的一只摄像小分队拍到了濒危物种“亚洲独角兽”的身影,那是21世纪人类首次在野外观察到该罕见物种。
2、2010年9月15日,老挝政府宣布,在8月底博利坎赛省的村民捉住了一只中南大羚,并将它带回了村子。那只雄性成年大羚最后死去了,但留下了活着时候的珍贵照片。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生物学家保存了其尸体用于分析和研究,那是首只保存完好的中南大羚标本。
3、1999年,摄像师在老挝捕捉到了中南大羚的镜头,那是20世纪最后一次有记载的野外观察记录。
4、1992年,越南林业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个联合小组在越南和老挝交界处的森林里发现了一只中南大羚,不过当时他们只能从盗猎者窝点处遗弃的一只形状怪异的动物头骨来判断那是一只中南大羚。
(图册图片来源:名片,特写,中南大羚,中南大羚及其生境,大图,邮票和信封,模型和头骨)